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铜仁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0 年)
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假设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按要求答题。

(6分)(1)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画面。

(3分)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3分)
【参考答案】
13. (1)画面想像合理,语言优美生动(只是围绕诗句字面意思简单扩展给1分)
(2)答案例如:从“拄杖夜叩门”看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留恋;从“柳暗花明又一村” 可看出对乡村美景的喜爱;从“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 “衣冠简朴”看出诗人对淳朴热情的村民的赞美;从“箫鼓追随”看出诗人对古风民俗的热爱;从“柳暗花明”看出诗人虽遇挫折却心存希望的乐观豁达。

(2020贵州铜仁)江城子•密州出错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宁,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上阙一个“”字,不仅表现了出猎场面的盛大壮观,而且写出了随猎者矫健的身委和如虹的气势。

(2分)⑵请对下阙中“特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

(4分)【参考答案】
13.⑴卷⑵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以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2018贵州铜仁)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颔联运用比喻修辞手法,通过“”和“”这两个短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家破败的现状和个人坎坷的命运。

(2分)(2)诗歌尾联震撼人心,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请从思想情感方
面分析其原因。

(4分)
【参考答案】
13. (1)(2分)风飘絮雨打萍(每空1分,顺序颠倒不给分)
(2)(4分)充分表达了诗人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以死明志的大无畏精神,以及高尚的民族气节。

(2017贵州铜仁)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
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1)从修辞角度,赏析“月下飞天镜” 一句的妙处。

(3分)
答:
(2)诗句中“怜”的意思是什么?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参考答案】
13.(共6分)(1)(3分)例如:本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将明月映入江水的状态比作飞下的明镜(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江水的平静、美丽(1分)。

(意对即可)(3分)怜:喜爱(1分)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喜爱、思念之情。

(2分)(2016贵州铜仁)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首联写诗人春之所见,其中"”字写出了怵目惊心之景,“”字
写出了满目凄然之景。

(2分)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 义。

(4分)
【参考答案】(2分,每空1分) 破 深
(2)(4分)例如: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 老人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2分)诗句含蓄而深刻地表 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2分)(意对即可)(2014贵州铜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诗歌首联“”和“”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 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分)
(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 情达意方面来思考)(4分)
【参考答案】
13、(共6分)(2分)(1)凄凉地,弃置身
(4分)(2)①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开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 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开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②情感由先前的伤感 消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

(答“包含事物的新陈代谢的哲理”也对)(2013贵州铜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1)诗歌首联“”和“”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 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分)
(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 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4分)
【参考答案】
13、(共6分)(2分)(1)凄凉地,弃置身
(4分)(2)①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开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 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开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②情感由先前的伤 感消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

(答“包含事物的新陈代谢的哲理”也对)(2012贵州铜仁)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巴山楚水凄凉地, 怀旧空吟闻笛赋, 沉舟侧畔千帆过, 今日听君歌一曲, 二十三年弃置身。

到乡翻似烂柯人。

病树前头万木春。

暂凭杯酒长精神。

怀旧空吟闻笛赋, 沉舟侧畔千帆过, 今日听君歌一曲, 到乡翻似烂柯人。

病树前头万木春。

暂凭杯酒长精神。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3分)
【参考答案】
13、3分(1)咏史诗(1分)。

特点:借史实抒情。

(2分)
3分(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1分)。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2分)。

(2011贵州铜仁)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一个“ ”字,概括了塞外景色的总体特征;“ ,”概括描写了边地荒凉冷落的景色。

(2分)(2)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一简要赏析。

(4分)
【参考答案】
11. 6分:(1)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分)
(2)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到达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4分)。

(2010贵州铜仁)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①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岱宗夫如何”是什么意思,描绘“齐鲁青未了”所展现的画面。

(4分)
答:“岱宗夫如何”的意思是:
“齐鲁青未了”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精神和气概?(2分)
【参考答案】
10①4分;泰山是什么样子?(1分);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1分),
苍翠的山色中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2分)。

②2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登上绝顶、俯瞰一切的气概。

(答案不求同一,意思对即可。


(2009贵州铜仁)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9.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4分)答:这两句诗写
10.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2分)【参考答案】
11.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1分;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翩北飞的“归雁” 一样进入“胡天”,2分;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1分。

10.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

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2007贵州铜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假设比郁。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⑴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那么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女儿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⑵.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是千古传送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2 分)
【参考答案】
12.⑴.C (2分)⑵,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消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抚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2分,意对即可得分)(2005贵州铜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