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学生学习勾股定理所想到的
勾股定理课后反思
勾股定理课后反思篇一:《勾股定理》教学反思时光稍纵即逝,转眼间一个新的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已逝的教学时光,可谓百味俱全,其间有一节课我上得最投入、最值得回忆与反思。
记得那是期末的展示汇报课,(主任说可能会有校外的教师来听课。
)我当时很有压力,晚上也难以入睡.我选的是《勾股定理》一课。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反复研究了去洋思学习的一些记录,努力用新理念新手段来打造我的这节课。
当我满怀信心地上完这节课时,我心情愉悦,因为我教态自然得体,与学生合作默契,基本上获得了教学的成功。
1、从生活出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勾股定理这节课中,一开始引入情景:平平湖水清可鉴,荷花半尺出水面。
忽来一阵狂风急,吹倒荷花水中偃。
湖面之上不复见,入秋渔翁始发现。
花离根二尺远,试问水深尺若干。
知识回味:复习勾股定理及它的公式变形,然后是几组简单的计算。
2、走进生活:以装修房子为主线,设计木板能否通过门框,梯子底端滑出多少,求蚂蚁爬的最短距离,这些都是勾股定理应用的典型例题。
3、名题欣赏:首尾呼应,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1141-1225年)提出的荷花问题比我国的引葭赴岸问题晚了一千多年。
引葭赴岸问题,是我国数学经典著作《九章算术》中的一道名题。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公元一世纪。
该书的第九章,即勾股章,详细讨论了用勾股定理解决应用问题的方法。
这一章的第6题,就是引葭赴岸问题,题目是:今有池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
引葭赴岸,适与岸齐。
问水深、葭长各几何?荷花问题的解法与引葭赴岸问题一样。
它的出现却足以证明,举世公认的古典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传入了印度。
《九章算术》中的勾股定理应用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之广,解法之精巧,都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的,为推动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鼓励学生可以自己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丰富知识。
4、在教学应用勾股定理时,老是运用公式计算,学生感觉比较厌倦,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路,运用多媒体出示了一道智慧爷爷出的思考题:即折竹抵地问题。
面向未来:探索利用勾股定理教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面向未来:探索利用勾股定理教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数学是一门与生俱来的科学。
它不仅仅是理论的探究,更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面对现代社会,数学教育应当以实践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在思考、研究和创新方面的能力。
本篇文章将探讨如何利用勾股定理教案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数学中较为经典的定理之一,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勾三股四弦五定理。
勾股定理的表述比较简单,即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勾股定理是现代西方数学的基础之一,不仅成为中学数学教育和应用数学中的必修内容,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运用。
二、勾股定理与实践勾股定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建筑学中已经应用很久,设计师需要准确计算建筑物的不同部位的角度和长度;同样,在物理、计算机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中也大量使用勾股定理。
这些应用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实际最优解,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三、勾股定理与创新思维勾股定理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勾股定理教学可以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勾股定理的究竟,半圆、平行线、圆的内切圆、外接圆等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力。
四、勾股定理教案为了更好地实践勾股定理的教学,下面介绍一份可供参考的勾股定理教案。
1、课前预习(1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提前了解勾股定理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基本公式,并要求学生准备好纸笔和计算器等工具。
2、数学探究实践(45分钟)教师设计实践课程内容,要求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三角形的不同角度和长度,探究勾股定理实际应用和优化等。
3、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合理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找出问题所在,并从中提出解决方案。
4、课后答疑(10分钟)教师安排时间,解答学生在课堂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五、总结通过本篇文章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勾股定理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勾股定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7篇)
《勾股定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7篇)《勾股定理》教学反思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数学(下)《勾股定理》的第一课时,教材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索和证明过程,了解勾股定理的背景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讲课时,由于没有认真准备,也没有让学生准备学具,所以在上课时,只是让学生利用书中的图形来进行探究。
对于勾股定理的证明,只是用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了拼,运用同一图形的不同表示法得出了结论。
一节课,将课堂重点放到了对勾股定理结论的记忆和运用上,淡化了教材对勾股定理的探索和证明过程,结果只有班内少数同学学到了探索和证明方法,教学效果不佳。
这节课讲过没多久,由于要参加优质课比赛,我又认真对这节课进行了准备。
针对教材的任务要求,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1、欣赏图片,激发兴趣通过欣赏20__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图案,引出“赵爽弦图”,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辉煌的数学成就,引入课题。
接下来,让学生欣赏传说故事:相传2500年前,毕达格拉斯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砖铺成的地面中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
通过故事使学生明白:科学家的伟大成就多数都是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现象中发现和研究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应该学会观察、思考,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这样,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也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指导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分析探究,得出猜想通过对地板图形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到一般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关系的探究,让同学们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学习这种研究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学具去尝试解决,力求让学生自己探索,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尽量学习更多的方法。
3、拼图证明,得出定理先了解赵爽的证明思路,然后让学生利用学具自己剪拼,并利用图形进行证明。
由于难度比较大,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3.拓展作业:
(1)查阅资料,了解勾股定理在古今中外的应用,如建筑、天文学等领域。
(2)探讨勾股定理在解决其他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如解三角形、计算面积等。
4.实践作业:
(1)运用勾股定理,设计并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模型,标注三边的长度。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应用,确保学习效果,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作业:
(1)完成课本第17.1节后的练习题1、2、3。
(2)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以下实际问题:某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米和4米,求斜边的长度。
2.提高作业:
(1)证明勾股定理的另一种方法,如拼图法、归纳法等。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表达式及其应用。
2.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
3.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涉及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度计算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引入阶段: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勾股定理,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可以提出一个关于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尝试解决,进而引出勾股定理。
