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四中高二(下)第七次质检物理试卷(6月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四中高二(下)第七次质检物理试卷(6
月份)
试题数:20.满分:100
1.(单选题.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B.一定质量的0℃的水变成0℃的冰.其内能一定减少
C.物体温度升高了.说明物体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2.(单选题.3分)如图所示.汽缸内用厚度不计、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到汽缸底部距离为L.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不计.汽缸导热性能良好。

现缓慢地在活塞上加一定质量的细砂.活塞下移L
3
达到稳定.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则()
A.汽缸内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B.汽缸内气体分子密度减小
C.细砂质量为1
2(p0S
g
+m)
D.若使活塞下移2L
3 .所加细砂质量是活塞下移L
3
所加细砂质量的2倍
3.(单选题.3分)某时刻O处质点沿y轴向下开始简谐振动.形成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O处质点开始振动后t=0.8s时波的图象如图所示。

P点是x轴上距坐标原点96cm处的质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点P经过3.2s开始振动
B.该波遇到一个尺寸为10m的障碍物不会发生明显衍射
C.经过4.6s质点P第二次到达波谷
D.若质点O在t=1s时停止振动.那么质点P在4.2s时也将停止振动
4.(单选题.3分)一简谐横波沿水平绳向右传播.波速为v.周期为T.振幅为A.绳上两质点M、
N的平衡位置相距3
4波长.N位于M右方。

设向上为正.在t=0时M位移为+ A
2
.且向上运动;
经时间t(t<T).M位移仍为+ A
2
.但向下运动.则()
A.在t时刻.N恰好在波谷位置
B.在t时刻.N位移为负.速度向上
C.在t时刻.N位移为负.速度向下
D.在2t时刻.N位移为- A
2
.速度向下
5.(单选题.3分)太阳光照射下肥皂膜呈现的彩色.瀑布在阳光下呈现的彩虹以及通过狭缝观
察发光的日光灯时看到的彩色条纹.这些现象分别属于()
A.光的干涉、色散和衍射现象
B.光的干涉、衍射和色散现象
C.光的衍射、色散和干涉现象
D.光的衍射、干涉和色散现象
6.(单选题.3分)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

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
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小于b光
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
C.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两种光的频率相同
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a光
7.(单选题.3分)如图(甲).合上开关.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K.发现电流表
读数不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
读数大于或等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把电路改为图(乙).当电压表读数为2V时.则逸
出功及电子到达阳极时的最大动能为()
A.1.5 eV 0.6 eV
B.1.7 eV 1.9 eV
C.1.9 eV 2.6 eV
D.3.1 eV 4.5 eV
8.(单选题.3分)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B.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小
C.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9.(多选题.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的斥力.使得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的距离.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斥力的表现
B.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并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C.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中的总熵不会减少
D.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容器壁受到的冲击力越大、气体的压强越大
10.(多选题.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有可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阳光暴晒下的自行车车胎极易爆裂的原因是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斥力急剧增大
C.两分子组成的系统.其势能E随两分子间距离r增大而增大
D.如果气体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会增加.但并不是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11.(多选题.4分)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0.25s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负方向相同
B.在t=0.10s时.质点Q向y轴负方向运动
C.从t=0.10s到t=0.25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m
D.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cm
12.(多选题.4分)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
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C.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D.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13.(多选题.4分)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 一群处于第三激发态的H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只能释放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 ②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度相关
C. ③ 水面上的单分子油膜.在测量油膜直径d大小时可把他们当做球形处理
D. ④ 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
14.(问答题.3分)(1)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反映“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的四个步骤.将它们按操作先后顺序排列应是___ (用符号表示)。

(2)(多选)该同学做完实验后.发现自己所测的分子直径d明显偏大。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 。

A.将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作为油酸体积进行计算
B.油酸酒精溶液长时间放置.酒精挥发使溶液的浓度发生了变化
C.计算油膜面积时.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
D.求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时.1mL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
(3)用油膜法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还需要直到油滴的___ 。

A.摩尔质量 B.摩尔体积 C.质量 D.体积
15.(问答题.3分)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实验室已经提供的器材有:铁架台、夹子、秒表、游标卡尺。

除此之外.还需要的器材有___ 。

A.长度约为1m的细线
B.长度约为30cm的细线
C.直径约为2cm的钢球
D.直径约为2cm的木球
E.最小刻度为1cm的直尺
F.最小刻度为1mm的直尺
(2)该同学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他用秒表记下了单摆做5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甲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 s。

