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水资源消费变化及其与经济和气候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市水资源消费变化及其与经济和气候的关系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水资源短缺已演变成世界备受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使各城市的水资源消费也发生相应的变动,因此有必要开展城市水资源消费变化的研究,探讨水资源消费与经济和气候的关系。

根据城市水资源的消费特点,城市用水可分为生产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两个部分。利用生产用水与GDP数据,计算出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将经济学中的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与模型引入到该领域;用多项式法拟合各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的趋势量,进而分离出气候耗水量。

在此基础上分析生产用水与经济发展、气候耗水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经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总的来说,我国城市水资源消费呈上升趋势,经历了缓慢增加——快速增加——急速增加——趋于稳定的变化过程;各城市的水资源消费总量有一定的地区差异,各省会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的水资源消费量普遍较大,中部的城市居中,西部城市的用水量最少;根据用水结构特点,把我国的城市分为生活用水主导型、生产用水主导型、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相近型三类。

(2)我国各城市的万元GDP耗水量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就时间上来说,基本上是以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为特征;在空间分布上,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的万元GDP耗水量最低,中部城市居中,西部城市最高。(3)我国城市水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变化规律。

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生产用水量迅速增加;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随着节水意识的加强、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

整,生产用水量则出现了减少的情况。(4)温度、降水和湿度是影响各城市气候耗水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各气象因子对城市水资源消费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本文根据各气象要素与气候耗水量相关系数的性质和大小对中国城市进行影响区的划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