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呼吸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1.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3 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 和3 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1 和2 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C.2 和3 都能产生大量ATP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1是细胞质基质,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2是线粒体基质,进行有氧呼吸
第二阶段,3是线粒体内膜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甲是丙酮酸,乙是[H],故A错误,D正确;1,2功能不同,所含酶种类不同,故B错误;只有3能产生大量ATP,故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如图表示玉米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I、Ⅲ
B.阶段I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
C.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
D.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阶段Ⅰ、Ⅱ、Ⅲ分别代表光反应、暗反应、细胞呼吸,①表示光反应产
生ATP和[H],②表示C
3的还原,③④⑤分别表示CO
2
的固定、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能够在叶
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Ⅰ(光反应发生于类囊体薄膜)、Ⅲ中的⑤(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故A正确;阶段Ⅰ生成的[H]将作为还原剂还原C
3
,而不能用于⑤过程,故B错误;过程④和⑤都合成ATP,为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过程①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故C错误;过程③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过程④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⑤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可发生CO
2→C
3
→C
6
H
12
O
6
的过程,线粒体中可发生C
6
H
12
O
6
→C
3
→CO
2
的过程
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叶绿体中可发生CO
2→C
3
→C
6
H
12
O
6
的过程,线粒体中不可发生
C
6H
12
O
6
→C
3
→CO
2
的过程,A错误;ATP和[H]在叶绿体中光反应阶段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
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ATP同时消耗[H],B错误;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发生在线粒体中,C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4.下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产生二氧化碳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到B时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细胞的无氧呼吸
B.B所对应的氧气浓度比较适合果实和蔬菜的生长
C.B到C的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D.该植物组织的细胞能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答案】B
【解析】A到B时空气中氧含量过低,植物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B所对应的氧气浓度,此时无氧呼吸被抑制,有氧呼吸比较低,细胞分解有机物最少,比较适合果实和蔬菜保存,B错误;B到C的过程中,随着氧气浓度增加,有氧呼吸逐渐增强,C正确;植物组织的细胞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也产生酒精,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呼吸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5.如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
(1)有氧呼吸全过程分为______个阶段。
(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________;释放的C0
2
是在第____
阶段产生的;H
2
0是在第阶段形成的;产生ATP最多的是第____阶段。
(3)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0
2供应不足,则人体内C
6
H
12
6
的分解产物是______,试写出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2)线粒体丙酮酸 2 2 3(3)
(4)乳酸
【解析】(1)有氧呼吸分为3个阶段。
(2)有氧呼吸主要场所为线粒体。
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氧化分解。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还原氢和氧气在第三阶段结合生成水。
(3)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4)人体无氧呼吸生成乳酸,反应式: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
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6.请据图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甲中光反应的场所是______,a物质是______。
(2)图乙中A过程的反应场所是________,ATP产生量最多的是________(填字母)过程。
写出图
乙过程的总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温度的关系。
在温度为10℃时,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千勒克斯后,该植物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当温度为20℃时,光照强度由4千勒克斯瞬时上升至12千勒克斯,此时该植株叶绿体内C5的含量将
________。
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12千勒克斯时,限制该植株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H]
(2)细胞质基质 C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3)4升高(或增加)光照强度
【解析】
(1)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条件是ATP和【H】,所以
a是【H】
(2)据图分析知图乙是有氧呼吸的图解,A过程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TP产生最多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大量的【H】被氧
化的过程,为C过程;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3)据图分析,温度为10℃时,光照强度大于4千勒克斯后,该植物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
增加而增加;温度为20℃时,光照强度由4千勒克斯瞬时上升至12千勒克斯,此时该植株叶绿
体内C5的含量将因为光反应的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增强,产生的ATP和【H】在瞬间增多,
C3还原成C5的量增加,但C5消耗量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变化,所以C5的量整体表现为增加;
由图可知,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12千勒克斯时,限制该植株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强度。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浓度下,K+吸收量变化的是
7.下图中正确表示水稻细胞在不同O
2
【答案】D
【解析】在氧气浓度为0时,无氧呼吸为K+运输提供能量,随氧气浓度增大,运输速率加快,但由于膜上载体数量限制,最后达到平衡,选D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运输,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8.光照下用H
2
18O培养绿色植物,则下列物质中不能检测到放射性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C
5
化合物D.丙酮酸
【答案】A
【解析】光照下用H
218O培养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H
2
18O参与有
氧呼吸第二阶段反应生成C18O;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生成C
5
化合物和糖等有机物,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9.(每空2分,共12分)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2)图中④⑤⑥表示能量,其中 (填符号)代表的能量是最多的。
(3)人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在剧烈运动时,葡萄糖参与无氧呼吸生成的产物是。
【答案】(1)二氧化碳丙酮酸(C
3H
4
O
3
)氧气
(2)⑥(3)线粒体乳酸
【解析】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 H ],并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 H ],并释
放出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第一、二阶段产生的[ H ]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成水,
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故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二氧化碳、丙酮酸(C
3H
4
O
3
)、氧气;
⑥代表的能量是最多的;人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人在剧烈运动时,葡萄糖参与无氧
呼吸生成的产物是乳酸。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和运用相关知识解答问题
的能力。
