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球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群摄入感染性的球虫卵囊后,就会引起肠道黏膜出血和发生严重腹泻情况,也就是生产中常说的猪感染了球虫病。
一般刚出生1~2周龄的仔猪容易感染,因为仔猪可以接触母猪携带的球虫卵囊而发病,同时在仔猪断奶时,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饲养方式和饲料发生改变,消化系统不适应等,也容易感染球虫病。
群;球虫病;原因;防治
仔猪球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
张爽
(北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朝阳122100)
猪群发生球虫病后,如果管理完善、尽快得到救治,虽然发病率较高,但是死亡率不会很高,但是仔猪恢复健康后,消化系统会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修复,这样会大大降低仔猪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进而损害猪场的经济效益。
为此将仔猪发生球虫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简述如下,供广大养猪朋友参考和借鉴[1]。
1猪球虫病的发生原因
1.1饲养密集和湿度过高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猪群饲养相对密集,尤其是仔猪在哺乳期需要较高的温度,为了节省能源,通常饲养密度更大一些,不仅增加仔猪争抢采食和饮水机会,降低仔猪体质和免疫力,诱发仔猪
继发感染球虫病,而且饲养密集情况下,还会增加单位面积内粪便
和球虫卵囊数量,进而加大仔猪感染球虫病的风险。
如果圈舍环境潮湿,不能定期清理粪便和尿液,这样卫生条件较差,更加有利于球虫卵囊的增殖,环境中存活的球虫卵囊数量较多,随时可以对饲料、饮水、母猪乳头或身体等造成污染,进而增加仔猪接触机会和发病风险。
另外球虫卵囊还可以附着在污浊的飞沫中进行快速传播,造成疾病的进一步扩散和蔓延[2]。
1.2定期驱虫工作不力
有的养殖户饲养环境恶劣,地面潮湿,污水横流,这样不仅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快、存活数量多,而且还容易致使猪只体表污浊,诱发猪群感染体内或体外寄生虫病。
尤其在梅雨季节或冬季寒冷时,仔猪容易流行球虫病。
如果不能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定期进行驱虫,实施合理的驱虫计划,猪群感染球虫病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3管理水平低下
为了保持仔猪体温,产仔舍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比较适合球虫卵的增殖和发育。
通常病猪排出球虫卵后,经过16h 就可以发育成感染性卵囊。
母猪发生球虫病后,每次可以通过粪便排出大量的球虫卵,一般每克粪便就能携带10万个球虫卵囊,而仔猪摄入100个球虫卵囊就可以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由此可见每克病猪
粪便就能够感染1000头仔猪。
如果管理水平较低,尤其是产仔舍温度过高或过低情况下,再加上环境潮湿,仔猪体质和免疫力下降,极易诱发仔猪感染球虫病。
同时仔猪在断奶前后,需要由哺乳母乳更换为采食外界饲料,此时管理不善也容易诱发仔猪感染球虫病,严重威胁仔猪的健康状况。
2防治措施
2.1保持合理密度和湿度
随着猪只生长发育随时进行扩栏或转舍,保持饲养密度合理,不仅避免争抢饲料或饮水而降低猪只体质和免疫力,还可以减少单位面积内产生的粪便和废弃物。
同时定期清除猪群粪便,并运输到外面集中发酵处理,有利于杀灭里面存活的细菌、病毒和球虫卵囊等病原体,降低猪群感染各种疾病的机会[3]。
加强通风管理,将舍内的湿气尽快排出去,控制仔猪发生球虫病的有效措施为降低圈舍湿度,并且及时更换潮湿垫草,保持圈舍干净干燥,消除球虫卵囊繁殖的有利环境。
如果圈舍内地面过于潮湿,可以用木糠或石灰进行吸附,帮助圈舍尽快恢复干燥状态。
2.2做好驱虫工作
建议做好猪群体表清洁卫生工作,是防控猪群感染体内外寄生虫的首选措施,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方案。
根据当地球虫病流行情况,需要做好驱虫计划,定期对猪群进行体表和体内驱虫工作,尤其是对于种猪群,做好驱虫保健工作尤为重要,避免成为带虫者,进一步传染给仔猪群体。
为了达到驱虫和消毒目的,生产中大多选用1%的敌百虫溶液来擦拭猪只身体,对体表寄生虫可以起到很好的驱虫效果。
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阿维菌素粉,按照0.15g/kg ·bw 的剂量来使用,不仅可以驱除体外寄生虫,还可以杀灭体内寄生虫。
单独防治球虫病时,可以使用5%托曲珠利混悬液能够达到理想的驱虫效果。
2.3加强环境管理
在母猪分娩前需要进行驱虫处理,但是需要确保仔猪生命安全不受影响。
在母猪转入产仔舍前需要将圈舍进行彻底冲洗和消毒,例如将地面、垫料、栏杆、设施、料槽、水槽等所有东西进行全方位清洗和消毒,最好选择热碱溶液来消毒处理,有利于彻底杀灭环
境中存活的球虫卵囊,避免仔猪出生后接触到受到污染的饲料、饮水或器具[3]。
作者简介:张爽(1986.7—),女,辽宁朝阳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检测工作。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04.008
. All Rights Reserved.
