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重点 (1)
社会工作 考试复习 知识要点总结
![社会工作 考试复习 知识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36bd6bb84ae45c3b358c20.png)
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第一节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其分类一、社会工作概念的内涵(一)国际上关于社会工作的三种认识角度第一类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慈善事业,对社会上的贫苦及不幸者的施舍。
第二类将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私人社团举办的以解决各种因经济困难所导致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第三类将社会工作视为一种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专业服务(二)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2)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过程(3)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方法(4)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5)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二、王思斌关于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
更确切一点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动。
第二节社会工作相关概念辨析一、社会保障(一)内涵:现代国家以政府为主体,经过立法程序,通过动员社会资金,或用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办法,对社会上贫者弱者实行救助,使他们能够享有最低生活;对劳动者暂时或永远失去工资收入后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补偿,使他们能够维持基本生活;以及为城乡全体居民举办福利措施,而赖以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成长和增进公民生活福利的一种制度或社会事业二、社会救助(一)内涵:国家和社会对贫困者提供最低水平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并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第五节社会工作的功能三个目标:治疗关爱改变三个功能:治疗预防发展一、复原的功能恢复受到损害的社会功能,对已产生的问题进行事后补救,消除产生问题的个人和社会环境因素,恢复其原先功能或产生新的替代功能,以取得正常的社会生活二、提供与配置资源的功能三、预防的功能社会工作不仅要解决社会问题,更要采取措施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1)预警: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预先警报(2)应变: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来预防问题的发生四、发展的功能通过社会工作促进人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成员潜能的开发,使之摆脱困境,成为正常的社会一员五、稳定社会的功能第二章社会工作发展第一节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社会工作实践一、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背景:英国16世纪,贫民数量迅速增长,教会财力已不堪重负,于是改由政府接办。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https://img.taocdn.com/s3/m/12a9bd560029bd64793e2c6a.png)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参考重点一、名词解释1.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被看作是持守利他主义的助人理念、以科学的知识为根底、用科学的方法助人的效劳活动。
2.助人自助:具体说就是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
助人的过程就是社工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专业价值。
3.受助者:是指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活动直接的工作对象,社会工作的效劳对象,社会工作的直接受益者。
4.社会工社会工作者是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训练的,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人员。
5.人在情境中:提出将效劳对象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提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的体系。
只有将遭遇问题的人放在其特定的环境中去考察,才能真正了解人的行为,并找到对症下药的地方。
6.慈善组织会社:于1869年诞生,19C末20C初盛行于英美的一个以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活动的组织。
7.汤恩比馆:英国牧师巴涅特为纪念汤因比的献身精神,并进一步号召更多的人到教区为贫民效劳,于1884年在伦敦东区建立的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效劳中心。
8.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相互默认或成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
9.同理心:同理心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简言之,一个人要想真正了解别人,就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也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与现代所流行的“理解万岁〞、“换位思考〞等差不多是同一个意思。
10.济贫法: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公布的英国第一部成文的济贫立法。
是英国最完备、执行时间最长,同时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济贫立法。
11.人本治疗模式: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自我概念,认为人的行为、情绪和心理,与他人的关系和对环境的适应等都式受自我概念影响的,由自我概念决定的。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简版)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54c7d976eeaeaad1f330b6.png)
一、主观题:1.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工作。
2.社会政策是政府在某种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实现某种社会性的目标而采取的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2.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4.社会行政是执行社会政策,为有效地实现社会政策目标所进行的组织、协调和推展社会服务的活动。
5.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和小群体为关注对象,针对个人、家庭和小群体采取的行动,重点在于改变家庭或小群体的人际交往,或改变个人、家庭和小群体与其环境中的个人和社会系统的互动方式。
6.结案就是当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可以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
7.社会工作者是指受过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教育,在有关部门进行登记,并在社会服务领域从事专业服务的人士。
8.小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两个或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它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来恢复与发展组员的社会功能。
9.社会福利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向社会成员无偿或低偿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制度和过程。
10.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类生物遗传、心理状态及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家庭、学校、团体、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1.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开端,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
12.过程评估是对整个介入过程的监测评估,它对工作过程的每一步骤、每一阶段分别作出评估,关心的重点是工作中的各种步骤和程序怎样促成了最终的介入结果,方法是了解和描述介入活动的内容,回答服务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8704fe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c.png)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工作1、什么是社会工作?怎样理解它是一门科学、专业、艺术、制度化的社会事业?(1)、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实践活动。
