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哲思化思辨辩证作文写作素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哲思化思辨辩证作文写作素材
一、耻感文化
1、概念与出处
“耻感文化”一词是由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对大量二手资料进行分析后,给日本文化类型下的定义,同时,它也是对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东方文化特点的一种概括,是与西方“罪感文化”相对应的概念。

所谓耻感文化,就是注意廉耻的一种文化心态。

在这种文化中,人们往往十分在乎他人的评论与看法,故其行为将被诸多的外在社会因素和标准规范所制约、支配,即自己的行为被他人左右。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生长的人,在行为与观念上往往大同小异,更多时候会选择随大流、少数服从多数。

2、应用场合:
①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社会潮流:
从“耻感文化”的正面影响来看,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有较强的监督作用。

在一个观念较为统一、并有着明确行为准则的环境里,违背这样一种道德共识的行为无疑将受到他人的谴责与规则的惩罚,同时,出于自己内心的“耻感”,人们也会倾向于遵守这些准则。

于是,在社会成员的心中,就自然形成了守则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有害行为的发生。

在社会层面上,建立这种文化心态一直以来就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儒家思想曾在我国成为统治思想,通过意识形态的重塑、统一,我国历代王朝才达成了较长时间的稳定,尽管这只是统治者维持统治的手段,但“耻感文化”维护社会和平,在混乱时期提升人们道德自律意识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但是,“耻感文化”的负面效应也很明显(从提出的背景来看,这个词本就带有贬义)。

思想的统一大大影响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人们缺乏自己的主张,只是跟随潮流。

于是,人们的创新意识也被大大削减,阻碍了社会的变革进步。

当社会的共识本就有错误时,甚至会对人类文明造成危害。

社会的单一性也容易使个人产生奴性,人们安于现状而不敢挑战未知的领域,难以实现自我的突破性进步。

过度依赖社会监督的人也会缺乏自我反省的能力,当社会因素消减时,人们的道德自律很容易崩溃,造成大规模的道德、观念畸形。

从根本上说,“耻感文化”是人们过度依赖社会环境、追随潮流的心态,环境近乎决定性地影响人们的行为。

人们既要自觉接受积极的社会共识,借助社会监督约束自己,也要用理性与创新精神摆脱消极环境与潮流的奴役,坚守真理的同时,改变畸形的社会文化心态。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同时,让个人的力量充分展现,促进集体的进步。

②自我认识、提升:
在这个话题上,可以与“罪感文化”一起辩证地讨论。

所谓“罪感文化”,就是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其发展人的良心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心态驱使下,人们会因自己的错误产生负罪感,从而通过自我反省、警戒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罪感文化”是源于基督教的西方文化典型特征。

在人认识自我、实现进步的时候,无论是自我反省还是社会监督,两者的力量都未必能实现稳定的、积极的提升效果,过度依赖任何一者,都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因此,必须将两种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

自我反省减小了过度依赖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而社会监督正是对自我反省的补正。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是对立统一的,汲取两者的积极因素,应用于社会及个人的提升上,方可达到最好的效果。

若就“耻感文化”单独而言,它减少了因个人主观臆断发生的错误,但却忽视了认识主体,即个人的作用,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失去了自我以后,人们就难以在涉及自身的问题上作出合理的决断。

二、耻感文化
内涵:所谓耻感文化便是注重廉耻的一种文化心态,特征是这种文化中非常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怎么议论,故其行为将被以诸多的外在社会因素和标准规范所制约、支配。

具有“耻感文化”的社会指的是“公认的道德标准借助于外部强制力来发展人的良心的社会”。

出处:耻感文化,是二战结束前夕,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对大量二手资料分析后,给日本文化类型下的定义,是在区别于西方“罪感文化”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

耻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

应用:儒家强调:“耻”意识是道德的基础,“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清末的龚自珍将个人的知耻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提出了著名的“廉耻论”。

他指出:“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明良论二》)耻辱心指导和制约人的行为、引导社会风气。

