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上册12《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上册12《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首先从观察生活现象和活动体验入手,认识生活中导体和绝缘体;
2.并会进行简单检测。说出它们额用途。
3.知道用电安全。
4.通过实验探究科学道理,最后回归生活,充分体现了“科学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并学会检测。
充分体现了“科学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理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聚焦问题
谈话:这是一个施工现场,一位工人叔叔正在施工,突然一根电线掉落在他的身上,工人叔叔触电倒地,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方法帮助他脱离险境呢?根据学生的回答,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可以直接用手把他拉开吗?为什么?
(2)可以用像棍子一类的工具把电线挑开,用什么样的棍子?(木棍?铁棍?竹棍?)为什么?
(3)可以用湿木棍去挑电线吗?为什么?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能够导电?哪些物体不能导电?谈话:
看来同学们对物体的导电性已经有了一些认识,知道有些物体能够导电,有些物体不能导电,有些物体还说不清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底哪些物体能够导电?哪些物体不能导电?我们今天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 探究新知,建构概念
1.预测物体的导电性,了解前概念谈话:出示材料。这些材料需要我们先进行观察再预测,把预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我们该如何进行记录呢?实验记录表,讲解如何记录。
谈话:请拿出材料,它们是铜丝,铁丝,铝丝,木棍,塑料棒,橡皮筋,请各小组观察,分别预测它们是否导电,把预测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学生分小组观察、预测、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预测。
学生预测时,教师在黑板(或白板)上的实验记录表上记录。第一小组预测后,后面汇报的小组只说与前一个小组不同的,对有争议的预测标记“?”,表示存疑。
2.指导检测方法,促进思维发展谈话:同学们对这些材料的导电性进行了预测,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怎么办?(学生可能回答做检测)怎么检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组成简单电路来进行检测。给出安全警告:我们必须注意安全用电!研究有关电的问题,只能用
电池来做实验。用家里插座上的电做实验非常危险,千万不要去尝试!组织学生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质疑、辨析。谈话:(出示一个简易电路检测器)检测材料的导电性需要检测仪器,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简易电路检测器。像这样,把一个简单电路拆开,在导线的一端各连接一个金属接触头。教师播放视频介绍检测方法。学生看完视频后,归纳呈现检测方法:
A.将“简易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接触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B.用两个金属接触头分别接触材料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C.每项检测重复一次,确认检测时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
D.养成良好习惯,把检测过的材料分类放在盘子里。
3.实验检测物体导电性,验证结果谈话:同学们熟悉了检测方法后,请各小组对预测的物体进行检测,做好记录。
学生分小组检测,教师巡回指导。组织学生汇报检测结果。学生汇报时,呈现已经保存的预测时的实验记录表,教师在实验记录表上记录实验结果。第一小组汇报后,后面汇报的小组只说与前一个小组不同的。对有争议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质疑、辨析。
4.建构导体和绝缘体概念引导学生把检测结果与预测进行比较,如果有不一致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原因
。建构概念:人们通常把容易导电的材料叫导体,把极不容易导电的材料叫绝缘体。(板书课题,并将此概念板书贴在黑板上。)
5.概念延伸,拓展思维
(1)湿木头是导体吗?提问:我们刚才检测的木头是干木头,如果木头是湿的,它能导电吗?教师做演示实验,证明湿木头是导体。谈话:在课的开始,我们讨论了一个人不小心接触到断掉的电线,触电倒地了,应该怎么救的问题。如果现场有铁棍、干木棍、湿木棍、塑料棍、竹棍,哪些可以用?哪些不能用?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提问:我们小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去救人吗?应该怎么办?
(2)检测人体的导电性谈话:电通过导体传到人体,可以发生触电事故,对人造成伤害。那么,人体是导体吗?
引导学生讨论、质疑、辨析。教师出示验电球,介绍其特点和使用方法。检测人体的导电性。请学生拿出3号袋中的验电球,学生在小组内,每个人都检测自己的身体是否是导体。组织学生分小组3—4个人手拉手,做用验电球检测人体导电性的游戏,进一步证明人体是导体。
(3)辨析常见的与电有关的工具、材料PPT呈现插头、开关、钳子、起子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各部分使用了什么材料,为什么?(此活动最好同时呈现实物)
三.归纳总结,升华认知
这节课我们通过探究,知道了可以按物体是否导电的标准,把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学习了检测物体导电性的方法。同学们能够分工协作,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意识到用电要注意安全。关于电,还有许多奥秘有待我们去探索,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对有关电的问题进一步开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