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二))
二年级混合运算的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混合运算的知识点归纳
一、运算顺序。
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例如:25 + 18 - 12 = 31 , 18 ÷ 3 × 2 = 12。
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例如:24 ÷ 4 + 5 = 11 , 15 - 6 × 2 = 3。
3.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例如:(8 + 4)÷ 2 = 6 , 18 ÷(9 - 3)= 3。
二、书写格式。
1. 脱式计算时,等号要写在算式下面的左前方,并且上下对齐。
2. 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要写清楚,等号后面的得数要写整齐。
三、易错点。
1. 忘记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 括号的使用不当,该加括号的时候没加,不该加括号的时候加了。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计算。
例题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
第一层次,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过程。
第二层次,告诉学生要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列综合算式时,就要用到中括号,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的综合算式,并按顺序完成计算。
第三层次,引导概括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上升为数学结论。
教学目标:1、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观察算式,说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
小黑板出示:120÷6+4×2120÷(6+4)×2指名回答,并说出理由,集体口头解答。
2、小结计算顺序。
(小黑板出示)回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提问:比较这两题,你还发现了什么?总结:括号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分数混合运算二教案8篇
分数混合运算二教案8篇分数混合运算二教案篇1一、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0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学生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已经比拟熟识了,本册教学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时,已消失过一些两步的混合运算式题。
本课时是在此根底上,教学计算三、四步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因此教材在讲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没有再具体说明运算挨次,而是直接说明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挨次一样。
然后结合例1,让学生说说运算挨次,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
把握好这局部的内容将对今后学习分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其应用题打下良好的根底。
二、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学生把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并能正确地进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一看、二想、三算、四查”四步骤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培育学生仔细审题、细心检查等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计算联系向学生渗透运算的规律性,相互影响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制造性地进展学习。
识与技能:学生把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并能正确地进展计算。
三、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并正确计算,其中含带分数的乘、除法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四、教法、学法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状况,我采纳的教学方法是以“探究—研讨”法为主,形成一种多向沟通的课堂气氛。
以“讲、扶放”的形式进展教学,其中又将算理的讲解与学生自主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采纳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表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传授学问、又培育力量。
学生通过计算练习,独立思索和开展小组合作互评活动,完善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通过敏捷、好玩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同时寻求解题的多种有效方法。
五、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我分四大程序进展教学(一)、复习预备、导入新课1、出示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题,让学生回忆说说运算挨次。
《混合运算》教案12篇
《混合运算》教案12篇《混合运算》教案12篇《混合运算》教案1设计说明1.借助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单纯地去记忆各种题型,那么只会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非常疲惫。
因此,当新问题出现时,不要急于让学生解答,而应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分析数量关系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先画图,再交流画图的过程与方法,最后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通过画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还能帮助学生有效探究不同的算法。
2.注意引导学生反思。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和反思的过程。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学生解决问题后,注意组织学生讨论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反思这一策略的价值。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反思中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模型,还能让他们知道今后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借助哪些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复习铺垫,导入新知1.计算,并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5÷÷×1+÷2.列式计算。
(1)40的是多少?(2)50的是多少?3.说一说下面各题中的单位“1”。
(1)学校有故事书800本,比连环画多。
(2)乙数是100,甲数是乙数的。
(3)六(1)班有女生27人,男生比女生多。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二)]设计意图:回顾“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分数的混合运算及理解单位“1”,让学生了解单位“1”可以是已知量,也可以是未知量,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自主提问,形成问题。
(1)教师口述信息:动物车展第一天成交50辆,第二天成交量是第一天的。
(2)提问:根据题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思考、交流并汇报)2.引出问题,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24页情境图。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混合运算 (2)
方法一:
80-(25+38) = 80-63 = 17(本)
方法二:
80-25-38 = 55-38 = 17(本)
答:还剩17本。
错误的计算:(6+ 2 )×5=40
8
正确的计算:6+2×5=16 答:正确的得数是16。
3.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30
7
35
3
算式: 65 − 5×6 = 35 算式: 21÷(43 − 36)= 3
4.二(1)班有男生17人,女生19人。每4人为一个 学习小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个学习小组?
