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人教版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人教版 (8)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
(1)讲解“四舍五入法”的概念和原理。
(2)通过例题演示如何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3)引导学生总结“四舍五入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践应用
(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给予指导和鼓励。
4. 巩固拓展
(1)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两个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例子,并解答。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2. 板书内容:
(1)四舍五入法的概念和原理
(2)求商的近似值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后评价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尤其是“四舍五入法”的讲解和例题演示。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以下将详细补充和说明这个重点细节。
探究新知
1. “四舍五入法”的概念和原理
在讲解“四舍五入法”之前,教师应确保学生已经具备了整数除法和求余数的基础知识。
接着,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讲解“四舍五入法”的概念和原理:- 引入概念: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例子来引入“四舍五入”的概念,例如将3.4四舍五入到个位数,结果是3;将3.5四舍五入到个位数,结果是4。
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四舍五入”的含义。
- 解释原理:然后,教师需要解释“四舍五入”的原理,即根据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值来决定舍入的方向。
如果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值小于5,则舍去这一位及以后的所有数字;如果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值大于或等于5,则将这一位加1,然后舍去后面的所有数字。
- 数学表达:最后,教师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四舍五入”的规则,例如:“如果a是一个实数,那么a四舍五入到最近的整数表示为⌊a⌋(向下取整)或⌈a⌉(向上取整),具体取决于a的小数部分。
”
2. 例题演示
例题演示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重要步骤。
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并逐步演示解题过程。
以下是一个例题的详细演示:例题:计算32.75除以4的近似值,精确到十分位。
解题步骤:
- 步骤1:首先进行除法运算,得到商的真实值。
32.75 ÷ 4 = 8.1875。
- 步骤2:确定要近似的位数。
题目要求精确到十分位,即小数点后第二位。
- 步骤3:观察小数点后第三位的数值,即7。
因为7大于等于5,所以需要将小数点后第二位的数字8进位。
- 步骤4:进位后,小数点后第二位变为9,小数点后第三位及以后的数字全部舍去。
- 步骤5:得到近似值8.19。
3. 引导学生总结“四舍五入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例题演示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四舍五入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类似的计算。
总结应包括以下几点:
- 确定近似位数:在开始计算之前,要明确需要精确到的位数。
- 观察关键数字:在进行四舍五入时,要观察需要舍入的那一位数字。
- 执行舍入规则:根据观察到的数字决定是舍去还是进位。
- 舍入后的处理:舍入后,要将不需要的数字全部舍去。
- 注意精度:在进行近似计算时,要注意保留足够的有效数字,以保持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这样的探究新知环节,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四舍五入法”的理论知识,还能够通过实际例题的演示和操作,掌握如何应用这一方法来求商的近似值。
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应用
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理解了“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和步骤之后,教师应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练习题的设计应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难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适应并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
- 基础题:计算24.6除以3的近似值,精确到个位。
- 进阶题:计算58.45除以7的近似值,精确到百分位。
- 应用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36米,宽是4.78米,计算它的面积并给出近似值,精确到平方米。
2. 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
在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应收集学生的答案,并进行点评。
点评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 正确性:首先确认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如果错误,指出错误的原因。
- 步骤完整性:检查学生是否按照“四舍五入法”的步骤进行计算,是否遗漏了关键步骤。
- 精度控制:确认学生是否按照题目要求精确到了正确的位数。
- 鼓励与指导:对于正确完成练习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巩固拓展
1. 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小结:
- “四舍五入法”的定义和原理是什么?
- 如何使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商的近似值?
-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通过这样的小结,学生能够更好地梳理和记忆所学知识。
2. 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继续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应布置适量的作业,既要覆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又要避免给学生过重的负担。
例如:- 计算一组数的除法近似值,并比较结果与精确值之间的差异。
- 在生活中寻找使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例子,并解释其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程度如何?
-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常见错误?
-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
- 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后评价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评价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 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和速度。
-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中的表现。
通过这样的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