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西夏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辽与北宋的和战。
教学难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评价澶渊之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少数民族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宋建立后,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
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还有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辽、党项族在西北建立的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
你们想知道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活情况吗? 他们与北宋的关系如何呢?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历史的长河去寻找答案吧。
二、探究新知
目标导学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找出契丹族兴起的原因?
教师分析:①隋唐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②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③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
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合作探究:2.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归纳西夏民族的概况?
教师分析: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
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合作探究:列表归纳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
教师分析:
合作探究:分析讨论辽和西夏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政权?
教师分析:辽: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
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目标导学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教师讲解:公元1004 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
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
宋军坚守辽军背
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
但辽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是什么? 内容是什么?
教师分析:辽军攻宋,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内容:辽军撤回,宋朝给辽钱物。
此后双方保持百余年的友好和平关系。
合作探究:澶渊之盟对辽宋双方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师分析:对辽的影响:(1)辽从战争中安然脱险,“不胜而胜”;(2)每年从北宋那里获得大量钱物,经济实力增强。
对北宋的影响:(1)北宋“不败而败”,钱物成为人民沉重的负担,这也是导致北宋财政困难的原因之一;(2)“澶渊之盟”是北宋屈辱的象征;(3)暂时结束了宋辽的战争状态,有利于北宋经济文化的发展。
合作探究:有人认为北宋在战争有利的形势下,还签订和议,是无能的表现,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弊大于利,有人认为,北宋用钱物换和平,有利于双方的发展,利大于弊。
你是如何看待澶渊之盟的?
教师分析:澶渊之盟是辽宋之间长期对峙、势均力敌的产物。
一方面,它暂时满足了契丹贵族掠夺的愿望,增强了辽国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对北宋而言,它是一个屈辱的合约, 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危机,但这种以钱物换和平的方式,也使北宋获得了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如果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澶渊之盟结束了辽宋之间长期的战争局面,维持了双方长久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是符合广大人民愿望和历史发展趋势的。
目标导学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教师讲解:直至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 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
这次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合作探究: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宋夏和议的结果和影响?
教师分析:结果: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钱物。
影响:议和后, 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三、课堂小结
北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各个民族在长期交往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中华民族正是在不断的民族交往、融合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民族间的战争是兄弟民族之间的事情,不同于异族的侵略。
【板书设计】
【当堂演练】
1.(跨学科·语文)有首诗这样描绘契丹人的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这首诗反映了契丹人的生活状况是( D )
A.农耕生活
B.定居生活
C.渔猎生活
D.游牧生活
2.(2023·潮州二模/侧重历史解释)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 B )
A.宋金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B.宋辽之间维持了较长的和平局面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打击
3.“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
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在进行。
榷场的存在( C )
A.使民族间长期征战不休
B.使民族间的隔阂完全消除
C.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D.消除了民族间的经济差距
4.辽的疆域辽阔,居民有突厥诸族、女真人及汉人等。
为了治理人口构成复杂的国家,辽创立南北面官制度,其设立的原则为“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这说明辽( C )
A.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
B.强化南北分裂对峙政治局面
C.建立起因俗而治的行政体制
D.实施分化相权的三省六部制
5.(2023·东莞二模)与巨额的军事开支相比,北宋与辽在边界开展的榷场贸易不仅让北宋赚回了更多的钱,而且还通过茶马互市贸易在经济上开始制衡辽。
据此可知,北宋借助榷场( A )
A.抓住了巩固政权的契机
B.扩大了民族间商贸往来
C.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提升了北宋的军事实力
6.(跨学科·语文)“几四十年不识干戈。
岁遗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
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
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议和之后,武备皆废。
”材料强调了澶渊之盟( B ) A.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 B.维持了长期和平,但削弱了宋的军事力量
C.对宋朝来说是屈辱的
D.是北宋在战败的情况下,不得已而签订的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讲解中,将教学目标贯彻始终,通过史料解读、地图展示、课堂提问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所讲的是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和”或“战”都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斗争。
本节课利用辩论的方式讲解澶渊之盟,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讲课应更加简单明了,语言更加精简。
同时,要在更大的程度上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