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释磷好氧吸磷原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厌氧释磷好氧吸磷原理
水体富营养化一直是我们环保工作的重点,而磷元素的释放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掌握“厌氧释磷好氧吸磷原理”是治理水质污染的重要途径。
一、厌氧释磷原理
厌氧环境下,底泥中的有机物分解会产生大量的还原物质,如硫化氢、铁、锰等,这些还原物质会与底泥中的磷结合形成难以溶解的磷酸铁、磷酸钙等沉淀物质,从而达到了厌氧释磷的效果。
在治理水体污染时,我们可以通过氧气的输入来消除掉厌氧环境,从而达到减少底泥中磷释放的目的。
二、好氧吸磷原理
在有氧环境下,水体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会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这样就达到了好氧吸磷的效果。
同时,氧气的存在也会促进底部水体中厌氧环境的消失,从而减少了磷的释放。
所以,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时,可以通过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来促进好氧菌的生长和分解,从而减少水体中的磷含量。
三、厌氧和好氧的结合运用
上述两种原理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时,不能单独使用,厌氧和好氧需要相互结合,才能最终达到治理水质污染的目的。
我们可以通过建造自然湿地、增加氧气的输送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态修复中使用自然湿地治理水质,可以避免直接添加化学药剂造成的二次污染。
四、结语
“厌氧释磷好氧吸磷原理”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中的重要原理。
通过相互协作,既能减少磷的释放,又能增加氧气的含量,有着明显的修复效果。
但是,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治理水质污染是个长期的过程,在实践中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并采用多种手段来予以配合,使治理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