4.通过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推理的基本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5.设计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其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使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自信。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教案8篇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教案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心得体会、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申请书、读后感、作文大全、合同范本、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nsights, work repor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application forms, post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教案8篇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教案8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数学17.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3.提高拓展题:选取课本第17.1节后的练习题4、5、6,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涉及斜边和直角边长度计算的问题。
4.创新思维题:鼓励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自己设计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并与同学分享。此举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后反思: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勾股定理学习心得的短文,内容包括对勾股定理的认识、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解决方法、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6.预习任务:布置下一节课的相关预习内容,让学生提前了解勾股定理的拓展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注意事项:
1.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激发他们的挑战欲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勾股定理,培养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发展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已知数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设计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将勾股定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概念及其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
2.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涉及直角三角形边长计算的题目。
3.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勾股定理小论文
勾股定理小论文勾股定理小论文导语:勾股定理是反映自然界基本规律的一条重要结论,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勾股定理小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勾股定理小论文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勾股定理的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
首先,老师在授课导入时可以给学生讲一下勾股定理的背景资料,如勾股定理的发展历史、勾股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和勾股定理的相关故事等。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知识,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在具体授课中可以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题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勾股定理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这也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能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光有兴趣是不行的,还需要教师有好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教学方法的设计要结合学生基本特征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要知道:初二学生已经对三角形及实数等一些知识有了些了解,初步具备了简单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有了一些形象和抽象的思维能力;对勾股定理有所耳闻,但不具体。
二、设置勾股定理的教学情景问题1:你们能求出我们常见的边长为单位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是多长吗?问题2:a2+a2=b2这个式子中,你们知道a2、b2在几何中有什么意义吗?最后,让学生尝试画出能表达式子的图形。
这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并建立数与形结合的概念。
三、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用折纸的方法来进一步直观地感受勾股定理的证明。
如图:(a+b)2=■ab4+c2化简得:a2+b2=c2四、学以致用既然学习勾股定理,那么我们还要能对它进行灵活运用,但是在运用中一些学生会出现一些常见错误,学生在审题时由于马虎会发现不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如:在直角△ABC中,a、b、c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B为直角,如果a=6 cm,b=8 cm,求边c的长。
勾股定理的教学反思
勾股定理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勾股定理一、教学目标分析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重要的基础知识点之一,它是几何学中三角形性质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掌握了勾股定理,不仅能够解决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问题,还能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因此,教学目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二、教学分析与反思1.课堂教学模式反思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
然后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勾股定理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我发现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较多,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
下一步,我应该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机会,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2.教学方法反思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问题导向的授课方法,在讲解勾股定理的时候,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开放性问题的引导,自己慢慢发现勾股定理的特点和应用。
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然而,我在问题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有些问题的难度设置过高,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解决的思路。
下一次我应该更加注重问题的难易度调整,让问题能够逐渐升级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
3.课堂氛围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发言和提出自己的疑问。
我也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变化,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然而,我发现在课堂上存在着一些学生不愿意发言的问题。
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对自己的答案缺乏自信,或者害怕犯错误受到责备。
下一步,我应该注重在课堂上树立一种轻松、宽容的氛围,鼓励学生多发言,建立起良好的互动沟通环境。
4.教学内容反思在勾股定理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理解勾股定理的意义和方法。
我也借助多媒体工具,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应用勾股定理的例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探索勾股定理》教案设计勾股定理证明及其数学世界的拓展
《探索勾股定理》教案设计勾股定理证明及其数学世界的拓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并证明勾股定理;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与魅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勾股定理及其证明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了解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学生准备:预习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准备参与课堂探究活动。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展示古代著名的勾股定理证明壁画,引发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知道勾股定理吗?你能描述一下它的含义吗?环节二:探究勾股定理1.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勾股定理的定义及证明方法。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了解的勾股定理证明方法。
3. 展示分享:各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
环节三:应用勾股定理1. 问题解决:出示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3. 成果展示:各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解题过程及答案。
环节四:拓展延伸1. 数学故事:讲述勾股定理在历史上的应用及有趣故事。
2. 数学游戏:设计有关勾股定理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3.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勾股定理的综合实践作业,让学生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探究活动、问题解决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2.提出问题:
-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学过哪些关于边长的关系?
