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分类及指标解释

合集下载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解读及应用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解读及应用

G3
广场用地
AG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 设施用地附属绿地
BG XG 附属绿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附属绿地 工业用地附属绿地 物流仓储用地附属绿地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附属绿地 公用设施用地附属绿地 —— 风景游憩绿地 生态保育绿地 区域设施防护绿地
MG WG
2.分类代码的局部调整。
为使分类代码具有较好的识别性,便于图纸、文件 的使用和绿地的管理,并与城市用地分类代码相对
设相对较少,居住区公园已越来越少,在“城
市用地分类标准”( 2011 版)中已取消“居住 区公园”一词。同时,在实际的管理和统计工 作中,对“居住区公园”的判别也存在困难。
社区 公园
对“专类公园”下设小类进行调整。 修订了历史名园的定义。原标准将“体现
传统造园艺术”和“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是评定为“历史名园”的关键指标。修订将 一些能反应近代中国造园艺术发展轨迹的、 却不是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纳入其中。 增加了遗址公园小类。 G134所指的“遗址公 园”是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其用地性 质在城市总体规划或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
公园绿地
广场用地
用地”划归“ G”类,命名为“绿地与广场用地”,提出 “广场用地”是指“以游憩、纪念、集会和避险等功能为 主的城市公共活动场地”,“不包括以交通集散为主的广 场用地,该用地应划入‘交通枢纽用地’”。 并以强制性条文规定:“规划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不 应小于10.0m2/人,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8.0m2/
SG
UG —— EG1 EG2 EG 区域绿地 EG3 EG4
应,本标准使用英文字母组合表示、或使用英文字
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
生产绿地
3.“公园绿地”解读及分类调整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urban green spaceCJJ / T 85-2002J 185-20022002 北京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通知建标[2002]135号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三年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3]699号)的要求,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主编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经我部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 85-2002,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1993]699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合国内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城市绿地分类;2.城市绿地的计算原则与方法。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主编单位: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地址:北京市清华东路35号北京林业大学122信箱;邮政编码:100083)本标准参编单位: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省三亚市园林局、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园林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波、李金路、赵锋、曹礼昆、高仁凤、吴淑琴、陈世平、肖至中、江长桥、王胜永、张文娟、孙国强。

1 总则为统一全国城市绿地(以下简称为“绿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绿地系统(以下简称为“绿地系统”)规划,规范绿地的保护、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统计等工作。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解读及应用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解读及应用

MG WG
对于一些在分类上容易混淆的绿地类型,如城市道
路两侧绿地,在道路红线内的,应纳入“附属绿地” 类别。在道路红线以外,具有防护功能、游人不宜 进入的绿地纳入“防护绿地”。具有一定游憩功能、 游人可进的绿地纳入“公园绿地”。
EG 区域绿地
SG
UG —— EG1 EG2 EG3 EG4
主要修订内容
定各级综合公园的规模和布局要求的情况下,将综合公园细分反而降低了标准的科
学性和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明确综合公园的规模下限为 10公顷(考虑一定的弹性,小城市或受用地条件限制时,
规模下限可为5公顷)。
取消了“社区公园”的下设小类。 本标准延用了原标准中的“社区公园”,但取消了该中类下设的“居住区公园”和 “小区游园”两个小类。 修正社区公园的定义:“用地独立,具有基本的游憩和服务设施,主要为一定社区范 围内居民就近开展日常休闲活动服务的绿地。”并提出规模宜在1公顷以上。
设相对较少,居住区公园已越来越少,在“城
市用地分类标准”( 2011 版)中已取消“居住 区公园”一词。同时,在实际的管理和统计工 作中,对“居住区公园”的判别也存在困难。
社区 公园
对“专类公园”下设小类进行调整。 修订了历史名园的定义。原标准将“体现
传统造园艺术”和“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是评定为“历史名园”的关键指标。修订将 一些能反应近代中国造园艺术发展轨迹的、 却不是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纳入其中。 增加了遗址公园小类。 G134所指的“遗址公 园”是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其用地性 质在城市总体规划或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
本标准仍坚持以绿地的主要功能为分类依据。 绿地分类应与相关的法规和已颁布的标准充分协调和衔
接,城乡统筹考虑,满足城乡绿地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

城市绿地的分类及特征

城市绿地的分类及特征

城市绿地的分类及特征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较好的区域。

城市绿地按国家建设部2002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在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的基础上,按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可分为以下五大类型。

一、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城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化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了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提出不同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要求,根据公园绿地主要功能和内容的不同,公园绿地又可分为以下五种。

1、综合公园。

是指在市、区范围内的供城市居民进行良好的游览休息、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功能的较大型绿地。