但是,古代中国的“耻感文化”强调外在的约束力,即主要表现为他人对主体行为的反应和评价,具有“耻感文化”特征的人多由别人左右着自己的行动,孟子所说的君子三大乐事,其一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孟子·尽心》),这是耻感文化的典型表现。

这里所谓的“天”和“地”显然都是虚幻的,真正使人感到愧怍的是主体之外的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和评价。

从另一个层面讲,在耻感文化下培育出的像极了工业生产中从流线下来的人一件件大同小异的产品,缺乏自己的个主张,更多的心态是一种随大流、少数服从多数。

适用话题:道德价值观念对个体既是约束,也是束缚/中国传统文化对集体意志的强调和新时代对个性的要求之间的矛盾
三、乐感文化
◇概念:这种文化精神不同于西方的罪感文化,它立足于一个世界(此岸世界)而强调人的主体性存在,并赋予人参天地之化育的本体地位,从而培育了中国人自强不息、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

◇大致内涵:由于氏族宗法血亲传统遗风的强固力量及长期延续,以及农业家庭小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牢固保持,决定了中国文化具有一种“实践理性”或“实用理性”的倾向或特征。

这样的一种文化特征不仅使我们的生命充满喜乐,我们的生活充满感恩和乐观豁达,而且向我们揭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层精神
◇出处:“乐感文化”说是李泽厚先生于1985年春在一次题为《中国的智慧》讲演中提出的,收录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后来在《华夏美学》中又有所发挥。

◇应用场合:对于中国文化乐天知命等特征的探讨,或针对当代社会人们道德底线的反思、对耻辱感的敬畏等话题可以使用。

四、剧场效应
释义一:来自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中提出的“剧场社会”概念,后卢梭使用“剧场效应症”来概括以巴黎为代表的整个文明生活状况。

在剧场社会中,革命表象掩盖甚至替代了真实生活,仪式化的表演胜过了实际言行,“权力服务于夸示,夸示更服务于权力”。

“剧场效应”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人们习惯通过一个画面隔开一段距离去观赏别人的喜怒哀乐,生活被戏剧化,本身成了一座大剧场,人既观剧,亦被动演剧,在不自觉状态中被彻底异化,抛出了自我,生活于别处,人们的生活处于佛教所说的"依他起性"的状态而没有自性。

适用作文话题:社会信仰危机;新媒体对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的反映;对自我内心的洞察和反省。

释义二:在经济学中,“剧场效应”指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考虑他人利益的行为,会导致群体悲剧的上演:如果剧院着火了,按照个人利益最大化,应该先跑出去,如果每个
人都想这么做,其结果必然是大家拥堵在门口,谁都跑不出去。

适用作文话题:追求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五、洞穴之喻
出处:柏拉图《理想国·国家篇》
洞穴之喻的内容:设想在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自小呆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

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

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

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

如果他们中的一个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困惑;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甚至会认为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

如果有人进一步拉他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世界,他会更加眩目,甚至会发火;起初他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自身。

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会开始怜悯他的囚徒同伴、他的原来的信仰和生活。

如果他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他得有一段时间去适应洞中的黑暗,并且会发现很难说服他们跟他走出洞穴。

应用:启蒙;自我认知;哲学家的牺牲(哲学家如同返回洞穴的自由人一样,他们为了其他人的利益,不得不放弃个人兴趣和思辨的幸福而参与政治。

启蒙和解救陷于悲惨境地而毫无自觉的人,乃是哲学家的公民义务。

因为很难找到一条既符合公共幸福又符合个人幸福的道路,哲学家的命运只能是放弃个人思辨的幸福而为公众谋幸福,哲学家为公众谋幸福的途径是启蒙教育。


六、现象:天才效应
内涵:
个体应对消极社会比较时自我维护的机制之一。

通过夸大优秀他人的能力,实现自我心理维护。

(例如通过夸大比较目标,实现“乞丐不用嫉妒国王”的自我安慰。

)与天才效应相类似,面对消极社会比较,个体会通过降低比较纬度的重要性,来说服自己不必在意比较的消极反馈。

是一种有效的自我维护方式,同时偏见性较强。

出处:Alicke(社科学者)
应用:
自我认知;对比较、痛苦激励人成长的辩证看待;主观臆断存在偏差性
七、现象:剧场效应(社会学概念)
内涵:
生活被戏剧化,本身成为一座大剧场,人既观剧,亦被动演剧,在不自觉的状态中被彻底异化,抛出自我,而生活于别处。

