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优秀课件(26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40、50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主阶级抵抗派
魏源
鸦片战争后,外国的商品和资本通过商口岸, 更多地进入中国。图为五口通商后的广州
材料1:“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 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 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林则徐 材料2:“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主要是军事技术) 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 兵练兵之法。” —— 魏源 御侮强国,维护封建统治。 评价:积极影响⑴“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 ① 林则徐和魏源关注的焦点(共同点)是什么? 股社会思潮⑵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 而探究、学习西方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②林则徐、魏源思想主张的目的何在?
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 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 西化”。它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 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假如晚清帝国举办19世纪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 请你结合教材中林则徐、魏 源、李鸿章、康有为、梁启 超、谭嗣同、严复等的思想 主张,任选一位,为他写一 份参评材料。(用第三人称, 100字以内。结合教材,从 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活动、 主要思想、学习的内容以及 产生影响方面着手。)
中 “中学”指中国 学 传统文化特别是 为 儒家的纲常名教。 体 西 学 “西学”西方文化, 为 用 主要是指近代科
学技术。
国家命运之 根本
维护国家命 运之手段
——体用之争
比较: 材料一:顽固派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 不一致。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 同:根本上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 体用之争实质上是维护清王朝统治秩序的 学为用”;顽固派反对“西学为用”。 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异:洋务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实现 便可抵御外侮。 手段之争。 国家富强;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 体用之争的结果洋务派获胜,掀起自强求 材料二:“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 政治文化格局,反对任何变革。 富的洋务运动。 华失其传,而外夷袭之”,有诗云:“西夷制 器虽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
图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一:今日宜日鉴诸国,以中国伦常名教 原因:( 1)中法战争的失败暴露出洋务运动的种 意义:对西学东渐从工商科技层面 变化:由支持洋务派“中体西用” 种弊端,早期维新派对中西文化的体用关系深刻 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转移到政治制度层面起了启蒙作用。 反思。 和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到提出改良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要 这样做?
洋务派
顽固派
荣禄
倭仁
论战的内容:要不要维新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 主立宪 。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
论战的核心是什么?谁取得了论战的胜利?又有哪些活动, 结果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
19世纪“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闭幕词
他们是19世纪引领潮流的弄潮儿, 他们是挽救国家危亡的民族脊梁, 他们是历史永不磨灭的烙印, 他们是重塑中国梦的先驱。 他们感动中国,他们震撼九州!
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如 《周礼》《左传》等都是西汉末年刘歆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 政权而伪造的,因此称为“伪经”。这就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 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材料二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说成 是托古改制的先师,为维新变法寻求历史依据。 材料三 马克思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借用他们的名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 特点:将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民 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 量弱小;儒家思想处于正统地位,运用它可 主思想相结合 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顽固派指责康有为: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以减少变法阻力。
局限:⑴局限于著书立说,尚未付诸实践;⑵停 ③ 结合两则材料思考:林则徐、魏源的思想 留在技术(器物)层面上,未涉及到变革封建制度。 (“开眼看世界”)有何积极影响?
④ 从“师夷”的内容和“救亡”途径上看,林则 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局限性?
——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 学 为 体 西 学 为 用
严复
康 有 为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 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魏源
冯桂芬
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 史过程。一般特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 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西学东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鸦片战争前夕到戊戌变法之前(学科技) ②戊戌变法前夕到新文化运动之前(学制度) ③新文化运动前夕到五四运动前后(学思想)
也为 19 世纪 90 年代维新思潮的兴起 材料二: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 ( 2)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 工商业;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 奠定了思想基础。 (根本原因)。
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郑观应《盛世危言》 相比材料二与材料一,指出郑观应的思想与冯 桂芬的思想有何不同?同为早期维新思想的代 表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 ?
清政府内部关于“西学”观点是否一 致?有何异同?体用之争的实质是什么? 体用之争的结果如何?影响如何?
以下图片反映什么历史事件?
上海轮船招商局
从“师夷长技”的理论到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
郑观应
图一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图二甲午海战中国惨败
图三
签订《马关条约》
维新代表 康有为
维新主张以及著作
托古改制,传播西方政治学说,为变法提供 理论依据。《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 要性;强调育人才 、开学校、变科举。《变法通议》
梁启超
谭嗣同 严 复
以自由、平等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纲常 礼教;倡导男女平等。《仁学》 翻译《天演论》等著作,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 原理主张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