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支部创新立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创新立项总结
我支部在上学期向校组织部申请博士生文集创新立项资助。
9月底获得批准并获得经费。
支部成立专门的编辑班子筹稿策划。
现在,共收论文10篇,已按照拟定的编辑体例修改,已进入最后的编辑阶段。
现将支部有关开展的活动,做一个汇报。
1、9月底,召开支委会,研究文集的出版,并确定了以姚骏、金勇、张幸、邵雪萍、宋成方同学组成的编辑委员会。
明确了论文征集的体例,是论文、读书报告、新书介绍等学术交流文章。
2、10月初,以电子邮件形式,向全支部党员发出通知,希望党员带头,并带动周围的同学积极投稿。
3、11月中旬,已征集到文学、语言学、文化类的论文10余篇。
4、11月中旬,编委会就论文的引文注解体例进行讨论,由于文学类和语言学类的核心期刊体例标准不同,最后决定采用MLA的国际通用标准但是文学类的注释部分可以相应放宽标准。
编委会在会后,制定了论文体例的样板。
5、11月下旬,编委会将论文体例样板电子版,发回每个作者,进行修改。
6、目前,改完的论文正在回收中,编委会在撰写创刊词,并策划决定各分栏目的名称。
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党支部 2006.12
附1:博士生文集论文引文和注释体例
附2:已改完的论文——《大学生自传性文本中的文化定型转变》
评价理论的社会主体间性模式及其特征*
宋成方
摘要:评价理论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对人际意义研究领域的新拓展。
笔者认为理解评价理论的关键是理解其社会主体间性模式,本文在对其主体间性模式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性、意义域、以词汇为基础的系统构建和语篇分析取向四个方面对“评价理论”进行分析。
关键词:社会主体间性、系统性、意义域、以词汇为基础的系统构建、语篇分析取向
1引言(每个部分的题目用加粗黑体,与上下各空出一行距离)
对于评价理论,国内已经有了一些介绍和评述(王振华2001;李战子2004;刘世铸、韩金龙2004),他们主要对评价理论的发展过程和三个次系统进行了描述。
去年10月份在河南大学举办的功能语法活动周中,该理论的主要创立者Martin教授和他的学生Peter White 博士系统介绍了他们创立的理论。
本文将根据他们的介绍并参考一些资料对评价理论进行深层次分析,目的在于揭示评价理论构建的目的及其理论特征。
………………………………
2 评价意义的描述性研究和评价理论的社会主体间性模式
语言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功能。
研究背景不同的研究者往往对其有不同的划分,这些划分表面上看似不同,并且使用不同的术语,但是他们都认为语言不仅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还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影响别人,Halliday在其基础上提出了语言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
1(Halliday & Hasan 1989: 15-23; Sarangi 2003: 166-167) 1说明性的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小五号字,用阿拉伯数字排序,不用圆圈。
参考文献不要用注释。
2.1 (与上面空一行)
……………………………………………………
2.2
5讨论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姜望琪教授给予了的悉心指导,侯建波和刘立华两位学友也多次与笔者探讨,在此一并致谢。
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不编号,不用M、C等符号)
外文作者姓(接逗号,)+ 全名(接英文句号.)+ 出版年(接句号.)
+ 著作名(斜体,接英文句号.)+ 出版地(接:)+ 出版社(接句号.)