社会工作的5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对象——问题;目标——福利;本质——助人自助的服务活动;手段——专业方法和技术;性质——科学、事业。
(2)、科学的事业: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一门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应用型社会科学,它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客观性、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创造性上。
专业:格林伍德专业的5方面特征: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被社会认可、具有专业权威、职业群体内部的伦理守则、专业文化。
在大学,有自己的独立教育体系,在社会上有专门的职业领域和服务机构,在职业领域内部有同业自律机构,包括从业和专业资格认证、专业水平评估和对违规者的惩处。
艺术:社会工作通过提供助人服务来增强个人和群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功能,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解决的问题又相当复杂,工作者需要运用知识去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工作者有创造性地艺术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归类;另外,在工作过程中也常遇到一些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冲突,这是怎样减少冲突,实现工作目标也是一种艺术。
制度化:社会工作过程是制度化的,对社会工作者也有一系列的制度约束。
2、社会工作对象包括哪些人群?划分基本对象与扩大对象的意义何在?简述社会工作的范围。
工作对象:正常生活发生困难的人群,社会中的脆弱群体,社会结构中的弱势群体。
最困难的群体——社区——治疗与预防、补救与发展结合意义:基本对象是社会上最困难的群体,处于社会边缘,从道义上讲最应得到帮助的人,划分基本对象,一方面有社会认同的基本道德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社会福利的支付能力决定的。
由于社会福利的相对短缺,运用社会福利帮助社会上有困难的人就应首先选择需要帮助的贫弱者,这有利于实现福利效益的最大化,最能体现社会正义。
而扩大对象的划分则对于扩展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促进社会成员的健康发展,预防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a9a351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9.png)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一、名词解释:社会工作:(1)定义一:指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社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
(2)定义二: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活动。
二、简答:社会工作具有哪些功能?提供物质帮助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工作对象给予心理支持社会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促进能力发展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维护合法权益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什么?基本对象——最需要帮助的人。
如流浪者、儿童、老人。
(原因:基本道德决定,社会福利的支付能力)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所有遇到自己不能克服的困难而陷入危机状态的人。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社会工作的领域是广泛的,有公共救助、家庭服务、儿童服务、老人服务、康复服务、学校社会工作、就业服务、矫治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医疗社会工作、乡村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社会保险服务等。
三、论述:联系实践,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社会工作的本质的要点: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助人是利他主义指导下的助人活动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综合多种科学方法的助人活动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本质的深层揭示。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演进一、名词解释: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颁布的英国第一部成文的济贫立法。
汤因比馆:英国牧师巴涅特为纪念汤因比的献身精神,并进一步号召更多的人到教区为贫民服务,于1884年在伦敦东区建立的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
慈善组织会社:于1869年诞生,19C末20C初盛行于英美的一个以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活动的组织。
二、简答: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对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贡献是什么?济贫法建立了英国往后三百年的济贫基本模式,助人自助的思想开始形成。
这种亲属责任,教区救助原则,以及政府以税收支应的济贫原则,成为以后社会救助的主要参考架构,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社会救助仍以此为本。
社会工作 期末复习要点
![社会工作 期末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a3c8ae85ef7ba0d4a733bb3.png)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要点一、概念解释1、社会保障首先是一种制度或社会政策。
现代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以政府为主体,经过立法程序,通过动员全社会资金,或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办法,对社会上的贫弱者实行救助,使他们能够享有最低生活;对劳动者暂时或永远失去工资收入后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补偿,使他们能够维持基本生活,以及为城乡全体公民举办福利措施,而赖以维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增进公民生活福利的一种制度或社会事业。
具有社会“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
2、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融价值、理论与实务于一体的多维系统,是社会工作组织或机构及其社会工作者,依托特定的价值伦理与专门技术,服务于个人、家庭、团体、社区、组织和机构的弱势领域的过程,以此协助于当事人改变与推动社会环境的改变,其目标在于促进两者在不同层面上的适应性平衡,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倡导社会公正,从而维持社会稳定及和谐发展。
3、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贫困者提供最低水平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帮,并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工作者通常指从事社会工作的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专业人员。
西方国家主要指在各类社会福利机构或设施中服务的人员。
中国泛指在国家机关和群众团体中,从事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风俗改造、社会基层管理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工作的人员。
5、什么是价值?什么是社会工作价值?价值是人类对于自我发展的本质发现、创造与创新的要素本体,包括任意的物质形态。
价值在很多领域有特定的形态,如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经济学价值,法律价值等等。
这些价值的存在是人在不同领域发展中范畴性规律性本质存在。
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的要求和规定。
社会工作价值是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在社会活动中引导和规范社会工作者的行动。
6、受助者及其类型受助者:社会工作者专业实践活动直接的工作对象,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和直接受益者,也称当事人、服务对象、案主。
《社会工作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社会工作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5c94f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9.png)
