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 回归本真——幼儿亲自然户外学习的开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

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

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教师要重视亲自然户外学习活动,充分运用多种策略,让幼儿亲近自然,回归本真。本文在分析幼儿参与户外学习意义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幼儿亲自然户外学习策略,以此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一、幼儿亲近自然,回归本真,参与户外学习的意义

帮助幼儿开拓视野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幼儿亲近自然,回归本真。生活在城市的幼儿缺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而这不利于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自然环境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例如,小草虽然渺小,却有强大的生命力,一直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积极地拥抱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因此,教师要创造户外学习的机会,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幼儿亲近自然,回归本真,感悟自然的真谛,探索自然的奥秘。

二、幼儿亲近自然,回归本真,参与户外学习的策略

所谓亲近自然,就是让幼儿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以达到回归本真的目的。为此,教师要优化教

学方法,搜集课外资料,激发幼儿对大自然探究的兴趣,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体会到大自然的奥秘,聆听到大自然的美妙声音。这其中,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

兴趣可让幼儿主动拥抱大自然中明媚的阳光,欣赏大自然中娇媚的花朵,触碰江南如丝的烟雨。在感悟大自然美好的过程中,幼儿可从中体会到生命的真谛,从而回归本真。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户外学习策略的研讨,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引导幼儿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1.自然果园,亲子采摘

采摘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亲近自然,还可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收获知识带来的快乐。以本园组织的某次采摘活动为例。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身体素质等综合因素,本园决定以家校合作的形式举办亲子采摘活动,其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家长起协助作用。亲子采摘活动不仅给幼儿提供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让幼儿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还为幼儿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空间,拓展了幼儿的视野,增长了幼儿的见识。

在活动前,教师向家长、幼儿简单介绍本次活动的规则以及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采摘活动,然后把水果洗净,和老师、其他小朋友一起讨论吃水果前要洗干净等一些生活常识。在识别水果环节,教师可指导幼儿将混在一起的水果按品种重新分类,让幼儿逐一介绍采摘的水果种类。当所有幼儿都完成介绍后,本次“亲近自然,认识水果”的亲自然户外学习目的已经达到,教师可将采摘的水果切好分给幼儿以及家长,并让幼儿通过味觉再次辨别水果种类

(江苏省南通开发区中兴幼儿园,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亲近自然,回归本真,幼儿参加亲自然户外学习活动,可开拓视野,积累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因此,教师要重视亲自然户外学习活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文章主要探究幼儿亲自然户外学习策略:自然果园、亲子采摘,趣拾自然树叶、辨识树叶特征,聆听雨声、趣玩下雨,观察花朵、识别颜色,进入野生动物园、探寻动物奥秘,以发挥环境资源的教育作用,让幼儿积极探索,实现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自然;本真;幼儿园;户外学习;经验;空间中图分类号:G 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

02-0106-03

作者简介:成洁(1989-),女,江苏南通人,二级教师,从事学前教育研究。

. All Rights Reserved.

