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街巷新老照片对比(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街巷新老照片对比(二)
导读:我们生活在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美丽城市,每天跨过巷口的小桥,穿梭在车水马龙的大街,身边的景物匆匆掠过,平常而不新奇。
当某年某日你曾停留过的脚步,蓦然回首,记忆却有了变化,惊喜中有带着些许年华老去的惆怅。
时常翻看硬盘中保存多年不舍得删去的老照片,有了旧地重游的冲动,突然发现,平日里司空见惯的场景竟都有了不小的变化。
不用说“沧海桑田”,二十年、十年、甚至三四年内周边的环境日新月异。
此刻,缅怀逝去的岁月,更是对未来的憧憬……
笔者按:近日将整理100多张近二十年来苏州古城区内各地的老照片,标注具体方位,然后在原地尽量根据老照片拍摄的角度展现如今的样貌,让各位读者在新老对比中感受我们这座城市的变化。
(作者:纷纷落英)
(笔者对本系列中许多网友及地方志提供的老照片表示感谢)
一、泰让桥堍枣市街口嘉应会馆
从泰让桥引桥转入枣市街,街口东端第一幢住宅就是嘉应会馆。
嘉应会馆创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建成于嘉庆十八年,系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所属兴宁、平远等五县城乡商贾集资建造。
2007年5月嘉应会馆整建,在此开办美术馆。
原先会馆西侧沿街的民居,也建成了一个高档的住宅小区。
二、东吴电视塔西侧太湖西路的五龙桥
五龙桥建于宋孝宗淳熙(公元1174-1189年)年间,中间一个大孔两侧各两个小孔组成的五孔石桥因而得名。
五个石拱中,最大的跨度达10米,最小的也有8米,显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造桥艺术,是历代江南水路交通的重要通道之一,据《清史稿》中记载:“五龙桥者在宝带桥西五里,由澹台湖鲇鱼口达太湖以通浙之要隘也。
”五龙桥历经数百年风雨,船来车往,破败不堪,至清朝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进行了修复,留存至今,保存较好,为苏州地区仅存五孔石桥,极具
文物价值。
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原先没有太湖西路的时候,吴县西郊的农民进城五龙桥是必经之路;如今随着太湖西路、宝带路等贯穿东西的城区路网完善,五龙桥早已失去了通行的作用,作为文物并行在太湖西路新龙桥的南侧工人瞻望。
三、阊门内下塘泰伯庙
泰伯庙位于苏州市阊门内下塘街250号桃花坞历史街区之中,为纪念古公父(周太王)长子泰伯而建,为江南地区第一座奉祀吴地开发始祖泰伯的庙宇。
现尚存至德桥、至德坊、大殿三间、东西两庑各三间等为清代建筑。
1982年,泰伯庙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泰伯庙一期维修工程于2009年12月竣工,修复了保留下来的至德坊、至德殿等。
根据2011年5月编制的《泰伯庙·阊门西街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复后泰伯庙总占地面积7492平方米,相比之前将占地扩容近六倍。
今后将作为祭祀祠堂,并增设陈列展览,展现泰伯历史文化,使之成为桃花坞片区重要的文化景观和祭祀吴地始祖、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原先至德牌坊是光秃秃地几根石柱竖立在庙桥农贸市场之中;如今农贸市场拆除搬迁,而牌坊外已建了围墙,被很好地保护起来。
四、庙桥农贸市场
泰伯庙外原先是热闹的庙桥农贸市场,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此处是老阊门内居民唯一的小菜场。
狭窄的街道两旁摆满了蔬菜、禽类、肉类、豆制品以及日用小百货摊位应有尽有,一副市井生活的画卷。
然而此地也是交通拥堵的节点,阊门西街往往车水马龙,连行人侧身都难通过。
如今随着泰伯庙的修建,原来的农贸市场已拆除,空出的广场今后将作为祭祀吴地先祖的文化活动场所。
在一片残砖断瓦中依稀还能看到昔日菜场热闹的场景。
五、阊门内下塘外五泾河
小桥流水人家,推开屋门,沿石阶走下河滩头,静谧的小河浜上浣洗着,千百年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就这样演绎着。
如今,河边的老屋样貌依旧,屋旁的树叶更加茂盛。
六、金门景德路口
进了金门城墙内,原先是金阊区少年宫,沿街一排门面房多是开的五金日用品店。
如今这一排都成了服装店。
七、金门城墙,南新桥
从金门城墙内向西眺望,原先南新桥堍的一排老房子都拆了,现在是演艺中心。
八、金门路、广济路口,金阊医院
在这个十字路口,原先有一株高大的广玉兰树在路中央。
2009年地铁二号线开工,这棵广玉兰用吊车移植他处。
如今在这个路口依旧是施工工地,这棵广玉兰不知生长得可安好?
