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围手术期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患者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围手术期护理
王敬贫(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第八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36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
方法:本次临床试验以收治的93例老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试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系统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患者临床治愈率为96.8%,共3例患者发生了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结论:本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对老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实施综合性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关键词]老年患者;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胆道疾病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胆囊炎的主要发病原因在于胆囊管阻塞或细菌侵蚀所导致的胆囊处的炎性反应,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右上腹部有明显压痛、肌紧张或反跳痛。
本次临床试验对老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试验的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临床试验以我院2010年1月 2011年12月所收治的93例老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试验对象,男25例,女68例,年龄60 70岁,平均(64.6ʃ1.2)岁。
所有患者经过B超等检查,均确诊为慢性胆囊炎,并处于急性发作期。
1.2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胀、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轻度黄疸。
全腹或右上腹深压痛,且有一定程度的腹肌紧张症状。
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即首先常规行全身麻醉,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对患者实施常规的临
床护理。
2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改善,术后对患者实施6 18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患者临床治愈率为96.8%,共3例患者发生了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肺部感染1例(1.08%),肩痛及下肢痛1例(1.08%),肺功能不全1例(1.08%),总计3例(3.23%)。
3讨论
3.1术前准备:由于老年患者通常生理机能衰退,急性期病情进展快、病情较为严重、手术耐受性较差,且相关的合并症较多,因而需要在术前进行系统全面的术前准备,包括吸氧治疗改善组织低氧症状,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抗生素抗炎治疗,抗休克治疗以及建立静脉通路等,同时,患者在入院之初即需要完全禁食,如有需要可实施术前灌肠,并置入导尿管和胃管,严格备皮,避免发生继发性感染,并配合必要的术前检查。
3.2心理护理:根据老年患者病情和自然情况的不同,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了解到疾病治疗的注意事项、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以及疾病的相关知识等,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悲观、焦虑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康复速度。
3.3术后基础护理:患者术后接受常规的麻醉后护理和腹部外科术后护理,临床护理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病情,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行心电监护,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状况。
监测的内容涉及呼吸道、胃肠减压管、导尿管、胆道、腹腔引流管的通畅情况,以及腹部体征和生命体征等。
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且意识完全清醒后改为半坐卧位,在护理人员辅助下开始早期恢复性锻炼,避免术后并发症。
同时,按医嘱使用镇痛泵或止痛针进行止痛治疗。
3.4营养支持:由于胆道疾病手术治疗前需禁食,加之老年患者自身合并性疾病较多、手术耐受性差、营养储备少,因而手术治疗后或发生感染后,机体消耗会显著增加,基础代谢速度加快,激素分泌量显著增加。
因此,加强术后的营养供给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营养护理的重点在于加强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及蛋白质的供应[1]。
3.5术后感染预防:一方面是手术切口和腹腔的感染预防护理:按医嘱术后适当加强胆道及腹腔引流,按时使用抗生素,加强维生素、蛋白质和热量供给,常规给予支持治疗等。
另一方面是肺部并发症的护理:因为老年患者易发生气道分泌物滞留,纤毛运动功能较差,并存在一定程度的呼吸道黏膜萎缩,加之术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术后或术中受凉,气管插管易导致气管黏膜损伤等,因而易发生肺部感染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解释咳痰和咳嗽的必要性,协助患者拍背、翻身,关注排痰性质,咳嗽时轻微按压手术伤口,以缓解疼痛[2]。
3.6预防手术切口裂开:术后应尽量控制患者呃逆、呕吐、咳嗽症状,防止患者发生便秘,以缓解腹部压力,如有需要,可使用腹带包扎,接受切口微波照射治疗,适当延长拆线时间。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可使用生长激素,以促进切口愈合[3]。
老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通常缺乏典型的的临床症状,加之老年患者通常应激反应和痛觉感应较为迟缓,因而,通常就诊较迟,且并发症和伴发病的发生率较高,穿孔率较高,胆囊易坏疽,病程进展快。
因此,易导致术后发生肝、肾、肺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把握手术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且术后加强围术期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4参考文献
[1]黄美兰.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6):753.
[2]洪丽芳.老年患者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15.
[3]刘艳.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9):1905.
[收稿日期:2012-11-26编校:费越/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