-你觉得直角三角形中的斜边和两个直角边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关系?
3.目标导向:
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
(二)讲授新知
1.勾股定理的表述:
-以直观的图形和具体的数字为例,引导学生观察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两个直角边之间的关系。
-给出勾股定理的表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
2.勾股定理的证明:
-采用数学归纳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逻辑推理,证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
-结合多媒体演示,形象直观地展示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组织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勾股定理的表述、证明和应用。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归纳总结: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重要的边长关系,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掌握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1.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认知程度:大部分学生可能只知道勾股定理的表述,但对其证明过程和应用范围了解不深,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和练习,逐步加深理解。
2.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知识推导出勾股定理,并能够运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设计丰富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勾股定理的奥妙,提高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总结勾股定理的相关性质和规律,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勾股定理教学中体现的数学思想
勾股定理教学中体现的数学思想
勾股定理是数学中最著名的定理之一,它指出,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
于斜边的平方。
勾股定理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首先,勾股定理教学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是抽象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把三角形的
三条边看作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的物体,这样学生就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数
学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勾股定理。
其次,勾股定理教学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是归纳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从实际出发,从实际的三角形中抽象出一般的三角形,从而归纳出勾股定理。
最后,勾股定理教学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是推理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从勾股定理
出发,推理出其他的数学定理,如勾股定理的变形,勾股定理的应用等,从而更好地理解
勾股定理。
总之,勾股定理教学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是抽象思维、归纳思维和推理思维,它们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这些数学思想,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勾股定理,并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勾股定理涉及到的心理学知识
勾股定理涉及到的心理学知识勾股定理是一条数学定理,它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我们也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勾股定理,了解它涉及到的心理学知识。
一、认知心理学1.1 概念形成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抽象概括,而勾股定理就是一个几何概念。
在认知心理学中,研究者们探讨了人们是如何形成概念的。
他们发现,在形成概念时,人们会将事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将其与其他类别区分开来。
例如,在勾股定理中,我们将三角形分为直角三角形和非直角三角形两个类别,并将它们区分开来。
1.2 认知负荷理论认知负荷指的是人脑在处理信息时所面临的压力和负担。
认知负荷过大会导致信息处理能力下降。
勾股定理需要进行一系列计算和推导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因此它会对人脑的认知负荷造成一定影响。
二、教育心理学2.1 学习效果教育心理学研究了学习的过程和效果。
勾股定理是中学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
研究表明,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以提高学习效果。
2.2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兴趣和好奇心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或者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来加深他们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社会心理学3.1 合作与竞争合作与竞争是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与竞争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比赛,并鼓励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和分享思路。
3.2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和信心。
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学生可能会遇到挑战和困难,这会影响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支持和鼓励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四、发展心理学4.1 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人类在认知方面的变化和进步。
勾股定理需要进行一系列计算和推导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因此它对人脑的认知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
由学生学习勾股定理所想到的
∴ =3米,∴三角形BDC正是以3、4、5为边的勾股形。
1.2勾股定理的作用