“剧场社会”是一个仪式化的表演胜过实际言行的社会。

出处:卢梭;吉尔茨《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
应用:
自我认知,自我被减化和美化的原因
现象:剧场效应(经济学概念)
内涵:
剧院着火后,每个人按照个人利益最大化跑出,造成拥堵,很多人会出不去。

(百度百科解释)
另一种解释是,在剧场里有一个人因为想看得更清楚,突然站起来看剧。

但他人因利益受损,被迫跟着站起来看剧,导致第一个站起来的人既得利益受损,同时大家站着都很累。

应用:
教育界军备竞赛;描述各种因个体微小的短期利益而损伤整体长期利益的事件,(由第一个站起来的人引起的雪崩效应)
八、自由主义
最理想的社会公共生活方式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自由主义,人类对自由会有本能的定义,认为那是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表现。

a) 概念: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

自由主义的基本人权主张为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财产的权利。

b) 大致内涵:在民主思想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众对“自由”有了更大的诉求。

“大众心安理得地接受平庸;平庸的人宣称平庸是一种权利;平庸的人还要求强制推行平庸的权利。

”然而这种大众的“自由主义”思潮已经不再能称为“进步思想”,由群众暴力而形成的社会自由,其本质上也是一种暴政。

在大多数人类对“自由”的定义发生偏差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科学的观念给予了人类在不预设前提的条件下自由讨论的可能,这是当下一些思想家追求的社会公共生活方式。

c) 出处:《大众的反叛》;作者何塞·奥尔特加·伊·加塞特。

d) 应用场合:对人人自以为是地发声的时代乱象的思考,材料类作文中可能出现“大众”这类话题,可以提供对“大众正确性”的辩证思考,以及有一定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时代背景决定“民主一词还会被广泛提及”,在民主的好处之外可以用于揭示民主带来风险的缘由。

九、幸存者偏差
大致内涵:幸存者偏倚(Survivorship bias)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意思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出处:西塞罗的一次演讲:有人把一幅画给一位无神论者看,画上画着一群正在祈祷拜神的人,并告诉他,这些人在随后的沉船事故中都活了下来。

无神论者淡淡一问:我想看看那些祈祷完被淹死的人的画像在哪儿?
适用情况:真相往往难以从表象获得,意识到沉默证据的存在;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能否被代表逆向思维。

十、欲求不满
有人说,人最大的悲哀,在于对现实的欲求不满也有人说,促使人不断奋发向上的动力,是欲求不满。

审题关键词:欲求不满→低级替换词:(欲望,不满,渴望)
高阶替换词:试图挣脱内在、外在的种种束缚,冲击原有的有限性
矛盾点(本题讨论的是欲求不满所导致的结果):
促使人不断奋发向上,可以理解为“欲求不满是创造力的源泉,繁荣和进步的不竭动力”(我们很容易想到人类各种创造发明可能是由于对现实物质生活的欲求不满,而更重要的是,人类各种精神文明的发展也是对于前人思想,对于自我思考的欲求不满,同时对于知识的欲求不满也值得肯定。

当然这三者:物质,精神或是知识都可以被归结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有限束缚的难以忍受。


人最大的悲哀,可以理解为“欲求不满是邪恶的根源,无限膨胀的欲望带来的是毁灭与破坏。

”(我们也可以想到当难以遏制的物质欲望侵蚀人类的心灵时的恶果(唯商业逻辑的当代社会),当绝对意志试图与上帝比肩时不自觉地沦为恶魔的悲剧(希特勒),以及对知识(经验的事实)无限渴求从而导致违背康德所说的“悬置知识,为信念留出地盘”(违背伦理进行的科学实验,工具理性导致价值理性的真空等))
经过这一系列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分论点:
首先,我们不能否定欲求不满对于人类而言的价值。

