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1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回忆我的母亲
作者
朱德(1886—1976), 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 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 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 越领导人之一。朱德早 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 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 革命。在党的领导下, 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参加了“八一”南昌起 义;任八路军总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 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抗战以后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勤俭持家 理解、支持革命
1944年 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
人物分析
母亲的品质1:坚强不屈
在剥削阶级的侵害面前,“母亲 没有灰心,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 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 了”。 母亲鼓励作者去寻找新的生活。 在作者幼年以沉痛的三言两语启 发了他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 明的思想。
创作背景
朱德的母亲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 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 散文《回忆我的母亲》。本文最早发表在1944年4 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
字音字形
佃农(diàn) 祖籍(jí)
仪陇(lǒng)
溺死(nì) 劳碌(lù) 私塾(shú)
衙门(yá)
横蛮(hèngmán)
不辍劳作(chuò) 饱尝(cháng)
妯娌(zhóuli) 和睦(mù) 差役(chāiyì)
四字成语
不辍劳作 任劳任怨 宽厚仁慈 为富不仁 吃大户 东挪西借
1.不停地劳动(耕作)。 2.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3.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4.有钱而心狠,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5.饥民聚夺富家食物或去富家吃饭。 6.到处向人家借钱。
年前后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 种菜、喂猪……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
1905年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1908年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聪明能干,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识大体、明事理
深明大义
1919年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勤劳朴实
大革命时期
(1924-1927年)
情感体会
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
寄语: 谁都有自己的母亲。母
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 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 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 宽广。我们应该像母亲爱我 们一样去爱她们。
勤劳朴实、索是什么? 以母亲“勤劳一生”为线索。
3.“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 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这个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点明文章中心并引起下文。
思考
课文倒数第二段表达了哪几层 意思?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 痛悼母亲的离去,二是 高度评价母亲,三是决 心尽忠革命事业。
文章结构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开篇点题,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第2-15段) 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 第二部分(第16-17段) 写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也表达了作者继 续革命的决心。
时间 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个性品质
作者小时候
(记忆时起)
1885~1900
形象分析
节衣缩食供养作者去读书,想着 靠他作为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不受或少受“乡间豪绅地主的欺 压”。
作者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 盟会,母亲毅然支持作者走上了 革命征途。作者接受了马克思 主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母 亲更加积极地支持他。
人物分析
母亲的品质3:勤劳聪慧
“她身体高大结实”,除了煮饭,还要种田,种菜,喂 猪,养蚕,纺棉花。
一生未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前一分钟还在灶 上煮饭”,以劳动为生命,离开土地就不舒服,虽 至晚年,“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了“有铜钱那样厚” 的“家织布”一套衣服可以有两三个孩子“接 着穿还穿不烂”。
问题思考
1.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母亲具有哪些美德?贯 穿母亲一生的优秀品质是什么?
作者
朱德(1886—1976), 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 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 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 越领导人之一。朱德早 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 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 革命。在党的领导下, 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参加了“八一”南昌起 义;任八路军总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 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抗战以后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勤俭持家 理解、支持革命
1944年 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
人物分析
母亲的品质1:坚强不屈
在剥削阶级的侵害面前,“母亲 没有灰心,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 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 了”。 母亲鼓励作者去寻找新的生活。 在作者幼年以沉痛的三言两语启 发了他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 明的思想。
创作背景
朱德的母亲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 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 散文《回忆我的母亲》。本文最早发表在1944年4 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
字音字形
佃农(diàn) 祖籍(jí)
仪陇(lǒng)
溺死(nì) 劳碌(lù) 私塾(shú)
衙门(yá)
横蛮(hèngmán)
不辍劳作(chuò) 饱尝(cháng)
妯娌(zhóuli) 和睦(mù) 差役(chāiyì)
四字成语
不辍劳作 任劳任怨 宽厚仁慈 为富不仁 吃大户 东挪西借
1.不停地劳动(耕作)。 2.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3.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4.有钱而心狠,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5.饥民聚夺富家食物或去富家吃饭。 6.到处向人家借钱。
年前后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 种菜、喂猪……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
1905年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1908年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聪明能干,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识大体、明事理
深明大义
1919年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勤劳朴实
大革命时期
(1924-1927年)
情感体会
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
寄语: 谁都有自己的母亲。母
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 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 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 宽广。我们应该像母亲爱我 们一样去爱她们。
勤劳朴实、索是什么? 以母亲“勤劳一生”为线索。
3.“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 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这个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点明文章中心并引起下文。
思考
课文倒数第二段表达了哪几层 意思?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 痛悼母亲的离去,二是 高度评价母亲,三是决 心尽忠革命事业。
文章结构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开篇点题,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第2-15段) 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 第二部分(第16-17段) 写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也表达了作者继 续革命的决心。
时间 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个性品质
作者小时候
(记忆时起)
1885~1900
形象分析
节衣缩食供养作者去读书,想着 靠他作为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不受或少受“乡间豪绅地主的欺 压”。
作者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 盟会,母亲毅然支持作者走上了 革命征途。作者接受了马克思 主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母 亲更加积极地支持他。
人物分析
母亲的品质3:勤劳聪慧
“她身体高大结实”,除了煮饭,还要种田,种菜,喂 猪,养蚕,纺棉花。
一生未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前一分钟还在灶 上煮饭”,以劳动为生命,离开土地就不舒服,虽 至晚年,“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了“有铜钱那样厚” 的“家织布”一套衣服可以有两三个孩子“接 着穿还穿不烂”。
问题思考
1.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母亲具有哪些美德?贯 穿母亲一生的优秀品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