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初中历史中考备考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中考备考策略(一)
一、复习课的特点
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复习课有三大特点:其一是复习课的教学任务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拓展学生知识面,落实高层次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复习方法须有新颖性,不能老调重弹,把复习课上为重复课。
复习课教师要善于标新立异,给学生施以新异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其三,复习课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详略得当,讲清重点、难点和缺点,以提高复习效率。
二、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研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使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
以初中毕业达标指导为纲,使学生能自主完成目标测评为据。
在中学历史复习教学中,必须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考试内容,排除考试要求以外的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三、从历年中考历史试题谈历史复习
从历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分析看,难度较大的题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影响并不大,试题一般为易、中、难的题目比例为4:5:1,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在历史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要只顾偏题怪题,容易好高骛远,考试时难题答不全,容易题失分率太高,中考历史试题逐渐从客观性试题向主观性试题转化,在搞好历史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要只强调答案有几条,只要把要点答全即可,查阅近2~3年的中考历史试题,今年一般不再考,对此,教师要掌握近几年中考信息、试题题型,复习时对学生加以引导。
初中历史中考备考策略(二)
四、历史复习过程中学科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读,它是对教材的进一步熟悉和对历史知识的进一步记忆,考前复习的读,立足点要高,仔细全面。
读目录(章节目录),读子目,读关键词句、注释、插图、习题、大事年表。
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对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做出标记,选读的内容是复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选读是学生复习过程中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有效措施。
2.培养学生的记忆方法。
历史知识头绪繁多,课时有限,记忆困难,而教师的授课时数又是有限的。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牢固扎实,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八种方法:
①字头浓缩记忆法。
②歌谣记忆法。
③地理方位记忆法。
④谐音记忆法。
⑤特征记忆法。
⑥排列顺序记忆法。
⑦触点联想记忆法。
⑧列表图示记忆法。
3.培养学生构建历史学科体系的能力。
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是由历史知识,历史线索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的整体,它反映历史概念的相互联系,历史运动过程,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
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首先从知识要素开始。
知识要素是最基本的单位,知识点由若干个知识要素构成。
以《南京条约》为例,《南京条约》是一个知识点,那么,条约签订时间、地点、性质、内容、危害,就是知识要素。
知识点按照一定的标准连缀而成的知识链,每个知识点都是知识链上的一环,如《南京条约》与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他不平等条约构成一个知识链。
而若干个知识链构成一个知识面,若干个知识面构成知识体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知识要素—知识点—知识链—知识面—知识体系。
如以中国旧民主主义时期为例,由“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三个知识面构成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整的知识体系。
屈辱史分为四条知识链:①《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②发动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③镇压革命,帝国主义帮助清政府绞杀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干涉辛亥革命,帮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支持段祺瑞“武力统一”;④霸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五、正确处理历史复习中的三大关系
1.重点、难点与知识面的关系
复习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但在复习中只注意“点”而不注意面,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点面把握,要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须做到下列两个方面:
①注意复习的广度。
对教科书上的每一知识点应逐一学习,特别要重视那些易为人们所忽视的所谓“非重点内容”。
在单元复习结束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用列表或图示的方法列出该单元的知识结构网络。
②注意对重点的复习和难点的突破。
为切实提高复习效率,应在照顾全面的同时,必须克服事无巨细平均用力的做法,高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要突出重点,必须从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觉去剖析某个重点,不遗余力地讲深挖透,直至揭示其内核和本质。
而达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就必然突破、包围重点难点,这也是历史学科特点本身所决定的。
2.教与学的关系
中考复习既要有教师的积极性,也要有学生的积极性;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调控职能,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使教与学始终能够处于最佳结合状态。
在教的同时,要加强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
要求教师:①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变被动机械地单纯接受教师的灌输为主动地探究未知的历史问题的本质,反对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不良学习行为②对学徒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采章节复习、单元复习法。
3.讲、练、评的关系
讲、练、评是复习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缺一不可。
总复习阶段由于历史科内容广,复习任务重,课时紧,讲课往往犯“满堂灌”的毛病。
而强化训练往往陷入“题海的误区”,对于大量的练习,有些教师只是将参考答看似增大了复习课的密度,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调动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提倡:
①精讲。
没有教师的释疑,就没有质量的提高。
讲授法仍是教师在课堂上处理教材的主要形式,但决不是泛泛地重复教材,而应力争讲出新意,提倡精讲就是要求教师把力用在刀刃上,开思路,促理解,启思维,供范例,达到消化教材,深化教材,理解教材之案,公布出来,让学生自己核对,这三种现象必须加以纠正,因“满堂灌”的讲课方法,目的。
②精练。
“练”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进行信息反馈、了解教学成效,改进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练”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与精讲有机结合,但是“练”要适度,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求质不求量,切忌次数频繁,题海战术,猜题押宝,抄题拼卷,无章无序,无计划,无目标的考试。
初中历史中考备考策略(三)
1、重视基础,注意听课,不放过疑问。
2、建立各科错题本,经常通过自己做错的题反省自己做错的经过。
3、读英语不怕别人笑话,要大声朗读,并经常用英文写笔记,锻炼英文写作能力。
4、可以订一些适合中学生读的报刊,通过多读多看多练,提高写作能力。
5、数学复习应避免题海战术,最好能将课本上的知识分章节梳理清楚,选作典型题,类型题,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准确率上,另外还可以把从前做过的错题集中处理一下,通过改正错误,填补自己的知识漏洞,并将复杂习题的解题思路重新领会,加强对常用解题法的掌握。
6、英语学习保持语感是最好的突击方式,另外可以做一些题型,查缺补漏,将自己掌握不太牢固的语法点、知识点着重领会,记忆。
7、语文能力是长时间学习积累的结果,最后阶段死记硬背的方法对提高成绩没有太大帮助,语文试卷中的阅读题是一个公认难点,很多同学在答题后自我感觉良好,但最后成绩却不尽人意,这是其解题思路与出题者意图的偏差造成的,对待阅读的技巧是要先领会作者的写作观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会用文章中的观点破解问题,这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做题时多注意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
另外,作文也很重要,写作文切记不要跑题,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一些精彩的语句,提高自己的文采,以博高分,老师曾建议,中考之前头脑里至少要装有五十篇范文。
8、理化综合复习重点应着重突出基础题和类型题,对付难题不止重结果,分析解法才是最重要的一环,分析解题思路的脉络,掌握并灵活运用理化题的解题方法是获得高分的基本保障。
9、淡化考试,不要过分关注,过分提醒,像平常一样作息、生活,到临考试适当玩乐、游戏有助于减缓压力。
10、考完一门不要和同学对答案,立刻投入到下一门的准备中去。
老师关于语文复习考试的四个建议:
1、积累运用考准确:积累运用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这部分试题大多不难,但要保证答题的准确率却不容易。
经验:按老师指导复习,在复习时列出重点课文,熟练背诵,灵活运用,准确默写。
在默写过程中把易错易混的名句名词进行归类,不断检测,反复校正记忆。
2、文章阅读考原文:阅读是中考的一个重点,更是难点,现代文阅读答案就在原文里,不要凭空去想,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会,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原文中找答案。
3、文言文考课本:文言文考课本是指课内学过的文言文,因此我们只要掌握一个原则,那就是变文言文为白话文,然后再进行阅读理解,就能巧妙应对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