Ballantyne, James R. 1961. The Laghukaumudi: A Sanskrit grammar by Varadaraja, with an English version, commentary, and references.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第1行写不下时,第2行续写时缩入4个字母的距离
中文作者姓名(接逗号,)+ 出版年(接逗号,)
+ 著作名(正体,接句号。
)+ 出版地(接:)+ 出版社(接句号。
)
程汝祥(编著),1997,《简明豪萨语语法》。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戴浩一,1990,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
《国外语言学》1990年第4期。
通信地址:宋成方100871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电子信箱:cfsong@
英文题目:Appraisal Theory: a social intersubjective model of evaluatio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大学生自传性文本中的文化定型转变*
边永卫高一虹
摘要:本文采用系统功能语法学派Martin与Rose (2003) 的评价理论,对36名大学生的文化定型自传性文本进行了语篇分析。
通过分析自传中“评判”、“鉴别”、“情感”、“声音来源”等范畴的词汇,概括了文化定型的形成、强化、动摇与突破在情感层面与认知层面的特征,以及定型变化的一种可能性的阶段化趋势,即定型在不断遭遇挑战,随即解体,继而重构的同时,从文化群体层面具体化为针对独特个体的认识。
关键词:自传、评价理论、定型、英语学习者
1.研究背景
1.1定型
*本研究为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一般项目(03BYY015)的一部分。
作者感谢项目负责人李战子教授的建议。
“定型”(stereotype)是人们对某一群体所持有的固化、简单的看法。
“自定型”是关于自己群体的定型,“他定型”是关于其他群体的定型。
定型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之间,为满足人们认知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提供了一种快捷、方便的手段。
然而定型往往夸大群体间差异,忽略个体差异的存在,这种对差异的过分简化、概括或夸张可能会妨碍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Samovar, Porter & Stefani 2000)。
由此,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和实践者面临一个“跨文化交际悖论”(高一虹1995):为了促进不同文化的人相互了解,就必须概括文化差异,建立文化定型,然而定型差异的标签化又可能人为地制造交流障碍。
在不同文化之间“搭桥”的努力,结果却可能是“砌墙”。
要走出这个悖论,就要承认定型,建立定型,向定型挑战。
关于定型的变化,一部颇有影响力的论文集中(Hamilton 1981)概述了三种模式。
“记账式模式”(the bookkeeping model)(Rothbart 1981)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观察者积累、权衡支持定型与驳斥定型的信息,并随着驳斥性信息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弱化或改变定型。
“转变模式”(the conversion model)(Rothbart 1981)是一种突变过程。
观察者一旦积累了足够多驳斥性的信息,便会在顷刻之间重新评价继而完全否定已有的定型。
“亚典型模式”(the subtyping model)(Brewer et al. 1981; Taylor 1981)是一种保守性变化的过程。
观察者往往会将与定型极端相斥的个例归入一个新的亚典型群体中,脱离定型群体;只有与定型略微或适度相斥的个例才会影响到观察者的定型观。
多数实证性研究支持了记账式模式与亚典型模式(参见Queller & Smith 2002)。
也有研究者(Weber & Crocker 1983)认为,个别研究(Gurwitz & Dodge 1977)支持了转变模式。
Queller & Smith(2002)在一项实证研究中,结合记账式模式与亚典型模式描述了定型的变化:与定型适度相斥与极端相斥的个例都会促使定型的变化,只是前者的影响更大一些。
1.2 评价理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Halliday & Matthiessen 2004)把语言的纯理功能分为三类,评价理论是其中人际功能系统的新发展,它关注的是语言如何主要通过评价性词汇表达语言使用者的态度、观点与立场(王振华2001;李战子2002;Martin & Rose 2003)。
评价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态度”、“程度”(又译“级差”、“分级”)和“介入”(即声音来源)。
“态度”包含感情(“情感”)、对人的性格与行为的评价(“评判”)、对事物的评价(“鉴别”)。
2
程度系统是对态度介入程度的分级资源,包括“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其中语势调节可分级“态度”的强弱程度,聚焦将不能分级的态度范畴做明确或模糊的分级。
基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的介入涉及话语中多声的可能性与声音的来源,前者来自作者/说话人之外其他的评价声音;后者仅限于作者/说话人的评价声音。
在分析不同的评价声音参与对话的可能时,Martin & Rose (2003) 指出三种语言资源,本文仅涉及其中的“投射”(projection),即以各种方式引用、转述他人或自己的话语与想法。
人们借助这种向外投射的手段调节对其话语承担的责任----作为叙述者他们只需对自己的引用或转述行为本身负责,而不必为引用或转述的内容负责(Martin & Rose 2003;王振华2001;李战子2002)。
表1评价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
2感谢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生宋成方就系统功能语法与评价理论的相关陈述提出的意见。
《文本》(Text)杂志2003年曾出版评价理论专刊(Vol.23 Issue2),有多篇文章讨论了评价在叙事中的作用。
《二语写作期刊》(Journal of SLW)2001年出版了有关巴赫金理论之声音的专刊(Vol.10 No.1/2),其中几篇强调了声音在二语写作中的意义。
不过,以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或以声音为切入点对我国学生定型自传性文本的研究,我们尚未见到。
2.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文以定型为理论视角,以评价理论为语篇分析工具,考察自传性定型文本的两个方面----评价手段(态度)与声音来源,揭示大学生文化定型变化的发展过程。
分析材料是36名大学生有关文化定型经历的英文文本,作者(自传者)为某综合大学本科学生,包括26名英语专业和1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多已达到专业四级或普通六级。
定型文本是作为“语言与文化”课程的学期论文完成的,每篇长度为一千词左右。
教师给的题目如下:
1.“Describe some cultural stereotypes you held before, what kind of changes they have undergone so far, and how.”
