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要走出舒适圈 全国通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要走出舒适圈
[辅导意图]
每个人都会有惰性,有自己的舒适圈。

所谓的舒适圈是指经过一定时间形成的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状态和人际交往方式。

在这个无形的界线里,人会感到很舒服,走出界线时,则会感到不舒服,很自然地想退回到界线内。

五年级学生一直生活在父母和老师营造的舒适圈中,养成了相对固定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主动走出舒适圈,多一份担当,多一份责任,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勇于创新,磨练意志,提升能力,锻炼品质,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生活。

[辅导目标]
1、体验改变一些习惯性思维和行为的情绪反应。

2、体验突破自我的愉悦体验,激发敢于尝试、突破自我的勇气。

[辅导重难点]
体验改变一些习惯性思维和行为的情绪反应。

[辅导准备]
《一个叛逆孩子》故事剪辑片段多媒体课件
[辅导过程]
一、团体导向与热身阶段:导入发现舒适圈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来做“脑筋急转弯”的游戏?答错了的同学要绕着教室跑一圈。

(课件展示题目,答题)
(1)在第二个同学跑过之后,问你问什么和前面那个同学一样都是沿着这个方向跑呢?
(2)这就是我们的习惯,除了按逆时针方向跑步,游乐园里的旋转木马也是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的。

2.过渡(课件出示):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舒适圈。

意思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界限里,其中有自己熟悉的环境,与自己熟悉的人相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这就是舒适圈。

3.问第三个同学,咱们这次改变一下习惯,你试试沿着相反的顺时针的方向跑试试?(跑完谈感受:感觉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改变习惯小动作带来的不自然、别扭感觉,认识到习惯的强大力量,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
二、团体参与与探索阶段:认识舒适圈
1.自测舒适圈
过渡: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服圈,比如说:我喜欢穿牛仔裤,运动鞋,所以我买了很多牛仔裤,偶尔我穿一下一步裙,高跟鞋,我就会觉得不舒服,但是我也乐于去尝试,比如今天,老师就穿的是高跟鞋,感觉也没那么难受。

那么同学们你们想走出舒适圈吗?下面我要带着大家进行舒适圈的测试,每个同学桌上都有一张测试卷,试试大家是否想走出舒适圈,“是”的请打钩。

(1) 你愿意中学住宿或者去外地学校吗?
(2) 你愿意吃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吗?
(3)你愿意换种上学方式吗?
(4)你愿意跟父母换种方式交流吗?
(5)你愿意看自己不喜欢的书吗?
(6)你在课上经常表达自已独特的想法吗?
(7)你喜欢小房间保持固定的摆设吗?
(8)你喜欢交往不同的朋友吗?
(9)你愿意去贫困山村体验一个月的学习生活吗?
(10)你愿意这节课上与一个从没有或很少合作过的同学合作吗?
大家看看自己的测试结果,数一数,有五个或以上的请举手(学生举手看测试结果),选择“是”越多,说明想走出“舒适圈”的愿望越强烈。

2.结合以上内容交流感受。

(1)过渡:通过刚才的测试,谁来说一说“舒适圈”带给我们的好处与坏处。

好处:有学生觉得习惯了现在的“舒适圈”,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很快乐;有学生觉得每个人的生活学生觉得“舒适圖”有安全感;有学生觉得“舒适圈”是我们的保护圈,未成年人需要家长和老师的保护。

坏处:有学生认为习惯了家长创造的舒适环境,就习惯了享受,自理自立能力效差;有学生认为被家长过分保护,受到了限制,不自由;有学生认为一直依靠家长,遇到困难,家长就来帮忙,耐挫力差;有学生认为养成一种生活习惯后会有
厌烦和懒惰情绪滋....
(2)过渡:人的成长就是走出舒适圈,挑战自我的的过程,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曾经尝试走出“舒适圈”的经历呢?学生自由谈。

成功经验:有学生交流跟父母参加野外探险很刺激,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有学生交流在农村老家生活,虽然生活条件差,但很有趣;有学生交流自己暑假参加了夏令营,第一次在陌生与陌生的学生一起生活,开始很不习惯,后来适应了,并且学会了洗衣服,自己自理能力及适应能力有了很大进步;有学生交流自已原本不喜欢吃香菜,后来尝试吃了一次,现在喜欢吃了;有学生交流自己看了原本不大喜欢看的名著,有了很多收获。

失败的经验:有学生交流自己在旅行时,遇到物质条件差的环境,很不舒服;有学生交流寒假想尝试做一些事情,可父母考虑安全因素,没有做成;有学生交流自己曾经鼓起勇气参加讲故事比赛,结果成绩不理想;有学生交流自己不想让妈妈辅导功课,可遇到难题不会做,还是只有向妈妈求救;还有的学生交流第一次去森林公园看到别的小朋友都在坐海盗船,也想试一试,结果一上去,海盗船荡起来,吓得直喊快停下来,眼泪都被吓出来了。

3.观看《一个叛逆的孩子》视频。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叛逆的孩子》的视频,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呢?是什么让这个孩子发生变化的呢?
(1)观看《一个叛逆的孩子》视频。

主要内容:一个叛逆的孩子每天什么都不干,非常的自私、沉溺电视游戏、甚至晚归等,与父母冲突,亲子关系恶化,离家出走。

离家出走后,他在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不小心从楼上摔下来,双腿残废,他非常沮丧,自暴自弃,父亲看到他个这样,把他从床上拉起来,带着他像刚学走路的小孩一样一步步训练,母亲每天跟他按摩做康复,他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很大转变,最后,他站了起来,投入到父母的拥抱。

(2)交流:是什么让这个孩子发生了变化?
学生自由交流
(3)小结:是的,他经历了这场变故,走出了舒适圈,体验到完全不同的生活,也激发了内心隐藏的美好品质和生活的能量。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认识什么是舒适圈,辩证地看待舒适圈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激发自己不断突破的勇气。


三、团体体验与成长阶段:突破舒适圈过渡:下面我们要做一组突破舒适圈的游戏。

1.练习第一步。

(课件)
(1)在一分钟内找一个很少合作的同学组成一个两、三人小组,如果没有找到,就要上台来表演一个节目。

大多数同学马上行动,找到一个合作伙伴,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找到,按照约定表演节目。

(2)交流感受。

主动寻我合作伙伴觉得蛮顺利,蛮开心;被动的同学体会到犹豫带来的各种滋味。

2.练习第二步。

(课件)
(1)在规定的时间内,两人不说话,用左手轮流画一笔,直至完成一幅画。

“左撇子”的同学改成用右手画。

(2)交流感受。

很多学生交流两人合作蛮开心的;有学生交流自已开始担心对方不配合自己,后来觉得配合很默契;有学生交流用左手画很别扭,但有趣;有学生觉得两人配合不够默契.....
四、团体评估与结束阶段:总结延伸 1.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体会。

生自由谈收获
2.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舒适圈,并尝试从中走出来,体验到改变的滋味。

改变自己,放心去飞才能使自己人生的圆圈越来越大,你才能拥有多姿多彩的人生。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音乐,歌曲的名字叫《放心去飞》,(播放歌曲)让我们放心去飞,勇敢地去追,追一切我们未完成的梦。

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