10.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A. 甲组不产生CO
2
而乙组产生
B. 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 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 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答案】ABC
【解析】无氧呼吸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中,甲丙都能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甲组细胞由于不完整,产生的酒精量少,B错误;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比无氧呼吸多,C错误;丁组酵母菌能进行增殖,需要消耗氧气,所以丁组消耗氧气多,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1.甲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乙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若它们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则甲、乙酵母
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比是
A.3:1B.2:1C.1:3D.1:6
【答案】C
【解析】有氧呼吸1mol葡萄糖释放6mol二氧化碳,而无氧呼吸1mol葡萄糖释放2mol二氧化碳,所以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甲、乙的二氧化碳比是1:3,选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
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2.晚上在密闭的居室内放置绿色植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主要原因是植物
A.光合作用吸收O
2,放出CO
2
B.光合作用吸收CO
2,放出O
2
C.呼吸作用吸收O
2,放出CO
2
D.呼吸作用吸收CO
2,放出O
2
【答案】C
【解析】植物在晚上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选C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3.(6分)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酵母菌是否存在两种呼吸类型的实验装置图:装置一和装置二
(新鲜的酵母与5%的葡萄糖溶液制成酵母发酵液,简称酵母液):
(1)装置一中NaOH的作用是。
(2)请将可能的几种实验结果补充完整,(提示:要求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3)此小组的同学还想进一步了解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释放的能量是否差不多,又进行了以下的探究过程:
不一样多,有氧呼吸产生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实验发现酵母菌进行两种呼吸方式中产生的CO
2
的CO
比无氧呼吸产生的要多,是否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也比无氧呼吸产生的也多一些呢?
2
越多,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散失的作出假设:等量的酵母菌分解等量有机物越彻底,产生的CO
2
热能也就越多。
实验设计:如下图
①此学习小组设置装置1和装置2的实验属于(填“对照”或“对比”)实验,这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②要想知道假设成立与否,需要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记录实验结果时观察的指标应该是。
【答案】(1)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CO
(1分)
2
(2)见表
结果预测
【解析】。
(1)NaOH可以吸收酵母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
2
(2)只进行有氧呼吸时,装置一中氧气被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因此瓶中压强减小,液滴左移;
只进行无氧呼吸时,由于不吸收氧气,但是放出二氧化碳,装置二中的清水不能吸收,故瓶中压强变大,液滴右移;两种呼吸同时进行时,由于有氧呼吸时吸收的氧气与放出的二氧化碳相等,而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则装置二中液滴右移。
(3)①由于两组相当于都是实验组,故属于对比实验
②由于实验目的是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释放的能量的比较,故因变量应该是温度计的读数。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14.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A.无氧呼吸不需要O
2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
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需经过两层膜
【答案】C
【解析】无氧呼吸第二步没有[H]的积累,故A错误;有氧呼吸第三步中[H]在线粒体内膜中与氧结合生成水,故B错误;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第二阶段无能量产生,故C正确;有氧呼吸中第一阶段葡萄糖在细胞质中转化为丙酮酸,不进入线粒体,故D错误。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5.下列关于人体内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产生
B.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O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C.H
2
D.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
【答案】A
【解析】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也会有[H]出现,A错误;人体内二氧
O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人体内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C正确;无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H
2
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内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有氧呼吸三步反应式1、C6H12O6 → 2丙酮酸 +4 [H] + 少能,2、2丙酮酸
+ 6H2O → 6CO2 +20 [H]+ 少能,3、24[H] + 6O2 → 12H2O + 大量能量;可知18O转移的途径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D符合,答案是D。
【考点】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元素追踪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7. .绿色植物吸入的O
2
用于细胞呼吸中形成
A.CO
2B.H
2
O C.ATP D.丙酮酸
【答案】B
【解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只参与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生成的[H]反应生成水,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氧呼吸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下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氧气参与
_____________的形成过程,场所为_________________。
(2)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①和②中,除了图示的物质外,还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③中均产生CO
2
,则产生场所依次为________ ____和_______ _____,为检测二氧化碳,除了用澄清石灰水外,还可用水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氧气供应不足,酵母菌细胞内C
6H
12
O
6
的分解的反应式
是,如果氧气供应充足,酵母菌细胞内C
6H
12
O
6
的分解
的反应式是。
(6)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
2
,则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____。
【答案】⑴②水线粒体内膜⑵①②④⑶[H] ⑷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溴麝香草酚蓝由蓝变
绿再变黄⑸C
6H
12
O
6
+6H
2
O+6O
2
→6CO
2
+12H
2
O+能量 C
6
H
12
O
6
→2C
2
H
5
OH+2CO
2
+少量能
量⑹1:3
【解析】⑴据图可知,过程①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过程③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④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而氧气只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H]结合生产水,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⑵人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因此在人体中可以发生①②④过程。
⑶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除了释放少量能量、二氧化碳外,还生成[H]。
⑷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检测二氧化碳除了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外,还可以采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现象为由蓝变绿再变黄。
⑸
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发生的方程式为C
6H
12
O
6
+6H
2
O+6O
2
→6CO
2
+12H
2O+能量 C
6
H
12
O
6
→2C
2
H
5
OH+2CO
2
+少量能量。
⑹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
化碳的方程式可知,若生成1mol的二氧化碳,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1/6mol,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1/2mol,因此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内容的能力。
19.关于有氧呼吸的特点(与无氧呼吸相比),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需要多种酶参与B.释放二氧化碳
