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素养论文—中国传统服饰发展及其内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服饰发展及其内涵
论文摘要: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其诞生以来就富有烂漫色彩,随着时代发展,服饰文化愈加以为无穷。

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了历代的印记,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

通过对服饰文化的研究,可有考察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评赏各个朝代风俗习尚,了解服饰本身的演进规律,探究人类进行人体包装的心里隐秘。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发展文化内涵、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服饰文化
据史籍中记载,远在三皇五帝时期,先民们以鸟兽毛皮为衣,进而用麻作布。

后来黄帝正妃嫘祖植桑养蚕,教导人民织布作衣,这就是最早汉服的起源。

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是在商朝建立的,就是把衣服分为两截,即上衣下裳(裳是指裙子)。

腰部用宽腰带束扎。

商朝的时候纺织与刺绣的技术都已十分的纯熟,领襟袖口都有精致的刺绣和滚边。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深衣“,深衣即指上下分裁,但中间缝合而成。

在当时非常流行,男女尊卑都能穿。

(二)汉朝的服饰
汉代深衣仍很流行,汉代是传统冠服制的确立时期。

汉代的裤是开裆的,裤,古称绔。

《说文》:“绔,胫衣也。

”《释名·释衣服》:“绔,跨也,两股各跨别也。

”由此可见,当时的绔是开裆的,外罩以裳或深衣。

后虽然出现满裆裤,但开裆裤仍长期存在。

(二)唐朝的服饰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鼎盛时期,唐朝的染织技术精湛,丝织品的染色图纹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因此唐朝的服饰
质地考究,色彩鲜艳,样式繁多,配饰精美。

大唐服饰雍容大方、华贵典雅,在悠久的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堪称登峰造极,璀璨辉煌。

唐朝女子爱美成风,重视化妆、画眉、点唇,也喜欢涂胭脂。

服饰特点是低领大袖,裙腰高束。

样式主要是上着短襦,下穿长裙,加半臂,肩披帛巾,让长长的裙摆拖地而行,体态轻盈有若天仙般的飘逸高雅。

唐朝男子身着圆领袍衫,头戴幞头、纱帽,幞头是以丝绢裁成方巾,方巾四角下垂四长带,用来裹发的头巾,在唐朝非常盛行。

(三)唐以后的服饰文化
宋朝衣冠服饰虽沿袭唐代传统服饰,但又独树一帜。

当时社会崇尚理学,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的观念,倡导传统保守的道德观。

因此影响所及,服饰不再追求华丽,而以自然俭朴为主。

宋朝男子服饰仍以圆领袍衫为主,以不同颜色来区分等级。

不分尊卑,在各种场合都戴幞头。

女子服饰上衣种类有襦、衫、袄、大袖、半臂、褙子等等,下身也是穿裙子。

其中褙子是当时无论贵贱都流行穿着的服饰,褙子是一种外衣,直领、对襟、长度过膝是其特色。

明朝建立后,恢复传统的汉服服饰制度。

明朝服饰质料种类繁多,刺绣技术发达。

男子服饰仍以袍衫为主,官员朝服仍袭古制,以袍衫颜色和图案来区分官职品位,袍衫官服前有一方形刺绣图案,文官为飞禽图案;武官则为走兽图案。

妇女服饰款式承袭唐宋,襦、裙、袄、衫、褙子、比甲,明朝妇女的礼服为凤冠霞帔。

清朝满州八旗统治者实行了长达三十七年的“剃发易服”,禁止中国传统服装和强迫中国人改穿满族服装,从此汉服在满清时期消失了。

清时代和清末近代,中国男子改穿满族的长衫、马褂、唐装,女子改穿满族的旗袍、旗装。

清代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很多,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等等。

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
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

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

(一)和谐统一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服饰发展史,和谐协调与规矩统一是其文化的真谛。

自中国服饰诞生以来,一直在遵循着物理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的统一,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的和谐、协调。

情景交融、意象统一的美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品质。

(二)标示突出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基本的元素。

这一元素主要表现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对服饰意念表达中的等级尊卑标示、行业职业标示、行为道德标示以及年龄结构性别的标示上。

从原始部落头领与狩猎功臣服饰的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表示,从文官武官的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的标示,从官府制度中常服的礼制到今天的便服,晚礼服等,都彰显了其标示突出的文化内涵。

标识显示不单单是一种“制度”(法制)的要求,更将其作为一种社会道德的规范。

这种将服饰标识功能的意念推到了一种登峰造极地步的文化,也大大推进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

可以断言,如果没有数千年阶级社会冠服制度的保障,“衣冠王国”的殊荣是不可能获得的。

(三)种类多样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又一特征。

从纵向上看,中国历代服饰文化均有较大的差异。

就以中国近三千年以阶级社会为形态的服饰“制度形态”演变的轨迹而言,周礼和汉服不同;唐制与清制差别也大,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服饰制度,都有其特定的礼仪要求。

从横向上看,由于中国地大域广,民族众多,其对服饰款式的追求上、对服饰色彩的忌讳上、对服饰材料应用的技术水平上,以及对服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场所的意象表达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有时还反映出极大的对立。

这种多样性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丰富多彩,又反映了与其他国家的不同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