(3)该同学经测量得到6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
两个点.坐标如图乙所示。

则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 。

处理完数据后.该同学发现在计算摆长时用的是摆线长度而未计入小球的半径.这样___ (选填“影响”或“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16.(填空题.2分)某同学用大头针、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测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开始玻璃砖的位置如图中实线所示.使大头针P1、P2与圆心O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垂直于玻璃砖的直径边.然后使玻璃砖绕圆心O缓慢转动.同时在玻璃砖的直径边一侧观察P1、P2的像.且P2的像挡住P1的像.如此观察.当玻璃砖转到图中虚线位置时.上述现象恰好消失.此时只须测量出___ .即可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请用你的测量量表示出折射率n=___ .
17.(问答题.12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求:
① 该气体在状态B、C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摄氏度?
② 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
18.(问答题.12分)甲、乙两列横波传播速率相同.分别沿x轴负方向和正方向传播.t0时刻两列波的前端刚好分别传播到质点A和质点B.如图所示.设t0时刻为计时起点.已知甲波的频率为5Hz.求:
(1)t0时刻之前.x轴上的质点C振动了多长时间?
(2)在t0时刻之后的0.9s内.x=0处的质点位移为+6cm的时刻。

19.(问答题.12分)如图.在注满水的游泳池的池底有一点光源A.它到池边的水平距离为
3.0m.从点光源A射向池边的光线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恰好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水的折射

率为4
3
(i)求池内的水深;
(ii)一救生员坐在离池边不远处的高凳上.他的眼睛到地面的高度为2.0m.当他看到正前下方的点光源A时.他的眼睛所接受的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恰好为45°.求救生员的眼睛到池边的水平距离(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20.(问答题.12分)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一次α衰变。

放射出的α粒子( 24He)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以m、q分别表示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

(1)放射性原子核用 Z A X表示.新核的元素符号用Y表示.写出该α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2)α粒子的圆周运动可以等效成一个环形电流.求圆周运动的周期和环形电流大小。

(3)设该衰变过程释放的核能都转化为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新核的质量为M.求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m。

2019-
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四中高二(下)第七次质检物理试卷(6
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试题数:20.满分:100
1.(单选题.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B.一定质量的0℃的水变成0℃的冰.其内能一定减少
C.物体温度升高了.说明物体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正确答案】:B
【解析】: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不一定变大.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压缩时一定放热;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解答】:解:A、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不一定变大.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减小。

故A错误;
B、一定质量的0℃的水变成0℃的冰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少.故B正确;
C、物体温度升高了.说明物体可能从外界吸热或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C错误;
D、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则内能一定增大.但内能取决于温度和体积.故温度不一定升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要注意明确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要综合考虑二者的影响分析内能的变化.
2.(单选题.3分)如图所示.汽缸内用厚度不计、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到汽缸底部距离为L.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不计.汽缸导热性能良好。

现缓慢
达到稳定.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地在活塞上加一定质量的细砂.活塞下移L
3
度为g.则()
A.汽缸内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B.汽缸内气体分子密度减小
C.细砂质量为1
2(p0S
g
+m)
D.若使活塞下移2L
3 .所加细砂质量是活塞下移L
3
所加细砂质量的2倍
【正确答案】:C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体积减小.而质量不变.则气缸内气体分子密度增大;对活塞受力分析.列平衡方程.对细砂和活塞受力分析.列平衡方程.结合等温变化求得细砂质量。

【解答】:解:A、由于汽缸导热性能良好且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即气体温度不变.则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故A错误;
B、气缸内封闭气体被压缩.体积减小.而质量不变.则气缸内气体分子密度增大.故B错误;
C、由题意可知.气体发生等温变化.初状态.对活塞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p1S=mg+p0S
末状态对细砂和活塞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p2S=mg+m0g+p0S
对封闭气体.由等温变化得:p1SL=p2S× 2
3
L
联立解得m0= 1
2(p0S
g
+m).故C正确;
D、若使活塞下移2L
3
.末状态对细砂和活塞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p3S=mg+m1g+p0S
对封闭气体.由等温变化得:p1SL=p3S× 1
3
L
联立解得m1=2(p0S
g +m).所以m1
m0
=4.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活塞气缸类热学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恰当选择研究对象.并做好受力分析列方程.结合热力学方程求解。

3.(单选题.3分)某时刻O处质点沿y轴向下开始简谐振动.形成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O处质点开始振动后t=0.8s时波的图象如图所示。