《社会工作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社会工作理论复习题(课程代码363022)一、名词解释1.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伦理:就是指社会工作人员在社会工作过程中自身所应具有的伦理价值以及在处理与案主、同事、服务机构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所应遵守的伦理准则。
3. 伦理困境由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人们伦理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社会工作实践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冲突,面对这些冲突,社会工作者可能会左右为难,这就是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
4.防卫机制每个人都潜意识地以不同的防卫功能去保护自己免于焦虑、崩溃或受到威胁。
5.社会工作系统改变主体系统、案主自身系统、尝试改变的目标系统和实际上的行动系统。
6.社会发展旨在改善作为整体的人口的福利并伴之以一个动态的经济发展过程的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过程。
7.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既是一种社会运动,更是一种随着西方女权运动兴起而逐渐形成的妇女争取自己的权利、要求男女平等的社会思潮。
8.人类行为人类行为:人类行为指个体一切外表行为、思想、感受、期望、自我观念等,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人的内在和外在的变化。
看得见的外部行动或看不见的内心运作都是其探讨的对象,而且最令我们感兴趣的是内在的思想、情绪、自我观念、期望等如何影响外在的行为。
9.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的心理和活动及其社会过程的社会系统;家庭、学校、团体、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等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10.赋权赋权乃是个人、组织与社区借由一种学习、参与、合作等过程或机制,使获得掌控(control)自己本身相关事务的力量,以提升个人生活、组织功能与社区生活品质(quality of life)。
11.人在情境中人在情境中:是心理及社会学派的重要概念,“人”指个人内在心理体系,以人格发展和自我功能为主体;“情境”指个人生活的社会环境。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1be504576eeaeaad1f330dc.png)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一、名词解释:社会工作:(1)定义一:指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社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与发展其功能,以适应与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
(2)定义二:就是以利她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活动。
二、简答:社会工作具有哪些功能?提供物质帮助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与谐工作对象给予心理支持社会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促进能力发展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维护合法权益社会工作的对象就是什么?基本对象——最需要帮助的人。
如流浪者、儿童、老人。
(原因:基本道德决定,社会福利的支付能力)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所有遇到自己不能克服的困难而陷入危机状态的人。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社会工作的领域就是广泛的,有公共救助、家庭服务、儿童服务、老人服务、康复服务、学校社会工作、就业服务、矫治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医疗社会工作、乡村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社会保险服务等。
三、论述:联系实践,谈谈您就是如何理解社会工作的本质的要点:社会工作的本质就是助人就是利她主义指导下的助人活动就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综合多种科学方法的助人活动助人自助就是社会工作本质的深层揭示。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演进一、名词解释: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颁布的英国第一部成文的济贫立法。
汤因比馆:英国牧师巴涅特为纪念汤因比的献身精神,并进一步号召更多的人到教区为贫民服务,于1884年在伦敦东区建立的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
慈善组织会社:于1869年诞生,19C末20C初盛行于英美的一个以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活动的组织。
二、简答: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对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贡献就是什么?济贫法建立了英国往后三百年的济贫基本模式,助人自助的思想开始形成。
这种亲属责任,教区救助原则,以及政府以税收支应的济贫原则,成为以后社会救助的主要参考架构,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社会救助仍以此为本。
社会工作导论知识点汇总
![社会工作导论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9fa07b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3.png)
社会工作导论知识点汇总社会工作导论(重点)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1.什么是社会工作(由一般定义—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中美界定)①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work翻译而来,基本内涵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福利的框架下,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②是在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工作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一项专业性的工作。
③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在一个国家和地区表现为: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机构有从事合法的社会服务的专业资格;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是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的;社会工作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④美国是最早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国家,其普遍接受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个人、小组、社区增强或恢复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的专业活动。
而我国于1991年给出定义:社会工作是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
此外,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
2.简述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解释专业—从学科、职业上—国家、地区表现)①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作为一个专业应表现为:执行这些功能的机构由一批有专业资格的人组成,他们经过专门训练,精通该学科的主要内容,使用专业的方法与技术。
他们适应社会需要,在社会上起着专门的作用、担负职责,享受优惠。
②学科上来说,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应用型的社会科学,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职业上来说,社会工作脱胎于早起的慈善事业,但随着受助人情况的复杂化和现代社会对受助人正当权利要求,组成社会工作专业团体成为必要。
③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在一个国家、地区表现为: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机构有从事合法的社会服务的专业资格;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是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的;社会工作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工作导论 期末复习笔记整理
![社会工作导论 期末复习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e1b4d2ce2f0066f53322e8.png)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一、1社会工作领域也称为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照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是由于社会问题的出现,对其认识,进行干预。