勾股定理应用非常广泛。我国战国时期另一部古籍《路史后记十二注》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禹治洪水决流江河,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除滔天之灾,使注东海,无漫溺之患,此勾股之所系生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使不决流江河,根据地势高低,决定水流走向,因势利导,使洪水注入海中,不再有大水漫溺的灾害,是应用勾股定理的结果。
3.2通过勾股定理的学习来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以下一些尝试。1〉、着眼于“疑”,是读与思的前提与基础。2〉、着力于"导",是读与思的关键与重点。3〉、着手于“练”,是读与思的巩固与升华
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点, ,只有优化教与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使读与思有机地结合,而课堂中有目的阅读和积极的思维又能促进学生学得扎实、学得灵活。
[3]南秀全.龙门专题:初中数学-三角形(最新修订).龙门书局.2006.07
[4]期刊论文数学课程中能力培养的探讨-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
[5]张萍,平面几何教学中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期刊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4年第05期
[6]齐应仙.浅谈初中平面几何教学中能力的培养,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01期
《勾股定理逆定理》观评课报告
《勾股定理逆定理》观评课报告一、概述今天我有幸观摩了一堂关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公开课感触良多。
这一课程不仅仅是数学的一次深入学习,更是数学思维逻辑能力的全面展现。
现在就来简单分享一下我的观感。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勾股定理逆定理展开,不仅包括了基础知识,还有它的应用及证明。
教师授课风格亲切自然,讲解逻辑清晰,课堂氛围轻松愉快。
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与老师进行互动,表现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我觉得这一点非常棒,因为一个好的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讲解,更需要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
特别是在讲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时,通过具体的例子,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其重要性,也激发了他们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公式和理论,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勾股定理逆定理》这节课让我看到了数学教学的魅力所在。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我非常期待这样的课堂在未来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为更多的学生带来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1. 介绍课程名称及教师教学背景本次观摩的课程是《勾股定理逆定理》。
担任这节课的教师是来自我们学校的数学老师,李老师。
他是一位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尊敬。
每当提起李老师的课,学生们的眼睛总是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兴奋。
李老师善于将复杂的数学知识以生动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们,他的课堂总是充满激情和活力。
这次观摩的《勾股定理逆定理》课程就是他教学中的一次精彩展现。
在这节课中,李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例子,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概念和应用。
他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智慧,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由勾3股4弦5所想到的同步辅导素材新版北师大版
由勾3、股4、弦5所想到的老师:大家知道,32+42=52,那么若3个连续的正整数a,b,c(a<b<c)满足a2+b2=c2,是否只有3,4,5一种情况?我说:是的.理由是:设b=x,则a=x-1,c=x+1(x>1,且x为整数),于是有(x-1)2+ x2=(x+1)2,整理,得x2-4x=0. 因为x>1,所以两边同时除以x,得x-4=0,解得x=4.所以a=3,b=4,c=5.所以符合这种关系的3个连续的正整数只有3,4,5这一种情况.老师:很好!说得非常精彩!大家再想一想:等式“32+42=52”中的左边是2个数,右边是1个数,左边比右边多一个数,即3个连续的正整数中较小的两个数的平方和等于最大数的平方,那么,5个连续的正整数有没有类似的规律呢?看同学们半天也没有反应,老师启发道:是否存在5个这样的正整数,使其中较小的3个数的平方和等于较大的2个数的平方和呢?我说:设这5个连续的正整数分别为x-2,x-1,x,x+1,x+2(x>2,且x为整数),则有(x-2)2+(x-1)2+x2=(x+1)2+(x+2)2.整理,得x2-12x=0.因为x>2,所以两边同时除以x,得x-12=0,解得x=12.所以5个连续的正整数为10,11,12,13,14,即有102+112+122=132+142.老师:豪康同学说得非常棒!那么7个连续的正整数,情况又怎样?王瑜:设这7个连续的正整数分别为x-3,x-2,x-1,x,x+1,x+2,x+3(x>3,且x为整数),则有(x-3)2+(x-2)2+(x-1)2+x2=(x+1)2+(x+2)2+(x+3)2.整理,得x2-24x=0.因为x>3,所以两边同时除以x,得x-24=0,解得x=24.所以7个连续的正整数为21,22,23,24,25,26,27,即有212+222+232+242=252+262+272.老师:王瑜同学说得很好!由此我们猜想出有下面的结论:存在2k+1个连续的正整数,使其中较小的(k+1)个数的平方和等于较大的k个数的平方和,验证过程留给同学们课后去解答.1。
勾股定理的教学反思
勾股定理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勾股定理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进行“勾股定理”教学时,我首先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定义和公式。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三角形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1. 教学内容:(1) 勾股定理的定义和公式。
(2) 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和解题方法。
2. 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明确勾股定理的定义和公式,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应用。
(2) 实践法:通过让学生自主解题和合作解题的方式,让学生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评价1. 教学过程:(1) 讲解和演示:在讲解勾股定理的定义和公式时,我采用了图示和逻辑推理的方式,通过呈现直角三角形的结构和几何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本质。
在演示时,我通过具体的数值计算,让学生看到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定理的认识和兴趣。
