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思想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思想概述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按照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阶级和国家进行区分,军事思想可分别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军事思想,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军事思想,中国和外国的军事思想等。
一、军事思想发展概况
人类对战争和军队问题的认识,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角度讲,军事思想可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发展阶段。
(一)古代军事思想
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即中国和地中海一带沿海国家,内容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时期的军事思想。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l世纪至8世纪,此时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建立了军队,出现了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军事思想开始萌芽,并逐渐成为专门学科。
专门研究军事的著作有《军政》、《军志》等。
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取得了空前的辉煌成就,涌现出许多杰出军事家及军事著作,如闻名中外的孙武所著《孙子兵法》等。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中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它随着社会的前进、战争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经历了发生、发展的沿革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夏、商、西周时期)
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时期。
约公元前2l世纪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开始。
从此阶级矛盾便成了社会的中心矛盾,战争成了实行阶级统治、维护阶级利益、进行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在最早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很多关于军事与战争活动的记载,据传,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军
志》、《军政》等军事著作,虽早已失传,但在后来问世的《左传》、《孙子兵法》等书中,还保留着一些片断的引文。
在《易经》、《尚书》、《诗经》中也都有些片段、零星的军事思想论述,这些都说明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已经初步形成了。
这一时期,在以车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的基础上,已注意讲究军事谋略的运用,形成了靠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内容的军事思想,奴隶主对外族发动掠夺战争,或用武力镇压本族奴隶的反抗,都是以征讨“违天命者”、“吊民伐罪”、“敬天保民”为号召,并用占卜手段,假借神的旨意和严刑厚赏驱使士卒作战。
它主要表现在:
一是用占卜的方式来决定是否采取战争行动。
占卜有两种结果:吉、凶,前者暗示可以采取军事行动,后者则相反。
二是在讨伐敌人前的誓师大会上,国君会以上帝、上天的名义去讨伐。
如《尚书·汤誓》中有“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不是区区我敢于犯上作乱!是因为夏桀犯下了许多罪行,天帝命令我去诛杀他。
)“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夏桀有罪,而我畏惧天帝,不敢不去征伐。
)在《尚书·汤誓》与《尚书·牧誓》中,记载了周武王对商纣王罪行的揭露,周武王还号召属下奉天帝的名义去征伐不得人心的商纣王,替天行道。
这种天命观思想指导着夏、商、西周三个王朝的军事斗争。
通过这一时期的战争实践,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审势而办、量力而行、众可以击寡、强可以胜弱等军事原则。
从西周时期出现的《军志》、《军政》等军事著作残存的片断中,可以看到这种朴素唯物主义军事原则的反映。
但这些毕竟还是属于经验性的,处于萌芽状态,缺乏系统论证和理论概括。
②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趋向成熟(春秋至秦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迅速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分裂、动荡、争战时间最长的时期(约550年),最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的封建国家——秦。
这时的周朝势力衰弱,仅成为名义上的“共主”,各诸候国间相互攻伐,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据统计,在这500多年的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战争就有770多次,会盟1000多次,这些频繁发生的战争和会盟为军事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
战争的日趋频繁,不仅促进了战术的变化,而且在上层社会中也渐渐形
成尚武的习俗。
如周朝的教育内容主要是:礼、乐、射、御、书、数六项,其中的射、御和乐的部分内容(如武舞)就是军事教育。
在战争的土壤中,诞生了不少杰出的将领,兵家成为当时“诸子百家”中重要一派。
这一时期产生的兵书——《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等,都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中的巨著。
这些兵书探讨了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和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在战略战术上总结出了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军事规律,对以后的战争指导和军事学术研究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尤其《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这部著作中的军事理论和哲学思想,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成为后世兵书的典范,影响深远。