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再求一共可以分几个组。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5 混合运算
第3课时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究新知加减混合算式里有括号时,应该先 算括号里的。
58 −(14 + 6)
= 58−20 = 38
7×(7 - 5)
=7×2 = 14
(77 - 42)÷7
= 35 ÷ 7 =5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算式中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5)×7 =9 × 7 =63
72-18÷9 =72 - 2 =70
24÷(4+2) =24 ÷ 6 =4
相同点:数和运算符号完全相同。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运算结果不同。 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的,要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小明在计算“6+ ×5”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 加法后算乘法了,结果得数是40。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17+19)÷4 = 36÷4 = 9(个)
答:一共可以分成9个学习小组。
5.小亮家原来有25只兔子,又买了15只。将这些 兔子平均放在8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放几只?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计算题 4 套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试题(一)一、口算15×3=42÷7=9×5=28÷4=12×3=35÷7=9×2=8×3=21+32=19+17=28+9=36+5=28+3=16+30=28-6=3×3+20=45÷9+37=100-9×3=80+5×4=30-36÷4=81÷9×7=二、脱式计算(1)9×8+12 (2)20+24×2 (3)72÷8+30(4)56-8×3 (5)21+6×3 (6)15-40÷5三、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1)8+16÷8 改正(2)40-15×2 改正=24÷8 =25×2=3 =50四、脱式计算(1)63-40+25 (2)35+4×8 (3)27+81÷9(4)6×8-24 (5)36÷6×4 (6)49÷7+63一、口算24÷3=4×6=26+9=75-25=64÷8 =2×9=43-23=51+8=18-8=30÷6=16÷4=62+8=6×3=30+21=35÷7=9÷3=8×6=40-17=61+30=84-60=二、脱式计算(1)32+6×4 (2)90-64÷8 (3)58+34-45 (4)59-4×7 (5)6×(35÷5)(6)42÷(18÷3)(7)(24+6)÷5 (8)3×7+50 (9)84-(45+5)三、在〇填上>、<或=(1)5×4+5〇5×4-5 (2)6+7×2〇7+7×2(3)5×2×3〇5×(2×3)(4)42÷6+7〇42÷7+6一、口算(1)14-6×2=(2)8+5×3=(3)6×4-20=(4)30-5×4=(5)(90-60)÷6=(6)8×(7-4)=(7)36÷(3×3)=(8)16÷8×7=(9)80-5×8=(10)9×3+20=二、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48-39)×8 (2)9×7+24 (3)48+81÷9(4)94-7×9 (5)87-63+20 (6)18÷2+37三、列式计算(1)7与8的积是多少?(2)42除以6得多少?(3)45与32的和是多少?(4)78比36大多少?三、在○>、<或=(1)6×8○40 (2)9×7○65 (3)64÷8○8 (4)2×7○10(5)1×9○9 (6)8×4○30 (7)0×5○5 (8)5×7○7×5 (9)4×7○4×9 (10)8×2○6×2五、应用题(1)菜站上午运来10筐西红柿,下午运来18筐,一共运进多少筐西红柿?卖出11筐后,还剩多少筐?(2)学校买来80本科技书,分给六年级35本,剩下的分给其它5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试题(四)一、口算(1)24+52=(2)80-36=(3)32+51=(4)62-60=(5)9×3+4=(6)24÷6×2=(7)3×9-20=(8)50-4×5=(9)17+6×2=(10)45÷9+15=二、应用题(1)百货商店有40台洗衣机,卖了18台,又运来20台,还有多少台?(2)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43人,全年级有10人体育没达标,达标的有多少人?(3)学校有8个篮球,又买来20个,现在有篮球多少个?(4)学校有12个篮球,借出去8个,又买来20个,还有多少个?三、脱式计算(1)42+47-85 (2)67-(17+30)(3)8×7-4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2两级混合运算 含括号的混合运算1
15+10-8= 17
25
6÷3×2= 4
2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 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问题: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 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 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算式:21÷(43-36)=3
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四)列式计算。 小明有35元钱,买一个魔方用了3元,剩下多少
钱?
如果用剩下的钱买8元一个的笔袋,可以买几个? 35-3=32(元) 32÷8=4(元)
答:剩下32元;如果剩下的钱买8元一个的笔袋,可 以买4个。
四、课堂小结
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 7×5-3 4+4×6
81÷9+2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 序进行计算?