2.趣拾自然树叶,辨识树叶特征

要想亲近大自然,幼儿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

眼睛,能看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独特,有灵敏的嗅觉,

能感受到大自然中花儿的芳香、草儿的清雅,有敏锐

的听觉,能聆听到鸟儿对大自然的歌颂与赞美。只

有走进大自然,幼儿才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神秘。因

此,教师要积极寻找让幼儿亲近自然的机会。捡拾

树叶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

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让幼儿从小树立热爱自

然、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以本园组织的趣拾树叶

活动为例。本次活动充分利用和发挥幼儿园现有环

境中的有利因素及其潜在的教育功能,让幼儿在环

境中间接地接受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从而产生亲

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本次活动把课堂搬进户

外,把随处可见的落叶作为教学工具,既节省了教师

制作教具的时间,又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环境资源。

捡落叶、数落叶的游戏环节为幼儿提供了亲近自然

的机会,让幼儿能既收获知识,又能得到情感熏陶,

从而达到亲近自然、回归本真的目的。

晴朗的天气是活动开展的基础,在活动中,教师

告诉幼儿不可摘取树上或植物上的叶子,主要捡拾

落在地上的叶子。对此,教师要控制好时间,让幼儿

将收集树叶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然后将捡来

的树叶放在一起,并进行分类。首先把破损的树叶

分出来,再按照树叶的大小分为两类。接下来就是

观察树叶环节,教师可让幼儿从中挑选两片相似的

树叶,说一说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从而明白世

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的道理,向幼儿展现

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3.聆听雨声,趣玩雨水

下雨是非常常见的自然现象,很多幼儿都渴望

在雨中嬉戏、玩耍。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对雨的

喜爱,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观察、感受、了解雨。在有

雨的日子里,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关于雨的课程内容,

让幼儿认识大自然中这一奇妙的天气现象。以本园

开展的聆听雨声活动为例。本次活动由教师带领幼

儿观察雨滴落地的形状,聆听雨滴落地的声音,帮助

幼儿认识自然现象,培养幼儿通过声音、形状观察周

围事物的本领。本次活动按说雨、听雨、玩雨、编雨、

雨趣五个环节进行。

环节一是说雨环节。本环节由讨论雨后的心情

开始。教师让幼儿说一说喜欢在下雨天做什么事,

了解幼儿对雨的感受、喜爱程度。环节二是听雨。教

师可以结合幼儿园大班的教材展开,也可以直接安

排幼儿聆听大自然的雨声。《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

南》指出,要“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有意识地

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

因此在此次活动中,教师以配乐诗朗诵的方式让幼

儿感受有关雨的诗歌的意境美。环节三是玩雨。让幼

儿穿上雨衣雨鞋,在雨中踩水花(此活动自愿进行)。

然后,教师引导幼儿用纸折出一只小船,放在水中,

与幼儿一起进行“远航”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尽情

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参与游戏活动。环节四是编雨。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幼儿提供一些有关

雨的图片、诗歌,让幼儿表达对雨的理解。《3-6岁儿

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愿意用图画和符号

表现事物或故事”。因此在创编环节,笔者让幼儿结

合自己的已有经验,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师提供的

图片、诗歌等口头创编有关雨的小故事。环节五是雨

趣,让幼儿讨论下雨天喜欢做的事情。教师可利用此

次机会向幼儿普及雨天出门要带雨伞、穿雨鞋的常

识,让幼儿简单了解雨水的作用,等等。可见,听雨系

列活动可为幼儿普及生活小常识以及简单的科学小

常识,进一步密切幼儿与大自然的联系,丰富幼儿热

爱大自然的情感。

4.观察花朵,识别颜色

美术教育是利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引导

幼儿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可提升幼儿大脑的控制

和调节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幼儿

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而

学画画要比学说话快得多,可通过绘画表达对事物

的丰富感受。因此,在亲自然户外学习活动中,教师

可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环境,用绘画表现自己的发现,

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鉴于幼儿的年龄、心智发

展以及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幼儿园为活动场所,引导

幼儿观察花朵的颜色,然后进行创作。这个过程不仅

可以让幼儿亲近自然,还可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创造

能力以及对色彩的认知,使其学会用颜色表达情感,

表现事物。

首先,教师带领幼儿寻找美丽的花朵,让幼儿观

察花朵的颜色、叶子的颜色,之后回到教室,进入识

色教学环节。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基础色12色的

卡片,询问幼儿这些卡片中是否有自己观察的花朵

的颜色,如果没有,可让幼儿寻找相近颜色。然后播

放一些关于花朵的幻灯片,让幼儿在有限的时间里

看到更多的花朵,并就花朵的颜色进行讨论,以此激

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最后,教师将主题回归

到颜色识别的内容上,

将植物中少见的颜色与幼儿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