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思想,有了较大的发展,基本跳出了天命观的桎梏,已经能较为理智地去对待战争。
这一时期涌现的大批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家和兵书著作,无论从战争论、治兵论、用兵论及研究战争的方法论等方面,全面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础,标志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已趋向成熟。
③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秦至五代时期)
秦汉至五代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得到极大丰富和提高的时期。
自秦以后,我国历经了西汉、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和五代十国,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其中汉唐两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汉唐盛世”,反映在军事上则是“开疆拓土”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已进入了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尤其东汉以后,铁兵器完全取代了铜兵器。
这一时期的战争特点,是以骑兵为主要兵种、多兵种大规模大集团配合作战,如汉匈百年大战中的大骑兵集团,魏晋南北朝和隋代的装甲骑兵,唐朝的轻骑兵,都是当时军队的主要突击力量。
这一时期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开始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兵家的地位开始下降。
封建统治者忌讳民间谈兵,兵书由国家统一收藏,影响了它的编纂和流传。
尤其是汉代开始流行谶纬术数,使兵书也逐渐充塞一些风角占卜、奇门遁甲等不科学的内容。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重要兵书——汉初出现的《黄石公三略》和后来的《李卫公问对》等,仍然表现出对《孙子兵法》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是战略思想成熟,兵法研究深邃,堪称传世的重要著作。
使我国自汉初已经建立起的由战略学、战术学、军事地理学、军事气象
学、兵器学等构成的军事科学体系更加完整。
这一时期发生的多次大规模战争,如秦灭六国之战、楚汉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把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结合,谋略与决策的制定,以及战争指挥艺术都提高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宋至鸦片战争时期)
从北宋起,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兵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唐代发明的火药应用于军事,创造了火球、火箭等燃烧性火器,被广泛用于战争。
加之宋朝从建国之初,就面临着民族矛盾扩大、阶级矛盾激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剧的局面。
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集中人力开始官修兵书,确立了兵书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
北宋总结古今兵法,编纂了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兵书——《武经总要》,对军事组织、军事制度、用兵选将、步骑训练、行军宿营、古今阵法、战略战术、武器装备的制造和使用、军事地理、历代用兵实例、阴阳星占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论述。
宋神宗元丰年间,又将《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汇编为《武经七书》,对以后的军事学和战争实践都有较大的影响。
元朝时,在连年不断的征战中创造了许多适合骑兵作战的战法,促进了战略战术的发展,但是未见有价值的兵书流传于世。
明代至清代前期,一方面出现了十分保守的只求守城保寨的消极防御作战思想;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带有强烈革新内容的军事思想,如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茅元仪编纂的军事百科全书性的著作《武备志》。
但由于清代统治者无法认识骑兵时代即将过去,火器时代已经到来这一时代特点,反而强调“骑射乃满洲之根本”,忽视对火器的开发与创新,最终无法与西方的坚船利炮相抗衡,被敲开了“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近代军事思想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历经丰富和发展之后,走上体系化的时期。
其主要表现是兵书数量繁多,门类齐全;兵书概括性强,自成体系。
(2)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我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最有价值、最有影响的军事理论专著,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①兵圣孙武
孙武,字长卿,人们尊称其为孙子或孙武子,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今山东博兴北)。
生卒年月不祥。
孙武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最伟大的军事思想家,他的军事巨著《孙子兵法》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古代军事思想进入了成熟的阶段。
春秋时期战争频繁,军事制度得以健全与发展,在上层社会中逐渐形成尚武习俗,尤其孙武从小生长在一个善于带兵作战的家族,为其学习、继承和总结前人的军事学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孙武在青年时代就显露出卓越的军事才华。
春秋末期的齐国,正处于田、鲍、栾、高“四族谋为乱”的阶段,不愿做齐国卿大夫之间倾轧牺牲品的孙武投奔到了吴国。
专心研习兵法,以惊世骇俗的议论,新颖独到的见解,得到吴王阖闾的赞誉,“卒以为将”。
从此,孙武在吴国几十年戎马生涯中,为吴国的崛起和兼并战争立下了赫赫功劳。
他曾与伍员一起辅助吴王制定并实施自强其力、待机而动、分兵轮番袭楚的方略,达到了“疲楚”的战略目的。
公元前506年,吴王采纳孙武等的建议,率部千里奇袭楚国,以3万之兵大败楚国20万大军,连续五战五捷,一举攻入楚国首都26城,使一个长期雄居江汉争霸中原的头等大国丧失了争霸能力。