分为理想和实际)理想的社会工作领域就是人类理想应该进行干预并对之进行改变的社会问题的发生领域。
其中包括社会工作者已经涉入的和由于某种原因尚未涉入的。
后者可称为实际的社会工作领域。
2、社会工作领域与社会问题有关:①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是指非纯生理性问题,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即由社会因素引起的或是需要用社会性手段解决的)②社会工作队社会问题的看法并不看重受影响的人群范围3、社会工作领域随社会进步而扩大:①社会进程中不断产生新的社会问题②人类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关注扩大社会领域二、对社会工作的不同界说1、主体说:这是根据社会工作的主体作为划分依据,分别与社会工作的发展三个阶段相适应。
第一类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个人慈善事业;第二类定义:是由政府或私人团体所举办的以解决经济困难所引起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第三类定义:是由政府或私人团体所举办的服务事业2、科学艺术说:强调社会公作在知识上是一门科学,在方法上是一种艺术3、助人说:(我们所推崇的)从社会工作的目标、性质下定义4、资源潜能说:从社会工作的活动、功能下定义5、综合服务说6、政府组织说三、1、广义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困难,协调人际关系,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保持社会稳定的一种专门工作。
要点:①主体是政府和社会团体②对象是帮助人们解决困难,增强信心③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不仅仅是少数的贫困者、残弱者④社会工作采用一套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它不用于个别人发善心、做慈善⑤功能是协调社会关系,缓和社会矛盾⑥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四、分类1、按照社会工作的方法:社会个案工作、小组(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2、按照社会工作的功能:治疗性、预防性3、按照工作的服务层次:直接(微观)、间接(宏观)4、按照主持机构和经费来源:政府、民间5、按照对象和内容分。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e351647f1922791788e8b3.png)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题(课程代码 264003)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端描述错误的是( A )。
A、具有一定的偶然性B、高等教育的扩张和专业化教育的发展,使得社会工作教育出现契机C、政府在社会政策领域的理念,强调责任共担和社会力量的参与D、国际交流和海外对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支持2.志愿者也称为“志愿工作者”,“义务工作者”,下面不符合我国志愿者的“身份要素”的是:( D )。
A、不计金钱财物的酬赏B、以具体的行动参与,投入C、所作所为是满足社会的需要D、只做理论上的相关研究3.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是( B )。
A、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偏好B、专业对专业行为的价值的规定C、社会一般伦理原则D、正义和公平4.( D )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A、社会工作理论B、社会工作实践C、社会工作技巧D、社会工作价值观5.以下对社会福利的功能理解错误的是( D )。
A、社会福利本身也是社会控制的手段B、通过社会服务可以促进个人和整个社会状况的改善C、可以当作是一种社会投资D、不具有治疗性的功能6.社会服务方案策划是( B )。
A、指问题的认识和分析B、确立服务目标、选取工作策略、完善服务运作的过程C、社会服务的组织实施过程D、社会服务的监督过程7.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是( B )。
A、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偏好B、专业对专业行为的价值的规定C、社会一般伦理原则D、正义和公平8.( A )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A、人道主义B、宗教慈善观念C、乌托邦思想D、社会福利思想9.下列哪一项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要素? AA、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B、救济物资C、心理辅导D、社会政策10.关于社会工作的内涵,下列选项中理解错误的是( C )。
A、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B、坚持“助人自助”的宗旨C、是一种和志愿者活动相同的慈善活动D、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11.理论对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贡献不包括( D )。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e351647f1922791788e8b3.png)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题(课程代码 264003)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端描述错误的是( A )。
A、具有一定的偶然性B、高等教育的扩张和专业化教育的发展,使得社会工作教育出现契机C、政府在社会政策领域的理念,强调责任共担和社会力量的参与D、国际交流和海外对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支持2.志愿者也称为“志愿工作者”,“义务工作者”,下面不符合我国志愿者的“身份要素”的是:( D )。
A、不计金钱财物的酬赏B、以具体的行动参与,投入C、所作所为是满足社会的需要D、只做理论上的相关研究3.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是( B )。
A、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偏好B、专业对专业行为的价值的规定C、社会一般伦理原则D、正义和公平4.( D )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A、社会工作理论B、社会工作实践C、社会工作技巧D、社会工作价值观5.以下对社会福利的功能理解错误的是( D )。
A、社会福利本身也是社会控制的手段B、通过社会服务可以促进个人和整个社会状况的改善C、可以当作是一种社会投资D、不具有治疗性的功能6.社会服务方案策划是( B )。
A、指问题的认识和分析B、确立服务目标、选取工作策略、完善服务运作的过程C、社会服务的组织实施过程D、社会服务的监督过程7.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是( B )。
A、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偏好B、专业对专业行为的价值的规定C、社会一般伦理原则D、正义和公平8.( A )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A、人道主义B、宗教慈善观念C、乌托邦思想D、社会福利思想9.下列哪一项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要素? AA、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B、救济物资C、心理辅导D、社会政策10.关于社会工作的内涵,下列选项中理解错误的是( C )。
A、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B、坚持“助人自助”的宗旨C、是一种和志愿者活动相同的慈善活动D、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11.理论对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贡献不包括( D )。
社会工作导论知识点1
![社会工作导论知识点1](https://img.taocdn.com/s3/m/5492b253804d2b160b4ec0c3.png)
个人贫穷周期:幼童、开始工作、老年 (1)个人因素:疾病、懒惰、身心障碍、年老等 (2)社会因素:经济危机、知识经济、信息时代 (3)事件因素:天灾人祸 (4)结构性贫穷:低廉的工资、临时或季节性的工作机会、疾病、老年及不当 的资源分配等个人无法控制的因素。
贫困线常用制定方法
(1)市场菜篮法 (2)食费对比法——恩格尔系数法 (3)生活形态法
5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特征
(1)挑战权(4)自我中心 (5)犹豫不决 (6)明显伪善
难以准备理解和表达某种理想和现实实践的差异
老年社会工作