精细护理仔猪,每天认真检查产仔舍温度和湿度情况,根据外界天气变化合理调整产仔舍的温度,防止发生温度过高或过低情况,保证仔猪生活在舒适的温度条件下。
进而提高仔猪体质和抗病能力,增加抵御球虫虫卵的能力。
同时及时更换潮湿垫草,避免仔猪受凉发生腹泻,而诱发球虫病。
在仔猪断奶前后,需要供给营养全价且容易消
化的饲料,并且逐渐过渡饲喂,消除消化系统不适感,增强消化功能,
避免发生腹泻或球虫病,维持仔猪的健康状况。
█
参考文献:
[1]周国华.一例猪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J].当代畜牧,2018(17):52.[2]孟凡国.一例猪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J].当代畜牧,2017(36):58.[3]夏伟.猪球虫病的诊治[J].新农业
,2017(7):15.
业农村部颁布的《非洲猪瘟诊断规范》描述最具代表性的急性型非洲猪瘟(以下简称非瘟)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发病急,体温高热,皮肤出血,脓性分泌物,便血,死亡快,死亡率高。
但临床猪病中具有这类临床症状有许多种,常被统称为猪的烈性传染病。
这些病不仅临床症状高度相似,病程及病死率也高度相似。
尽管其病原病因不同,但在临场诊断上极易混淆,容易给防治工作造成重大损失。
无论是养殖大户还是驻场兽医人员,尤其是地方(县乡两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的官方兽医,均应具备这类疫病的鉴别诊断
能力。
非瘟相类似;猪病;鉴别诊断
临床上与非洲猪瘟相类似猪病的鉴别诊断
施晞
(南平市建阳区动物防疫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南平354200)
据农业农村部报道,自2018年8月我国首次报道非瘟疫情发生,截至2019年7月3日,全国共发生非瘟疫情143起,扑杀生猪116万余头。
可谓损失惨重。
急性非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体温高达42℃,沉郁,厌食,耳、四肢、腹部皮肤有出血点,可视黏膜潮红、发绀。
眼、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呕吐;便秘,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腹泻,粪便带血。
共济失调或步态僵直,呼吸困难,病程延长则出现瘫痪、抽搐等其他神经症状[1]。
妊娠母猪流产。
病死率可达100%。
病程4~10d 。
临床上具有上述症状的猪病很多,既有病毒病,也有细菌病。
其相类似的临床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的中期和后期,也有发生在病早期
的,极易混淆。
因此必须及时确诊,正确防治,损失才能降到最低。
1类症病种
相类似疫病,主要是它们有相类似的代表症状,如出现高热或高温稽留、出血、高死亡率是猪烈性病的代表性症状,但临床症状上也常有各自的差异。
临床上经常见到的病毒性病有4种,即非瘟、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细菌性病为5种,即仔猪副伤寒、猪李氏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丹毒。
其中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仔猪副伤寒、蓝耳病,这5种病均有可靠疫苗预防,认真防疫的规模猪场(大户)目前已很少发生。
2临床鉴别诊断
2.1从流行病学特点上找差异
所谓流行病学特点,主要指发病年龄、季节、病程等。
在上述9种病中,仔猪副伤寒多发生于3月龄内仔猪,猪圆环病毒病猪下痢多发生于架子猪,猪蓝耳病多危害母猪和幼猪。
又如病程上非瘟比猪瘟短(猪瘟一般要1周甚至半月以上,而非瘟一般4d 左右即死亡)、死亡快的应怀疑非洲猪瘟,病程长的则怀疑猪瘟。
2.2从出现的临床症状去找差异
临床症状指通过直观检查,即眼睛能看到的病态,如毛色、皮肤、可视黏膜、呼吸、姿势、步态、体表淋巴结以及粪尿的颜色气味形态等方面的变化。
只要细致观察和相互比较,便可从中找出差异来。
1)体表变化上的差异:蓝耳病患猪两耳呈深蓝紫色瘀血状,猪丹毒病猪发病2~3d 后身上会出现规则的菱形或方形淡红色、紫红色疹块,而且疹块会高于皮肤表面,非常典型,而非瘟及其他病则猪皮肤红斑无规则。
2)拉稀变化上的差异:仔猪副伤寒、猪圆环病毒病、猪瘟、非瘟4种病均具有拉稀症状,但仔猪副伤寒呈顽固性腹泻,排淡黄色带恶臭的稀糊样粪便,猪圆环病毒病呈浅黄色水样拉稀,有时呈喷射状。
猪瘟、非瘟病猪呈间歇性拉稀,粪便带血;猪瘟常先便秘后拉稀。
3)呼吸症状的差异: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均可出现呼吸道症状,其中猪肺疫病猪呼吸急促至极度困难,呈犬坐势,流脓性鼻液,咽喉部肿胀,坚硬发热(“锁喉风”),可在数小时到1d 死亡。
4)流产现象的差异:猪蓝耳病的流产多发生在怀孕后期,产死胎及木乃伊胎,产下的弱仔发生呼吸障碍及很快死亡;而李氏杆菌病除了流产症状外,病猪常有运动失调、转圈、头颈后仰呈“观星”等神经症状,两者容易区别[2]。
2.3从剖检病理变化上进行区别
1)肠道病变:仔猪副伤寒病猪的大肠坏死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出血,在回肠和盲肠黏膜上有灰色弥散性麸皮状坏死灶,肠黏膜增厚肿胀,脾肿大,肠系膜及肠淋巴结肿大出血。
猪瘟病猪结肠的回盲瓣处常有钮扣状溃疡病灶。
2)淋巴结病变:猪瘟的淋巴结切面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花纹样病变。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04.01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