C.分解有机物不彻底D.生成大量的ATP
【答案】C
【解析】有氧呼吸是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
吸是将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故C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能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0.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豌豆田中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B.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中,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中,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D.人体内产生CO
2
的细胞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
【答案】C
【解析】根长期泡在水里会导致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A正确;有
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为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该反应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B
正确;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中,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中,一部分以热能的
形式散失,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C错误;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该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
21.贮存的水果,通过测定下列哪项可准确判断其细胞呼吸方式 ( )
A.水的生成量B.酒精的生成量
C.有机物的消耗量D.O
2消耗量与CO
2
生成量的比值
【答案】D
【解析】根据氧气的消耗量与二氧化碳生成量的比值,可判断细胞呼吸的类型。
若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生成量,则说明为有氧呼吸,若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生成量,则说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共存,若没有氧气消耗,只产生二氧化碳,则说明仅存在无氧呼吸。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作用类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等量的酵母菌培养在甲乙两组浓度相同的等量葡萄糖溶液中。
甲组进行有氧呼吸,乙组进行酒精发酵。
若两组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组释放的CO
2与乙组释放的CO
2
的比例为1:3
②.两者共释放的CO
2与消耗的O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③.甲组溶液的质量低于乙组溶液的质量
④.两组释放的能量之比为19:1
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②③④【答案】D
【解析】有氧呼吸每分解1mol葡萄糖需要消耗O
26mol,生成CO
2
6mol,产生ATP38mol,无氧
呼吸每分解1mol葡萄糖不消耗O
2,生成CO
2
2mol,产生ATP2mol。
因此若两组消耗了等量的
葡萄糖,甲组释放的CO
2与乙组释放的CO
2
的比例为3:1,①错误;若两组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
两组共释放的CO
2与消耗的O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6=4:3,②正确;因为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彻底
反应分解,而无氧呼吸不彻底,③正确;两组释放的能量之比为38:2=19:1,④正确。
选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3.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B.装置乙在Ⅲ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
C.装置乙中应让Ⅱ先放置一会再与Ⅲ连接
D.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Ⅰ处的CO
2
【答案】C
【解析】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光照条件不会影响该实验,所以两个装置都不需要在黑
暗条件下进行,A错误;装置乙在Ⅱ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在Ⅲ处可检测到有CO
2
生成,B错误;装置乙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开始时应让Ⅱ先静置一会以消耗其中的空气,然后再
与Ⅲ连接,C正确;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除去空气中的CO
2
,D错误。
选C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
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4.(14分)根据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下列序号代表的物质: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2)图中④、⑤、⑥所代表的能量多少(少量或大量),哪一个代表大量_____。
(填序号)
(3)如果氧气供应不足,酵母菌细胞内C
6H
12
O
6
的分解产物是,反应的场所
是。
(4)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分为________个阶段。
释放的CO
2是在第________阶段产生的;H
2
O
是通过第________阶段形成的;产生ATP最多的是第________阶段。
(5)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__________。
(6)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答案】(1)葡萄糖丙酮酸氧气(2)⑥(3)酒精和二氧化碳细胞质基质(4)三二
三三(5)线粒体丙酮酸(6)
【解析】有氧呼吸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
并释放出少量能量。
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在线粒体膜上进行。
当氧气供应不足时,酵母菌无
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投递员,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
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5.一分子CO
2
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越过的膜层数是()
A.5B.6C.7D.8
【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分子的行径如下:线粒体(双层膜)-细胞膜(单层膜)-细胞膜(单层膜)-叶绿体(双层膜),一共是六层膜。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注意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
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6.在有氧呼吸的全过程中,CO
2
的形成发生在( )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各个阶段
【答案】B
【解析】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 的过程。
具体过程为:第一阶段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反应物是葡萄糖,产物是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反应物是丙酮酸和
水,产物是 CO
2和[H];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反应物是O
2
和[H],产物是H
2
O。
所以CO
2
的
形成发生在第二阶段,选B。
【考点】细胞呼吸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全过程及产物的
理解。
27.下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
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
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
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
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
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
不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后。
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
___________
(2)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
___________。
(3)当图乙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___毫升。
(4)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没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
装置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刻度管中的
红色液滴较之实验组向右移了5毫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左侧(2)a b c d (3)200
(4)新鲜叶片改为经过消毒的死叶片,环境物理因素(如温度变化影响)对实验的影响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
吸作用强度,说明消耗的氧气多于产生的氧气,所以密封的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液滴所在位置
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左侧位置处。
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叶片要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因此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a、b、c、d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