狭义的老年社会工作,或称之为专业老年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应用社会工 作专业服务方法,充分协助老年人解决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使老年人度 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晚年。专业老年社会工作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广义的老年社会工作也可称为老年人服务或老年人福利,泛指社会上一切有利于 增进老年人适宜生活的社会服务活动。 1、老年个案工作 旨在增强其对老年的适应能力及恢复社会功能,维持和建立心理平衡,尽快处理 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个案工作方法在老年社会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突出表现在: 第一,老年人有时候并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吐露自己的困难,而在独自面对社会工 作者时,老年人则会放心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第二,社会工作者在个案工作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双方互动的交流形式,更有效地 了解那些在众人面前不善言辞的老年人的想法。 第三,个案工作有助于加强工作者和老年案主双方的信任关系,为老年人问题的 解决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四,在老年社会工作中,通过个案工作的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有效地了解不 同老年人所面临的困难和他们的想法,从而为解决老年人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2、老人团体工作 指社会工作者将老人组织到某种活动群体中,通过成员间的交流互动以及社会工 作者的协助,使老年人摆脱孤独,克服困境,获得愉悦的心情和充实的晚年生活。 活动内容包括娱乐性、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活动,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社会 适应方面,进行团体辅导与团体治疗。 应注意:以支持、鼓励、同理心来处理老年问题;主动;以排除焦虑、解决紧迫 问题为主要目的;多使用团体外接触;共同领导 3、老年社区工作 是指通过社会工作帮助那些生活在一定社区的老年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争取他 们应有的权利。 老年社区工作与老年个案工作和团体工作是紧密相连的,个案工作和团体工作是 老年社区工作的基础,是微观的工作方法,而老年社区工作则是宏观的工作方法, 它是通过综合的途径来解决社区中老年人的实际问题。要解决老年人面对的问 题,社会工作者就不能只停留在老年人的个人及家庭层面,而需要扩展到老年人 所居住的社区及社会的环境。我们应该强调改善老年人与社区的关系,提高老年
社会工作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社会工作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d4657d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7.png)
1、社会个案工作就是一种以个人或家庭为对象得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与技术,协调可资利用得各种社会资源,为案主提供直接得一对一得服务,以协助案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达到与社会、环境得良好适应。
2、小组工作就是社会工作方法之一,就是小组工作者按照一定得目标组织得、通过小组过程与动力去影响小组组员得态度与行为,使其获得行为得改变、社会功能得恢复与发展、问题得解决得实务过程。
3、社会工作研究就是运用社会研究得一般方法研究社会工作对象需求得种类与满足得途径,它涵盖了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社会服务方案得制定与实施、社会工作得效果与发展等各种社会工作课题得活动与课程。
4、社会工作过程就是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工作得价值观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并借助社会资源系统,通过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并经由诊断、计划、干预与评价等一系列前后连贯得行动而帮助案主满足需要、解决问题,以达成社会工作目标得过程。
5、社会工作伦理6、社会工作得价值观就是指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与遵守得一整套指导其实践得原则与理念7、接案就是指当有人前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且被接受时,工作者便开始与案主建立起专业关系8、评估:评估就是认识、了解案主问题得过程,包括收集与问题有关得详细资料、初步制定社会工作介入得目标与策略9、社会工作者就是遵循社会工作得价值观念与专业理论,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从事社会服务得专业人员10、社会工作就是一种助人自助为宗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理论与方法,帮助有需要得个人、家庭、群体组织与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与解决社会问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与谐得专门职业。
1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就是指作为社会工作者在一定得专业情境中与她人交往时所应当遵循得准则。
12、小组工作治疗模式就是以治疗个人作为小组工作得任务,同时,也提供个人得预防与康复得一种干预方式。
13、社会福利就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与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得资金与服务得社会保障制度。
社工概论期末重点第一章
![社工概论期末重点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07b31df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4.png)
社工概论期末重点第一章第一篇:社工概论期末重点第一章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宗教传统、资产阶级及人道主义的张扬、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阶级分化;社会视野、贫困等;社会转型)2、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近代对现代西方社会工作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有哪些济贫法、慈善组织、睦邻运动、社会安全制度、福利国家)3、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1930年前,个案工作被社会工作者普遍接受。
1940年,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被接受。
1960年,社区工作被承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方法。
1970年,社会行政作为一种间接的工作方法被接受。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作为三个基本方法被确立,出现了三者分离的局面。
4、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传统的中国社会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家族集团是结构,崇尚儒家思想,互助仅在家族、熟人圈子内,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救助的置业需求基础。
传统社会救济贫困的方法是救荒之政、仓廪政策。
近代社会矛盾频发,西方文化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工作的实践活动在中国登陆。
建国后,确立“单位制”为计划经济体制,政府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人,靠行政框架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随着社会学在国内的取消而消失。
改革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问题急剧爆发。
伴随社会学专业的恢复,社会工作专业再次出现。
社会对于社会管理需求的提升,社会工作实践再次得到重视和发展。
5、社会保障: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
社会福利:面对广大社会成员并改善其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一切措施。
社会服务: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
6、社会工作过程的解析7、社会工作的要素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8、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类型普通社会工作、实际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9、社会工作同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学是社会工作者从事社会工作的最牢靠的知识背景,社会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社会学的研究和分析基础之上的。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重点(1)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重点(1)](https://img.taocdn.com/s3/m/236ccaf2fad6195f302ba68c.png)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重点〔官方版〕一、名词解释〔谢颖版〕1.社会工作:现代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根底,运用科学的方法进展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
2、社会工是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训练的,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人员。
社会工作者也称助人者。
他们是受雇于社会福利机构专职从事社会服务的人。
一般而言,社会工作者被称为专业的助人者,以与一般从事社会服务的志愿工作者等相区别。
3、助人自助:社会工作不但要具体的帮助有困难的人士解决困难,而且要帮助他们增强自己的能力以应付各种挑战,即帮助他们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以达到自助。
4、人在环境中:就是利用组织结构提供关于案主的人际、环境、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的简明一致的描述,并被用于说明成年案主或其他案主所面临的问题。