P点是x轴上距坐标原点96cm处的质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点P 经过3.2s 开始振动
B.该波遇到一个尺寸为10m 的障碍物不会发生明显衍射
C.经过4.6s 质点P 第二次到达波谷
D.若质点O 在t=1s 时停止振动.那么质点P 在4.2s 时也将停止振动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波在t=0.8s 内传播的距离来求波速.根据质点P 到O 点的距离来求传播的时间; 根据波长的大小分析能产生明显衍射现象时障碍物的尺寸;
当x=18cm 处的波谷传到P 点时P 点第一次到达波谷.再过一个周期质点P 第二次到达波谷; 结合波传到P 点的时间分析D 选项。

【解答】:解:A 、波在t=0.8s 内传播的距离是x=24cm=0.24m.所以该波的波速是v= x t = 0.240.8 m/s=0.3m/s.波从O 点传到P 点的时间为:t= x OP v = 0.960.3 s=3.2s.则质点P 经过3.2s 开始振动.故A 正确;
B 、由图读出该波的波长为λ=24cm=0.24m.根据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可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尺寸为10m 的障碍物时.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故B 正确;
C 、该波的周期为:T= λv = 0.240.3 s=0.8s.当x=18cm 处的波谷传到P 点时P 点第一次到达波谷.用时为t 1= △x v = 0.96−0.180.3 s=2.6s.再过一个周期质点P 第二次到达波谷.所以经过t 总
=t 1+T+0.8s=4.2s 质点P 第二次到达波谷.故C 错误;
D 、根据A 选项可知波从O 点传到P 点的时间是3.2s.则若质点O 在t=1s 时停止振动.那么质点P 在4.2s 时也将停止振动.故D 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波的图象;解答本题关键是能够根据图象直接读出波长.能够根据传播情况求解波速.知道波速、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v=fλ。

4.(单选题.3分)一简谐横波沿水平绳向右传播.波速为v.周期为T.振幅为A .绳上两质点M 、N 的平衡位置相距 34 波长.N 位于M 右方。

设向上为正.在t=0时M 位移为+ A 2 .且向上运动;经时间t (t <T ).M 位移仍为+ A 2 .但向下运动.则( )
A.在t 时刻.N 恰好在波谷位置
B.在t时刻.N位移为负.速度向上
C.在t时刻.N位移为负.速度向下
D.在2t时刻.N位移为- A
2
.速度向下【正确答案】:C
【解析】:在t=0时M位移为+ A
2 .且向上运动;经时间t(t<T).M位移仍为+ A
2
.但向下运
动.由此写出M点的振动方程.然后结合M、N的平衡位置相距3
4
波长.N位于M右方写出N点的振动方程.即可判断出t时刻N点的位置以及振动的方向。

【解答】:解:A、B、C、由题.在t=0时M位移为+ A
2
.且向上运动.则M点的振动方程为:
y M=Asin(ωt+φ0).将在t=0时M位移为+ A
2
代入方程得:
A 2=A•sin(2π
T
•t+φ0)
所以:φ0=1
6
π
经时间t(t<T).M位移仍为+ A
2 .但向下运动.代入公式得:t=1
3
T
两质点M、N的平衡位置相距3
4
波长.N位于M右方.所以N点的振动方程:y N=
Asin[ω(t−3
4
λ
v
)+φ0] .
代入数据得:y N= A•sin[2π
T (1
3
T−3
4
T)+π
6
] =- √3
2
A .随t的增大.位移的绝对值增大.所以N向
下运动。

故AB错误.C正确;
D、将2t代入公式.得:y N=A•sin[2π
T (2
3
T−3
4
T)+π
6
]=0 .质点恰好经过平衡位置。

故D错
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特殊值问题.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写出M点与N点的振动方程.代入数据即可。

由于是特殊值问题.也可以使用特殊值.画出波动的图象.使用平移法解答。

5.(单选题.3分)太阳光照射下肥皂膜呈现的彩色.瀑布在阳光下呈现的彩虹以及通过狭缝观察发光的日光灯时看到的彩色条纹.这些现象分别属于()
A.光的干涉、色散和衍射现象
B.光的干涉、衍射和色散现象
C.光的衍射、色散和干涉现象
D.光的衍射、干涉和色散现象
【正确答案】:A
【解析】:干涉现象是频率相同的两列光相遇时发生干涉现象.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
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因折射率的不同.导致偏折程度不一.从而出现折射色散现象.
【解答】:解:肥皂膜表面可看到彩色条纹.是因为肥皂膜的前后两面反射回来的两列光发生
干涉时形成的彩色条纹;而瀑布在阳光下呈现的彩虹.是光的折射色散现象.对于通过狭缝观察
发光的白炽灯也会看到彩色条纹.是因为当缝的宽度小于波的波长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干涉和衍射发生的条件.记住这些条件即可顺利解决此类题目.注意
折射色散与干涉色散的区别.
6.(单选题.3分)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

