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梅县高级中学、大埔县虎山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广东省梅县高级中学、大埔县虎山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 mL 1 mol·L-1AlCl3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B.75 mL 2 mol·L-1 NH4Cl溶液
C.25 mL 2 mol·L-1的KCl溶液D.75 mL 1 mol·L-1的FeCl3溶液
2、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A.Cu丝B.熔融的MgCl2C.NaCl溶液D.液态HCl
3、某溶液中含有0.2mol/L的NH4+、0.25mol/L的Fe2+、0.4 mol/L的Cl-及一定量的SO42-,则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5mol/L B.0.3mol/L C.0.5mol/L D.0.1mol/L
4、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氯化铁溶液:
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
C.稀硫酸溶液:
D.无色透明的溶液:
5、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Cu2+、Cl﹣、OH﹣B.H+、Ca2+、HCO3﹣、NO3﹣
C.Fe2+、H+、SO42﹣、NO3﹣D.Na+、CO32﹣、OH﹣、K+
6、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分子组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
B.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C.溶液与胶体:本质不同的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g的摩尔质量是24g/mol
C .1molCl 2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约为6.02×1023
D .常温常压下,1molN 2的体积是22.4L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8g 2N 和CO 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一定为A N
B .3.36L 2CO 和2N O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为0.15mol
C .分子数为233.0110⨯的4CH 和3NH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
D .含1mol 氧原子的2O 和3O 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6g
9、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a 体积的X 2气体和3a 体积的Y 2气体化合生成2a 体积的气体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 .XY 3
B .XY
C .X 3Y
D .X 2Y 3
10、自来水中因含有少量 Cl -而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实验室为了除去自来水中的 Cl -获得纯净 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 .过滤法
B .结晶法
C .蒸馏法
D .沉淀法
11、CO 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的导电能力与通入CO 2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不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M→N 溶液中的离子数目减少
B .N 点Ca 2+完全转化为CaCO 3
C .N→P 溶液中的阴离子、阳离子数目均增加
D .N→P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3-+CO 2+H 2O=2HCO 3-
12、已知15gA 物质和10.5gB 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gC 、1.8gD 和0.3molE,则E 物质的摩尔质量是( ) A .100g/mol B .111g/mol C .55g/mol D .55g 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往NaHSO 4溶液中加Ba(OH)2溶液至恰好中和:Ba 2++2OH -+2H ++SO 42-=BaSO 4↓+2H 2O
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2H++CO32-=CO2↑+H2O
C.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D.往Ba(OH)2溶液中加少量硫酸溶液:Ba2++OH-+H++SO42-=BaSO4↓+H2O
14、某溶液中含有Ba2+、Ag+、Cu2+三种离子,现有①NaOH溶液、②K2SO4溶液、③盐酸,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并加以分离,则加入试剂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
15、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H 为-1价):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D.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16、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
A.2 mol水的摩尔质量和1 mol水的摩尔质量
B.32 gN2O4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和32 gNO2氮原子的物质的量
C.32 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和标准状况下11.2 L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
D.10%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5% 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某淡黄色粉末可在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常被用作供氧剂。

根据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及现象填空:
(1)该淡黄色粉末为__________________;
(2)X粉末的名称或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Ba(NO3)2、MgCl2、K2CO3、NaOH,现做以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消失、没有气泡产生;
③向①的上层清液中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
(2)一定不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
(3)依次写出各步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②_____;③_____;
19、Na2O2具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某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测Na2O2与H2能发生反应。

为了验证此推测结果,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Ⅰ.实验探究
(1)图A是制取氢气的装置,从下图中所给仪器中选择一部分组装成一套能随开随停的发生装置,选择的仪器是
_______(填编号)。

(2)装置A中用粗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B装置的名称是______;里面所盛放的试剂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

(3)下面是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A.加热至Na2O2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
B.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打开K1、K2,通入氢气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关闭K1、K2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淡黄色粉末慢慢变成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未变蓝色。

由此可推出Na2O2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Ⅱ.数据处理。

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欲测定C装置硬质玻璃管内白色固体中未反应完的Na2O2含量。