“对欲望不理解,人就永远不能从桎梏和恐惧中解脱出来。

如果你摧毁了你的欲望,可能你也摧毁了你的生活。

如果你扭曲它,压制它,你摧毁的可能是非凡之美。


——克里希那穆提
1. 欲求不满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的动物性本能的一种释放形式,构成了人类行为最内在与最基本的要素。

2. 欲望推动人把握客体环境,是人类进化、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的动力。

(人类社会历史似乎总是受制于两种基本的冲动:一是对个体内在情绪的抒发,即尼采所说的“酒神精神”;二是对外在理性所标画的世界的追寻,即尼采所说的“日神精神”。

)不过可能把酒神精神这种本原的情绪发泄理解为欲求不满不太合理。

悲哀:
1对个人的悲哀:当欲望是短暂的,也就是即时获取回馈感与满足感的冲动时,那么欲望便会成为浮躁的根源。

引入延迟满足感的心理实验作为例证
在我们的手机屏幕上,迅捷而浅陋的满足感形成了一道汹涌而来的洪流,正在摧毁我们耐心和自控力的堤坝,让我们逐渐失去为两颗棉花糖而等待的能力。

如果互联网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一颗棉花糖,那或许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然而,棉花糖实验的后续研究表明:延迟满足的重要性远不止获得双倍的棉花糖那么简单。

心理学家们发现,人在获取延迟满足和立刻满足时,大脑中被激活的区域是不同的。

前者激活的区域更擅长进行深思熟虑的思考和计划,后者激活的区域则更多负责着人类的动物本能,是应激性的反应,并不比单细胞动物高明太多。

也就是说,如果互联网真的损伤了人们获取延迟满足的能力,那么后果不仅仅是少得到一颗棉花糖,而是同时意味着反思的减少、理性的衰退、智识的让步。

(仍待修改)2对社会,人类整体的悲哀:无论是对于现实中哪种事物或是精神的欲求不满成为一种漫无边际的膨胀,邪恶便产生了,未受价值理性控制的欲望之劣马将会脱离缰绳,将人抛入深渊。

为何会产生邪恶,甚至走向毁灭呢?引入伊格尔顿的素材:
即使是对完美、伟大、崇高等绝对价值欲求不满,也不能不计后果和代价。

伊格尔顿称之为“可憎的无限性”,“由于其对无限性的狂傲追求,便横眉冷对一切的有限之物。

”它“拒绝接受我们作为自然、物质性存在的道德”,拒绝接受缺憾性。

驱动这一邪恶运转的,是人类难以遏制和漫无边际的欲望。

不过,一再凸显主体性而强调非凡的创造力、蔑视有限性和必然性,毁灭和破坏也将接踵而至,绝对意志试图与上帝比肩,却使自己不自觉地沦为恶魔,悲剧随之产生。

伊格尔顿援引莎士比亚的诗句,对这一毁灭性的蜕变机制做了绝妙注释:“那时一切听命于强权,强权听命于意志,意志听命于欲望,而欲望这东西是一只吞噬一切的恶狼,由意志和强权双双支持,一定要到处寻觅猎物,最后吃掉自己。


同时也可以联想到赫胥黎所说的“我们终将毁于自己所热爱的事物。

”(但这一素材的运用不尽准确,因为热爱不等于欲望,但它们的实质都指向人类的思考缺失)最后将矛盾进行统一的素材(将欲望之好坏连结起来的浮士德):
歌德在戏剧中所塑造的浮士德形象正是人类勃勃欲望(欲求不满)的隐喻。

