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知识
统计学基础知识梳理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七)显著水平与单样本假设检验
• 怎么去算55这个值呢?使用如下的公式:
• 上面的公式,其实不是拿来求55的,而是求50或者59对应的z值;
• 然后我们自己定义了一个想要的概率,比如90%,那我们知道一个对应的
z值是-1.65;
• 然后拿50或者59对应的z和-1.65比,就行了;
还健在,也不知道会活多少岁,我们顶多是把过去几年死了的土豪
们拉出来看看各自活了多大;
• 假如我们找过去三年死了的土豪,一共找了200个人,这200个人就
构成了一个样本,我们就可以试着通过研究这200个人的样本特征,
去推断整个土豪群体的平均寿命是否超过了100岁(其实我们只能知
道它是否肯定超过了100岁)
面的公式了: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六)总体均值估计与置信水平
• 总体均值估计就是在只有个
别样本的情况下,想知道一
个总体均值位置的一种实用
方法;
• 其原理就是通过一个样本,
可以求得一个样本均值,然
后我们发现当样本数量很大
的候,样本均值会离总体
均值越来越近,因为总体均
值就是样本均值的均值~;
• 把这个样本均值分布转换成
多少。
• 想把一个正态分布转换成标准正态分布,只需要用下面的公式就可
以了:
• 现在有计算机,其实任何正态分布都可以直接求概率,无需转换为z
分布了.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五点一)样本均值的概率分布
• 所谓样本均值,就是一个总体,比如p3班所有同学的年龄,我们可
以求出一个年龄的均值来;
• 然后任意找两个同学,可以求出一个均值来,这个均值一般都不等
• 所谓超几何分布,就是每次结果之间互相干扰的一种方法,比如你
统计学基础知识要点
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按计量尺度分时:分数数据中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是可以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之间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按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是包含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
比如要检验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这一批灯泡构成的集合就是总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比如从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这100个灯泡就构成了一个样本。
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比如要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即为一个参数。
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比如要抽样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龄,样本中的“平均年龄”即为一个统计量。
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比如商品的销售额是不确定的,这销售额就是变量。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1、调查方案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查范围。
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要解决的是调查的内容。
2、数据的间接来源(二手数据)主要是公开出版或公开报道的数据;数据的直接来源一是调查或观察,二是实验。
3、统计调查方式:抽样调查、普查、统计报表等。
统计学基础知识要点
统计学基础知识要点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是许多学科和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本文中,将介绍统计学的基础知识要点,帮助读者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一、数据类型在统计学中,数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是以数值表示的,可进行数值计算和比较的数据,如身高、体重等;定性数据则是描述个体特征的非数值数据,如性别、颜色等。
了解数据类型对于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非常重要。
二、测量尺度测量尺度指的是衡量数据的方式,常见的测量尺度包括名义尺度、序数尺度、区间尺度和比率尺度。
名义尺度仅用于分类,如性别;序数尺度可以排序,但没有固定的数值差异,如教育程度;区间尺度具有固定的数值差异,但没有绝对零点,如温度;比率尺度具有固定的数值差异和绝对零点,如年龄。
三、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是对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和描述的方法。
其中常见的统计量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标准差等。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的中间值,众数是数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值,标准差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四、概率与概率分布概率是用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常用的表示方法是百分比或小数。
概率分布是描述随机变量可能取得各个值的概率的函数或表格。
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泊松分布等。
五、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参数估计是根据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特征的方法,常见的参数估计方法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推断来对总体假设进行验证的方法,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包括t检验和卡方检验等。
六、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描述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回归分析是一种用于预测和解释因果关系的统计方法,可以建立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
