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与”的词性辨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03
吴巧玲文言虚词“与”,是高考考纲列出的18个虚词之一,它可作介词,也可作连词,都翻译成“和、跟、同”。

在课本中有大量的“与”作介词或作连词的例子,如《鸿门宴》中的“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翻译成“沛公在霸上驻军,还没有和项羽见面。

”《师说》中的“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翻译成“他和他年纪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

这两句中的“与”都翻译成“和”,但前者是介词,后者是连词。

那么“与”在什么情况下是介词,什么情况下是连词呢?这是很多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

我们可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辨析“与”的词性。

一.看特征法特征一:介词“与”可出现在句子开头,而连词“与”不能出现在句子开头,因为并列短语任何一部分都应同时出现。

据此,可看“与”是否出现在句子开头,如果出现在开头则为介词。

例:与其妾讪其良人。

(《孟子》)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鸿门宴》)④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报任安书》)以上几例中的“与”都出现在句子开头,都是介词。

特征二:介词“与”可省略宾语,而连词“与”前后两部分应同时出现。

据此,可看“与”后是否有省略,如果有,则是介词。

例如: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欲呼张良与俱去。

(《鸿门宴》)以上三例都是在“与”后省略宾语“之”,“与”都是介词。

特征三:介词“与”可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而连词不能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

据此,可看“与”字前面是否出现能愿动词或副词等修饰语,如果“与”前有修饰语,则“与”是介词。

例如: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贞观政要·任贤》)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④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以上四例中,“与”前分别有修饰词“安”、“每”、“自”、“无乃”,所以“与”是介词。

二.加词法据上述特征三,介词“与”可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而连词不能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因此,还可以用在“与”前加词的方法来判断词性,如果“与”前可以加入修饰语,则“与”是介词。

例如: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鸿门宴》)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文侯与群臣饮酒。

(《资治通鉴》)例中,可在“与”前加入一个时间词“今”,说成“君王今与沛公饮”,也基本不改变原意。

例中,可在“与”前加一个词“曾”,说
成“怀王曾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也合乎原意。

例中,也可加“尝”说成“文侯尝与群臣饮酒”。

因此,这几例中的“与”都是介词。

三.换位法
因为连词“与”前后两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可互换位置而基本不改变原意。

但介词“与”前后的词语如果互换位置,必然改变原意。

据此可用换位法,看“与”字前后的词语能否互换位置而不改变原意,如果可以,则“与”是连词。

反之则是介词。

例如: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勾践灭吴》)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寡人之于国也》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⑤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游褒禅山记》)
在这些句子中,“与”都翻译成“和”,“与”前后的词语可互
换位置而基本不改变原意,因此“与”是一个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用换位法判断词性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文意仔细揣摩换位后语
意是否有变。

如“文侯与群臣饮酒”这个句子,就有一定的迷惑性,有的同学用换位法,认为可以
把原句改成“群臣与文侯饮酒”而原意不变。

但仔细想想就知道,
“文侯与群臣饮酒”这句话中,“文侯”是主动者,是君主请群臣
喝酒,而说成“群臣与文侯饮酒”,那就变成“群臣”是主动者了,这是明显不合原意的。

所以这个句子里的“与”是介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判断文言虚词“与”的词性。

希望这对同学们备考复习有所帮助。

吴巧玲,教师,现居广东佛山。

文言虚词“与”的词性辨析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