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形成原因及转化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困生形成原因及转化措施

自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差生” 等带有贬义色彩的字眼已逐

渐远离人们的视线,“学困生”作为对智力发展正常、暂时学习上有困难学生的称谓逐渐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学困生”

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注重。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家庭原因

溺爱:现在家庭中孩子越来越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大人围着一两个孩子转,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或主角。这种社会现实造成了家长对孩子溺爱有加,百依百顺,养成了孩子怕苦、怕累、怕难、贪玩、依赖性强、骄横、任性、惟我独尊的性格。

放纵:农村家长工作时间不固定,经常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没有时间和精力注重孩子的学习;另外局部家长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心有余而力缺乏;再者局部家长意识不准确,认为学习无用,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孩子的吃、穿、用上。以上原因都造成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过于放纵。

2、自身原因

适合性差:学生在升入小学后学习环境和内容都是崭新而陌生的,他们在面对突然增加的众多学科束手无策,而谁能很快适合,谁就学得轻松,反之就形成学困生。

行为习惯差:通过调查理解多数学困生过多的依赖他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独立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难以约束和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学习效率很低,长久之后变得无责任心,不肯承认错误,无所谓成绩好与坏,甚至扰乱课堂纪律。时间一长逐渐变为学困生。

智力欠缺:有一局部学生智力发展低于同龄其他学生平均水平,他们记忆困难,理解缓慢,对于知识不能变通;他们愿学、乐学,但结果往往是在学习上花的时间比其他的学生多,而成绩却远远不如他们,在学习上处于持续困难的状态。久而久之变为学困生。

3、学校原因

局部教师的教育理念不够新,与素质教育的实施相悖;教学中采取“填鸭式”、“管束式”、“保姆式”等落后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表达,主动性全无;有的老师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严厉训斥和指责,甚至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发生;有的老师对学生表扬得不合理,批评得没理由;有的老师对全体

学生不能一视同仁等。所有这些都会导致师生关系的不融洽和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久而久之而形成后进生。

二、转化方法

通过对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我认为,学困生并非是无药可救,只要使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定会是学困生得到转化。

(一)、积极与家长沟通,增强指导,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影响巨大。在对学困生的研究中发现,学生家长在外工作的多,离异的多,做小生意的多,文化水准低的多。他们大多忙于工作、生意而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而一旦发现自己的子女学业荒废或行为差错,往往不反思自身原因,却一味打骂子女乃至对其丧失信心,放任自流。落后的家庭教育观点,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在很大水准上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逐步沦为学困生。学校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家长实行指导,以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为防止学困生的产生和学困生的转化创造有利条件.

(二)、利用社会环境,增强引导,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无所不在,时刻对学生产生影响。社会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鱼目混珠,夹杂着大量对学生具有毒害作用的消极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怎样引导学生准确利用社会环境积极的一面,消除社会环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呢?

1、增强引导,提升学困生分辨水平。学困生相比其他学生

来说,受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大,但我们不可能所以而将其与社会隔离。我们只有想办法协助他们理解各种社会因素的本质及其影响,提升其分辨水平,增强其免疫水平。如在学生中普及法制教育;经常利用班会举办社会公德知识讲座等。

2、展开寓教于乐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

为了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防止不良社会风气、丑恶社会现象的消极影响,学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多种活动,吸引学困生积极参与,在协助学困生远离不良社会影响的同时,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知识。

(三)、利用学困生的心理矛盾,使用心理学知识,协助学困生真正转化

因为种种原因,学困生普遍具有复杂矛盾的心理。我们要注意到这个点,并结合心理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化解他们的内心矛盾,使他们真正从外表到内心得以转化。

一方面,学困生既自尊又自卑。学困生常有的一种心态是破罐子破摔,这是一种自尊心没有得到尊重或受到挫伤,导致心理失衡,而向相反方向——自卑发展的一种心理反应。局部学困生拉帮结派、打架闹事、称王称霸,实际上就是为了获得一种不正常的尊重、防止受人欺侮的心理表现。所以,我们做转化工作时,首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讥讽、不挖苦、不训斥,不打骂、不体罚他们,以免把他们愈推愈远。其次要为他们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的自尊心能通过正当方式获得满足。

另一方面,学困生既有上进心,又有惰性。班主任老师在转化工作中常有这样的经历:与学困生谈话后,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苦心,从而表示要痛改前非,可过不了几天又开始犯毛病了。所以,有的老师缺乏耐心,急于求成,看到后进生出现“教育反弹”现象就对学困生丧失了信心。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学困生也渴望上进,做人人喜欢的好学生,可长期懒惰散漫的坏习惯早已根深蒂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学困生转化中保持相当的耐心,常对他们加以鼓励,协助他们发展上进心,弱化惰性心理,最终使其上进心战胜惰性,取得转化工作的成功.

有教育存有,就有“优秀生”和“学困生”,他们仅仅相对来说的。所以,“学困生”及“学困生”的转化是我们教师要永远面对的问题。学困生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把握原因是前提,关心保

护是基础,全程管理是保证。对于那些“学困生”我们要有耐心,要有责任感,要极力去转化,而决不能放弃。只有这样才能挽救他们,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