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哈尔滨市南岗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哈尔滨市南岗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桥边的老人
海明威
一个戴着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
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
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
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
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
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
”他对我解释。
“噢。
”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
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着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着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
怕那些大炮呀。
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在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猫,当然不要紧。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76岁了。
我已经走了12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
”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
不用为它担心。
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道。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
“嗯,当然会飞。
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
”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得走了。
”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
“谢谢你。
”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
“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
“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
对他毫无办法。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
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选自人教版《小说阅读》选修教材)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篇小说以战争为题材,展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情节跌宕起伏,语言质朴清新,反对战争的深刻主题得以体现。
B. 小说以“我”为全知视角,讲述了一个“现在进行时”的故事,“我”的出现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感,亲切感。
C. 老人多次说猫会照顾自己,经两次劝告始终没有挪动离开,意在表现他老迈唠叨、对外界反应麻木的精神状态。
D. 小说通过我与老人的对话表现人物心理,虽然没有一句情绪化的语言,但老人的内心之痛却细致入微的
体现出来。
2. 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概括。
3. 小说为什么以“桥边老人”为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
同时,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智能汽车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又称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
近年来,“智能汽车”一直是极其热门却又停留在试验阶段的话题。
而此次《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发布,让消费者感到,智能汽车真的要来了。
业内人士指出,区别于传统汽车产业,智能汽车具备明显的本地属性,其发展路径与本国的产业特色有关,并受到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基础设施、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摘编自《智能汽车正加速驶来》,2020年3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材料二
业界普遍认为,自动驾驶的研发投入动辄以十亿美元起步、其实现周期长达10年甚至更久,加之术业有专攻,“注定”自动驾驶汽车不是单个玩家可以轻松玩转的。
传统车企在汽车市场、整车制造、品牌影响力方面显然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但也需要科技力量来参与这场创新变革。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正在把汽车这个典型的机械产品,转换为一个以机械为载体的电气产品、电子产品、移动智能终端;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转换成由软件定义的机械电子产品。
重新定义的未来汽车正在重塑未来出行。
其中智能网联将成为未来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互联网企业有极强的技术能力,车企与互联网企业联合是赢得这场汽车革命的重要举措。
另一方面,对互联网科技公司来说,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和大规模量产,需要整车制造企业的供应链体系,精细化制造及完善的测试评价体系,必须借助车企的能力和平台来实现,最终也是通过实车走向用户。
在车企和科技企业大量投入的同时,想让自动驾驶技术真正从实验室走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测试评价体系,这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
从2017年开始,我国相继建立了16个国家级的智能网联测试区,为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提供便利,深圳、北京等城市也开放了部分道路用于自动驾驶路试。
即便如此,与自动驾驶完成商业化落地需要的110 亿英里(约177亿公里)的测试里程相比,我国目前的测试
能力依然远远不足。
而且自动驾驶汽车是跨界融合的产物,结合了传统汽车、信息技术、网络通信、交通、能源等的前沿技术,对涉及其他领域的核心技术、测试标准、测试方法等方面的测试提出了新的要求。
(摘编自《智能汽车进入国家顶层发展规划自动驾驶落地需多方合力》2020年3月12日《经济日报》)材料三
智能驾驶领域也的确面临一系列制约发展的痛点。
芯片如同智能汽车的数字发动机,负责将数据转化成知识,其效率直接决定了决策的好坏。
“按照我们的统计,自动驾驶每往上走一级,芯片算力就要翻一个数量级。
而且,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行业内有着极高的要求和标准。
”地平线公司创始人余凯认为,技术是一切的根本,只有实现更低单位成本下更高的算力,让算法和芯片架构尽可能契合,才能让车辆更“聪明”。
除了芯片,操作系统、传感器、高精地图等软硬件协同发力,才能实现最大效益。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也正在运用强化学习、模仿、生物学等手段,将人的社会阅历知识化,赋予车辆一些“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能力,但目前仍处于非常基础的探索阶段。
想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光有技术还不够。
专家认为,想达到这个目标,起码要同时满足5个条件技术成熟、社会基础完善、法律法规同步、成本下降、社会接受度良好。
显然,每个条件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摘编自《智能驾驶“开”到哪儿了》,2020年6月7日《人民日报》)
4. 下列对智能汽车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能汽车又称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它采用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
B. 与传统汽车产业不同,智能汽车本地属性明显,其发展路径与本国的产业特色有关,受多种因素影响。
C. 智能汽车是跨界融合的产物,其中融合了多种前沿技术,因此,对诸多方面的测试提出了新的要求。
D. 智能汽车有两个发动机,其中数字发动机是芯片,芯片的算力直接决定了车辆的质量和“聪明”程度。
5. 下列对材科相关内容的慨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2025年我国将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B. 汽车本是典型的机械产品,但“新四化”正在将其转换为一个以机械为载体的电气产品、电子产品、移动智能终端,一个用软件操作的机械电子产品。
C. 自2017年始,我国已建立了16个国家级的智能网联测试区,一些城市也开放了部分道路用于自动驾驶路试。