5、《社会诊断》:1917年玛丽.里士满出版的社会工作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本著作。
被看做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里程碑,第一次把个案工作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的知识体系予以专门的研究和讲授,从而奠定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根底,6、慈善组织会社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于英美的民间的社会服务组织,为弥补政府推行济贫活动的不足,同时在更广阔的方位内向失业者、贫民提供帮助,推动社会救助事业的开展,协调民间各种慈善组织的活动,推动民间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的志愿性济贫救困活动.7、睦邻组织运动:也称社区睦邻运动,是通过对社区进展改良来实现助人目标的一场运动。
也称“社区改良运动〞。
是19世纪末盛行于英美等国家的、通过社区改良来实现助人目标的运动。
它以社区睦邻服务所的建立为标志,以知识界人士的广泛、深入地参与社区生活,调动并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服务于社区居民为特色,是社会工作萌发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它为社区工作方法奠定了基石8、伊丽莎白济贫法:英女王政府综合以前的各种济贫法案,于1601年颁订,是英国第一部成文的济贫法案,也是英国的济贫法中最完备、执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部济贫法。
学校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学校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e88932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e.png)
学校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一、填空题1.学校社会工作以优势视角、需要取向、潜能挖掘为理念。
2.学校社会工作的目标具体分为中级目标,中期目标和具体目标。
3。
将维护学生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作为最优先考虑,同时重视对学生各种权益的维护体现了优先性原则的需要。
4。
偏差行为是内部社会体系性质与功能的问题,解释偏差行为的理论主要有标签理论失范理论差异交往理论亚文化理论5.心灵、自我、社会是米德符号互动论的三个核心概念。
6。
默顿根据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二者的不同关系区分了社会行为遵从,创新,形式主义,隐退,反抗五种不同的模式.7.美国社会工作学者埃德森提出四种学校社会工作模式,分别是传统临床模式、学校变迁模式、社会互动模式、社区学校模式。
8。
学校变迁模式中工作者的角色:倡导者、辩护人、赋权者、教育者、咨询者。
9。
在我国已有的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中,是以学生的需要为取向,社区工作为辅助平台,、在早期,学校社会工作者扮演访问教师的角色,充当学校与学生家庭的桥梁纽带。
14。
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基础和哲学取向是社会工作、学校教育与哲学精神的有机结合,可以为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应用提供行动指南和思维方法。
15. 同事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伙伴,学校是学校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基本单位。
16.对学校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作用的社会文化因素包括:科学技术、文化价值观念、大众传播媒介。
17.作为一个利他主义的专业,社会工作本身是以案主利益和社会发展为取向的.18.学校社会工作遵循学生需要为本的助人理念,服务方案的制定与执行必须以了解学生需要为前提,因此,需求调查是学校社会工作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
22.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人们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常态)、不平衡状态(偏态)、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23.考试焦虑的三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生理成分、通过防御或逃避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24。
自杀行为可分为自杀死亡、自杀未遂和自杀意念三种类型。
社会工作概论期末复习要点整理
![社会工作概论期末复习要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f7a8d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7.png)
社会工作概论期末复习要点整理定义:社会工作是指通过社会工作者对个人、群体和社会进行帮助和服务的专业活动。
核心原则:社会工作的核心原则包括尊重人的尊严、社会公正和人权、自主和自决权、社区参与以及维护个人和社会的福祉。
职能和目标:社会工作的职能包括提供帮助、促进变革、解决问题、增强社区资本和增进社会正义。
其目标是提高社会的福祉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特点和价值观:社会工作的特点包括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全人、注重实践和注重人际关系。
其价值观包括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关心社会公正、促进人权、推动社会改革和支持弱势群体。
社会工作的伦理准则和职业道德要求。
社会工作的职业职责和职业行为规范。
社会工作师的职业素养和自我管理。
社会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具有自己的理论基础。
以下是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框架和模型,以及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主要理论框架和模型系统理论:将社会工作看作一个系统,强调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生态学模型:将个体与环境看作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社会工作中强调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及其调整。
社会行动模型:强调社会工作的目标是通过组织和动员个人和群体的能力来解决社会问题。
资源模型:关注社会工作中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以满足个人和社群的需求。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社会工作理论是指对社会工作实践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总结和归纳,并为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理论的导向作用:社会工作理论为实践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帮助社会工作者制定合理的干预策略。
实践的反馈作用: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验证和修正,使理论更加贴近实际工作。
理论的指导作用:社会工作理论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并评估干预效果。
实践的丰富作用:实践经验可以为社会工作理论提供新的观点和创新思路。
人类发展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人类发展理论是社会工作中常用的理论之一,它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试题)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6d71818a76e58fafab00330.png)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题一、判断题(共10分)1.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的核心是利他主义。
()2.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的是英国。
()3.专业社会工作最早产生于20世纪中。
()4.最早的社会工作训练开始于1898年成立的纽约慈善学院()5.《社会诊断》一书标志着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
()6.价值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7.系统理论强调“人在情境中”。
()8.建立专业关系是在接案阶段。
()9.服务终止意味着专业关系已经结束,社会工作者没有必要继续为案主服务。
()10.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个人和家庭。
()二、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3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哪项活动是开创了社会个案工作的滥觞?()A.睦邻组织运动 B.慈善组织会社 C.汤因比馆 D.汉堡制2.《社会诊断》一书是谁的著作?()A.弗莱克斯纳 B.比斯台克 C.里士满 D.泰彻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类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亲密还是孤独”的矛盾时期是( )。