九、三乐湾醒狮路
随着石路商圈西扩动迁步伐,三乐湾地区早已拆迁,一同拆走的,还有我童年的回忆。
阊西幼儿园、丁家巷小学、金阊实小,还有那些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地名,它们生动好听,让我感到亲切熟悉,就像昨天刚走过,我觉得有必要一一列出来纪念一下:北高墩、南高墩、北丁家巷、十间头、夹剪弄、磨坊弄、醒狮路、踏布坊、义慈巷、东阳里、德仙里、永兴里、锦维里、宝莲寺……,还有我最爱的一句诗“三生花草梦苏州”演变来的“三生里”。
站在原先醒狮路路口,向西望去,在一片废墟中远处五中校园内几幢红砖洋楼还能依稀可辨。
十、三乐湾北丁家巷
原来从广济桥南堍向西拐进一条小巷,就叫北丁家巷,南北向与之交叉相接的叫南丁家巷,因苏州人宋代宰相丁谓曾住而得名。
巷内原有丁家巷中心小学,是我的母校,依稀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该校的校歌前几句“雏鹰展翅飞翔,理想闪烁光芒,古运河畔、广济桥旁,美丽的丁小是我成长的摇篮……”
如今,随着三乐湾地区的拆迁,此处夷为平地,成了临时的停车场。
十一、广济桥
在老苏州的眼里,如果问起苏州第一座立交桥,答案也许你不会想到,就是广济桥。
广济路通车,桥跨上塘河,桥下上塘街穿桥洞而过。
如今的广济桥桥面与旧时的比起来,宽阔了两倍多。
十二、上塘街普安桥
普安桥位于苏州市阊门外上塘街,跨鸭蛋桥浜。
桥始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重修。
桥北侧上部建南向关帝庙一座。
1982年列为第二批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民间有着“三关六门”的说法,而“三关”的说法分别指分布在枫桥官道上的金阊关、白虎关和铁铃关,普安桥即白虎关所在。
如今,对桥北的建筑墙体重新进行了修葺,大门重又粉刷了红漆,展现出了新貌。
十三、石路亚细亚商场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金阊区政府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石路三年超观前”。
一时间,以区商业局下属亚细亚集团一大批商业大楼拔地而起,如八面风、威尼斯等,其中的代表就是亚细亚商场,坐落在石路步行街东头阊胥路口。
可惜,这座商场进了新世纪以来一直没有
找到合适的定位,一会儿成了家电超市,如今又成了奥特莱斯的大卖场。
今天站在女人街口再拍亚细亚,仍然觉得那橙黄色的玻璃幕墙是那么地熟悉亲切。
十四、山塘街、渡僧桥下塘口
自从山塘街景区开发后,渡僧桥下塘也变得热闹。
时间不长,变化倒蛮大。
两年前巷口第一家还是卖的烟花爆竹杂货店,如今成了“来伊份”蜜饯店。
十五、上塘街新民桥
山塘街未成为旅游景区之前,这一段只是普通的民宅;如今这里新民桥引桥是山塘景区的出入口,自然是热闹非凡。
桥下右侧的门面房如今成了松鹤楼饭店,与老照片对比一下大致轮廓还是很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