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
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小于b光
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
C.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两种光的频率相同
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a光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图看出第一次折射时.b光折射角较大.其折射率较小.频率较小.波长较长。

由公式分析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关系;折射率越大.斜射通过平行玻璃板侧移量越大;折射率
v= c
n
较小.则临界角大.不容易发生全反射。

【解答】:解:A、第一次折射时.a光的折射角比b光的小.而a、b两光的入射角相等.根据折
分析可知.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射定律知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由v= c
n
一定小于b光.故A正确;
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的折射率小.侧移量也小.故B错误;
C、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则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故C
错误;
D、b光的折射率较小.由sinC= 1
知b光的临界角大.不容易发生全反射.所以以相同的入射角从
n
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b光.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光的折射考查折射率、折射率与光的频率、速度的关系等知识点.关键之
处是根据光路图.分析第一次折射时折射角的关系.来判断折射率、光速、频率等关系。

7.(单选题.3分)如图(甲).合上开关.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K.发现电流表
读数不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
读数大于或等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把电路改为图(乙).当电压表读数为2V时.则逸
出功及电子到达阳极时的最大动能为()
A.1.5 eV 0.6 eV
B.1.7 eV 1.9 eV
C.1.9 eV 2.6 eV
D.3.1 eV 4.5 eV
【正确答案】:C
【解析】:光电子射出后.有一定的动能.若能够到达另一极板则电流表有示数.当恰好不能达到时.说明电子射出的初动能恰好克服电场力做功.然后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即可正确解答.【解答】:解:设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阴极材料逸出
功为W0.
当反向电压达到U=0.60V以后.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也达不到阳极.
因此eU=E km
由光电效应方程:E km=hν-W0
由以上二式:E km=0.6eV.W0=1.9eV。

所以此时最大初动能为0.6eV.该材料的逸出功为1.9eV。

当电压表读数为2V时.则逸出功及电子到达阳极时的最大动能为E km=0.6+2=2.6eV.故C正
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正确理解该实验的原理和光电效应方程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逸出的最大初动能与到达阳极时的最大动能的区别.
8.(单选题.3分)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B.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小
C.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光子的发射.光子能量的计算.光电效应、光的衍射等知识点.涉及面较广。

=6种频率的光.故A错误;
【解答】:解:A、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能发射n(n−1)
2
B、核外电子从高能级n向低能级m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E=E n-E m=hγ.
故能级差越大.光子的能量也越大.即光子的频率越大.
可知频率越大.波长越小.
根据γ= C
λ
又波长越大.越易发生明显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由图可知当核外电子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能级差最小.所以放出光子的能量最小.频率最小.波长最大.故最易发生衍射现象.故BC错误。

D、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的能量为△E=-3.4-(-13.6)=10.2eV.大于6.34eV.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知识点全面.有一定的综合性.比较全面考查了学生对近代物理掌握情况。

9.(多选题.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的斥力.使得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的距离.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斥力的表现
B.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并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C.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中的总熵不会减少
D.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容器壁受到的冲击力越大、气体的压强越大
【正确答案】:BC
【解析】: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的距离.使得液体表面分子间存在着引力.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引力的表现。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明了自发热学现象的方向性;热学现象中的方向性.理解熵增加原理;利用影响压强大小的微观因素解释压强的变化原因。

【解答】:A、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的距离.使得液体表面分子间存在着引力.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引力的表现.故A错误;
B、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并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该过程中可能引起了其他方面的变化.故B正确;
C、根据熵增加原理可知.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中的总熵不会减少.故C正确;
D、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容器壁受到的冲击力越大.但压强并不一定变大.因为压强大小还与体积有关.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表面张力、热力学第二定律、压强以及熵增加原理.考查内容较多.但难度不大.要求掌握基本热学内容.会用相关知识解释对应的热学现象。

10.(多选题.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有可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阳光暴晒下的自行车车胎极易爆裂的原因是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斥力急剧增大
C.两分子组成的系统.其势能E随两分子间距离r增大而增大
D.如果气体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会增加.但并不是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正确答案】:AD
【解析】: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由此说明热量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是可能的.但要引起其他变化。

车胎爆裂是压强的原因.不是分子斥力。

根据分子势能与分子力做功的关系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