其操作流程如图:
①测定过程中需要的仪器除固定、夹持仪器外,还有电子天平、烧杯、酒精灯、蒸发皿和________,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在转移溶液时,若溶液转移不完全,则测得的Na 2O 2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SO 2是一种有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但它也有很多用途。

Ⅰ.(1)SO 2易溶于水,能部分与水化合生成一种二元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根据硫元素化合价预测,SO 2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3)已知:SO 2不能与盐酸和硫酸反应,但可以与硝酸反应,配平该反应:
___ SO 2 + ___NO 3-+ ___H 2O = ___SO 24-
+___NO + ___H +
Ⅱ.现在小新和小关同学对SO 2与漂白粉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Cl 2和Ca(OH)2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pH 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白粉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
(3)小新推测现象i 的白雾是盐酸小液滴,并进行如下实验,请写出相应的现象:
a.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检验白雾,______________
b.用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检验白雾,______________
小新同学认为可以得出结论:白雾是盐酸小液滴。

但是小冠同学查阅资料,发现Ag 2SO 4,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不溶于硝酸,小冠结合SO 2的性质,分析小新的实验,他认为小新的结论不可靠,小冠的理由是:白雾中可能也含有SO 2,________。

(4)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增强,漂白粉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请写出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

(5)将反应后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和滤液Y。

①取滤液Y,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液Y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沉淀X为____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ⅲ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

21、(1)向AlCl3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产生1mol H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mol。

(3)经常有人因误食亚硝酸钠(NaNO2)而中毒。

原因是NaNO2像食盐一样既有咸味,又有很强毒性。

已知亚硝酸钠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
①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被氧化的是_________元素。

②若此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为0.5mol,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题分析】
1 mol·L-1AlCl3溶液中Cl-浓度为3 mol·L-1,
A.1 mol·L-1的NaCl溶液Cl-浓度为1mol·L-1;
B.2 mol·L-1 NH4Cl溶液Cl-浓度为2mol·L-1;
C.2 mol·L-1的KCl溶液Cl-浓度为2mol·L-1;
D.1 mol·L-1的FeCl3溶液Cl-浓度为3mol·L-1;
故D项正确。

2、B
A.铜丝虽然可以导电,但为单质不是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熔融的氯化镁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且为电解质,故B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但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液态HCl不导电,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3、A
【解题分析】
根据阴阳离子电荷守恒可知,阳离子电荷总浓度=阴离子电荷总浓度。

【题目详解】
阳离子电荷总浓度c=c(NH4+)+2c(Fe2+)=0.2+0.5=0.7mol/L,阴离子电荷总浓度c=c(Cl-)+2c(SO42-)=0.7mol/L,故SO42-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L。

答案为A。

4、C
【解题分析】
A.氯化铁溶液中的氯离子与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
B.合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HSO3-与氢氧根离子会反应,故不能大量共存;
C.稀硫酸溶液中,NH4+、Al3+、Cl-、K+等离子间均不发生反应,故能大量共存;
D. MnO42-在水溶液中为墨绿色,故D与题意不符;
答案选C。

【题目点拨】
在无色溶液中,一些在水溶液中呈现出颜色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
Cu2+、Fe3+、Fe2+、MnO4-、Fe(SCN)2+、Fe(C6H5O) 63-等有色离子等均不能大量共存。

5、D
【解题分析】
A. Cu2+与OH-要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共存,选项A错误;
B.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错误;
C.在氢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要表现强氧化性,会将+2价铁离子氧化成+3价,选项C错误;
D. a+、CO32﹣、OH﹣、K+各离子间相互不反应,可以共存,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6、D
A. 根据酸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而不是根据酸分子中的氢原子个数,错误;
B. 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或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错误;
C. 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错误;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正确。

【题目点拨】
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但不是分散系区分的本质区别;溶液导电能力与溶液中可移动电荷总浓度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无关。

7、A
【解题分析】
A. Mg 的摩尔质量是24g/mol ,故A 正确;
B. 22gCO 2物质的量为22g÷44g·mol -1=0.5mol ,故B 错误;
C. 1molCl 2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约为6.02×1023×2,故C 错误;
D. 应是在标准状况下,1molN 2的体积是22.4L ,常温常压下,1molN 2的体积大于22.4L ,故D 错误;
故选A 。

