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考点归纳高考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梳理情节
1.根据结构来梳理给各段标上序号,按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层次,进而梳理情节。

2.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格式加以概括,何事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考点二线索作用
1.丰富拓展作品内容。

2.结构清晰,跌宕曲折,一波三折,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集中紧凑完整。

3.人物形象也会刻画得更丰满、更突出、更鲜明。

4.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

考点三叙述人称作用
第一人称:优点是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缺点是与“有限视角”类似,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考点四叙述方式
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设置悬念,为下文铺设,吸引读者。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作用是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4.补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考点五情节结构手法
1.悬念:激发读者期待与紧张的心情,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2.抑扬: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可读性。

3.照应:又叫呼应,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密。

4.伏笔: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后结果更分明。

5.对比: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6.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可使文章更生动,人物和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7.铺垫: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有的铺垫可使后面的情节更加合理。

8.突转: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这种突转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也叫做欧亨利式的结尾。

考点六情节作用
1.从情节与小说中情节的关系考虑。

常用答题术语:照应了……的情节,为下文……作铺垫、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2.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考虑。

常用答题术语: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3.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

常用答题术语: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的等。

4.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考虑。

常用答题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

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考虑。

常用答题术语: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考点七常见开头及其作用
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

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作用:①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

作用:渲染环境氛围;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暗示小说主人公命运。

考点八常见结尾及其作用
1.出人意料的结局(欧亨利式的结尾)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性的结局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
这样的结局留下了“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考点九环境描写分类
1.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

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社会环境的描写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考点十环境描写作用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②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⑤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衬托主题。

考点十一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
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

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5.从情节发展中分析人物形象。

考点十二人物形象的作用
1.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1)主要人物的性格代表现实中一类人;
(2)主要人物反映了某种社会现象;
(3)主要人物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2.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次要人物,自始至终出现在故事中,是故事的见证者。

(1)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
(2)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揭示或凸显主题;
(4)若是线索人物,穿针引线,自然有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考点十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类方法: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1.直接描写(正面描写)
(1)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

成功的肖像描写能使人物形神兼备。

(2)语言描写
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

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

鲁迅笔下人物的语言,都极有性格特征, 孔乙己的迂腐斯文,杨二嫂的尖刻利己,跃然纸上。

富有特征的内心独白,也是透视人物内心隐秘、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重要手段。

(3)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作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

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露。

(4)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可以使人物“深刻化”,在人物描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5)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 能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2.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1)借助次要人物烘托
(2)借助物象烘托
(3)借助环境烘托
作用:引发读者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

考点十四小说主题的表现形式
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考点十五挖掘小说主题的方法
1.从小说的形象和故事情节入手。

从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性格或命运的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2.从小说的标题入手。

小说的主题还可从小说的标题入手进行分析。

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意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3.联系小说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4.从揭示主旨的重要句子入手。

5.从小说的精巧构思入手。

考点十六标题作用
1.标题与环境。

看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是否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2.标题与情节。

看是否是小说的线索,组织全文;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是否暗示了情节的发展或铺开情节,呼应细节;是否概括了小说的主要事件。

3.标题与人物。

看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4.标题与主题。

看是否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寄托情感,深化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某意义;是否揭示主题;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考点十七语言
1、体会重要语句含义
首先要理解语句的表层意思,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第三要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

(1)抓住关键词句,瞻前顾后,细心揣摩。

(2)关注句子在文中的地位。

总领句,结合领起范围作答;总结句,结合总结范围;重要过渡句,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结尾句,一般是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括全文、深化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启人思索等。

2、赏析句子
(1)词语的锤炼。

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句式的选择。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3)表达技巧的运用。

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

(4)整体的语言风格。

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