2.“Report a real situation of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in which you were a participant. Discuss what the problem was and how the situation might have been (might be) ameliorated.”
题目1要求描述定型的变化过程,题目2偏重此过程中的某一具体事件。
学生可在上述题目中自选一个,并根据自己的经历拟定具体的文章题目及范围。
3.结果与分析
定型的形成及存在状态
自传者针对定型的陈述往往借助他人的话语,并在其影响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认知。
如:As a child I had a (an) extremely(程度)bad feeling(情感)towards Americans
who were arrogant, possessive, lusty, coward and stupid(评判). Looking back
I have no clue why I thought them all as devils(评判). Perhaps it was because
my neighbour, an amiable old man, who had been to Korea to fight against
American invader, told(声音来源)me too many war stories(声音来源). 0403
F3
自传者借助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对战争的描述建立了有关美国人的定型--“傲慢、占有欲强、精力旺盛,却又胆小、愚昧”的“恶棍”,其情感与评判都是消极的。
他人话语中的评价成为自传者相关定型的来源。
定型形成之后会呈现一定的稳定状态,在随后的人生体验中,其存在状态会有所波动。
与定型一致的信息将进一步强化定型,与定型相斥的信息则会削弱甚至改变原有的定型。
3. 2 定型的强化
一些自传者曾经持有的定型在后续的经历中因为获取了与定型一致的信息而得到证实,以往围绕定型形成的情感与认知在这一证实的过程中也随之得以强化。
下一例的定型发展发生在中国本土的不同文化区域之间:
DongBei people are another group of people about which there are lots of
comments(声音来源). The one I had when I came to the university was that
they were very(程度)generous, did not care about the details
and easy to get along with(评判). … When I first communicated with them,
these categorizations(声音来源)and impressions(声音来源)turn out to be right
(鉴别), because those DongBeigirls (Dongbei girls) were very(程度)outgoing
(评判)and we often got together and talked a lot about our life experience in
high school, … .0203 F
自传者对东北人的定型都是正面的评价“很大方,不拘小节,容易相处”,“很好交往”。
这一评价在随后的亲身经历中得以证实--“right”,自传者对定型的认知也因此得到强化,更为深刻。
伴随认知产生的情感虽然没有明确的情感性的文字表达,但从自传者针对后来自我行为的描述中,即与东北女孩经常聚在一起聊天,不难感受到自传者当时心中的愉悦之情。
3. 3 定型的动摇
虽然一些定型出现了阶段性的强化,但仍会在之后的经历中遭遇挑战。
更多的自传文本缺失有关定型强化阶段的描述,自传者在亲身经历了与定型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个例之后,对旧的观念产生怀疑,直至动摇已有的定型。
下面的这段文字便是很好的例证。
自传者曾作为高中生参加了一个文化交流项目,与其他13名中国的中学生和两名教师来到芬兰某中学。
一次,他们应邀与接待他们的芬兰家庭成员一起到该中学礼堂的自助餐厅就餐。
活动接近结束时,不懂英文的中方带队老师开始说服中国学生收走所有吃剩的盘子。
或许因为认同老师的想法,收盘子可以体现中国人的自定型----有礼貌、有教养、有责任感,包括自传者在内的中国学生抓住了这一难得的表现机会。
… Immediately, we began to keep ourselves busy, shuttling between dinner tables and recycle handcart sweatily(鉴别)but delightedly(鉴别、情感), trying
our best to perform dutiful(评判)before the chatting foreigners when taking
their finished dishes.
