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数混合运算》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
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一)
学情分析:对于这一类题目,学生在上一学期已有接触,所以可以让学生自学。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操作、归纳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

(学生畅所欲言)
一、旧知铺垫
我们的老朋友淘气也有个爱好,那就是做计算题。

今天,他想和大家比试比试!
1、出示计算题。

要求: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48÷2÷6 16×(15÷3) 18÷2×10
13×2×5 72÷(9÷3) 24÷(2×3)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分数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1、出示问题情境
过渡语:经过课前的谈话,我了解到同学们的兴趣很广泛。

相信大家也参加了不少的兴趣小组吧!淘气在课下的时候对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作了个调查。

2、你从这幅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解决问题: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①请你先估算一下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说明理由)
②请你用图来表示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
③学生独立思考和组内交流后,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④尝试计算
我们用画图的方法,清楚地了解了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请你算一算,航模小组到底有多少人?(学生独立计算)
⑤ 全班交流
A 、12×3
1=4(人 ) 4×4
3=3(人) B 、12×31×4
3=3(人) 预设一:如果学生出现了A 、B 两种方法,并且计算方法较多。

在交流时对于B 种不同算法进行重点交流。

预设二:如果算法单一,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计算方法。

5、思考:回顾刚才的解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

(教师进行引导总结)
6、试一试
有了这惊奇伟大的发现,我们赶快试一试吧!
(1)生独立完成,如有困难可以求助老师或同组同学。

95×53÷76 12÷54÷8
3 (2)全班交流(说一说运算顺序)
四、总结: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五、课外作业
同学们做几张分数、整数卡片,和一些加减乘除符号。

同学们之间互相玩卡片做计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分数混合运算(二)
学情分析:是在教学了求一个数是课时(比)另一个数的课时(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练习的。

教学目标:
1、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春天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正在举行第十届动物车展,我们一起来看看。

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图画上有哪些数学信息?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用画图理解题意
师:大家看这个数学信息(第二天的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51,增加了5
1,你是怎样理解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画图的方法把这些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完整的表示出来。

现在开始。

师:同学们画完了吗?请大家看这几位同学画的。

(实物展示)这是哪位同学画的?你来说一说画这图是什么意思?
2、列式解答
师:大家理解了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出第二天的成交量。

做完后,把你的计算方法和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1)生独立列出算式
(2)小组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
师:谁能结合这个线段图来解释一下1+5
1求的是什么?(生说) 3、体会运算定律在分数中的应用
师:这两种做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以第一天的成交量为单位1,都是求第二天的成交量。

不同点:两种算法不同
三、练习:拓展应用: 两天的门票收入一共是多少?
小记者花喜鹊报道:本次举办的车展会取得了很大成功,前往参观的动物络绎不绝,成交量也创新高。

据了解,车展会第一天的门票收入就达960元,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了6
1。

大家对本次车展会好评如潮,我们期待下届会更好!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三)
学情分析:是在教学了求“比一个数增加(减少)几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练习的。

教学目标:
1、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复习题。

生独立完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情景图。

2、生独立分析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找出等量关系式。

4、让生先估一估,画出线段图。

5、讨论完成。

6、交流订正。

7、检验。

8、教师总结。

1、计算。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电脑用户。

让生认真分析,找准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

3、五年级有多少人?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解方程。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评价: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练习二
学情分析:学生对几类分数应用题已经有所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知识,本节课将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的灵活应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回忆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解题的方法。

二、练习。

第1题说说图意,列式计算。

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第2题第3题分析已知信息。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第4题计算注意运算顺序
第5题解方程
第6题、计算自己体内水分的含量。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三、提升练习
1、出示:“以碗知僧”
2、学生读题。

3、互相交流大意。

4、师讲解大意:
山上有一古寺叫都来寺,在这座寺庙里,3个和尚和吃一碗饭,4个和尚合分一碗汤,一共用了364只碗,请问都来寺里有多少个和尚?
5、学生讨论从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6、教师提示可利用方程的知识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

7、学生讨论完成。

8、交流。

三、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