而吴国则出现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以一隅之地而称雄的局面。
孙武曾屡次提醒吴王要防范南方的越国,但没有受到吴王的重视。
孙武的最终归宿,已不可考。
据《孙子·计》篇的观点,“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孙武很可能在吴王杀掉他的好友伍员之后,感到吴王夫差已经容不得忠臣,毅然归隐,死于吴国灭亡(公元前473年)之前。
②《孙子兵法》13篇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各篇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连贯,构成了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各篇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计》篇:这是全书的总纲,概述了孙武的军事思想。
主要论述和研究战争谋划的重要性,探讨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条件。
提出决定战争胜败的五个战略基本要素(五事)——道、天、地、将、法,和七个战术基本要素(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指出未战之前必须将敌我双方的五事七计加以对比研究,推测出胜利的可能性有多大,才可出师作战。
同时,孙武已经认识到了“兵者,诡道也”。
并且提出了骗敌12法,即“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和两大奇袭原则,即“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作战》篇:本篇主要论述作战的指导思想——速战速决。
首先从战争对经济的依赖关系(“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出发,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速决原则。
继之提出“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作为速战速决的标准。
最后以“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作为速胜和减轻人力、物力、财力的手段。
《谋攻》篇:本篇主要论述运用谋略战胜敌人。
强调以谋制胜,并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规律。
要点有: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经直接战斗而使敌人屈服)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通交手段取胜,再次是用武力战胜敌人,最下策是攻城)。
最后归结到“知彼知己”这一谋攻的根本原则上。
《形》篇:主要论述军队作战要善于积蓄力量,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尔后积极创造条件,寻求敌人的可乘之隙,以压倒的优势,达到“自保而全胜”。
要点有: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先造成使自己不会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以等待、寻求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自保而全胜(即要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应巧妙地运用攻守两种作战形式,取胜条件不充足,就应采取守势;取胜条件充足,就应采取攻势)。
《势》篇:本篇主要论述兵势。
兵势就是军队在作战时所处的态势。
“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
意思是说,要统一指挥众多的军队,靠的是正确的兵力区分和编组;要使众多的军队,行动统一,发挥整体的战斗力,靠的是正确的指挥(旌旗金鼓
的运用);要使军队在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奇正的运用。
奇正,是中国古代军事术语中的常用范畴。
其含义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在兵力部署上,担任正面作战的为正,担任侧击、包围、迂回的为奇;担任钳制敌人的为正,担任突击的部分为奇;列阵对敌的为正,集中机动的为奇。
在战法上,明攻为正,偷袭为奇;按一般原则作战为正,采用特殊战法为奇。
本篇要点有:重视任势;善用奇正;择人任势。
《虚实》篇:本篇主要论述形成兵势之后,制胜敌人的重要法则——虚实。
主要论述在作战指导思想上必须“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主动灵活地去争取战争的胜利。
要点有致人而不致于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因敌变化而取胜 (根据敌情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取得胜利);避实击虚。
《军争》篇:本篇主要论述的军争,即两军作战如何趋利避害和争取先机之利,力争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并提出了“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军事原则。
指出军争的重点是“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后人发,先人至”。
军争的方法是“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悬权而动”。
要更好的掌握主动权,军队的指挥员还应该善于四治,即“治气”(掌握军队士气),“治心”(了解士兵心理),“治力”(发挥战斗力),“治变”(灵活多变)。
并且提出用兵“八戒”,即“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厥,穷寇勿迫”。
《九变》篇:主要论述根据情况随机应变,灵活应用原则的用兵作战之道,并提出了有备无患的备战思想。
主要阐述四个方面:一是知五地,圯地、衢地、绝地、围地、死地;二是知五危,“可杀“、“可虏”、“可侮”、“可辱”、“可烦”;三是“虑必杂于利害”;四是“恃吾有以待也”。
这四点做到就能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多变,取得战争的胜利。
《行军》篇:主要论述军队行动在多种地形上的处置和观察判断敌情的方法,并提出了“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治军思想。
阐述了处军(配置军队)、相敌(判断敌情)和附众(团结整饬内部)三个方面的问题。
另外,孙武在本篇中还提出了“军无百疾,是谓必胜”的重要观点。
《地形》篇:主要论述利用地形的重要性,以及地形对军队作战行动的影响,
强调将帅要重视对地形的研究和利用。
把地形与敌情、天候等融为一体,进行综合研究,进而构成对全面情况的判断,为将帅正确指挥奠定基础。
要点有:地形者,兵之助也;地之道,不可不察。
另外,孙武在本篇中还提出了“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的爱兵观点.
