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绿色高效栽培管理模式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
鲜食玉米的食用方式有:一是可以当成水果,二是可以当作蔬菜。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由于吃的东西太好了,所以三高的人群特别多,为了改善人的身体状况,提倡科学饮食,选择鲜食玉米是很好的一种选择;再者,由于鲜食玉米是粗粮,而且口感香甜,所以市场上需求特别多,成为了畅销的产品。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为了鲜食玉米的增产,为了农民的增收,经过多年的种植经验总结出适宜辽宁省北部地区总结出适宜本地区的鲜食玉米的优良品种、栽培管理等高产栽培技术。
一、鲜食玉米品种选择
1、鲜食玉米的定义
鲜食玉米别名水果玉米,是指品质香甜的、没有角质化的幼嫩玉米。
2、鲜食玉米和普通玉米的品质区别
鲜食玉米比普通玉米鲜嫩、香甜、软糯,口感好。
3、鲜食玉米的籽粒颜色
鲜食玉米有白色、黄色、黑色、紫色、或以上颜色与白色相混颜色等。
4、品种选择
①生育期要求
辽宁省北部地区较冷,无霜期在135d以上,按照自然条件,选择鲜食玉米的品种的生育期在90~110d为宜。
②品质要求
玉米粒种皮较薄、容易嚼碎、易于吞咽,口感细腻、绵软、较甜、较糯、甜而不腻,籽粒饱满、无瘪粒、并整齐排列,玉米穗较大、不秃尖,苞叶较长、包裹果穗完整,具有很好的商品品质。
③主要品种
辽宁省北部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主要栽培品种有:丹糯系列品种、沈甜系列品种等甜糯玉米。
二、地块选择
鲜食玉米对地块选择的要求比普通玉米高。要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壤酸碱度适宜、土壤肥力较高(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相对较高)、土壤耕层较厚的肥沃的农田,此农田土质以壤土为主、保水保肥能力较强,土壤理化性质较好,疏松通气。
1、种子选择
应该购买高质量的、优良的、已经包衣(种子包衣,能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的杂交种,为了确保种子发芽率和纯度较高,在播前进行人工选种,清除混杂的种子和破损的残缺种子。
2、田间隔离
为了保证鲜食玉米的纯度,减少与普通玉米一起种植造成杂交串种、从而降低鲜食玉米的口感的主要商品性状,种植田地需要隔离种植。正常情况下,选择隔离带在300m以上地块种植,隔离带可以种植其他作物,如果种植作物为鲜食玉米时,两个品种的鲜食玉米的花期应相差15d以上为宜。
三、整地与施肥技术
1、整地技术
由于辽宁省北部地区春季干旱、风沙较大的年份很多,为了保证土壤墒情,一般选择春季整地。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壤墒情,为了早出苗,为了出全苗、壮苗,在4月中下旬、春季化冻后、气温、地温适宜时及时起垄,最好是边起垄、边施肥,然后边播种、边镇压,防止跑墒,注意种肥隔离。二是扣瓣整地,由于本地区有的土壤以的砂壤为主、还有秋天易倒伏的特点,在墒情较差的砂壤土地区选择具有保护性耕作特性的半整地,俗语扣瓣整地(即一条垄犁半垄,留半垄不犁)。整地时耕深一般在15~25cm。
2、施肥技术
施肥是非常重要技术环节,目前辽宁省北部地区一般底肥应结合整地一起进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每亩施用农家肥2500~3500kg,或者施用生物菌肥。通过增施农家肥或生物菌肥,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保肥及保水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作物品质、增产的目的。同时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合本地区土壤肥力状况,严格按照控氮、稳磷、补钾,因地制宜的增施中微量元素的原则,确定化学肥料种类和数量,鲜食玉米氮磷钾比例以13∶5∶6,或者相近配方较为适宜。施肥技术主要选择玉米长效专用肥一次性侧深施肥技术,一般亩施缓控释肥40~50kg,缺锌地块亩施硫酸锌1~1.5kg,有的地区可适当增施口肥,的砂性大的地块后期如果看到脱肥,可进行一次追肥。
四、适时早播
为了适宜本地区种植,播种期选择在每年的4月20日至5月5日之间。本着天寒地冷看温度,天旱无雨抢墒情原则,为了
鲜食玉米绿色高效栽培管理模式及病虫害
防治措施研究
孙伟
48
--
提早上市,最好选择地膜覆盖栽培或温室育苗移栽栽培,这样因地制宜提早播种。当土壤5~10cm深处地温稳定8℃~10℃,田间持水量达70%时,即可开犁播种,选用纯度高、发芽率高的种子,进行单粒播种,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为了减少共同上市的负担和保证价格优势,可适当选择分批分期播种,错峰上市。但是一定要注意保证在10月上旬前能够收获。
为了提高产量,本地区多数选择紧凑型、较耐密植的甜糥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一般为亩保苗3600~4000株;如果选择甜玉米品种,由于甜玉米品种多为平展型,应降低其种植密度,一般为3600株左右为宜。
