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石家庄市初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
S-32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9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第20-22题为多选题,其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的得0分)
1. 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A. 玉米
B. 猪肉
C. 鸡蛋
D. 菠菜
【答案】A
【解析】
【详解】A、玉米富含糖类,正确;
B、猪肉富含蛋白质,错误;
C、鸡蛋富含蛋白质,错误;
D、菠菜富含维生素,错误。

故选A。

2.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用煮沸的方法给水杀菌消毒
B. 霉变的大米经蒸煮后食用
C.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D. 向鱼缸中通入空气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A、煮沸能杀灭水中的细菌,可给水杀菌消毒,故选项做法正确;
B、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即使在高温的时候也不会破坏它的结构,所以蒸煮后仍不能食用,故选项
做法不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故选项做法正确;
D、1L水中只能溶解30mL的氧气,所以向鱼缸中通空气,可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故选项做法正确。

故选B。

3. 图1所示实验装置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和稀盐酸,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故选固液常温型
的制取装置,A属于固固加热型装置,A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故选A
4.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2个氧原子——O2
B. 氖元素——Ne
C. 3个铝离子——Al 3+
D. 五氧化二磷——O 5P 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2个氧原子表示为2O ,错误;
B 、氖元素表示为Ne ,正确;
C 、3个铝离子表示为33Al +,错误;
D 、五氧化二磷表示25P O ,错误。

故选B 5. 一定条件下,可利用甲烷(CH 4)与二氧化氮(NO 2)发生反应缓解空气污染,图所示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 2O 的微观示意图为
B. 五种物质中只有一种是有机物
C. CH 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100%1241
⨯+⨯ D. NO 2与N 2的质量变化量之比等于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与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222CH +2NO CO +N +2H O 一定条件。

【详解】A 、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水的微观示意图为:
,说法正确,不符
合题意; B 、甲烷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二氧化氮属于无机物,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水、氮气属于无机物,故只有一种是有机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100%124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NO 2与N 2的质量变化量之比等于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系数乘积之比,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

6. 图所示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溶液pH 一定发生变化
B. 反应②④的基本反应类型可能相同
C. 反应③一定生成难溶于水的碱
D. 反应④一定有元素发生了化合价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反应①为酸碱中和反应,反应后溶液pH 一定发生变化,正确;
B 、反应②为酸和金属的反应,④为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可能均为置换反应,正确;
C 、反应③为盐溶液和碱溶液的反应,不一定生成难溶于水的碱,也可能生成不溶性的盐,错误;
D 、反应④为金属和盐的反应,金属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生成的盐中金属元素化合价不为零,故一定有元素发生了化合价变化,正确。

故选C。

7. 对盛有10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1所示的操作(其中X是甲、乙、丙中的一种);图2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固体X是物质乙
B. 步骤②中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10g
C. 步骤③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 三个步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③>②>①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图可知,t3℃时,甲的溶解度为40g,乙的溶解度为35g,丙的溶解度约为15g,所以50g水中,则可溶解20g甲,17.5g乙,7.5g丙,由图可知,t3℃时,步骤③的烧杯中含有50g水,共加入20gX且烧杯中无固体析出,所以固体X是物质甲,选项说法不正确;
B、t2℃时,甲的溶解度为20g,步骤②中5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10g,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15g-10g=5g,选项说法不正确;
C、t3℃时,甲的溶解度为40g,步骤③中5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20g,所得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选项说法不正确;
D、步骤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5g
15g+100g
×100%≈13%;
步骤②为t2℃时,甲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g
20g+100g
×100%≈16.7%;
由选项C可知,步骤③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g
20g+50g
×100%≈28.6%;
三个步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③>②>①,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 我们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 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 露天焚烧秸秆
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D. 适量施用化肥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环境,符合题意;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D、适量施用化肥,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如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钨丝用于制作灯丝
C. 酚醛塑料用于制作炊具手柄
D. 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用于人工降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钨丝用于制作灯丝,利用钨丝的熔点高,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酚醛塑料用于制作炊具手柄,是因为酚醛塑料具有热固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碳酸氢钠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10.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分子间距变大
B.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分子的个数变多
C.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 1L水和1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L——分子间存在间隙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距变大,正确;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分子的数目不变,错误;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正确;
D、1L水和1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L,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正确。