8、B
【解题分析】
A.2N 和CO 的摩尔质量均为128g mol -⋅,28g 2N 和CO 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 ,其分子数为A N ,故A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由于温度与压强未确定,故3.36L 2CO 和2N O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0.15mol ,故B 错误,符合题意;
C.由A
N n=N 可知,分子数为233.0110⨯的4CH 和3NH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 ,故C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由m=n M 可知含1mol 氧原子的2O 和3O 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6g ,故D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9、A
【解题分析】
根据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在化学方程式中又有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比,故该反应方程式为:X 2+3Y 2=2Z ,故Z 的化学式为:XY 3,故答案为:A 。

10、C
【解题分析】
水易挥发和冷却,可先蒸发,将水与盐类分离,在冷却可得到水,以此解答该题。

A .可溶性盐类物质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故A 错误;
B .结晶法得到盐类物质,不能得到水,故B 错误;
C .水易挥发,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水和可溶性盐,故C 正确;
D .用沉淀法,易引入其它杂质离子,故D 错误。

答案选C 。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侧重物质除杂及混合物分离方法的考查,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分离原理为解答的关键。

11、D
【解题分析】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先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后生成碳酸氢钙溶液。

A. M→N 是反应生成碳酸钙的过程,溶液中的离子数目减少,故A 正确;
B. N 点溶液的导电性几乎为0,说明Ca 2+完全转化为CaCO 3,故B 正确;
C. N→P 为生成碳酸氢钙的过程,溶液中的阴离子、阳离子数目均增加,故C 正确;
D. N→P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 3+CO 2+H 2O= Ca 2++2HCO 3 ,故D 错误。

故选D 。

12、C
【解题分析】
15gA 物质和10.5gB 物质完全反应,生成7.2gC 物质,1.8gD 物质和0.3molE 物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和相等,则E 的质量为15g+10.5g-7.2g-1.8g=16.5g ,E 的物质的量为0.3mol ,则E 的摩尔质量为16.50.3mol
g =55g/mol ,故答案为C 。

13、A
【解题分析】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 4溶液,至混合溶液恰好为中性,离子方程式:Ba 2++2OH −+2H ++SO 42−═BaSO 4↓+2H 2O ,故A 正确;
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H ++CaCO 3=CO 2↑+H 2O+Ca 2+,故B 错误;
C. 铁与稀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Fe+2H +=Fe 2++H 2↑,故C 错误;
D.往Ba(OH)2溶液中加少量硫酸溶液,离子方程式:
Ba 2++2OH −+2H ++SO 42−=BaSO 4↓+2H 2O ,故D 错误;答案:A 。

14、C
【解题分析】
根据题中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并加以分离可知,本题考查离子反应和物质分离,运用除杂原理分析。

【题目详解】
Ag+、Cu2+均与NaOH溶液生成沉淀,逐一沉淀并加以分离,Ba2+、Ag+均与K2SO4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因此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并加以分离,应先加盐酸使Ag+沉淀,再加硫酸钾溶液使Ba2+沉淀,最后加NaOH溶液使Cu2+沉淀,则试剂的加入顺序为③②①。

答案选C。

15、B
【解题分析】
A.NaBH4中H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为0,为还原剂,而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水为氧化剂,故A错误;
B.由反应可知,只有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1个H失去电子数等于1个H得到电子数,则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故B正确;
C.B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只有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C错误;
D.NaBH4中H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为0,只作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B。

