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理论发展与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衡计分卡理论发展与研究综述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理论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于1992年提出的一种综合性的绩效管理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

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企业绩效管理理论的重大突破,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一种新
的模式和思路。

20多年来,平衡计分卡理论在学术界和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旨在对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全面了解该
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

一、平衡计分卡理论发展
1.1 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提出
平衡计分卡理论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提出。

他们在1992年的一篇学术论文《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中首次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概念。

该论文发表之后,引起了广
泛的反响和关注,迅速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

卡普兰和诺顿在论文中指出,传统
的绩效评估主要关注企业财务绩效,而忽视了其他非财务领域的绩效表现,这限制了企业
对绩效的全面把握。

基于此,他们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概念,旨在同时考虑企业的财务和
非财务绩效指标,从而实现企业绩效的全面评估和管理。

1.2 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完善
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理论的发展,平衡计分卡理论逐渐得到了完善和丰富。

卡普兰
和诺顿在1996年的著作《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中对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和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完善。

他们指出,企业绩效管理需要
将战略目标与具体的行动相结合,平衡计分卡不仅是一个绩效评价工具,更是一个战略管
理的工具。

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四个基本的绩效指标,即财务绩效、顾客绩效、内部
业务流程绩效和学习与成长绩效,构成了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

这一框架在实践中得到
了广泛应用,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

二、平衡计分卡理论研究
2.1 学术研究
平衡计分卡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并吸引了大量的学者进
行深入研究。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对平衡计分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取得了
丰富的学术成果。

在理论方面,学者们对平衡计分卡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探索了其在
战略管理、绩效评价、绩效激励等方面的理论内涵和应用价值。

在研究方法方面,学者们
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案例分析、实证研究、问卷调查等,对平衡计分卡在不同行业和
企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

2.2 实践应用
平衡计分卡理论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学术界,同时也得到了企业实践的积极参与和
应用。

大量的企业利用平衡计分卡理论进行绩效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平衡计分卡的
实际应用丰富了理论研究的内容,也验证了该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企业通过
平衡计分卡理论,能够全面了解和评价企业的绩效表现,指导企业的战略制定和实施,提
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2.3 理论创新
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学者们对平衡计分卡理论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提出
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理论概念。

他们不断拓展平衡计分卡的应用领域,探索了其在不同行业
和企业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为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学者们也
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平衡计分卡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三、结语
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发展与研究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在这段时间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该理论既有着较为丰富的理论内涵,又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应用,成为了企业管
理中的重要工具。

在未来的发展中,平衡计分卡理论将继续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和
研究,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信随着理
论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平衡计分卡理论将会为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推动企业管理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