七、抽样与调查抽样是从总体中选择出样本的过程,通过对样本进行研究得出对总体的结论。
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数据。
统计学基础知识
1.1 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一门涉及数理统计学、计算机统计学、统计计量学和统计应用研究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学科。
它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目标是分析和描述实际情况,并从中推导出概率规律,以及对现实问题进行科学决策。
1.2 统计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统计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回归分析法、卡方检验等。
二、观察法观察法是统计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它的基本步骤是: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绘制图形、推导概率结论。
观察法的终目标是掌握现实社会和自然果的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和自然果中某一现象的发生概率三、实验法实验法是统计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的基本步骤是:确定实验目的、设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样本、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结论总结。
实验法的终目标是堂握现实社会和自然界中某一现象的发生概率,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能性。
四、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学研究方法,它的基本步骤是:观察数据、定义回归模型、拟合回归模型、识别回归模型、检验回归模型、推断回归模型。
回归分析法的终目标是探索影响实际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实际现象的发展趋势。
五、卡方检验卡方检验是统计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的基本步骤是:收集数据、构建假设模型、计算卡方值、比较卡方值、得出结论。
卡方检验的终目标是检验某种假设模型是否满足统计学的要求,以便可以用来推断实际现象。
1、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3、总体、样本和单位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
简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4、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程。
统计学理论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
统计学理论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收集、分析、解释和展示数据的学科。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商业和医学等。
基本概念- 数据: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是数值、文字或图像等。
- 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我们想要研究的所有个体或事物,而样本是从总体中选择的一部分。
- 参数与统计量:参数是总体的数值特征,统计量是样本的数值特征。
- 频数与频率:频数是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频率是频数与样本大小之比。
描述统计学- 中心趋势:用于衡量数据集中的位置,常用的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 变异程度:用于衡量数据集中的离散程度,常用的统计量有标准差、方差和四分位数。
- 数据分布:用于描述数据集中每个值的频率分布情况,常用的图表有直方图和箱线图。
推断统计学- 参数估计:通过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 假设检验: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的假设进行推断性统计分析,包括设置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相关分析- 相关系数: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常用的相关系数有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 回归分析:用于建立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常用的回归分析有线性回归和多元回归。
统计学软件- 常用统计软件:如SPSS、R、Excel等。
- 数据可视化工具:如Tableau、Power BI等。
这份文档提供了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概述,包括基本概念、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相关分析和统计学软件。
它将帮助读者理解统计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为进一步探索统计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统计学基础知识
统计学基础知识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在科学研究、经济管理、医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等领域,统计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的类型、统计描述、概率与概率分布以及假设检验等内容。
一、数据的类型在统计学中,数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是用数值表示的,可以进行数学运算,如身高、体重等;而定性数据则是描述性的,通常用文字或符号表示,如性别、职业等。
了解数据的类型对于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非常重要。
二、统计描述统计描述是对数据进行概括和总结的过程。
其中最常见的统计描述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和方差等。
