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一下《认识人民币》教案及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一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案及反思
教材依据:《认识人民币》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设计思路: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

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

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本设计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认识人民币和人民币单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让学生学会实际应用则是本节主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铅笔、削笔器、尺子、真币全套。

教学过程:
一、猜价引入,尝试付钱。

得出:1角=10分 1元=10角
1、猜一猜:
师:老师这有几样学习用品,想请小朋友猜猜看,它是花多少钱买来的?
师依次出示:铅笔:7角削笔器:19元尺子:1元
生猜价,师作必要提示。

(用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品猜价,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直入本节课主题。


2、摆一摆
①尝试1元付法,得出:1角=10分1元=10角
师:是的,这把尺是花了1元钱买来的。

如果你买的话,这一元钱你会怎么付呢?
(猜中尺子价格1元后,打破常规,不认先付,使学生兴趣不减,同时也富有挑战性。

)师:在你们的学具袋里有很多样币,你能用这些样币付付看吗?如果哪个样币不太认识的话,可请教周围的同学帮助。

生展示付法。

(摆中认,认中摆,任务双重。

同伴教育,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师板书,板书过程中,学生用到了分币,得出:1角=10分(板书)
师小结得出:1元=10角(板书)
②小组合作,比赛8角的付法
创设情境:(想想做做第5题)小明要寄一封信,邮局的阿姨说:“寄往外地的信要买8角的邮票。

”那么,应该怎么付呢?要请四人小组合作,比比看,哪组想出的方法最多?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竞争的心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生摆。

师调查方法最多的小组,展示并补充其它不同付法。

奖励优胜者。

二、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
师:刚才你们在用样币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呢?
生:有。

师:老师把真的钱都带来了(出示真币全套)谁有不认识的老师可以单独帮助你。

师:谁能帮助他呢?
师:谁愿意帮他忙呢?
(①小面值人民币是这节课的重点,但就学生的感受来说,人民币应该是全套出现的,使学生对我国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②生活中学生对人民币已有了差不多的认识。

“认”在这里不宜花大的时间,说是教师单独帮助,其实是师牵线,生帮生,解决认钱的个别疑难。


2、分一分
师:谁愿意帮老师把这些钱有规律地分分类呢?指名一个学生上台分。

师:另外的小朋友用样币分分,好吗?
展示: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按材料分:纸币、硬币
按面值大小分:
……
师:这些钱尽管分法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

(板书)
(亲自动手分一分,训练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也加深了对人民的整体系统认识。


三、游戏活动:换钱
1、换一换
师:小朋友们,我们认了钱,分了钱,让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换换钱吧!请小朋友找到你的好朋友用用样币去换一次钱,但换的钱可一定要相等。

对这个游戏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换。

(走出位子,找到好朋友做换钱的游戏,既符合了一年级学生的天性好动特点,又达到了巩固新知识的目的,可谓两全其美。


2、反馈
师:你跟谁换的?换了多少?
师:你们换的时候,有没有出现问题?解决好了吗?
四、购物讨论
1、议一议
师:我们找到了好朋友换了钱,开心吗?现在看,这个削笔器我们已猜过价了:19元(出示),看这个,款式不同了,也涨价了:38元(出示),还有1个小的,原价2元,现在1元卖了。

(出示)如果你刚好打算买一个削笔器的话,你会买哪种呢?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回答:
生:我买38元的,它很漂亮!
生:我买1元的,因为我家钱不多,省点钱可以买另外一些学习用品。

(真节约)
生:我也买38元的,我想价钱贵了,质量可能好一些,我想用的时间长一点。

(打算
的真好!)
生:我买1元的,因为我的爸爸妈妈挣钱很辛苦的,我应该少花一点钱。

(多懂事的孩子呀!)师:哪一个你不会买呢?
……
2、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想我们小朋友平时买东西的时候,应该先想一想,买这样东西是不是实用,划算不划算,钱够不够。

如果打算好的话,我相信你们肯定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了!
(购物讨论与教师小结是本节课知识的深化,情感的升华,随机教育意义相当大。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原有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改变,除了改变了教材中例题原有的呈现方式外,还对练习部分也进行了删改。

用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品猜价导入,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直入本节课主题。

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分一分、换一换、议一议等形式,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接受了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