市级公园面积一般10~lOOhm2,或更大者,居民乘车30min可达。

区级公园面积lOhm2左右,步行15 min可达(即服务半径为2~3km),可供居民半天到一天的活动。

一般综合性公园的内容、设施较为完备,规模较大,质量较好。

园内一般有较明确的功能分区,如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游戏区、动植物展览区、园务管理区等。

综合性公园也可突出某一方面,以满足使用功能及不同特色的要求。

2、社区公园。

是指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包括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居住区公园和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小区游园,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

居住区公园服务半径为0.5~1. Okm,小区游园服务半径为0.3~0. Skm。

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居住区公园”归属“公共绿地”,而“小区游园”归属“居住用地”。

为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延续性,在城市用地统计时,从本标准的“公园绿地”中扣除“小区游园”项之后,可替代原“公共绿地”参与城市用地平衡;在进行城市绿地统计时,“小区游园”已计人“公园绿地”,故可不在计人“附属绿地”中重复统计。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7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7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7一、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供人们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场所,一般由草坪、花园、步道、健身设施等组成。

根据规模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大型公园、社区公园、主题公园等不同类型。

大型公园一般面积较大,内设有较多的景观设施和活动场所,是城市中的重要绿地景观和休闲胜地。

社区公园则是为了满足周边居民的日常休闲需求而设置,一般面积较小,但布局合理,便于居民利用。

主题公园则是根据特定的主题或文化内涵而建设的公园,如植物园、动物园等。

二、街头绿地。

街头绿地是城市中道路两侧或者交叉口、广场等地设置的绿地,一般由绿化带、花坛、草坪等组成。

它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提升行人的视觉享受和休闲体验。

街头绿地的分类主要根据其位置和功能来划分,例如中央分隔带绿地、人行道绿地、广场绿地等。

中央分隔带绿地一般设置在道路的中央分隔带上,起到隔离车辆、美化环境的作用;人行道绿地则是设置在行人道路两侧,为行人提供休息和观赏的空间;广场绿地则是城市中的重要休闲场所,常常设置有喷泉、雕塑等景观。

三、水体绿地。

水体绿地是指城市中的湖泊、河流、水系等水域景观,也包括水边的绿化带、休闲广场等。

水体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的水环境,提升城市的景观品质,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根据水体的规模和功能,水体绿地可以分为大型湖泊公园、河岸绿地、水系公园等。

大型湖泊公园一般面积较大,内设有游船码头、观景平台等设施,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河岸绿地则是设置在河流两岸,可以供市民晨跑、散步等锻炼活动;水系公园则是由多个水体组成的综合性公园,常常设置有水上运动设施、湿地生态展示等。

四、特色绿地。

特色绿地是指根据城市的地域特点、文化传统等而设置的绿地,如山地公园、湿地公园、纪念公园等。

这些绿地不仅具有观赏性和休闲性,还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对于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7中,特色绿地的划分主要根据其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来进行,如山地公园是设置在城市周边山脉地带,以山水景观为主要特色;湿地公园则是根据城市的湿地资源而建设,保护湿地生态,强化城市的水文化;纪念公园则是为了弘扬城市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而设置,常常设置有纪念碑、雕塑等。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X行业标准CJJ/T85—202X条文说明前言《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2X),经建设部202X年6月3日以建标[202X]135X批准,业已公布。

为便于广阔规划、设计、施工、治理、统计、科研、学校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供使用者参考。

在使用中如发觉本条文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寄X市清华东路35号X 林业大学122信箱,X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邮政编码:100083〕。

1总则1.0.1本标准所称城市绿地(以下简称“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地域。

这个概念建立在充分认识绿地生态功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功能,城市开展与环境建设互动关系的根底上,是对绿地的一种广义的理解,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城市绿地系统(以下简称为“绿地系统〃〕。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地建设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所认识。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绿地分类标准,所以各个城市的绿地分类差异较大,有些即使是同类绿地,名称相同,但其内涵和统计口径也不尽相同。

绿地分类及统计口径的不标准,导致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缺少协调关系,使城市之间的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缺少可比性,直接影响到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影响到绿地的建设与治理。

从绿地建设实践和城市的可延续开展来看,迫切需要制订全国统一的绿地分类标准。

编制本标准的目的在于总结建国以来绿地规划、建设、治理的经验,参考和学习国外先进方法,建立符合我国城市建设特点的绿地分类,以统一全国的绿地分类和统计口径,提高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审批的科学性,提高绿地爱护、建设和治理水平,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延续开展。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三年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3]699号)的要求,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主编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经我部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85-2002,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年6月3日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一、总则1.0.1 为统一全国城市绿地(以下简称为“绿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绿地系统(以下简称为“绿地系统”)规划,规范绿地的保护、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 2 本标准适用于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统计等工作。