其中,均值是指所有观测值的平均值,中位数是将数据按大小排列后位于中间的数值,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标准差和方差是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通过统计描述指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分布和趋势。
三、概率与概率分布概率是统计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概率值介于0和1之间,0表示不可能事件,1表示必然事件。
概率分布则是对所有可能事件及其对应概率的描述。
常用的概率分布包括正态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等。
正态分布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连续性概率分布,它的特点是均值和标准差完全确定了分布的形状。
二项分布是一种离散性概率分布,用于描述在给定次数的独立重复试验中成功次数的概率。
泊松分布则是一种用于描述单位时间或单位空间内事件发生次数的概率分布。
了解概率与概率分布对于统计学分析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四、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用于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来对总体进行推断。
假设检验通常包括两类假设:零假设和备择假设。
零假设是一种关于总体参数的陈述,备择假设则是对零假设的否定。
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进行假设检验来判断零假设是否成立。
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包括t检验、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等。
统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统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
它提供了一种用来了解和解释各种数据的方法和工具。
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点是学习统计学的基础,下面是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总结:1. 数据类型:统计学中的数据可以分为两类: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是可以量化的,例如身高、温度等,而定性数据是描述性质和特征的,例如性别、颜色等。
2.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统计学的基础,它包括设计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来收集数据。
收集数据时需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并尽量避免抽样偏差。
3. 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用来总结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常用的描述性统计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范围和标准差等指标来衡量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4. 概率: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工具。
它可以用来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从而预测未来事件的可能性。
概率可以分为古典概率和条件概率等不同类型。
5. 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描述随机变量的分布规律的数学模型。
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泊松分布等。
概率分布可以用来计算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等统计指标。
6.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用来验证关于总体参数的假设的方法。
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关于总体参数是否符合假设的结论。
假设检验包括设定假设、选择检验统计量、计算显著性水平和做出决策等步骤。
7.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用来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判断相关性是否显著。
常用的相关系数有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8.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因果关系的统计方法。
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可以用来预测因变量的取值。
常见的回归分析包括线性回归和多元回归等。
9. 抽样分布:抽样分布是指统计量在不同样本中的分布情况。
它可以用来计算统计量的置信区间和显著性水平等,从而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
10. 统计软件:统计软件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工具。
统计学基础知识
全国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全国工业企业
该城市的每一个工业企 业 该市产的每一种工业产 品 每一辆国产轿车
该城市工业企业
该市产工业产品
所有国产轿车
每一品牌国产轿车
所有品牌国产轿车
3、总体与个体的相对性
全部消费 品 食品类 粮食 细 粮 面粉 粗 粮 大 米 副食 品 衣着类 烟酒 茶 日用品类 …… ……
标志值比较
既没有数量大 小, 也没有先后次 序
运算特点
2
定序测 定
定 性 测 定
品 质 标 志
用文字 或代码 表示
没有数量 大小, 但是有先 后次序
计数
3
定距测 定 定比测 定
4
定 量 测 定
数 量 标 志
用数字 表示
既有数量 大小, 也有先后 次序
加、减、 平均 加、减、 乘、除、 平均
三、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
整个指标体系还可以按照总指标—大类指标— 中类指标—小类指标—具体指标分层,形成多层次 的统计指标体系
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层次关系如图 2.1.5 所示。
企业综 合经济 效益指 标体系
生产经营效果 指标体系
