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成瘾学生的特点以及心理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网成瘾学生的特点以及心理特征
作者:马菊红
来源:《新课程》2022年第21期
“上网成瘾”是指小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面。
上网成瘾不只是玩电脑,更多地体现在喜欢玩手机游戏上,不安心学习。
上网成瘾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
基于此,对上网成瘾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一、上网成瘾学生的特点
(1)性别特点:调查显示,在上网成瘾学生群体中,通常男生要多于女生,这是因为男生更富有冒险精神,接触网络更为频繁,同时自制力又较差,因此更容易沉迷网络。
(2)年级特点:在上网成瘾学生群体中,低年级学生要多于高年级学生,因为低年级学生自控力较差。
(3)学校特点:调查显示,重点小学学生上网成瘾现象的发生率要远远低于非重点小学。
说明学校的教育环境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有着较大影响。
(4)家庭特点:家庭氛围良好的学生上网成瘾现象的发生率要远远低于家庭氛围差的学生。
访谈了解得知,家庭氛围差的学生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与关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便会在网络中寻求慰藉或宣泄。
(5)个体特点:一是学困生。
学困生在学习中得不到优越感和满足感,便会从网络中寻找优越感和满足感,进而沉迷网络。
二是社恐者。
调查得知,在现实中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学生通常会选择与网络中的陌生人交友、聊天。
三是自控力差者。
访谈了解得知,这些学生一旦上网就很难控制自己停下来,长此以往就会沉迷网络。
二、上网成瘾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寻求满足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外界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充满好奇,渴望与他人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渴求外界的支持和认可。
但从访谈了解得知,在现实世界中,由于种种因素,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而网络世界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方式帮助他们获得了内心世界的满足。
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小学生觉得拥有了自己的天地,在这个天地中,可以尽情地宣泄内心的压抑情绪,同时获得快乐与满足,并渴望再次获得美好的体验。
对于自制力弱的小学生而言,当重复的行为不能很好地控制的时候,网络成瘾就随之而来了。
(二)逃避未来
逃避未来指的是只注重当下的享受,不为未来的发展而担忧,不考虑结果,缺乏未来的发展目标。
具有逃避未来心理特征的小学生对当下和未来多采用消极的情绪应对,这种消极的
心态大大降低了对网络信息不良的感知,沉迷于网络而不自知。
上网成瘾的小学生未来的发展目标不明确,不会要求自己必须达到什么程度、完成什么任务,因此对待网络、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及时行乐,即使知道网络成瘾会对自己的学业、人际交往以及其他方面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往往也不予理会。
三、針对小学生上网成瘾问题的建议
(一)学校要加强教育引导
学校要加强对小学生的教育,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认识到网络好的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网络不好的一方面,然后扬其长而避其短。
例如,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辅助教学,将书本知识通过网络渠道以影视、动画的形式进行灵活、生动的呈现,在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小学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转化小学生对网络的固有认知,将网络视作学习的重要媒介。
对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浏览健康网站,抵制不良诱惑,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获得提升的方式来寻求满足感和优越感,将网络的积极作用最大化,从而消除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小学生要提高自控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制力相对于成人而言较为薄弱,也没有形成自我意识。
因此,网络成瘾问题的解决需小学生从自身做起,有意识地锻炼自身的意志和品质,努力提高自控力,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加强自我管理,提高应对生活问题的能力。
对此,小学生要深刻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认识到现实生活应解决和处理的问题,做到合理安排自己的娱乐和学习时间,有节制地上网。
小学生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加强自我监督,树立正确的期望值,在这基础上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再沉迷于网络。
(三)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引导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此,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给予孩子支持与关爱,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在精神层面富足的人,而不需要在网络世界中寻求慰藉。
对此,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通过和谐的亲子关系来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人际沟通技巧,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其摆脱与他人的对立心理,更好地应对现实困难和问题。
另外,父母还要加强对孩子上网时间的约束,加强监督和引导,使之正确地认知和使用网络。
注:本文系甘肃省临夏州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小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立项号:LX[2020]GH08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