年迈的浮士德甘愿向魔鬼墨菲斯托出卖灵魂,也要实现抱负。

墨菲斯托被描画为“恶的一切”,但这种恶其实也住在浮士德的内心,外在的诱惑只是其内心“恶”的外化和造物而已。

墨菲斯托的出现印证的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有限束缚的难以忍受,而引入无所不能的魔鬼,正是人试图超脱有限躯壳的乌托邦想象。

人如浮士德一般存在,由于欲壑难填,始终存在所谓越界的冲动。

在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身上,越界成为人性萌发的标志,蛇的蛊惑代表欲望的萌动和挣扎。

正是这种越界,
使其从天堂乐园跌落尘世,由半神变为彻底的人。

这种越界的冲动意味着创造力的源泉、繁荣和进步的不竭动力。

然而,由于现实世界匮乏而有限,自由意志和自利本性不经内在理性的控制便会导致欲望的无限膨胀,而欲望肆意蔓延、不受控制,必然孕育着毁灭的反题。

伊格尔顿称之为欲望的悖论,“欲望越是膨胀,就越是贬低它试图在其中寻求实现的经验主义世界……到头来,所有配得上欲望的东西就是欲望本身。

”欲望摆脱了需求,成为存在的意义所在,最终会堕入虚无。

方法论:(强调价值理性与思考)
重建道德主体,唤醒道德意识,关注道德实践,才能从欲求不满所带来的“无价值的空虚”和“存在感的匮乏”中摆脱,从而消解邪恶的可能生成及其蔓延。

正如浮士德,最后通过智慧战胜魔鬼,将毁灭与创造联结起来。

十一.破窗理论
含义:犯罪心理学理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

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

出处:在斯坦福大学教授津巴多实验的基础上,詹姆士·威尔逊及乔治·凯林提出。

适用话题:公众麻木不仁、秩序缺失的不良后果,对公德的反思。

很多人抱怨社会环境恶劣,却很少反思自身行为。

即使是当我们无法选择环境,甚至无力去改变环境时,我们还可以努力,那就是使自己不要成为一扇“破窗”。

十二、超级民主
出处:奥尔特加·加赛特《大众的反叛》
原文:“在这种民主中,大众无视一切法律,直接采取行动,借助物质上的力量把自己的欲望和喜好强加给社会。


释义:奥尔特加文中的“大众”与“贵族”的区别在于“前者对自己有严格要求,赋予自己重大的责任或使命;后者放任自流,不做出任何改善的努力。

”简单说来,“超级民主”的提出建立在信息时代人人都能够接触到一定的讯息、技术的背景下,即指事实上不具备足够能力的人暴力干涉某些专业领域,并认为自己的想法理所应当被采纳。

参考使用范围:法制/舆论处理/网络暴力
十三、西西弗斯
内涵:西西弗斯原为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被加缪在他的著作《西西弗神话》中引用来阐述他的荒诞哲学。

加缪认为西西弗斯是典型的“荒诞人”,也就是说,能够认识到这个世界的非理性、无意义、能够摈弃一切由世界惯例所赋予人生的所谓意义、直面人生、不逃避现实的荒诞、永远怀着反抗命运的激情、即使注定无望也坚持反抗的人。

虽然西西弗斯的人生是不断地推动注定会再次滚落到山脚的巨石,看似完全没有意义,但这是他反抗诸神的结果,而这种反抗中本就带着对世界的认识,并且即使陷入这样绝望的命运里也始终不曾放弃反抗。

因而,相比那些对命运逆来顺受、全盘接受的普通人,西西弗斯是明智并且幸福的,因为他的命运属于自己。

出处:《西西弗神话》[法]阿尔贝·加缪
运用:关于反抗、不随大流、寻找人生意义的命题。

十四、变色龙效应
意思:指人们经常无意识的模仿其他人的姿势、怪癖和面部表情心理学现象。

可引申为社会模仿。

对对方越认可,模仿的可能性越大。

出处:心理学家巴奇和查特朗
适用:从众心理;谣言传播;网络暴力;沉默的大多数;个人与环境,自我保护。

变色龙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