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恩图”在初中科学概念学习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16期教育教学3
SCIENCE FANS 维恩图,也被称为“文氏图”,其是对数学意义上的集合关系的图形表现,主要通过封闭性的曲线与其交汇重叠,展现存在于多个集合之间的联系性,可以更加清晰、直观体现其中的内在逻辑。

1 维恩图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持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1]。

新课改的根本目的是将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贯彻下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因此,各个学科都应当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响应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初中科学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性课程,其在内容上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贯穿着科学精神的强大内涵,对于引导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培养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价值。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已经明确教学实效的重要性,要求运用多种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教学模式,这就要求各基础课程从传统的强调知识记忆的模式中脱离出来,更好地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在初中科学的学习中也应当坚持这一方向。

“维恩图”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数学家维恩发现并提出,其在1880年《论命题和推理的图表化和机械化表现》一文中首次利用固定位置的交叉环形式以及封闭曲线的内部区域表示响应的集合及其关系,从而使得维恩图正式得名。

在数学理论体系中,其通常被划分到集合论的分支中,用以表示简单、宽泛意义上的集合关系。

在实践中,其可以由数学应用拓展到任何不同的事物群组之间的逻辑关系展示上,充分体现了集合的数学思想,虽然其形式并不特别精确,但却可以通过直观的大致关系,将抽象问题及复杂关系简单化,有利于基于此进行深入的逻辑推理与知识理解。

结合人类的认知特点来看,人脑在认知过程中体现出了清晰的层次性,而维恩图同样也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因此符合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向,尤其在逻辑关系极强的科学类学科学习中,更是为学习
者“抽丝剥茧”地把握内在联系提供了条件。

在初中科学
的概念学习中引入这一方法,主要表现为将重点的科学概念以集合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尤其注重对于易混淆、具有内在联系的科学概念的展示,让学生能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及时把握其联系性,从而自主探索其中的深层含义,加深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为其综合素养的提高打下基础。

2 维恩图在初中科学概念学习中的具体应用2.1 应用维恩图学习植物氛围的相关概念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不少植物,但是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

因此,对于各类植物之间的关系往往把握不准确,由于其中的关系较为复杂,且很容易混淆,不少学生就选择了“死记硬背”的“笨方法”,这种死板的记忆方法往往过于僵硬,不利于知识的长期记忆,且缺乏深入理解的单一记忆也会再度造成概念的混淆。

利用维恩图展示无种子植物、种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等各类植物之间的联系,可以将知识简化,同时,教师也可以先向学生介绍维恩图的简单画法,适当进行各类植物基本概念的讲解,从而让学生成为绘制维恩图的主体,让其依照概念内容,通过维恩图展示其中的内在联系,有效培养其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2.2 维恩图在学习基础化学中的应用
如在学习初中科学中的基础化学部分时,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以及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初期的讲解,学生往往对于这几种类型的单一特征较为熟悉,但受限于其知识储备限制以及逻辑能力的不足,如果将这几类概念结合在一起比较,就会很容易产生思维混乱的状况,而这些反应类型的内在联系恰恰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工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迷惑性”较强的提问入手,如提问学生并要求其快速回答“是不是所有的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那是不是所有的分解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呢?”在这
“维恩图”在初中科学概念学习中的应用
林爱斌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洪家街道第二中学,浙江 台州 317700)
【摘 要】由于初中科学涉及的概念范围较广,需要记忆理解的部分较多,如果不能掌握有效的概念学习方式,将严
重阻碍后续学习的深入,而引入“维恩图”这一重要的科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传统学习模式的补充,这既是初中科学学习方法的创新,也对新课改的全局性目标具有重要的改革引导意义。

【关键词】维恩图;初中科学;概念学习;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0098-02
些问题提出来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比较其概念在文字描述上的异同,因此,教师可以构建关于这几个反应类型的维恩图(如图1),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将复杂的关系直观地体现在图形中,既有利于学生进行理解与记忆,又具有极高的趣味性,体现了科学学科
的强大魅力。

图1
2.3 维恩图在生物概念学习中的应用
如在生存斗争、种间斗争、中内斗争这三大斗争类型的概念学习中,学生很难形成准确的认知,教师应当依照种间斗争与种内斗争所体现出的反对关系、种内斗争、种间斗争又从属于生存斗争、种间斗争和种内斗争又各自包含丰富的形式这些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把握关键信息,创设出维恩图的情境,从而引导其构建一套清晰的思维框架体系,利用各类知识之间的联系去把握科学学习系统性、条理性的基本内涵,从而有效提高其思维创新能力。

3 结束语
初中科学概念学习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形成对基础性科学知识的整体性通识认知,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为其未来的深入学习与研究打下基础。

将维恩图引入初中科学概念的学习,有利于将抽象、复杂的科学问题简单化,引导学生形成知识迁移能力、把握联系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应当进行更加深入的应用,从而让初中科学的教学模式契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林美.将“维恩图”引入初中科学的概念学习研究[J].课
程教育研究,2019(02).
2.2 丰富课堂提问形式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尽管教师会注重课堂提问的作用,立足教学所需,向学生提出极具探究性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往往是针对学优生提出的,学困生毫无回答问题的机会[2]。

在这样长期缺乏问题思考和探究机会的情况下,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可想而知。

基于此,可在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活动开展中,尝试运用分层教学法,按照不同层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向其提出不同的问题。

针对学困生,由于其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所以,在课堂提问活动中,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极具基础性的问题,如某一数学概念是什么、某一数学定理是什么等,以此使学困生调动其已有的知识储备,在所学知识回忆、应用的过程中,打牢数学学习基础。

除此之外,还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同组异质下,先引导学生在小组中提出问题,中等生回答,学优生补充、说明,以此在学生的互帮互助中解决问题,同时,使学困生在问题解决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3 丰富课堂练习形式
课堂练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往往会在新知讲解之后,为学生呈现书面练习题,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应用所学,以此检验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

在这样的机械演练下,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困生无法有效地参与其中,导致练习低效或无效。

基于此,可在初三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尝试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在新知教学之后,引导学困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在理论知识之后自主地选择一道与之有关的问题进行解决。

在这样的练习活动中,学困生不仅可以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还可以在理论知识与数学问题对应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初三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以人为本该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学困生给予充分的重视,借助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困生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引导其在情境体验、问题解决等过程中理解所学,打牢数学基础,以此为其更好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裴文平.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初探——以
樟树市洲上中学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7(10).
[2]黄梅珍.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改进对策的研究[J].低碳
世界,2017(21).
(上接第9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