包括资产报酬率、所有者权益 报酬率、销售利税率、销售收 入及其增长率等 包括单位产品成本、成本利润 率等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 、统计总体 , 简称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 、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相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组 成的集合体。 2、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称为总体单位。 根据统计研究目的确定所研究的总体单位 是什么?总体是什么?研究的是哪方面的数量 特征?
表1.1.1 确定总体单位和总体
研究目的 研究全国的工业企业的 生产经营状况 研究某个城市的工业企 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研究某个城市的工业产 品的生产情况 研究国产轿车的生产情 况 研究国产各品牌轿车的 生产情况 总体单位 总体
统计学基础知识
统计学基础知识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分析、解释和展示数据的学科。
它提供了一种方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各种数据。
统计学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不论是在科学研究、商业决策还是社会科学中,都离不开统计学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统计学的定义、常见的统计术语以及常用的统计方法。
一、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以及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学科。
它包括描述性统计和推论统计两个方面。
描述性统计用来总结和描述数据的特征,如平均数、中位数、频率分布等;推论统计则用来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的特征,如置信区间、假设检验等。
二、常见的统计术语1. 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
通过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对总体的推断。
2. 变量:研究对象的属性或特征,可以是数量型(如身高、年龄)或质量型(如性别、颜色)。
3. 数据类型:数据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类型。
定性数据用来描述特征或分类,如性别、颜色;定量数据用来表示数量或程度,如身高、温度。
4. 频数和频率:频数是指数据中某个取值出现的次数,频率是指某个取值出现的频率,即频数除以总数。
5. 中心趋势:用来描述数据的集中程度,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是所有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值的个数,中位数是将观测值按大小排序后的中间值,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值。
6. 离散程度:用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极差是最大观测值与最小观测值之差,方差是观测值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三、常用的统计方法1. 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用来总结和描述数据的特征。
常见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包括计数、百分比、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2. 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描述了随机变量的取值及其对应的概率。
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正态分布、泊松分布和二项分布等。
3. 推论统计:推论统计用来从样本数据中推断总体的特征,并进行统计推断。
统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统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1.数据与变量数据是指收集到的一组数字或符号,而变量是指可以变化的数值。
在统计学中,常用的变量类型有两种: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
定量变量是用数字表示的,如身高、体重等;而定性变量是用非数字表示的,如性别、血型等。
2.数据的描述在统计学中,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方法有中心趋势度量和离散程度度量。
中心趋势度量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用来衡量数据的集中程度;离散程度度量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用来衡量数据的分散程度。
3.概率与概率分布概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它是统计学中的重要概念。
概率分布是用来描述随机变量可能取值的分布情况的概率分布函数,常见的概率分布有正态分布、均匀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等。
4.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指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方法,它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点估计是通过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的数值,而区间估计是通过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的范围。
5.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用来检验总体参数假设的方法,它包括参数假设检验和非参数假设检验两种。
参数假设检验是对总体参数的假设进行检验,常用的方法有t检验、F检验等;非参数假设检验是对总体分布形式的假设进行检验,常用的方法有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
6.相关性与回归分析相关性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常用的相关性指标有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回归分析是用来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有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7.贝叶斯统计学贝叶斯统计学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统计学方法,它与频率统计学有所不同。