(2) 练习和合作解题:在练习和合作解题环节,我设计了一系列的习题和情境题,让学生进行自主解题或小组合作解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运用,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2. 效果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定义和公式,对于定理的运用也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在解题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存在计算错误和推理不够严谨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我在教学中对于实例的讲解和练习的不足。
同时,在课堂中,一些学生对于勾股定理的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对于问题的抽象和转化能力较弱。
这可能是由于我在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际问题的引导和训练。
四、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1. 教学反思:(1) 对于勾股定理的讲解,我在直观表达和逻辑推理方面做得还可以,但在实例讲解方面还有欠缺。
(2) 在解题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自主解题和合作解题,但是对于问题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抽象和转化能力还需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ABC为一直角三角形,∠C=90°(看附图).从点C作CH⊥AB,交AB于H。
显然,△ABC∽△ACH∽△CBH
设BC=a,AC=b,AB=c
从而 和
即 ,
所以
A H
C B
2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直角三角形中,设两直角边分别为a和b,其斜边为c,则据勾股定理的意义可得a2+b2=c2,进而可得a2=c2-b2或b2=c2-a2。勾股定理的应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求出第三边的长;(2)作出长为 (n为大于1的自然数)的线段;一般应用勾股定理时,可分为直接应用和间接应用。在图形中存在直角,如矫形、正方形等,就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或实际生活中的“高度”“距离”等包含着垂直的图形位置关系,可考虑利用勾股定理求作。若题中没有直角,可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间接应用勾股定理。
3.2通过勾股定理的学习来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以下一些尝试。1〉、着眼于“疑”,是读与思的前提与基础。2〉、着力于"导",是读与思的关键与重点。Biblioteka 〉、着手于“练”,是读与思的巩固与升华
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点, ,只有优化教与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使读与思有机地结合,而课堂中有目的阅读和积极的思维又能促进学生学得扎实、学得灵活。
3.1培养初中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值得我们研究,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愈浓,注意力愈集中,观察力愈细致,反映也愈清晰,思维,记忆等智力活动就最有成效”[2],本节就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谈一些看法。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一门学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持久,这里牵涉到学生学习数学自我需求观念的形成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帮助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学生在外力强迫下的“刻苦”,为依靠内在的学习动机,自觉的“刻苦”,从而通过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来学到知识,获得乐趣。
关键词:勾股定理;初中生;数学;方法;学习
把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一特性叫做勾股定理或勾股弦定理,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或毕氏定理(Pythagoras Theorem)。
1.勾股定理的简单介绍
勾股定理的介绍是从传说故事讲起的,从故事中可以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有这样的性质: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再看一些其他直角三角形,发现也有上述性质。因而猜想所有直角三角形都有这个性质,即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初中数学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的开始,小学算术重在运算能力的培养,计算量大,但较具体。而初中数学平面几何证明逻辑性强,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学者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不同情景,在教案中引入一些直观性强的案例,如讲勾股定理时可以先讲解其产生的背景以及在现在社会的广泛运用,同时尽可能运用启发式教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积极,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需求,尽可能的创设表面上浅显,但赋予思考的问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听懂,有自己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有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的见解,凡是有一点正确的,教师持肯定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真正体现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教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把方法教给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人人能懂,处处有用,如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转化的思维方法,分类讨论的思维方法,让学生掌握并能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3勾股定理的内容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a,b,c满足a2+b2=c2,那么就可以判定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1.4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发现至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5000多年来,世界上九个文明古国相继发现和研究这个定理,并给出了许多证明的方法,其证明的方法可能是众多数学定理中最多的。路明思(Elisha Scott Loomis)的Pythagorean Proposition一书中总共提到367种证明方式。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使学生在勾股定理的学习中能感受“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渗透数学思想给解题带来的便利;感受人类文明的力量,了解勾股定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美)帕帕斯(Pappas,T).发现数学:原来数学这么有趣.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04月
