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专题十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7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含解析)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专题概览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20世纪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在实践中探索,在调整中创新。

线索1 两种经济模式的形成: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主张单纯靠市场调节经济,政府尽量减少干预经济;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

线索2 两种经济模式的调整:20世纪30年代,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开始进行改革,但都未突破斯大林体制束缚,以失败告终。

线索3 两种经济模式的新变化: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西方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重视科技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迎来“新经济”时代。苏联解体,证明斯大林体制的失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第27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2.目的: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支持军事,巩固政权。

3.措施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劳动方面: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图解历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4.特点

(1)适应了战时需要,即“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企业一律国有,实物配给制等。

5.实质

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

6.评价(作用)

(1)积极影响

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影响

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

②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2.开始标志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3.内容

(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2)工业

①改变国企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

②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特点

(1)管理方法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经济体制方面: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实质

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影响

(1)经济

①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苏俄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

(2)政治

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是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为此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4)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7.新经济政策的终结

1924年列宁去世后,布哈林成为了新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支持者。但1928年该政策被斯大林废除,全面开始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农业集体化全面代替了新经济政策。

易错辨析新经济政策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新经济政策是将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它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从而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图示明史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3)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之下,为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

(4)苏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缺乏民主传统,斯大林有浓厚的专制独裁意识。

2.形成

(1)工业化之路

①政策: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成就: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

③局限: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

(2)农业全盘集体化

①政策: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②状况:1937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③影响:为工业化解决了粮食、原料、资金问题;但并未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3)形成: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教材补缺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内容: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

2.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资金十分短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将全部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所有,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排斥在社会主义之外。3.成就: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和劳动力,有力地配合了工业化。

4.缺点:为追求集体化速度,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违背了自愿的原则。把农民的住宅、牲畜、家禽等收归公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农牧业产量一度明显下降。对富农实行过“左”的消灭政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对农民剥削过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业发展长期停滞落后。3.特征

(1)经济方面:实行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3)思想文化方面:高度集中,个人崇拜,行政干预。

4.影响

(1)经济

①斯大林体制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