在贝叶斯统计学中,统计推断是基于先验概率和似然函数进行的,而不是基于频率分布进行的。
8.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指在统计实验中如何设计实验方案,以达到准确、可靠、有效地进行统计分析的目的。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有完全随机设计、区组设计和受试者设计等。
以上就是统计学基础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学在各种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统计学基础知识
统计学基础知识一、概述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它在科学研究、决策制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类型、数据收集和整理、统计分析方法等内容。
二、数据类型1. 定性数据定性数据是用描述性词语或符号表示的数据,不能进行数学计算。
例如,性别、国籍、喜好等。
在统计分析中,常用频数和比例来描述定性数据。
2. 定量数据定量数据是用数值表示的数据,可以进行数学计算。
例如,身高、体重、温度等。
在统计分析中,可以使用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等统计指标来描述定量数据。
三、数据收集1.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观测和测量,以推断总体的特征。
常见的抽样方法有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等。
2. 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和记录来收集数据,常用于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中。
观察法可以采用自然观察、人工观察和实验观察等方式。
四、数据整理1. 数据清理数据清理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检查、删除错误和不完整数据以及处理缺失值的过程。
数据清理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2. 数据编码数据编码是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转化为适合计算机处理的形式。
常用的数据编码方法有数值编码、字符编码和二进制编码等。
五、统计分析方法1.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指根据数据的分布特征,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状等角度描述和概括数据。
常用的描述统计方法有频数分布、直方图、均值和标准差等。
2. 推断统计推断统计是指使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统计推断,从而得出结论。
常用的推断统计方法有假设检验、置信区间和方差分析等。
六、应用场景统计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市场调研、医学研究、经济决策等。
统计学可以帮助整理并分析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七、总结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掌握基础知识对于正确理解和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统计学中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类型、数据收集和整理、统计分析方法等内容。
通过学习和运用统计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为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统计学基础知识
统计学基础知识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和解释数据,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现代社会中,统计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领域都需要统计学的支持,包括经济学、社会学、医学等。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类型、描述统计、概率论以及统计推断等。
一、数据类型我们首先要了解不同的数据类型,数据可以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两种类型。
定性数据是描述性的,如性别、口味偏好等;定量数据则是可量化的,如年龄、收入等。
在统计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进行分析。
二、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统计学中最基本的部分,它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展示,揭示数据的规律和特征。
描述统计常用的方法包括频数分布表、直方图、条形图和饼图等。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集中趋势。
三、概率论概率论是统计学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它研究随机现象的概率规律。
在概率论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如样本空间、事件、概率等。
通过概率论的知识,我们可以预测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并进行合理的决策。
四、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推断总体数据的统计特征。
在统计推断中,我们需要了解抽样方法、置信区间、假设检验等概念。
通过统计推断,我们可以根据样本推断总体的特征,并对决策进行科学评估。
五、常见统计方法统计学中有许多常见的统计方法,其中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
相关分析用于衡量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回归分析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方差分析则用于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