A.少年期 B.青年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4.比斯台克关于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
A.社会的功能和社会的权利 B.人的潜能、人的权利、人的基本需要 C.个人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 D.人的自我抉择权利和社会责任5.按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类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不同层次,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各种需要同时并存 B.较高的需要层次出现后将取代较低的需要层次C.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D.低层次需要是生来就有的,高层次需要是后天学习的6.下面不属于个案工作的技巧的有( )。
A.会谈 B.建立关系 C.收集资料 D.组织活动7.一群戒毒者除了要面对来自自身的具有个别性的困扰外,他们也有很多共同的需要,例如获得家人的信任、提高对工作的兴趣、学习新的技能、抗拒外界的引诱等。
社会工作概论期末复习DOC
![社会工作概论期末复习DOC](https://img.taocdn.com/s3/m/a9ce2a0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7.png)
第一章——第二章单选题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 D )。
A、为人民服务B、慈善和爱心C、科学知识D、利他主义2、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 C )。
A、尊重案主B、引导案主C、助人自助D、为案主提供服务3、下列对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D )。
A、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慈善事业B、社会工作是社会中的中上层成员出于人道主义或宗教信仰的驱使,对社会上贫苦及不幸者的施舍C、社会工作是对被救助者物质上的扶助D、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服务活动4、关于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不对称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表现为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B、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是双方面的C、合作的促成力量不对称D、助人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相互配合的过程5、关于社会工作的直接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预防B、促进个人的发展C、推进社会公平D、治疗6、在中国,接受他人的帮助是很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先接受“自家人”的帮助,实在行不通了才会选择接受“外人”的帮助。
接受“外人”的帮助对讲“面子”的中国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因为这会欠下很大一笔人情债。
由此,在开始与案主接触阶段,下列社会工作者要注意的问题中哪个是错误的?( D )A、建立信任B、扮演的社会角色C、平等的地位D、协助案主运用其自身的内部资源7、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背景,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他们身上可能有很多缺点,有适应和不适应的品质,有建设性和非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但不管怎样,他有权成为他自己,他有权这样去想这样去做。
这意味着( A )。
A、社会工作者应接纳案主B、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案主的信息进行保密C、社会工作者应该赞同案主所做的每一件事D、社会工作者应该帮助案主做他(她)想做的一切事情8、社会工作的精髓在于消除案主的悲观、自暴自弃等颓废心理和行为,引导他们认清自身的长处和弱点;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和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教给案主战胜困难的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案主得以发展自身的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重点(官方版)一、名词解释(谢颖版)1.社会工作:现代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
2、社会工作者:是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训练的,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人员.社会工作者也称助人者。
他们是受雇于社会福利机构专职从事社会服务的人。
一般而言,社会工作者被称为专业的助人者,以与一般从事社会服务的志愿工作者等相区别。
3、助人自助:社会工作不但要具体的帮助有困难的人士解决困难,而且要帮助他们增强自己的能力以应付各种挑战,即帮助他们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以达到自助。
4、人在环境中:就是利用组织结构提供关于案主的人际、环境、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的简明一致的描述,并被用于说明成年案主或其他案主所面临的问题。
5、《社会诊断》:1917年玛丽.里士满出版的社会工作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本著作.被看做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里程碑,第一次把个案工作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的知识体系予以专门的研究和讲授,从而奠定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基础,6、慈善组织会社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于英美的民间的社会服务组织,为弥补政府推行济贫活动的不足,同时在更广阔的方位内向失业者、贫民提供帮助,推动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协调民间各种慈善组织的活动,推动民间社会服务活动的发展的志愿性济贫救困活动。
7、睦邻组织运动:也称社区睦邻运动,是通过对社区进行改良来实现助人目标的一场运动。
也称“社区改良运动”.是19世纪末盛行于英美等国家的、通过社区改良来实现助人目标的运动.它以社区睦邻服务所的建立为标志,以知识界人士的广泛、深入地参与社区生活,调动并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服务于社区居民为特色,是社会工作萌发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它为社区工作方法奠定了基石8、伊丽莎白济贫法:英女王政府综合以前的各种济贫法案,于1601年颁订,是英国第一部成文的济贫法案,也是英国的济贫法中最完备、执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部济贫法。
9、玛丽.里士满:美国社会工作学者先驱,专业个案工作的创始人。
1898年出版了《贫民中的友善访问,开始了社会工作理论总结的进程。
1917年出版了社会工作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本著作《社会诊断》,19922年又出版了《什么是社会工作》。
10、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社会福利系统中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服务主要是通过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中的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来提供,而这一过程则是在政府相关的社会政策指导下完成的.11、社会福利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里一套关于人类需要和福祉相关的理念、资源、机构和专业人员等制度设置,它同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等一起成为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机制.12、案主自决:案主自决是指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受助者)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由案主对自己的事作出决定,实行案主自决的前提条件是案主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二是自决结果不会危害案主、他人或社会。
13、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在利他主义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到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生活质量与福利水平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14、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是一种以两个或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处理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行为改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开发个人潜能,从而获得个人成长.15、社区工作:社区工作是以社区及其成员整体以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