16、C
【解题分析】
A.水的摩尔质量是18g/mol,与水物质的量的多少没有关系,A不符合题意;
B.N2O4的摩尔质量是NO2的2倍,故32 gN2O4与32 g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二者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不符合题意;
C.32 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为
32g
2=1mol
64g/mol
,标准状况下11.2 L一氧化碳为0.5mol,含氧原子0.5mol,C符合
题意;
D.物质的量浓度
1000ρω
c=
M
,两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不同,则溶液的密度不同,且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越大,
溶液的密度越大,则前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后者的2倍,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Na2O2或过氧化钠铜或Cu2Na2O2 + 2CO2 =2Na2CO3+ O2Na2CO3+Ca(OH)2 =CaCO3↓+ 2NaOH2NaOH +CuSO4 =Na2SO4 + Cu(OH)2↓
【解题分析】
淡黄色粉末为Na2O2,生成气体为氧气,固体为碳酸钠,由氧气和X反应的产物以及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的颜色可以知道X为Cu,反应Ⅱ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沉淀为碳酸钙,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
淀,据以上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淡黄色粉末为Na2O2,生成气体为氧气,固体为碳酸钠,由氧气和X反应的产物以及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的颜色可以知道X为Cu,反应Ⅱ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沉淀为碳酸钙,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1)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淡黄色粉末为Na2O2或过氧化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Na2O2或过氧化钠。

(2)据以上分析可知,X粉末为铜或Cu;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铜或Cu。

(3) 反应(I)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CO2 =2Na2CO3 +O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Na2O2 +2CO2 =2Na2CO3 +O2。

(4)反应Ⅱ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 =CaCO3↓+
2NaOH;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Na2CO3+Ca(OH)2 =CaCO3↓+ 2NaOH。

(5)反应(Ⅲ)为氢氧化钠与硫酸酮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CuSO4 =Na2SO4 + Cu(OH)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NaOH +CuSO4 =Na2SO4 + Cu(OH)2↓。

18、MgCl2、NaOH和Ba(NO3)2K2CO3Mg2++2OH-===Mg(OH)2↓Mg(OH)2+2H+=== Mg2++2H2O
SO=== BaSO4↓
Ba2++2-
4
【解题分析】
①取一定量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能是Ba(NO3)2和K2CO3反应生成BaCO3沉淀;MgCl2和NaOH 反应生成Mg(OH)2沉淀;MgCl2和K2CO3反应生成MgCO3沉淀,沉淀的组成有多种可能。

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消失,没有气泡产生,证明沉淀中没有BaCO3、MgCO3,沉淀为Mg(OH)2,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MgCl2和NaOH,一定没有K2CO3;
③向①的上层清液中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为BaSO4,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Ba(NO3)2,根据上述分析作答。

【题目详解】
(1)由分析可知,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MgCl2、NaOH和Ba(NO3)2,答案:MgCl2、NaOH和Ba(NO3)2;
(2)由分析可知,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K2CO3,答案:K2CO3;
(3)①中白色沉淀为Mg(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g2++2OH-===Mg(OH)2↓;
②加入稀硝酸Mg(OH)2溶解,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g(OH)2+2H+=== Mg2++2H2O;
SO=== BaSO4↓';
③加入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为Ba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2++2-4
SO=== BaSO4↓。

答案:Mg2++2OH-===Mg(OH)2↓;Mg(OH)2+2H+=== Mg2++2H2O;Ba2++2-4
【题目点拨】
②中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镁是本题解答的关键,常见酸、碱、盐在水中溶解性及主要化学性质在学习中要注意整理和记忆。

19、a c d e 干燥管碱石灰吸收氢气中的水和HCl气体CBAD Na2O2 + H2Δ
2NaOH 玻璃棒
蒸发结晶偏小
【解题分析】
Ⅰ.为推测Na2O2与H2能反应,首选要制得氢气,A为氢气的制备装置,实验室用锌与稀盐酸反应制氢气,制得的氢气中含氯化氢气体、水蒸气,用B碱石灰吸收,C是Na2O2与H2的反应装置,D检验其产物是否有水生成。

Ⅱ.样品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加水溶解,将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进行蒸发操作,根据氯化钠的质量确定含量。