但测试能力依然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D. 虽然近年来“智能汽车”一直是极其热门的话题,但它目前仍然处在试验阶段;要想真正实现智能汽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6. 如何推进智能汽车尽快实现市场化应用?请结合材料一、二概括说明。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
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
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
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
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
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
父灌孟尝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吴楚反时,颍阴侯为将军,请灌孟为校尉。
夫以千人与父俱。
灌孟年老,战常陷坚,逆死吴军中。
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
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
及出壁门,莫敢前。
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
不得前,复驰还。
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
夫身中大创十余,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
”将军壮义之,太尉乃固止之。
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
灌夫为人刚直,不好面谀。
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
稠人广众,荐宠下辈。
士亦以此多之。
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
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杰。
灌夫有服,过丞相。
丞相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
”灌夫曰:“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
”丞相许诺。
灌夫俱语魏其侯。
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扫,早帐具至旦。
平明,令门下候伺。
至日中,丞相不来。
魏其谓灌夫曰:“丞相岂忘之哉?”灌夫不怿,曰:“夫以服请,宜往。
”乃驾,自往迎丞相。
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
及夫至门,丞相尚卧。
于是夫入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
”丞相鄂谢曰:“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
”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
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
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
丞相卒饮至夜,极欢而去。
(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删改)
注:仲孺,灌夫的字。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
B. 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
C. 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
D. 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校尉:校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武官官职。
战国末期已有此官,秦朝为中级军官,汉朝时地位达到鼎盛,仅次于各将军。
B. 右:周、秦、汉时,官职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在己之右”即地位在自己之上,文中灌夫驾车迎丞相,会空出右边位置。
C. 服:丧服,依照生者与死者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丧服从最重的到最轻的一共有五等,叫作“五服”,此处指在服丧期内。
D. 平明:即平旦。
天色计时法按照时间顺序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灌夫勇猛无畏,一心杀敌,不计个人安危,带领勇士冲入吴军,受伤后继续上阵。
B. 灌夫为人刚直,对权贵不但不予礼节,反而会凌辱他们,对贫贱之人却恭敬有加。
C. 灌夫重视朋友胜于遵守礼节,丞相邀他拜访魏其,他没有因自己情况特殊而拒绝。
D. 灌夫言行坦率,丞相爽约,灌夫去丞相府迎接,对丞相酒宴上的做派表示出不满。
13. 请简要概括文中魏其侯和丞相对彼此态度。
14.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
及出壁门,莫敢前。
(2)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杰。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谢池春
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15.下列对这首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吞残虏”“拥雕戈西戍”是作者回忆早年的军旅生活,写得极为豪壮,令人振奋。
B.下片一、二句写作者求取功名的愿望落空,被迫隐居家乡,泛舟吴楚以自我解愁消闷。
C.“望秦关何处”写大好河山没有收复,作者不禁产生了“年华虚度”的伤怀之感。
D.全词思想上始终贯穿着报效国家主线,笔调上则以沉痛之情起,以慷慨之情结,动人心弦。
16.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用鸟比喻,劝诫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上下落差之大来写蜀道的危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到江州之后,无论是在江花盛开的春天还是在秋天美好的夜晩,都独自一人喝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好与唐太宗“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做法相反。
(6)李煜《虞美人》词中含蓄地表达出愁思绵延不断、无穷无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苏轼在《赤壁赋》一文中以“_________,_________。
”八个大字勾画出曹操大战前雄心勃勃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富有立体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8.仔细观察下图,用一句话概括该图反映的现象,然后针对此现象拟写一则能够挂在学校走廊里的宣传标语。
现象:____________
宣传标语: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9.阅读下面的统计图,请你抓住图中信息,概括“全国卷字数”的特点,并写出一条结论。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2月18日,在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关键时期,重庆北碚区袁婆婆的女儿闲极无聊,将自家的门反锁起来,组织几个邻居偷偷在里面打麻将。
94岁的袁婆婆苦劝无效之后,果断向村干部进行了举报。
经过大家的批评教育,袁婆婆的女儿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主动加入防控疫情的志愿
服务队中。
请你以袁婆婆女儿李华的身份,向妈妈或者村里人写一封致歉信,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切感受。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A项,“展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错误。
原文是“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
B项,不是“全知视角”,而是“有限视角”;“讲述了一个“现在进行时”的故事”说法不正确,原文是“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
C项,“意在表现他老迈唠叨、对外界反应麻木的精神状态”说法错误,原文大意是表现老人最终选择留在桥边,是对命运的绝望,是对战争的控诉。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
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此题从“年迈体弱,疲惫不堪”“充满爱心,淳朴善良”“热爱家乡,厌恶战争”等角度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例如,,结合文中“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等分析,这几处肖像描写表现了老人的年迈体弱,疲惫不堪。
结合文中“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等分析,这几处语言描写表现了老人充满爱心,淳朴善良。
结合文中“政治跟我不相干”“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他说,‘我76岁了。
我已经走了12公里,再也走不动了’”“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等分析可知,这几处语言、神态、动作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