Suddenly, when we were doing this so-called ―proud‖task with an
3为保护学生隐私,我们隐去了作者的个人信息,代之以“0403 F”这样的材料编号。
unspeakable pride, I looked back. I saw all Danish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were still sitting and chatting, in front of them were their own dishes, though
some had slightly expressed their surprise and courtesy thankfulness instead of
being moved or even a little influenced by those busy(评判)and tired(评判)
Chinese.
Momentarily, I was hurt(情感)piercingly(程度), not for the injury of their involuntary ignorance, but for our antic(鉴别)thinking of ―oriental virtue‖ and
inept(鉴别)acting of ―being Chinese‖…
I have to admit(声音来源)that this scene has totally(程度)changed my
previous impression of psychological position of Danishes and Chinese, urging
me to reconsider my gain and pain on this unacquainted land. 0310 F
这一例中,自传者颇为愉快地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中国人的自定型“尽职尽责”,与此同时,期待着丹麦人对这一定型的认可。
在这一期望彻底落空之时,自传者惊住了,曾经良好的自我评价出现了大逆转--滑稽,负面的情绪“hurt”在程度副词的修饰中“piercingly”达到了极致,自定型也随之顷刻间坍塌。
这一例与定型的转变式模式基本相符。
下一例表现的不是定型的瞬间突变,更多地体现了定型变化的记账式模式:As time goes on, I gradually have some friends from the south, and I am
surprised(情感)to find out that they are not mean and selfish(评判)at all
(程度)! However, I still do(did)not want(声音来源、情感)to change my
stereotype(声音来源)about them,(and)I go(went)to the library to find the
evidence(声音来源)to support my view(声音来源). On the contrary, I have
to admit(声音来源)that I am wrong(评判)…… and many of the south people
are quite(程度)generous(评判)to help others and to build ―Hope Schools‖ in
the west. 0407 F
这一例的自传者对中国南方文化群体的定型是“吝啬”、“自私”。
在结识、并逐渐结交了几位来自南方的朋友之后,自传者发现这种负面的评价在他们的身上并无半点体现。
也许恰恰因为这一评价与之前的定型极端相斥(Brewer et al. 1981; Taylor 1981; Queller & Smith 2002),惊诧之间,自传者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原有定型,反而试图寻求更多的佐证以维系这一定型。
然而随着更多与定型相斥信息的积累,定型的记账式变化模式出现了,自传者开始解构自己的原有定型。
下一例描述的是“日本人”定型的变化过程,呈现的主要是亚典型式变化模式。
The first word I ever know to refer to the Japanese is “Ri Ben Gui Zi”(声音来
源), which is known to all Chinese as an insulting and despising(鉴别)address
towards the Japanese soldiers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portraying them as
cold-blooded and devilish creatures(评判). This word and the hatred(情感)
it brought were naturally attached to EVERY Japanese…. Then I hated(情感)
them. I did not see the history happen, but I see the shadow of it – the deep, deep
shadow of war, of blood, of a nation’s agony(情感)under the trample of another.
ALL Japanese are beasts(评判).
This overwhelming(程度)feeling of hatred(情感)lasted for quite a few years
when a Japanese called Dong Shilang came to China for the support of Chinese
people against those who in Japan shamele ssly tried to deny the history…. Then
I felt there seemed to be a broken hole in my hatred(比喻性情感)towards ALL
Japanese people. It was a painful but happy(情感)experience.
Such a hole of hatred was very much enlarged(比喻性情感)when about two
years later I read a book named The Japanese Soldiers I Know,written by a
Chinese studying in Japan…. And then I knew that it would be much more
sensible for me to put a boundary on my previous excessive hatred.
Several months ago I saw a Japanese cartoon movie called The Graves of the
Fireflies…. When the tears ran down my face, I saw the left hatred of mine
cracking, breaking, and falling into pieces(比喻性情感). The characters in the
movie are Japanese….