故选B
11. 下列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B KNO3和(NH4)2HPO4都是复合肥
C 氯化钠和金刚石都是由离子构成的
D 高处的物体比低处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大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非晶体物质没有确定的熔点,错误;
B、KNO3中含有氮、磷、钾中的钾、氮元素;(NH4)2HPO4中含有氮、磷、钾中的磷、氮元素,都是复合肥,正确;
C、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错误;
D、高处的物体不一定比低处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大,重力势能与物质的质量和位置都有关,错误。

故选B。

12. 下列对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关闭燃气灶阀门使火熄灭——隔绝氧气
B. 铝制品耐腐蚀——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 用高压锅炖肉容易熟——气压大液体的沸点低
D. 在站台上的乘客要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空气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关闭燃气灶阀门使火熄灭其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错误;
B、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在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不是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错误;
C、高压锅内,气压很大,所以液体沸点高,错误;
D、人离高速列车比较近时,高速列车的速度很大,人和高速列车的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受到外侧压强大于人内侧受到的压强,人在较大的压强差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故正确;
故选D。

13. 分析和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则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
C. 利用乳化作用可以去除油污,则汽油去除油污也是利用乳化作用
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则当物体运动状态变化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具有均一、稳定性,但是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是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在融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C、汽油去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不是利用乳化作用,不符合题意;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则当物体运动状态变化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符合题意。

故选D。

14. 对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a管中的气体能燃烧,说明a管与电源正极相连
B. 乙: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C. 丙:为了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向右转动时,示数不变
D. 丁:a中溶液变红色,b中溶液不变色,说明石蕊分子不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示可知,试管1中气体较多是氢气,具有可燃性,能燃烧,但是电解水实验中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中能够收集到氢气,因此a管与电源负极相连,故错误;
B、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的多少;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故正确;
C、由图可知当弹簧测力计向右转动时,力臂发生变化,由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阻力和阻力臂都不变,动力臂变化,故弹簧测力计示数发生变化,故错误;
D、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错误;
故选B。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第24小题3分,其它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15. 如图所示是探究NaOH性质的实验。

打开止水夹,向盛满CO2的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至没过长颈漏斗下端管口,然后立即关闭止水夹。

(1)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关闭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 CO2+2NaOH=Na2CO3+H2O;(2). 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下降(合理即可)(3).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气体,使得锥形瓶中气压下降,外部大气压大于锥形瓶中气压,使长颈漏斗中的液体进入锥形瓶中,导致液面下降
【解析】
【分析】
【详解】(1)锥形瓶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填:CO2+2NaOH=Na2CO3+H2O;
(2)关闭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下降,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气体,使得锥形瓶中气压下降,外部大气压大于锥形瓶中气压,使长颈漏斗中的液体进入锥形瓶中,导致液面下降。

16.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幼儿及青少年缺______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2)羊毛、涤纶和纯棉三种布料中,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______。

(3)烧木柴时把木柴架空一些可使其燃烧更旺,其原因______。

(4)2021年春节期间,石家庄市城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图______(选填序号)所示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志。

(5)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下列物品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①旧书②口香糖③鱼骨头④易拉罐⑤餐巾纸
【答案】(1). 钙(2). 羊毛(3).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4). B (5). ①④【解析】
【详解】(1)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2)羊毛、涤纶和纯棉三种布料中,羊毛的成分中含有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3)烧木柴时把木柴架空一些可使其燃烧更旺,其原因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4)图B所示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志。

(5)①旧书属于可回收物品;④易拉罐属于废旧金属,可回收;②口香糖③鱼骨头⑤餐巾纸(遇水能溶解)都属于不可回收物品;故选①④。

17. 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可除去粗盐中的______杂质。

(2)乙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试剂M应具备的条件为______。

(3)丙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向烧杯中滴入水后,试管内白磷燃烧:白磷燃烧结束,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量筒内液面下降。

试剂N可选用的一种物质是______;量筒内液面最终降至约______mL 刻度线处,测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答案】(1). 漏斗(2). 难溶性(3). 与稀硫酸反应且没有气体产生(4). 氧化钙(5). 44 【解析】
【详解】(1)仪器a 的名称是漏斗;由图可知甲操作是过滤,因此该操作可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2)依题可知,天平左边烧杯不是密闭的容器,因此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不能有气体产生,防止产生气体后,气体逸出导致天平发生倾斜,试剂M 应具备的条件为与稀硫酸反应且没有气体产生;
(3)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因此试剂N 加水后需要放热,因此试剂N 可以为氧化钙;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氧气的量为30mL×1/5=6mL ,因此量筒中有6mL 的水进入烧杯中,因此量筒内液面最终降至约44mL 刻度线处。