通过组织成员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
在参与过程中,让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和自决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加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挥成员的潜能。
16、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间接社会工作,其中,政府社会福利部门或社会服务机构根据社会福利的政策、立法或决策,按照一定程序将之转化为实际服务;作为一个由诸多策略合成的过程,社会工作行政旨在保证政策对象的福利权利,发挥社会福利的功能.17、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者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是由机构内资深的社会工作者,对机构内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和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服务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其服务质量的活动,可以在一个小组中实现,也可以在一对一的基础上实现。
18、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实务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关注社区、组织、机构和社会等较大系统的政策变化,通过形成和执行决策,进行资源再分配,帮助穷人及其他弱势人士,提高个人及家庭的福利,促进社会整体的利益和发展。
19、社区发展:社区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
指社区居民在政府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本社区的力量,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解决社区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社区发展属于社会工作的范畴.20、社会工作本土化:定义为将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
是指社会工作专业进入一个非原生社会时所必须完成的一种转变。
二、简答题与论述(PPT版)1.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现代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工作.社会工作的综合性定义: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
2.如何理解“助人自助”?第一,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它为了帮助服务对象而提供服务活动,它与商业服务及对他人的管理、控制有根本的不同,换句话说,社会工作是以服务对象为本的。
第二,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活动,它不同于慈善活动,也不同于一般的公益性活动。
它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专业性的助人活动。
3.如何理解社会工作的对象、领域?(1)社会工作的对象A.社会工作对象的界定社会工作的对象,即社会工作中的服务对象(也称受助者或案主),它指的是在社会工作中需要接受帮助的一方,是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希望得到帮助而摆脱困难的人。
社会工作的对象不仅是指个人,也可能是指家庭、群体或社区。
当这些家庭、群体或社区遭遇自己无法摆脱的困难时,他们就可能成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B。
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指社会上最边缘、最困难,从道义上来讲最需要帮助的。
一般地,他们是由于生理、心理原因或个人无法抵御的社会和自然原因而陷入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这一方面是由社会所认同的基本道德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福利的支付能力.(2)社会工作的领域是广泛的,以下仅就它的主要方面做初步分类:A。
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
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
B。
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包括因身体不适或身患疾病而难以自理,因心理发育不健全或受挫折而形成的自我封闭和心理失调,因婚姻变故或家庭成员冲突而造成的家庭关系不睦,儿童无人抚养、老人无人赡养或在抚养、赡养方面出现问题,因住房紧张影响正常生活等.②就业方面的问题:包括:失业问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工伤、劳资关系不协调,职工合法利益未能有效保护,退休金不足或退休后福利、医疗缺乏保障,工作压力过重造成的精神健康问题。
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包括自我封闭、孤独与偏执、吸毒、酗酒、赌博和犯罪等。
C。
按工作场所分类社区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院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监狱社会工作等。
4、社会工作有什么功能?关于社会工作的功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一)从对服务对象的功能和对社会的功能两个层面来分析。
1.社会工作对工作对象的功能(1)提供物质帮助;(2)给予心理支持;(3)促进能力发展;(4)维护合法权益。
2。
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1)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2)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3)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二)从治疗、预防、发展三个层面来分析(1)治疗功能(2)预防功能(3)发展功能5、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首先,古希腊、罗马和古希伯来作为欧美国家的思想源头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
其次,基督教文明所宣扬的“博爱”观念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一个直接思想根源。
第三,人道主义观念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产生与发展的最直接的思想根源.第四,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是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6、为什么把《伊丽莎白济贫法》看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源头?1601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因其完备性而最为著名.这边法案的意义在于,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承认政府对社会中无助的人进行救济的责任,并建立了初步的救济行政制度和救济工作方法.首先,英国政府负起了社会救助的责任,并直接参与了社会救助。
这在某种意义上为社会工作的诞生创设了一个合法性前提,使社会工作专业的诞生有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其次,《济贫法》从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这既是一个救助原则,又是一个救助理念,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人的“懒汉”思想。
第三,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它确立由专门人员来从事济贫救济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将救助人员的专门化视作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开端。
第四,它所实施的院外救济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
英国济贫法经历三百多年,直到1948年的《贝弗里奇报告》才废止,对欧洲乃至世界的社会福利事业产生极大影响。
7、英、美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哪些贡献?慈善组织会社对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的贡献:(1)慈善组织会社派友善访问员开展的个别调查成了个案工作(social casework)的开端。
(2)促进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采取协调合作的步骤,为社区组织工作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3)慈善组织会社运用统一的理念协调组织慈善救济事业,为形成具有共同价值体系和统一概念规范的社会工作专业体系创造了条件.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的贡献:(1)以汤因比馆为开端的睦邻组织运动实际上是一场社区改良运动。
它以社区为工作场所,为后来的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之一的社区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2)使救助活动由简单的物质救济,进一步扩展到对受助人精神的关怀和对社区环境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