I of course have not thrown away my awareness of history along with my hatred
(比喻性情感). 0307 F
曾经的日本侵华战争给当时、后来的中国人,乃至整个民族烙下了屈辱性的重创。
“日本鬼子”的侵略和残忍,长期以来在多数中国人心目中成为“日本民族”的典型。
自传者对“所有的日本人”的憎恨,后来随着对日本文化理解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改变。
日本侵华士兵东史郎坦言南京大屠杀的惨状,《我认识的鬼子兵》描述了侵略者的无奈与士兵反战、无助的情绪,日本动漫刻画了侵华期间日本民众的苦难生活。
面对这种信息的冲击,自转者的“仇恨”开始出现“空洞”,空洞逐渐扩大,以至破碎甚至吞噬了“仇恨”。
当然,自转者没有因此消除自己对“日本鬼子”的憎恨,但却在某种程度上开始一步步地限定有关“所有的日本人”的定型的范围,最终将战争的无辜者与始作俑者区分开来,出现亚典型式的定型转变模式。
在定型发生改变的过程中,自转者在矛盾中感受到一种消极与积极情感的相互交织。
3. 4 定型的突破
记帐式或转变式的定型变化之后会产生全新的定型,亚典型的定型变化会将原有的定型限定性地保留在新的亚典型当中。
当然,新定型或亚典型也将面临挑战,再次被动摇或修正。
新定型或亚典型都可视为突破原有定型之后产生的新视角。
下一例是针对某一具体定型,于反思之后形成的新认知。
Though I still think(声音来源)that most Americans are casual(评判)and do
not pay much attention to rules(评判), I know(声音来源)that there must be
distinct(鉴别)characters in each different Americans. 0001 F
文中出现了两处“我”的声音“think”,“know”,但同一来源的声音中有两个有关定型的认知。
自传者先是维系了已有的定型—美国人“不拘小节,不受规则的束缚”,但其视角出现了多维化的趋势。
因为认识到定型之中的个体特征,自传者的定型疆界变得更加富有弹性,形容词“distinct”就是针对每一个美国人独特性品质的鉴别性评价。
如果将定型变化的过程视为线性的发展过程,关注定型中的个例便是定型持有者在认知层面通过自我教育所能达到的最佳成长与发展的阶段。
这一阶段可能最值得教育者和学习者重视。
下例反映出针对定型概念本身的思考与评价: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my own knowledge and maturity of my own thought, I
have noticed(声音来源)that sterotype (stereotype) is just a kind of framework
used by most people to identify their unfamiliar counterparts to their
convenience. It has its advantage and general efficiency(鉴别)in certain
occasions, while by no means(程度)acurate (accurate) and applicable(鉴别)
to all that belonging to that framework. 0102 F
自传者突出了自己针对定型概念的元认知,在肯定定型存在意义“有优势”、“有效率”的同时,否定了其普适性“并非准确,并非适用于框架中的所有人”。
她认识到了定型的“双刃剑”效应,既使得交际更为容易,也禁锢了交际双方的认知思维。
这一层面的反思更有可能是教学干预的结果,但同时也是文化教育期望达到的理想目标。
3.5 定型的变化过程
我们尝试将文本中出现的定型的变化过程概括如下,图中实线表示已经完成的过程,在所有文本中都有呈现;虚线表示尚未充分完成的过程,出现于部分文本之中。
图1:定型的变化过程
定型的形成定型的强化定型的动摇定型的突破
情感
元认知
定型的变化可分为形成、强化、动摇、突破阶段。
在形成定型认知的同时,附着在评价之上的情感也产生了。
正面评价多伴随积极情感,负面评价多伴随消极情感。
当接触(经主观折射的)与定型一致的信息时,该定型得以强化,定型中的鉴别与评判不变,相应的情感也将持续或深化。
在积累与定型不同甚至相斥的信息的同时,自传者的认知出现危机,开始体验由认知失调所带来的各种消极情绪,其间有愤怒与痛苦,困惑与迷失,也有惊讶与不适,个别同时出现痛苦与愉悦的矛盾情绪。
定型变化在文本中出现了三种模式--记账式、转变式、亚典型式。
记账式模式与亚典型式模式有时同时出现于同一文本中(3/36; 8%)3,有时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文本中:记账式模式(12/36; 33%);亚典型式模式(10/36; 28%)。
这一研究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参见Queller & Smith 2002)。
