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渗透心
理健康教育的尝试
摘要:初中阶段时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相对较快的阶段,在该阶段中学生的思
维活跃、情感丰富,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进行疏导,则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在农村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甚至有很多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家庭的关心
和教育,就更容易在初中阶段出现波动。
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的普及十分
有限,所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同农村的英语教育相结合,实现在教学的过程中稳定
学生心理情绪,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了一件亟需解决的事情。
关键词:初中英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城市经济的发展,农村于城市的经济水平差距显露,越来越多
的农民开始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和教学条件等问题愈发明显。
在初中阶段中,学生的身体快速发育,对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广泛,但是面对外界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学生的三观尚未形成,辨识能力和控制能力尚且不足。
这种情况下,初中
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心理相对敏感,加之缺乏家庭的关系和良好的成熟的从小的
教育环境,中学生极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故而,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
成为了一件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
但是,由于农村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的限制,
单独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难度极大,时间紧张,条件困难。
所以笔者认为,如果
能够将日常的教学任务渗透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则可以顺利的实现学生心理健康
和知识积累的双重发展。
1.
初中英语教学于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初中英语作为英语的基础科目,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如音
标字母、常见单词、常用语法等。
除此之外,初中英语作为语言类的科目,都在
向学生传递一种思维习惯和社会文化[1]。
而心理健康的本质是一种道德规范,是
指通过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的行为模式符合社会基本要求的一种状态。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英语学习的本质在于社会文化,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也在于社会文化。
如果能够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完全可以实现在教学的同时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农村初中英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建立平等互信的良好师生基础
在传统教育中,老师总是扮演者威严者的形象,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着
绝对的权力。
这种本质上不平等的关系,无时不刻的对于学生和老师的沟通形成
鸿沟。
留守儿童本身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家庭关怀的缺少,较多性格敏感[2]。
加之初中阶段的学生个人自主意识明显,内心相对叛逆。
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教
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不利。
笔者认为,老师应当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不论是上课或者平时生
活中,都应当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沟通,听取学生的想法,对于其中正确的部分进
行肯定,对于其中错误的观点进行疏导。
让学生充分相信老师,老师可以更加全
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保证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和心理疏导。
(二)发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案例
初中英语教材是从最基础的字母词汇和“good morning!”这种基础对话进行,说是简单的外国社交礼仪也不过分[3]。
所以,我们可以从最基础的部分,通
过课文中的对话,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疏导。
例如:“I'm more outg oing
than my sister.”这一单元中,可以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
通过情景模拟练习,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性格更加适合在社会中沟通,并让学生依次为目标进行锻炼。
再例如“Can you come to my party?”一单元中,可以通过该单元的对话练习,向学生讲解交际过程之中礼仪习惯。
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英语单词语句的同时,了
解日常的文化礼仪,培养健全人格。
(三)通过课外知识拓展联系心理健康教育
最后,因为农村教育基础较差,环境设施也相对较差,很多初中英文课文中
的内容学生甚至没有接触过。
例如:“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很多
学生可能是无法理解课本上的内容,从而感觉自身和外界的差距,产生自卑心理
等问题[4]。
这时,就需要老师对其进行积极的课外引导,通过课外的知识拓展,
为其塑造一个目标世界,将这种落差转变为努力学习的动力。
例如,达拉第出生
于一个贫困的铁匠家庭,但是其不断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这样
的例子,激励学生摆脱自卑,积极向上。
1.
尊重个体差异,提高学生自我表现意识
农村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与外界的接触很少,信息不通畅,学生的生活单调,英语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其特殊性。
例如,在学习英语的
初期,一些孩子心理上自卑,怀疑他们说不好,被模仿被笑话,不敢举手,害怕
引起嘲笑,缺乏热情和学习兴趣。
即使他们有敏捷的思维,所有问题都会解答,
但是这种心理原因也将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因此他们常以旁观者的态度对
待课堂反应,甚至具有逃避心理[5]。
针对这种现象,在教学中,采用自信心培养,扬长避短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成功经验,通过课堂激励的目标,
激励语言的使用,形成激励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每天都获得一些成功,使他们体
验成功的快乐,得到满足,提高自信心,从而有动力去努力学习。
这不仅可以帮
助孩子们找到自信,这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
我表现意识。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农村教育发展困难的当下,我们格外需要节约教育资本,实现
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故而,对于初中英语教育对于留守儿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
尝试是大势所趋。
如果能够首先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基础,照顾到学生敏感
的内心的同时,对其进行家长般的照顾,给予其相应的温暖,那么就可以为教学
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打下基础。
其次,通过挖掘教材中正确的价值观,为初中生
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引导,保证实现教学进度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步进行。
最后,单纯的课本知识是不足实现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的。
老师可以通过课外的
知识拓展,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英美文化和国外轶闻的同时,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
保证初中英语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周宏娟,《浅谈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教学参考》,2015年。
[2] 孙伟丽,《关于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才智》,2017年。
[3] 杨崇常,《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7年。
[4]刘华锦,叶正茂,阮恒.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教育评论,2015(06):102-105.
[5]严昌帝.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基于重庆市荣昌县峰高中学留守儿童个案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07):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