五、田间管理
1、药剂除草
①地膜覆盖种植
在地膜覆盖的同时一次完成播种、施肥和喷施化学除草剂等作业工序。一般都是采用大垄双行覆膜滴灌技术。
②露地种植
根据降雨情况选择苗前、苗后化学药剂除草。一是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选择小雨天喷施化学除草剂除草,一般可选用38%莠去津悬浮剂500mL/667m2+50%乙草胺乳油150~250mL/667m2或43%拉索乳油150~250mL/667m2和40%阿特拉津胶悬剂200~250mL/667m2或90%禾耐斯80~180mL/667m2,或乙阿合剂150~200mL/667m2,兑水50kg,均匀喷洒,对土壤进行封闭处理,消灭杂草;二是在玉米出苗后,如果苗前除草效果不佳,可用苗后除草剂进行药剂杂草。
2、定苗
由于鲜食玉米比普通玉米种子活力差,所以目前多数鲜食玉米品种无法达到精量播种的标准,因此还需要进行多粒穴播,然后在玉米苗4~6叶时进行间苗。间苗次数应当根据田间的病虫害的发病严重程度和出苗多少而定。当病虫害较重或出苗不齐时,可选择二次间苗,第一次间苗选择在玉米3~4片叶时进行,第二次选择在玉米4~6片叶进行;地下害虫严重时定苗可推迟到玉米6叶期时进行。对于出现玉米缺苗现象时,可采用补种或者在缺苗穴附近多留苗等方式补救,达到亩保证率在3500株以上。
3、肥水管理
由于目前化肥选择长效肥料,正常年份在玉米的生长后期不脱肥的情况下,不用追肥。
鲜食玉米对土壤水分需求量较大,需结合当地降雨情况进行合理灌溉。鲜食玉米抽雄前10d至抽雄后20d是其水分临界期,如果此时玉米地缺水严重应及时进行灌溉。如果遇到多雨的天气,应该及时排水防涝,确保雨后田间无积水,以减少病害发生。
六、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会降低鲜食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严重时会造成玉米绝收。病害的防治植保方针为“预防为主、防治为辅”;虫害的防治最好选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严重时采用化学防治。
鲜食玉米的主要虫害有粘虫、玉米螟、蚜虫和地下害虫。虫害一般在在苗期发生,会降低果穗数量和重量;虫害在开花后发生,玉米螟等害虫进入果穗为害,会影响鲜食玉米的商品品质、降低效益。病虫害防治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采用化学防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少量有限度地使用中毒农药;②应针对防治对象的特性和危害特点,合理用药,尤其玉米吐丝期之后要禁止用药;③推荐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低毒有机合成农药。用药时采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合理交替使用或混用来提高防治效果。
1、玉米螟的防治
玉米螟的防治主要采用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最安全、最环保的防治方法。
①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释放时间:防治一代玉米螟:通过田间虫情调查,当越冬的玉米螟化蛹率达到20%左右时,再过10d左右即是田间落卵始期,当累计百株卵量达1~1.5块时,是即第一次放蜂适期;间隔5d为第二次放蜂时间。防治二代玉米螟,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之间,补充这期间自然界玉米螟赤眼蜂的不足。
释放量:防治一代玉米螟,第一次放蜂数量8000头/667m2,第二次放蜂数量12000头/667m2;防治二代玉米螟,每次放蜂数量5000-10000头/667m2。释放设置:设置2个/667m2放蜂点。
释放方法:在每一个放蜂地点,随机选取一棵健壮的玉米植株,在接近中部叶片中间撕开,将不带叶脉的半边叶片向下卷成圆筒形状,然后用牙签别在圆筒内即可。
注意事项:第一,在放蜂前管理好蜂卡,如果遇到降雨天,可以将蜂卡存放在室内阳光晒不到的阴凉处,次日无降雨天再放蜂卡;第二,必须注意放蜂要统一放,不要错期放蜂,以免出蜂不同期而影响防治效果;第三,为了不杀害赤眼蜂,在放蜂期不能施用化学农药,即:放蜂前10d,放蜂后20d内玉米田不施用化学农药。
②白僵菌封垛防治玉米螟
适合在一定区域内由专业队统一操作。封垛时间:通过田间虫情测报来确定当地的封垛时间。本地区从4月份开始,每天对玉米秸秆垛进行检查或者通过剖秆来检查,发现有玉米螟幼虫爬出栖息地开始活动时,就是采取封垛的时间。
封垛方法:用白僵菌粉125g(含活跑子100亿/g以上),使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兑水30g喷雾。按照每立方米的玉米秸秆垛设置一个喷药点的标准,向垛内掏一个30cm/m3深的洞,将喷雾器喷管插入洞中旋转喷施。
注意事项:为保证防治效果,秸秆垛(或茬垛)必须喷透、喷全,不漏垛。由于白僵菌对柞蚕染病力强,所以在放蚕地区不能
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