四、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二)在
里填上“> ”“<”或“=”
54÷9÷2 = 3 6
3×7-16 < 27
21
3×6÷2 < 13+56÷7
18
8
45-9×3 < 5×8-18
二、探究新知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12÷3 =7+4 =11
问题:1. 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 2. 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有理数混合运算(二)(通用版)(含答案)
有理数混合运算(二)(通用版)试卷简介:主要考查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并能够灵活地选择运算律简化运算.一、单选题(共16道,每道6分)1.计算的结果为( )A.34B.-38C.46D.-11答案:B解题思路: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2.计算的结果为( )A.-32B.10C.40D.-48答案:A解题思路: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3.计算的结果为( )A.107B.13C.-23D.-27答案:D解题思路:(1)解题思路:本题是有理数混合运算,主要考查乘方、去绝对值、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乘法.(2)解题过程:故选D.(3)易错点:①搞不清楚和的指数管辖范围,中的指数不管“-”号,中的指数管“-”号;②去绝对值时操作过程出现错误,没有依据绝对值法则,先去绝对值再将结果参与运算顺序,如错误做法:.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4.计算的结果为( )A. B.C. D.答案:B解题思路: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5.计算的结果为( )A.-11B.11C.-1D.-89答案:B解题思路: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6.计算的结果是( )A.7B.5C.33D.-63答案:A解题思路: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7.计算的结果是( )A.15B.11C.1D.-5答案:B解题思路: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8.计算的结果是( )A. B.C. D.答案:A解题思路: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乘法分配律9.计算的结果是( )A. B.-33C. D.-66答案:C解题思路: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乘法分配律10.计算的结果是( )A. B.C.3.15D.-315答案:A解题思路: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乘法分配律11.计算的结果是( )A. B.C. D.答案:D解题思路:1.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分配律的逆用,要特别注意符号.2.解题过程:3.易错点:①用分配律的时候符号出错;②不能观察数据特征,选择乘法分配律简化运算.故选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乘法分配律12.计算的结果是( )A. B.C. D.答案:C解题思路: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13.计算的结果是( )A. B.C. D.答案:B解题思路: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运算技巧:裂项14.计算的结果是( )A.0B.1006C.-1006D.-2012答案:C解题思路: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加法结合律15.计算的结果是( )A.725B.750C.775D.1550答案:C解题思路:设∴∴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运算技巧:倒序相加16.计算的结果是( )A. B.C. D.答案:B解题思路:设∴∴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运算技巧:错位相减。
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9500题
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二)加除、减除
三、自主练习
5.
10+90÷6 =10+15 =25(元)
答:一共能装 25 盒。
一共能装多少盒?
90÷6+10 =15+10 =25(元)
答:一共能装25盒。
+÷
÷+
二、合作探索
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
妈妈摘了12箱。 杨阳摘了35千克。 每箱5千克。
妈妈摘的 - 杨阳摘的 = 妈妈比杨阳多摘的
妈妈摘的知道了,要先求杨阳摘的。
先求杨阳摘了多少箱。
35÷5=7(箱)
再求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
12-7=5(箱)
返回
二、合作探索
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
妈妈摘了12箱。 杨阳摘了35千克。 每箱5千克。
=5(箱)
返回
试一试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20-96÷8
342-54÷9
=120-12
先除后减
=342-6
= 10 8
= 33 6
二、合作探索
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
你会解答吗?试试看。
妈妈摘了12箱。 爸爸摘了45千克。 每箱5千克。
分步
综合
联系
归纳
继续
二、合作探索
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 妈妈摘的+爸爸摘的=爸妈一共摘的
加除、减除混合运算
情境导入 合作探索 自主练习 回顾反思
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应 该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120-96÷2 =1204=872
48÷4-10 =121=02
25-64÷4 =25=169
342=5344÷2-96 =336
二年级混合运算 练习题
二年级混合运算练习题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混合运算可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呢!为了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掌握混合运算,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练习题。
一、基础练习1、 25 + 3×4先计算乘法:3×4 = 12,再计算加法:25 + 12 = 37。
2、 18 ÷ 2 + 7先计算除法:18 ÷ 2 = 9,再计算加法:9 + 7 = 16。
3、 4 × 6 10先计算乘法:4 × 6 = 24,再计算减法:24 10 = 14。
4、 20 5 × 2先计算乘法:5 × 2 = 10,再计算减法:20 10 = 10。
二、提升练习1、(12 + 8)÷ 5先计算括号里的加法:12 + 8 = 20,再计算除法:20 ÷ 5 = 4。
2、 36 ÷(6 + 3)先计算括号里的加法:6 + 3 = 9,再计算除法:36 ÷ 9 = 4。
3、 4 + 5 × 7先计算乘法:5 × 7 = 35,再计算加法:4 + 35 = 39。
4、(48 30)÷ 3先计算括号里的减法:48 30 = 18,再计算除法:18 ÷ 3 = 6。
三、综合练习1、 2 + 3 × 5 4先计算乘法:3 × 5 = 15,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 + 15 = 17,17 4 = 13。
2、 18 (6 + 4)÷ 2先计算括号里的加法:6 + 4 = 10,再计算除法:10 ÷ 2 = 5,最后计算减法:18 5 = 13。
3、 7 ×(5 + 2) 15先计算括号里的加法:5 + 2 = 7,再计算乘法:7 × 7 = 49,最后计算减法:49 15 = 34。
4、 30 ÷(5 × 2)+ 8先计算括号里的乘法:5 × 2 = 10,再计算除法:30 ÷ 10 = 3,最后计算加法:3 + 8 = 11。
二年级数学下册5混合运算第2课时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笔记第2课时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P48例2及“做一做”,完成P50~51“练习十一”第5、6题。
▶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练习题。
指名学生回答。