【题目详解】
Ⅰ. (1)能随开随停的装置符合启普发生器装置的原理,利用干燥管仪器结构特征,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生成的气体可以把干燥管内溶液压入烧杯,据此选择仪器为:a c d e,故答案为:a c d e;
(2) B装置的名称是干燥管,里面所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可起到吸收氢气中的水和氯化氢的作用,故答案为:干燥管;碱石灰;吸收氢气中的水和HCl气体;
(3)步骤中的必要操作为打开K1、K2,然后检查氢气的纯度,加热至Na2O2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充分冷却,最后关闭K1、K2,正确的顺序是:CBAD,故答案为:CBAD;
(4)由上述实验可推出Na2O2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 + H2Δ
2NaOH,故答案为:Na2O2 + H2
Δ
2NaOH;
Ⅱ.样品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加水溶解,将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进行蒸发操作,根据氯化钠的质量确定含量,
①操作1是溶解搅拌,需用玻璃棒,操作2为蒸发结晶,即转移到蒸发皿中加热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
故答案为:玻璃棒;蒸发结晶;
②涉及反应为NaOH + HCl = NaCl + H2O,可知40 g NaOH可生成58.5 g NaCl,2Na2O2 + 4HCl = 4NaCl + 2H2O + O2,可知78 g Na2O2可生成117 g NaCl,则含有Na2O2越多,得到NaCl质量越大,而在转移溶液时,若溶液转移不完全,将导致NaCl质量偏小,则测得的Na2O2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物质的含量测定,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题目难度中等,做题时注意把握实验基本操作知识。

20、SO2+H2O= H2SO3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3 2 1 3 2 2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碱性、漂白性 试纸变红 生成白色沉淀 SO 2可以被硝酸氧化成
硫酸根,硫酸根与银离子反应也可以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银 Cl -+ClO -+2H +=Cl 2↑+H 2O SO 24- CaSO 4
SO 2+Cl 2+2H 2O=4H ++ SO 24-+2Cl -
【解题分析】
Ⅰ.(1)SO 2与水反应生成H 2SO 3,化学方程式为SO 2+H 2O= H 2SO 3;
(2)SO 2中S 元素为+4价,既可以升高为+6价,也可以降低为0价、-2价,所以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3)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SO 2氧化成SO 24-,S 元素化合价升高2价,根据题意可知硝酸被还原成NO ,化合价降低3价,根据电子守恒可知SO 2和NO 3-的计量数之比为3:2,再结合元素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
3SO 2+2NO 3-+H 2O=3SO 24-
+2NO+2H +;
Ⅱ.(1)Cl 2和Ca(OH)2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
(2)pH 试纸先变蓝(约为12),说明溶液呈碱性,后颜色褪去,说明又具有漂白性;
(3)小新同学得出的结论是白雾是盐酸小液滴,酸可以使石蕊变红,所以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检验白雾,可以看到试纸变红;盐酸含有氯离子,所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白雾,可以看到白色沉淀;SO 2可以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硫酸根与银离子反应也可以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银,所以白雾中可能也含有SO 2;
(4)溶液变为黄绿色说明产生氯气,即酸性环境中漂白粉中次氯酸钙与氯化钙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离子方程式为Cl -+ClO -+2H +=Cl 2↑+H 2O ;
(5)①加入稀HCl 无明显变化,再加入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液Y 中含有的离子是SO 24-,则沉淀X 为CaSO 4;
②黄绿色褪去说明氯气被反应,而溶液中含有SO 24-,说明Cl 2将SO 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SO 2+Cl 2+2H 2O=4H ++ SO 24-+2Cl -,
21、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消失2Na + 2H 2O
2Na ++ 2OH -+ H 2↑水或H 2O2NaNO 2碘(或I )0.5 mol 【解题分析】
(1)向AlCl 3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 溶液,发生反应AlCl 3+3NaOH═Al(OH)3↓+3NaCl ,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 溶液至过量,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 2+2H 2O ,现象是白色沉淀消失;(2)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 + 2H 2O 2Na ++ 2OH -+ H 2↑,反应中水中H 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水是氧化剂,生成1molH 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2=2mol ;(3)①反应:2NaNO 2+4HI=2NO+I 2+2NaI+2H 2O 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别如下:氮元素:NaNO 2 →NO ,由+3价→+2价,得电
子,所以NaNO2是氧化剂;碘元素,HI→I2,由-1价→0价,失电子,被氧化的是碘元素;②根据反应:
2NaNO2+4HI=2NO+I2+2NaI+2H2O可知,若此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为0.5mol,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