1.0.3 绿地分类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二、城市绿地分类2.0.1 绿地应按主要功能进行分类,并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

2.0.2绿地分类应采用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次。

2.0.3绿地类别应采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码表示。

2.0.4绿地具体分类应符合表2.0.4的规定。

表2.0.4 绿地分类三、城市绿地计算原则与方法3.0.1 计算城市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的指标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城市人口数据和城市用地数据;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统一进行汇总计算。

3.0.2 绿地应以绿化用地的平面投影面积为准,每块绿地只应计算一次。

3.0.3 绿地计算的所用图纸比例、计算单位和统计数字精确度均应与城市规划相应阶段的要求一致。

3.0.4 绿地的主要统计指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Aglm=Ag1/Np (3.0.4-1)式中Aglm——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 Agl——公园绿地面积(㎡);Np——城市人口数量(人)。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网友评论[进入论坛] 时间:2007-06-27 作者: 来源:城市规划网【导读】城市绿地分类标准1 总则1.0.1 为统一全国城市绿地(以下简称为“绿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绿地系统(以下简称为“绿地系统” )规划,规范绿地的保护、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统计等工作。

序号类别代码类别名称绿地面积(h㎡)绿地率(%)(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人均绿地面积(㎡/人)绿地占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比例(%)现状规划规划现状规划现状规划1 G1 公园绿地2 G2 生产绿地3 G3 防护绿地小计4 G4 附属绿地中计5 G5 其他绿地合计1.0.3 绿地分类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城市绿地分类2.0.1 绿地应按主要功能进行分类,并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

2.0.2 绿地分类应用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次。

2.0.3 绿地类别应采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码表示。

2.0.4 绿地具体分类应符合表2.0.4的规定。

表2.0.4 绿地分类表3.城市绿地计算原则与方法3.0.1 计算城市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的指标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城市人口数据和城市用地数据;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统一进行汇总计算。

3.0.2 绿地应以绿化用地的平面投影面积为准,每块绿地只应计算一次。

3.0.3 绿地计算的所用图纸比例、计算单位和统计数字精确度均应与城市规划相应阶段的要求一致。

3.0.4 绿地的主要统计指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Aglm=Agl/Np (3.0.4-1)式中Aglm——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Agl——公园绿地面积(㎡);Np——城市人口数量(人)。

Agm=(Ag1+Ag2+Ag3+Ag4)/Np (3.0.4-2)式中Agm——人均绿地面积(㎡/人);Ag1——公园绿地面积(㎡);Ag2——生产绿地面积(㎡);Ag3——防护绿地面积(㎡);Ag4——附属绿地面积(㎡);Np——城市人口数量(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绿地分类及指标解释
城市绿地是指城市内部的绿色空间,包括公园、绿地、花坛、街头绿化、河流湖泊等。

城市绿地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公园:公园是城市中最常见的绿地形式,通常被规划为大面积的绿地,提供人们休闲、娱乐、运动等活动的场所。

公园可以分为市政公园、社区公园、主题公园等不同类型。

2.绿地:绿地是城市中的小型绿地区域,通常被设计为人们停留和放松的场所,例如小花坛、庭院、小广场等。

3.街头绿化:街头绿化是指城市道路两侧或中央的绿地区域,通过种植树木、草坪等植物,美化城市环境,降低气温,改善空气质量。

4.河流湖泊:城市中的河流湖泊也是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对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水上交通等多种功能,同时可以调节城市气候,净化水源等。

城市绿地的指标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绿地覆盖率:绿地覆盖率是指城市总面积中绿地所占的比例。

绿地覆盖率高,意味着城市绿地面积大,绿化水平高,可以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人居环境等。

2.绿地分布均衡性:绿地分布均衡性是指城市绿地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否均衡。

城市绿地分布均衡性好,意味着绿地更加方便人们使用,各个区域都能享受到绿地带来的好处。

3.绿地可达性:绿地可达性是指人们到达城市绿地所需的时间和距离。

绿地可达性好,意味着绿地离居民更近,更容易到达,提供了更多的休闲
娱乐选择。

4.绿地质量:绿地质量是指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

绿
地质量好,意味着植被健康、多样性高,能够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例如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净化水源等。

5.绿地设施和服务:绿地设施和服务是指在绿地内提供的服务设施,
例如游乐设施、休息区、健身器材等。

提供多样化的设施和服务,能够满
足不同居民的需求,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城市绿地的分类包括公园、绿地、街头绿化、河流湖泊等,不同类型的绿地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城市绿地的指标解释包括绿地覆盖率、绿地分布均衡性、绿地可达性、绿地质量以及绿地设施和服务等,这
些指标反映了城市绿地的数量、质量和利用情况,对于评估城市绿地的建
设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