这些方法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六、统计软件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许多统计学家和研究人员开发了各种各样的统计软件。
这些软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复杂的统计计算和数据可视化,如SPSS、R、Python等。
掌握合适的统计软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七、应用领域统计学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经济学中,统计学可以用于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和分析市场需求;在社会学中,统计学可以用于研究社会现象和调查民意;在医学中,统计学可以用于分析疾病传播规律和评估药物疗效等。
统计学基本知识
1.总体:我们所要研究的所有基本单位(通常是人、物体、交易或事件)的总和。
2.变量:总体单位中个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或特性。
3.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
5.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6.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1)对称统计分布M0=M e=均值(2)右偏:M0<M e<均值(3)左偏:M0>M e>均值。
7.常用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
8.评价估计量的标准:(1)无偏性: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2)有效性:与总体参数的离散程度要小(3)相合性(一致性):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计总体的参数。
9.1-α含义:指置信水平,即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内的概率。
10. 置信区间:是指在某一置信水平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间误差范围。
置信区间越大,置信水平越高。
11.原假设:通常是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反对的假设。
备择假设:通常是予以支持的假设。
12.假设检验的步骤:1)陈述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2)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抽出一个随机样本;3)确定一个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利用样本数据算出其具体数值4)确定一个适当的显著性水平α,并计算出其临界值,指定拒绝域5)将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并做出决策。
13.方差分析:是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
它是通过检验各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
14.方差分析原理:【网络搜索的】方差分析作为一种统计方法,是把实验数据的总变异分解为若干个不同来源的分量。
因而它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变异的可加性。
不同来源的变异只有当它们可加时,才能保证总变异分解的可能。
具体地讲,它是将总平方和分解为几个不同来源的平方和(这里的平方和指实验数据与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
统计学基础知识要点
统计学基础知识要点第一章:引言1,什么是统计?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类?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达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性统计平方值根据收集方法,观察数据是在没有人为控制的情况下获得的。
通过控制实验对象收集的数据。
根据所描述的对象和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是一个参数。
统计是用于描述样本特征的一般数字度量例如,应该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抽样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
2.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哪些类型?不同类型数据的特征是什么?根据不同的测量尺度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数据。
根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根据所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将其分为区间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根据测量尺度,分时:在分数数据中,不同类别之间有一个相等的并列,不同类别之间的顺序可以任意改变;序列数据可以在类别之间进行比较。
数值数据结果表明,具体数字是分时的:截面数据描述了某一时刻现象的变化;时间序列数据描述了现象随时间的变化。
3,举例说明人口、样本、参数、统计和变量的概念。
群体是一个集合,包括所有被研究的个体。
例如,如果你想检查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那这组灯泡就是整体。
样本是从群体中提取的一些元素的集合。
例如,从一批灯泡中随机选择100个灯泡,这100个灯泡形成一个样本参数是用于描述总体特征的通用数值度量。
例如,为了调查256岁以上岁的人,样本中的“平均年龄”是一个统计数字。
变量是说明现象某些特征的概念。
例如,商品的销售额是不确定的,它是变量。
第2章:数据收集1。
调查计划包括哪些方面?调查的目的是实现调查的具体目标。
调查对象和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总体或调查范围。
调查项目和问卷是解决调查内容的。
2年,间接数据来源(次要数据)主要是公开发表或公开报道的数据;数据的直接来源是调查或观察和实验3.统计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普查、统计报表等。
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人群中随机选取一部分单间房间之间的空隙。
统计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统计学基础必学知识点1. 数据的类型:数据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是以数字形式表示的数据,可以进行运算和统计分析,例如身高、体重等;定性数据是以非数字形式表示的数据,通常是描述性的,例如性别、颜色等。