转变式模式在文本中的出现率并不低,有时结合其他模式出现(记账式模式1/36; 3%,亚典型式模式5/36; 14%);有时单独出现,但是只有少数学习者因为与定型相斥信息的不断积累而逐渐改变原有的定型(2/36; 6%),多数只在陈述了一个与定型不一致的例子之后,便描述了原有定型的彻底打破(13/36; 36%)。
文本中转变式模式大比例呈现,且多数没有描述产生转变模式的前提
3 3/36指在36位学习者中有3位出现记账式与亚典型的定型变化模式;8%为所占比率。
以下以此类推。
条件----与定型不一致信息的大量积累,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太相符(同上),很可能是由于自传者在限字数的自传文本写作过程中,无意间为浓缩信息所致,或者因题目框架的限制(第二个题目只要求描写一个例子),但并不排除其存在的真实性。
当然,现实中定型变化的过程远比自传者所描述的更为复杂。
在多数文本中还出现了另一层面的反思,即针对“定型”概念本身的理解与认识,也可说是有关定型的元认知,伴随产生的情感是积极性的解脱与愉悦。
这一层面的反思更可能是教学干预的成果。
图中呈现的定型变化的过程与“跨文化交际悖论”出路的设想(高一虹1995)基本吻合。
在新定型或亚典型性定型逐渐稳定成为旧的定型之时,还将遭遇新的挑战而发生变化,由此形成螺旋型的发展过程。
定型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生活经历相对封闭、单调,深刻地超越定型局限的可能性不太大,但在实际文本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定型变化的大致轨迹。
4. 结语
定型的突破涉及思维方式的拓展,可以看作个人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同时蕴涵着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
外语学习有助于学习者跳出自我文化中心的怪圈,重新审视自己或者异己的文化群体。
不断破除各种定型之后,学习者曾经僵硬的认知疆界开始软化,富有弹性,并在随后的文化交际中,拓宽至每一个体的品质特征。
在不断拓宽文化视角之后,学习者开始产生文化差异与个体差异并存的意识。
文本中的定型皆来自他人话语,在定型转变的过程中,学习者个人经历中认知性的评价会与定型之间发生冲突,然后在反思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评价,自己的声音。
学生在旧的定型动摇,新的视角尚待建立或形成之时,多呈现负面、消极的情感、情绪。
然而随着反思能力的增强,尤其是针对定型在元认知层面思考的深入,学生开始整理、整合并不断调整有关定型的认知取向,认可定型的存在价值,但同时以开放、接纳的心态关注定型之中的个体差异。
这一切都有利于学习者突破以往认识中简单的二分法,使之变得更加完善、多元和深刻,更好地解决文化学习或者跨文化交际中“砌墙”与“搭桥”、筑造“钥匙”与打破“枷锁”的矛盾。
定型的形成、持续和中断与社会、文化、历史等诸方面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然而本文关注的要点是学生自身的能动性。
不过,在“向定型挑战”的过程中,教育者能够通过鼓励和帮助学生反思,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自传的写作本身,就是这样一个教育干预的过程。
这一点也可以说是本研究的教育实践意义。
本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作为课程论文,文本的内容和形式都受到结构的限制;两个题目的重点不一致也使叙述内容有一定差异。
由自传文本分析得出的结论还有待其他维度材料的佐证。
未来如果能进行跟踪研究,将在更为丰富的材料基础上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
References:
Brewer, M. B., Dull, V. & Lui, L. 1981. Perceptions of the elderly: Stereotypes as prototyp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1, 656-670.
Gurwitz, S. B. & Dodge, K. A. 1977. Effects of confirmations and disconfirmations on stereotype-based attribu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5, 495-500. Hamilton, D. L. (ed.). 1988. Cognitive Processes in Stereotyping and Intergroup Behavior.
Hillsdale, NJ: Erlbaum.
Martin, J.R. & Rose, D. 2003. Working with Discourse.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