师: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呢?〖学情预设〗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师:刚才这几道题,我们都采用了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
(板书课题: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掌握算法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8例2主题图。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情预设〗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能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吗?谁来说一说?〖学情预设〗预设1: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预设2:坐跷跷板的比没坐跷跷板的多多少人?预设3:没坐跷跷板的比坐跷跷板的少多少人?2.解决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
(出示课件)师:想一想,要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学情预设〗先求坐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再把坐跷跷板的人数和没坐跷跷板的人数加起来。
师:请列式解答。
教师巡视,注意案例收集。
〖学情预设〗预设1:3×4=12(人) 12+7=19(人)预设2:3×4+7=19(人)预设3:7+3×4=19(人)预设4:7+(3×4)=19(人)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你能尝试用递等式来计算上面的综合算式吗?指名学生板演。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答案(二)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一.计算题(共20小题)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5﹣②③④2.脱式计算。
(能简算的要简算)3.6×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4×4.计算下列各题。
5.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5×(+)×66.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5﹣﹣×﹣÷13 20×(+﹣)15×(+)÷3÷﹣÷3 7.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就用简便算法。
8.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第(3)(4)题要简算。
(1)(2)(3)5.6×(4)2020×9.脱式计算。
(能简算的要写出简算过程)(1)5÷÷5(2)(3)7.2×+5.8÷(4) 1.25÷10.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就用简便算法。
(+)×56×÷÷[(﹣)×2] 11.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就用简便算法。
(+)×18×÷×[÷(+)] 12.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1﹣)[+(﹣)]×÷[×(﹣)]13.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7﹣14.脱式计算。
75+25×8﹣123(2.4﹣0.8)÷4+7.615.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7.5﹣1.27﹣3.73+2.516.仔细算一算,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7.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40%+×60%(﹣)×36÷[(+)×]×51÷18.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就用简便算法。
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小括号内两步混合运算
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小括号内两步混合运算
导语:小学数学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学会的一门学科,而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
本篇文章将为您详细介绍二年级数学教案二中的小括号内两步混合运算,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小括号内的数学表达式。
2.能正确应用小括号内两步混合运算。
3.能够验证小括号内两步混合运算的结果。
二、教学重点
1.小括号内的数学表达式。
2.小括号内两步混合运算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小括号内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用与验证。
2.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拓展应用。
四、教学流程
1.导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通过板书或文字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引入实例(10分钟)
教师出示两个小括号内两步混合运算的实例,让学生在板书上按照步骤计算,并核对答案。
3.学生互动(15分钟)
教师分组组织学生进行口算比赛,巩固小括号内两步混合运算的知识,同时让学生在互动中积极参与,增强合作意识。
4.拓展应用(20分钟)
教师提供一个小括号内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进行拓展应用,并将结果验证。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本节课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交给老师检查。
五、教学评价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例、互动、拓展应用等,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掌握小括号内两步混合运算的知识。
同时,通过口算比赛等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48页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6÷3×2= 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 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 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4×3=12
12+7=19
追问:这是谁列的?
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4×3)
=7+12
=19
追问 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追问2 :为什么先算4×3?
4×3+7 7+(4×3)
=12+7 =7+12
=19 =19
追问:
问题:1. 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2. 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
3. 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
4. 这个小括号该加吗?
5. 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7+12÷3
=7+4
=11
问题:1. 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
2. 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 7×5-3 4+4×6 81÷9+2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
进行计算?
(二)小动物回家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问题:
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 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
3.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