2. 数据的分布:数据的分布描述了数据的值在取值上的分布情况。
常见的数据分布有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偏态分布等。
3. 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使用统计方法来描述和总结数据的学科。
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包括测量中心趋势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测量数据分散程度的标准差、方差等。
4. 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学科。
常用的统计推断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的值,例如利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假设检验是对总体参数假设进行推断的方法,例如检验总体均值是否等于某个特定值。
5. 概率: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介于0和1之间。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数学理论。
常用的概率计算方法包括计数法、频率法、几何法等。
6. 抽样方法:抽样是从总体中选择部分个体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等。
7. 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指总体的某种特征值,例如总体均值、总体方差等;统计量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得到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值,例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
8.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通过比较样本数据与给定假设之间的差异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方法。
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有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两个总体均值的检验、总体方差的检验等。
9.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常用的相关分析方法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等。
10.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可以用于预测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
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包括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
以上是统计学基础中的一些必学知识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数据,从而做出科学的统计推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数据的特征值(一)数据的位置特征值_1)平均值 xx , x , x x 为:如果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得到一批数据 . ,则样本的平均值123 xn_1nx x in i 1n-数据个数;xi-第 i 个数据数;∑-求和。
~2)中位数x,x , x 有时,为减少计算,将数据x . 按大小次序排列,用位居于正中的那个数或1 2 3 x n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当数据为偶数时)表示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
3)中值 M测定值中的最大值xmax 与最小值xmin 的平均值,用M 表示。
x max x minM24)众数在用频数分布表示测定值时,频数最多的值即为众数。
若测定值按区间做频数分布时,频数最多的区间代表值(一般取区间中值)也称众数。
(二)数据的离散特征值1)极差 R测定值中的最大值x max与最小值 x min之差称为极差。
通常R 用于个数n 小于 10 的情况下, n 大于 10 时,一般采用标准偏差s 表示。
2)偏差平方和 S _各测定值x i与平均值x之差称为偏差。
各测定值的偏差平方和称为偏差平方和,简称平方和,用 S 表示。
_ _ _S= ( x 1x ) 2 ( x 2x ) 2... ( x n x ) 2 n _=( x i x ) 2i 1无偏方差各个测定值的偏差平方和除以(n-1)后所得的值称为无偏方差(简称方差),用 s2表示:S 1 n _s 21 n ( x i x ) 2n 1 i 11标准偏差 s方差 s2的平方根为标准偏差(简称标准差),用 s 表示:S 1 n _s s 2( x i x ) 2n 1 n1 i 1(三)变异系数以上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值,只反映产品质量的绝对波动大小。
在工程实践中,测量较大的产品,绝对误差一般较大,反之亦然。
因此要考虑相对波动的大小,在统计技术上用变异系数 CV 来表达:C V s _ x上式中σ 和μ 为总体均值和总体标准差,当过程在受控状态下,且样本容差较大时,可用样本标准差s 和样本均值x 估计。
2Ca 、 Cp 、 Cpk 的计算过程准确度指数(Ca 值):表示过程特性中心位置的偏移程度,越小越好Ca=(样本平均值 -规格中心值) /(规格公差 /2)等级 A : |Ca|≦ 12.5% 表示作业员遵守作业规范,并达规格要求等级 B : 12.5%< |Ca| ≦ 25% 表示必要时尽可能提升至 A 级等级 C: 25%< |Ca| ≦ 50% 表示作业员可能看错或未按标准作业,或须修改规格及作业标准。
等级 D : 50%< |Ca| 表示应采取紧急措施,全面整改可能影响之因素,必要时应停止生产。
过程精密度能力系数(Cp 值):表示过程特性分散的程度,值越大越集中。
Cp=( 规格上限 -规格下限 )/(6×标准差)合格: 1.33≦ Cp 表示能力足够警告: 1.00 ≦Cp< 1.33 表示能力无足够宽度 ,平均值稍有偏差时,不良率既会增加。
不合格:Cp< 1.00 表示能力不足,有不合格品,须全数筛选,并设法缩小变异或整改规格公差。
过程综合能力系数(Cpk 值 ):同时考虑“偏移”程度及“分散程度Cpk=(1-Ca) ×Cp此系数为过程评价用系数,用于过程改善客户指定Cpk 值时,欲达到此C pk 值,可先探讨Ca 及 Cp 值:“准确度”“精密度”是否有适当能力一般客户是指定值多数为≧ 1.33; Cpk 值≧ 3.00 时,表示过程能力已经足够了,继续维持即可;若想进一步改善,应考虑成本效益。