18. A-G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其中C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D 和F 的组成元素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 的化学式为______。

(2)D 溶液的颜色为______。

(3)生活中防止反应③发生的一种措施是______。

(4)反应④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 (1). Fe 2O 3 (2). 浅绿色 (3). 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或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或者刷漆等 (4). 23
222323O 233H O 23H O CO Fe Fe CO Fe Fe ++++高温高温或
【解析】
【分析】C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所以C 是氧化铁,A 、C 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则A 可能为铁,B 与A 、C 都能反应,则B 为一种酸,其中D 和F 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为同一种盐,则E 是氢气,G 是水。

【详解】(1)C 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 2O 3。

(2)D 溶液是铁与酸反应生成的盐溶液,含二价铁离子的溶液都是浅绿的。

(3)③反应即铁生锈的反应,生活中防止反应③发生的一种措施是;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或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或者刷漆等。

(4)反应④即氧化铁还原为单质铁,化学方程式为
23222323O 233H O 23H O CO Fe Fe CO Fe Fe ++++高温高温或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小题4分,第3小题6分,第34小题7分,第35小题7分,共24分)
19. 锌锰干电池是生活常用物品,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可制得铜和ZnSO 4溶液,化学小组在研究“锌锰干电池”时发现,剥开电池外壳后里面有黑色固体填充物。

小组同学对该电池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①锌锰干电池的铜帽主要由Zn 和Cu 组成;
②黑色固体填充物含有NH 4Cl 、MnO 2和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③通常状况下,NH 4Cl 、MnO 2、碳粉相互间不发生反应; ④22442Δ2Cu+O +2H SO 2CuSO +2H O
探究Ⅰ:黑色固体填充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1】取少量黑色固体于研钵中,加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酚酞溶液浸泡过的棉花变为______色。

据此得出:黑色固体中含有NH 4Cl 。

【实验2】按图1所示进行实验:①取少量黑色固体于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灼烧;
②将灼烧后的燃烧匙伸入盛有O 2的集气瓶;③向集气瓶中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黑色固体中含有碳粉。

他们得出这一结论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3】小明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5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如图2所示),观察到快速产生大量气泡,且______。

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加快的现象,
得出:黑色固体中含有MnO2
小组同学认为小明得出上述结论的证据不充分,他们补充完成了图3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与小明一致的结论。

则试剂X和Y分别是______。

探究Ⅱ: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制取铜和ZuSO4溶液
【实验4】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

(1)溶液A中的溶质为______。

(2)加入物质B的目的是______。

(3)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 (1). 红 (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 X 为二氧化锰固体,Y 为5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 (5). 硫酸锌和硫酸铜 (6). 从硫酸铜中置换出铜单质 (7). 2442H H Zn SO ZnSO +=+↑
【解析】

详解】【实验1】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研钵中,加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为氨气,氨气与水反应会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2】 黑色固体于燃烧匙中灼烧然后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并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石变浑浊说明黑色固体中含有碳粉;
【实验3】
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速率,故实验3中能够观察到快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要想得出与小明相同的结论,需要控制变量,即证明使二氧化锰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而氯化铵没有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故X 为二氧化锰固体,Y 为5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 【实验4】
电池铜帽中的锌会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铜、氧气和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会生成硫酸铜,故溶液A 中的溶质为硫酸锌和硫酸铜;物质B 为锌,加入锌后,锌会和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单质,故加入物质B 的目的是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金属铜;溶液A 中加入锌后,得到的固体C 为锌和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后,硫酸会和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442H H Zn SO ZnSO +=+↑。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6小题5分,第37小题6分,第38小题7分,共18分。

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0. 为测定实验室中某硫酸铜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所含杂质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
,进行了图所示的实验。

请计算:
(1)a=______。

(2)该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1)10
(2)96%
解:由题意知,硫酸铜样品中所含杂质溶于水,所以滤渣的质量为氢氧化铜的质量,
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铜质量为x ,
4
224CuSO +2NaOH =Cu(OH)+Na SO 160
985.88g 16098 5.88g
=9.6g x
x x ↓= 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9.6g 10g
×100%=96%; 答: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96%。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则有a+90g+100g=194.12g+5.88g ,解得a=10g ,故填:10;
(2)见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