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点检五步法“看、听、摸、嗅、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点检五步法“看、听、摸、嗅、测”!
检修圈
什么是设备点检?
核心: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利用人的感官或简单的工具、按照标准定点定期地
目的: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设备管理是一项最基本的制度,设备点检则是设备管理的方法——旨在准确掌握设备状况,维持、改善设备的工作性能,并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设备点检工作“五步法”如何进行。
“看”通过人的视觉,对设备外部明显特征进行判断。
据有关统计,人的行动的60%是从“视觉”的感知开始的。
目视适用范围极广,各种检查均可从目视法开始。
例如从轴承座的涂层破裂,轴承上、下瓦接合记号错动,可发现轴承座的松动;观察油位和油色的变化了解润滑系统运行是否正常;从烧焦、烧变色、脱落、异物、尘埃、开裂等,可观察电气元器件内缺陷等。
用目视法检查时,一定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如检查减速器时,不但要看表面,而且要进一步打开箱体,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检查电机时,不但要看电机外壳,而且可以打开端盖,进一步观察整流状况和火花等级等。
管线是否破损
油位油温是否正常
螺栓是否松动
减速箱是否漏油
“听”人对声波的刺激相当敏感,听音法主要鉴别异音和正常声音的区别。
机械的撞击,轴承的损坏,偏心度的发生及高速回转机械剧烈加减速,一系列的振动源都可造成各种部件松动,产生各种异常的冲击声或不规则的噪声。
听到异音后,要强化与其他感觉的联系,或借助听音棒等检查手段,以确定异常的部位。
“摸”通过手的敏感对运行设备的温度变化、轻微振动等现象进行判断。
触觉与视觉、听觉是密切关联的。
手摸是主要检查温度、振动及污染等。
温度过高不但加速绝缘劣化、缩短绝缘寿命。
还容易引起人身触电、烧损等事故,而且对机械性能下降所起的作用尤为明显。
“嗅”嗅觉在“五感点检”法中起着重要的配合作用,鼻嗅出怪味表明设备肯定有异常。
鼻嗅法主要查烧焦等引起的异常气味,如正常设备本都是无怪气味的,所以出现怪味很容易查出,不是电动机线圈发生匝间短路,就是绝缘老化烧毁或者不正常的磨擦等。
由于发生这些情况后极易引起火灾,因此需要快速找出异常点,必要时要作停机处理。
“测”利用仪器进行检测,对运行设备轻微振动、温度变化等测量;常用仪器有:测振仪、测温仪、测速仪等。
当然,“味觉”也可以来判断,这也是“五感”中其中之一,多用在卫生食品工业领域,但是!一般不提倡。
“五感点检”检查标准的是什么?点检标准中,采用“五感点检”
检查的标准大多数为定性标准,检查结果常为“是(良)或否”、“有或无”等。
如:螺栓应无松动;轴承应无异常振动;通风应良好;机体应无异音、异味;油位应在规定范围内等,都是设备运行正常的状态。
用“五感”法点检发现设备有异常时,由于“五感”无法获得异常声音的高低、振动的强弱等量化的数据,因此如需要进一步准确掌握设备的劣化程度和趋势时,必须使用仪器仪表作定量检测并进行数据分析。
“五感点检”的技能示例
螺栓松动的点检方法——在安装、检修完成后,主要的螺栓用油漆或记号笔在螺栓和螺母(螺钉头与机座)间划一道线,以后根据记号,观察两者位置的变化,可以判别松动的情况。
使用质量和螺母大致相当的点检手锤,握着柄端敲打螺母的横面或螺栓的头部。
如果是拧紧的状态,发出清脆的“当当”声音, 手也受到振动。
如果是松动的情况, 发出浑浊的声音,手感受不到振动。
设备发生低频振动时,首先不忘紧固螺栓:检测设备振动时,当加速度没有发生变化而速度值增加,如果不能马上停止设备时,应首先检查和紧固螺栓,再作进一步的观察和诊断。
检查温度的简易方法——触摸或靠近发热体,用手能忍受热感的时间,大致判定物体的温度。
根据示温物质变色情况,能够非常方便地来判断设备有否有过温异常或故障。
用固定安装的或简易的温度计、红外线温度测试仪器检测温度。
减速器视觉点检实例——日常采用五感的方法,认真检查,通过异常的现象的发现和判断,能够及时避免故障发生。
通常,减速器目视点检的部位有:箱体温度、油色、油面、过滤器是否正常,冷却管是否完整(没有龟裂、破损现象);缝隙、油封有无渗漏油现象;齿轮的齿面有无磨损、破损和点蚀;螺栓有无锈蚀、松动;轴承有无损坏或异常的磨损等。
关于检点工作时间安排的小件建议:
50%时间在现场进行点检或修理工作的管理;
20%时间在办公室做好数据的统计、整理和计划委托等管理工作;
15%时间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
15%时间用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开展自主管理级改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