Cp=(Ucl-Lsl)/6 δCpku=(Ucl-Xbar)/3 δCpkl=(Xbar-Lsl)/3 δCpk=min(Cpku : Cpkl)3二、 回归分析 (一 )什么是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用来研究一个指标与几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方法。
设有两个变量 x 和 y ,前者为自变量 , 后者为因变量, 并均为随机变量。
当自变量 X 变化时, Y 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如果具有大量或较多的统计数据( xi ,y i ),则可以用数学方法找出两者之间的统计关系 y = f(x) ,这种数学方法称为回归分析。
当 y = a + bx 时,称之为一元线性回归;当 y = f(x) 为非线性函数关系时,称之为非线性回归;当 x 变量不止 1个,有几个时,即有( x1,x2···, xn ),则 y =f ( x1, x2···, xn )称之为多元回归。
当有 y = a + b1 x 1+ b2 x 2+···+ bn x n 时,称之为多元线性回归,否则为多元非线性回归。
回归分析可用于预测、质量控制等方面。
(二 )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方法设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表达式为 : y=a+bx现在给出了 n 对数据 (xi, yi ),要求根据这些数据去估计a 与b 的值。
则: a y b x LxybLxx 其中 nx) 2L xx: ----x 的离差平方和Lxx (xii 1ny)2 L yy ----y 的离差平方和 Lyy(y i i 1nL xy ----x , y 的离差成积之和 Lxy(y) ( x i x) y ii 14三、统计过程控制基本概念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 SPC---统计过程控制)的概念是:应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和检察,保持过程处于可接受的和稳定的水平,以保证产品与服务满足要求的均匀性。
这里的统计技术涉及到数理统计内容,但所应用的主要工具是控制图。
SPC 可以判断过程的异常,及时告警。
但是不能告知此异常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发生于何处。
20 世纪 80 年代起,我国的张公绪先生提出 Statistical Process Diagnosis 理论( SPD--- 统计过程诊断)。
20 世纪 90 年代起又发展为 Statistical Process Adjustment ( SPA---统计过程调整)。
三者循环关系如下:SPC---告诉过程是否有异常SPD---告诉过程是否有异常,若异常,告知问题出在哪里SPA---告诉过程是否有异常,若异常,告知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进行调整所以 SPC 是质量改进循环的首要步骤,应该熟练掌握运用。
5四、控制图的应用统计过程控制的主要工具是控制图(SPC 图)。
控制图是将一个过程定期收集的样本数据按顺序描点绘制成曲线的一种技术,可以发现过程异常,是采取预防措施的重要手段。
1984 年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调查了上百家中小型企业,发现平均每家企业采用 137 张控制图。
美国柯达一共应用了 35000 张控制图。
(一)控制图的原理当质量特性值x 服从正态分布时,由两个参数决定分布曲线的位置与形状,即平均值μ和标准差σ。
不论μ和σ取什么值,产品质量特性值x 落在[μ - 3σ ,μ +3σ]区间内的概率为 99.73%。
根据小概率事件可以忽略的原则,若变量 x 超出±3σ 范围,则认为过程存在异常。
一个控制图有三条线:中心线,简称CL 线。
CL= μ上控制线,简称UCL线。
UCL=μ +3σ下控制线,简称LCL线。
LCL= μ -3 σ将正态分布曲线图旋转180 度,即得到控制图。
(二)如何利用控制图判断过程异常多数点子在μ ± 1σ范围内( 68%左右),小部分点子在μ ± 2σ和μ± 1σ之间( 27%左右),点子随机排列,是过程控制的理想状态。
中心线一侧的点子明显比另一侧多,应考虑均值可能产生偏移。
较多的点子接近上下控制线,说明标准差已经变大。
中心线一侧连续出现多个点子或点子连续上升/ 下降,证明有系统因素干扰。
点子按一定时间间隔呈周期性变化,可能工艺、环境等因素失控。
(三)常规控制图(休哈特控制图)常规控制图即休哈特控制图,参见下表“常规控制图” 。
6常规控制图分 布 控制图代号控制图名称控制图界限UCL x X A2 R X R 均值 -极差控制图UCL R D 4 R LCL R D 3 RUCL x X A3 s X s 均值 -标准差控制图 UCL s B 4 S LCL R B 3 RUCL X ~ m3 A2 R 正态分~XR中位数 -极差控制图 UCL R D 4 R布(计 X LCL RD 3 R量值)UCL X X 2.66RS X RsUCL R S 3.267RS单值 -移动极差控制图 LCL R S X 2.66R s备 注正态分布的 参 数 μ 与σ 互相独立,控 制 正 态 分布 需 要 分 别控制 μ 与 σ ,故 正 态 分 布控 制 图 都 有两张控制图,前者控制 μ ,后者控制 σ 。
二项分布与 泊 松 分 布则并非如此。
二项分 p 不合格品率控制图UCL P P 3 p(1 p) / n 布(计件值) np不合格品数控制图UCL n P nP 3 n p (1 p)泊松分u单位不合格数控制图 UCL u u 3 u / n布(计点值c不合格数控制图)UCL c c 3 c左 列 两 图可 由 通 用 不合格品数 npr 图代替。
左 列 两 图可 由 通 用 缺陷数 cr 图代替。
7五、过程能力分析、过程能力指数计算(一)、过程能力分析过程能力( process capability )指过程加工质量方面的能力,决定因素是人、机、料、法、测和环(即 5M1E ),与公差无关。
分析过程能力只能在稳态的基础上,即统计控制状态。
过程能力决定于由偶因造成的总变差σ ,当过程处于稳态时,产品的计量质量特性值有99.73%在μ ±3σ范围内,即几乎全部产品的特性值包含在 6σ范围之内。
故常用 6 倍标准差( 6σ)表示过程能力,它的数值越小,表示过程能力越强。
(二)、过程能力指数计算当产品质量特性分布的均值μ与公差中心M重合时1、对于公差的上、下限都有要求时,过程能力指数计算公式如下:C P 规定的公差TTUTLTUTL过程变异度 6 6 6 ?T为公差, T U为公差上限, T L为公差下限,?是质量特性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
在上述过程能力指数中,T 反映对产品的技术要求(或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而σ 反映本企业过程加工的质量。
比值C P反映过程加工质量满足产品技术要求的程度。
根据 T 与 6σ的比值,可以得到下图所示三种典型的情况。
C P值越大,表明加工质量越好,但对设备和人员的要求也越高,加工成本相应升高。
当CP=1,似乎既满足要求也节约成本,但由于过程的波动,分布中心一有偏移,不合格品率就要增加,因此,C P应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