[2]李国华.浅谈初中几何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2
数学思维思想方法是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的桥粱,是数学结构中强有力的支柱,在中学数学课本里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逻辑划分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介绍了反证法等证明方法,在学好数学知识的同时,要下大力气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的原理和依据,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解决勾股定理相关问题的步骤和技巧。
与勾股定理有关的背景知识很丰富,除正文介绍的有关内容,教科书在“阅读与思考勾股定理的证明”[3]中介绍了另外几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还安排了一个数学活动,让学生收集一些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并与同学交流。
在教学中,应注意展现与勾股定理有关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发展过程有所了解,感受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构建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勾股定理的产生以及对当今数学领域乃至其他领域的贡献,再从勾股定理的运用条件、公式、证明、具体运用四方面深入介绍了勾股定理的相关内容。从而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从数学兴趣的培养,思维模式以及学习方法,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使初中生深刻理解勾股定理,并从中感受到数形结合和转化等的数学思想。
∴ =3米,∴三角形BDC正是以3、4、5为边的勾股形。
1.2勾股定理的作用
勾股定理应用非常广泛。我国战国时期另一部古籍《路史后记十二注》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禹治洪水决流江河,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除滔天之灾,使注东海,无漫溺之患,此勾股之所系生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使不决流江河,根据地势高低,决定水流走向,因势利导,使洪水注入海中,不再有大水漫溺的灾害,是应用勾股定理的结果。
[7]张奠宙,沈文选.中学几何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1
勾股定理是几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定理,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用途很大,而且在其他自然科学中也被广泛地应用。而我国古代的学者们能在2000多年前独立发现它,是非常了不起的,还使用了许多巧妙方法证明了它,尤其在勾股定理的应用方面,对其他国家数学的影响很大,这些都是我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3.4重视勾股定理的实际运用
在对勾股定理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社会化的趋势,使得“大众数学”[7]的口号席卷整个世界,有人认为未来的工作岗位是为已作好数学准备的人才提供的,这里所说的“已作好了数学准备”并不仅指懂得了数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数学思想,学会了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中。培养勾股定理应用能力,首先要养成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习惯;其次,要掌握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般方法,同时,还要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除与传统学科如物理、化学联系外,可适当了解数学在经济学、管理学、工业等方面的应用。下面我们介绍一个关于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如:台风过后,一希望小学的旗杆在离地面某处断裂,旗杆顶部在离旗杆底部8M处,已知旗杆原长16M,你能求出旗杆在离底部什么位置断裂的吗?请你试一试。
解:设折断了xM,则没断裂的有(16-x)米
解得x=6
16-x=16-6=10(M)
答:旗杆在离底部10M处断裂。
3.提高初中生对勾股定理领悟能力的策略
勾股定理是初中几何中几个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许多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之一,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很大。它不仅在数学中,而且在其他自然科学中也被广泛地应用。因此为了使初中生能够很好的掌握勾股定理的意义,灵活运用勾股定理,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如何加强初中生对勾股定理的接受程度。
从很多泥板记载表明,巴比伦人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勾股定理”的,这里只举一例。例如公元前1700年的一块泥板(编号为BM85196)上第九题,大意为“有一根长为5米的木梁(AB)竖直靠在墙上,上端(A)下滑一米至D。问下端(C)离墙根(B)多远?”他们解此题就是用了勾股定理,如图
设AB=CD= =5米,BC=a,AD=h=1米,则BD= -h=5-1米=4米
下图是学校的旗杆,旗杆上的绳子垂到了地面,并多出了一段,现在想知道旗杆的高度,你能想个办法吗?请你与同伴交流并提出一个设计方案。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运用,生活中这种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是多之又多,在教学中可以积极地引进,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氛围,又使学生形象化的接受勾股定理的理论知识。
4.总结
3.3夯实基础理论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要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学习”[4]。勾股定理的基础知识学习包括概念学习,定理公式学习以及解题学习三个方面。学习勾股定理的概念,要善于抓住它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区别于这个概念和其他概念的属性;“学习其定理公式,要紧紧抓住定理方向的内在联系,抓住定理公式适用的范围及题型,做到得心应手地应用这些定理公式,数学解题实际上是在熟练掌握概念与定理公式的基础上解决矛盾,完成从“未知”向“已知”的转化”[5]。“要着重学习各种转化方式,培养转化的能力”[6]。总而言之,在学习勾股定理基础知识中,要注意把握知识的整体精髓,悟其中的规律和实质,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认识体系,以促进各种形式间的相互迁移和转化。同时,还要注意知识形成过程无处不隐含著人们在教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和策略,无处不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指南,而这也是我们学习知识时最希望要学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