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维新变法运动 (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康有为和梁启超发起了公车上书,其主要内容是( B )
A. “自强”“求富” B. 拒和、变法
C. 民主、科学
D. 富国、强民
3. 李克强总理赞誉严复“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 严复的主要成就是( C ) A. 编著《海国图志》 C. 译述《天演论》
B. 率军收复新疆
D. 创办《新青年》
4. 某校八年级(2)班学生编导的一场历史剧涉及以下
维新变法运动。(或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这首绝命诗是由谁所作的?
谭嗣同
(2)“有心杀贼”中的“贼”指的是谁?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3)他为何“无力回天”?
因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实力强大,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过于弱小,所以“无力回天”。
(4)从上述诗句中,我们可以学习吟诗之人怎样的 精神?
为进步事业不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
1. 在维新变法运动的诏令中,致使“举国守旧迂腐 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 政为敌”的一项是 ( A )
①裁撤冗员,任用维新派人士 ②发展农工商业
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
④裁汰旧军,训练新式陆海军
8. “观万国之势,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 强,小变仍亡。”这是哪一派别的观点?( B ) A. 顽固派 B. 维新派 C. 洋务派 D. 革命派 9.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 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 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 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 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此人主张( D ) A. 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 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C. 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点有什么不同? 日本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的 技术和军事器物。 (3)根据材料一、二,概述康有为、梁启超所表达的主张。
希望清政府能变法图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 治制度,以维护清朝的统治。 (4)为实现这些主张,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
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2.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 的一项是(
A
)
3.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里的“政治制度”应理解为 (B ) A. 宣传马克思主义 B. 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C. 在思想领域开展新文化运动 D.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0.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有(
B )
①改革政治②兴办新式学校③翻译外国书籍④建设海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1.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讨论戊戌变法,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D
A.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令,宣布变法 C. 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 维新” D. 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整理好后,交给当时避住在日本驻华使馆的梁启 超,请梁帮忙保管和处理;第二件事是与他的武功
老师又是至交好友的“大刀王五”诀別,把随身佩带的 “凤矩”宝剑赠送给王五,并希望王五能继承他的改良 事业;第三件事是在自己的居住地给自己写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是以他父亲的身份而写,信中都是责骂自己的 话,什么大逆不道,什么不忠不孝,什么变法改良是逆 天行事……并最后表示要脱离父子关系。他这样做的目 的,是想让他的父亲免受牵连。果然,后来由于有了这 封信,他的父亲仅被撤职了事,家属也未受连累。待信 写好不久,清兵即来到他的住所将他逮捕,时为1898年 9月25日。仅隔三天,即到了9月28日,他就血洒菜市口, 年仅33岁。
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
梁启超、光绪皇帝;纲领:“明定国是”诏令。据此判
断,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C ) A. 1894年(农历甲午年) B. 1901年(农历辛丑年) C. 1898年(农历戊戌年) D. 1911年(农历辛亥年)
5. 下图两位人物共同参与的历史活动有(
动(
B
)
A.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 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二、综合题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上书道:“(局势)譬犹地雷四伏,药线交通,一处火 燃,四面皆应……割台之后,两载遂有胶州……恐自尔之后,皇上
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故当今日而思
12. 某校八年级要排演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张
军扮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扮演商人的他应最
赞同下列哪项法令?(
C )
A. 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训练新式军队
13.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 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散,但作为一场更 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 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
图存,舍变法外,更无他巧。”
材料二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19世纪60年代初), 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对人说:“30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 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 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 其在此乎?”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中国当时的局势如何。 中日甲午战争的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民族危机 不断加深。 (2)从材料二俾斯麦的话里可以看出,当时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重
B )
①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②创办《时务报》
③成立兴中会
④参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功的话,下列情景可能出 现的有( A ) ①人们能看到新创办的报纸②考生在考场上仍为 写八股文而发愁 ③陆海军的士兵们要接受新式训练④清政府增加 部分衙门,吸收有才能的人任职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7. 梁启超说:“近50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 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 ,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在中国的近代史 上,与“第二期”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 ) A. 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谭嗣同牺牲时,北京没有他的亲人,他的亲人
都在湖南。而他的朋友则是死的死,跑的跑,也没
有什么人了。这时,总算还有一人挺身而出,亲自
为谭嗣同收尸埋葬。这人就是“大刀王五”。第
二年,王五又与谭嗣同的家人一起把谭嗣同的骨 骸运回湖南浏阳老家,造墓于城外的一处石山下 面。至于“大刀王五”其人,他后来的遭遇如何,最 终结局怎样,则众说纷纭,难以统一。
4. “提倡西学废科举,西宫太后泪如雨。祖宗之法不能变,亡国 不能亡祖先……君王一去入瀛台,风卷落花扫芳尘。道是天公感 秋色,染得晴空透碧红……”对该诗歌所反映的内容,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D ) A. 序幕——公车上书 B. 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 C. 指导思想——变法图强 D. 失败的根本原因——袁世凯叛变
第一单元 民族危机与晚清时期的救亡运动
1. 了解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康有为、
梁启超等人的主要活动。
2. 掌握“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维新变
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马关条约 康有为
维 新 变 法 运 动
天演论 变法维新 自强保种
1898
维 新 变 法 运 动
八股文
京师大学堂
一、单项选择题 1. 北京承载着中国历史的辉煌与屈辱。1895年,北京的 居民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B ) A. 义和团围攻各国使馆 B. 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公车上书 C. 慈禧太后仓皇出逃 D. 京师大学堂门前人来人往
谭嗣同与“大刀王五” 清朝晚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变法运动失败了。 慈禧下令镇压,康、梁外逃,而谭嗣同、杨锐、林旭、刘 光弟、康广仁和杨深秀等六人被捕,并于1898年9月28 日被斩首于北京菜市口刑场。这六个人,史称“戊戌六 君子”。在这六个人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谭嗣同。因 为他事先已获悉自己将被捕的消息,而他的好友“大刀 王五”及当时日本驻华使馆中的几个日本友人,也都表 示愿意帮助他出逃,但他都一一拒绝了。他说:“各国变 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在被捕之前, 他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将自己所有的文稿、书信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