《九地》篇:主要论述在九种不同作战地区的用兵原则,提出了兵之情主速”等作战指导思想。
本篇论述的九地是根据战略要求,把战场上各种地形组合的特点和它所处的位置从全局加以考虑,分为“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绝地”、“围地”、“死地”九类,故称九地。
《火攻》篇:本篇主要论述了火攻的种类、目的、条件以及实施方法。
此外,又提出了“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的慎战理论:“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
《用间》篇:本篇主要论述使用间谍的重要性、种类及其方法,提出了先知敌情“不可取于鬼神”、“必取于人”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强调侦察敌情的重要意义:“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三军所恃而动也”。
并且阐述了要事先掌握敌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综观《孙子兵法》,可以将13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计》、《作战》、《谋攻》、《形》、《势》和《虚实》组成,侧重论述军事学的基础理论和战略问题。
第二部分由《军争》、《九变》、《行军》、《地形》和《九地》组成,侧重论述运动战术和地形与军队配置,攻防战术和胜败关系。
第三部分由《火攻》、《用间》组成,论述了战争中的两个特殊问题。
③《孙子兵法》的主要战略思想
《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及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深刻的谋略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一般规律。
该书无论是对战争本质、军队建设以及战略战术等理论和哲学思想,都达到了当时最高水平,成为后世兵书的典范。
其主要战略思想如下:
第一,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a.重战思想
《孙子兵法》开篇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即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生死,国家存亡,是不可不认真研究的。
春秋末期,诸侯兼并,战乱频繁,战争不仅是各国维持其政治统治,向外扩张发展的主要手段,而且关系到国家自身的存亡。
孙武总结了一些国家强盛、一些国家灭亡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兵者,国之大事”的著名论断,这对于人类认识战争的实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b.慎战思想
孙子始终对战争抱着十分慎重的态度,慎战思想是其军事思想的核心,他的慎战思想,几乎渗透了其兵法的所有篇章,这是《孙子兵法》深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孙武“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观点至今仍具价值。
《孙子兵法》指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为此,孙武明确提出;“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
c.备战思想
“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即战争的立足点要放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严阵以待使敌人不敢轻易向我发动进攻的基点上。
瑞士之所以近二百年无战事,并非仅仅因为它是中立国,而是因为它的战争潜力,在宣布中立后,更加重视国防建设,二次大战时其防空洞大多是几十米,95%的人员可进入地下,据说是人手一支枪,所以希特勒不敢动它。
第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孙武在《谋攻篇》中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战争指导规律的著名观点,这是前无古人的,是孙子思想的精华。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武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不仅揭示了战争指导者对彼己情况的了解与战争胜负之间的关系,而且指明了在了解彼己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双方行动的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确定自己的行动,以战胜敌人。
自有战争以来,古今中外的战争指导者,皆不能违背这一规律。
这条规律,从哲学意义上讲,是实事求是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从战争理论上讲,是分析判断情况的根本规律;从指导战争的意义上讲,是先求可胜的条件,再求必胜之机的重要抉择。
第三,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
谋略,是指用兵的计谋。
《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核心是谋略制胜。
它认为军事斗争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竞赛,而且是敌我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的综合斗争,也是双方军事指导艺术的较量,即斗智。
孙武谋略制胜思想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庙算”制胜
孙子特别强调作战之前要进行周密筹划,“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庙算制胜主要是指战前要从战争全局上,对战争诸因素进行分析对比,做到有预见、有计划、有保障、心中有数,打则必胜,也就是说先求“运筹帷幄之中”,然后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b.诡道制胜
孙子认为要获得胜利还要善于运用计谋。
“兵者,诡道也”,“兵以诈立”,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行为,要依靠诡诈多变取胜。
军事上的诡道是指异于常规的一些做法。
如果能较好地运用诡道,造成敌人的过失,创造战机,就能陷敌于被动。
这种战例,举不胜举,如马陵道之战,诸葛亮的空城计等等。
孙武将诡道归纳为十二法:“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其核心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
c.“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兵法》在作战指导上追求的最高理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通过威慑,达到“自保而全胜”的战略目的。
《孙子兵法》指出:“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即在战争中,百战百胜,并不是好中最好的,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是好中最好的。
这是在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提出以不直接交战方式达成政治目的的“全胜”战略。
孙武称不战而胜为“全”,战而胜之为“破”。
为达“全胜”的目的,在“庙算”时要“先为不可胜”,也就是“庙算胜”。
所以,孙武认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军事行动的上策是在谋略上取胜;中策是用外交手段取胜;下策才是在战场上取胜;攻城则属下下策。
战国时,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逐步灭六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