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二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二高中地理同步测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地区中不属于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是()
A.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B.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
C.中温带湿润长白山区D.青藏高原高寒地区
2.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灌溉、排水不合理,会导致农田()
A.遭受水蚀B.沙漠化C.盐渍化D.受到污染
3.关于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B.都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C.都是山地、平原的过渡带D.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都有人为原因
4.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D.农业集约化经营
5.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主要表现为森林破坏B.中游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
C.下游主要表现为河湖污染D.主要是大型工程建设造成的
二、综合题
1.读“荒漠化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的是引起的荒漠化,乙图表示的是导的生态问题,最终导致。

【2】选择甲图或乙图,根据图中所示的原理,叙述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2.分析下表中我国北方某粮食产区1970年和1980年有关资料统计情况,解答相应问题。

年内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长了约 %同时等土地面积明显减少。

【2】该地区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3】在这10年中,该地区每公顷平均产粮的变化及其原因,人均产粮的变化及其原因。

【4】坚持可持续发展,改善该地区环境状况急需采取的措施。

全国高二高中地理同步测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地区中不属于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是()
A.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B.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
C.中温带湿润长白山区D.青藏高原高寒地区
【答案】C
【解析】人为作用和自然作用力强烈叠加的地带,多生态系统脆弱区。

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处于耕作业和畜牧业交错地带,荒漠化问题严重;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土壤侵蚀、风蚀,次生盐碱化等环境问题突出,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土壤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蚀),草地退化严重。

这些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而我国中温带湿润长白山区人类影响较小,生态系统较完善。

由上分析可知,C为符合题意的选项。

【考点】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分布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分布的认知能力。

2.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灌溉、排水不合理,会导致农田()
A.遭受水蚀B.沙漠化C.盐渍化D.受到污染
【答案】C
【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如果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水分蒸发加强,而水中盐分析出,在表层土壤中大量积累,使得表层土壤盐分升高,出现盐渍化。

由此分析可知,以上选项中只有C项正确。

【考点】我国西北地区土壤盐碱化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西北地区土壤盐渍化成因的认知能力。

3.关于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B.都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C.都是山地、平原的过渡带D.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都有人为原因
【答案】D
【解析】人为作用和自然作用力强烈叠加的地带,多生态系统脆弱区。

如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青藏高原高寒地区,西北干旱区等。

黄淮海平原区并不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A项错误。

内蒙古草原区并不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B项错误。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并不位于山地、平原的过渡带,C项错误。

但是,我
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因素在起作用。

故D为正确选项。

【考点】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分布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分布的认知能力。

4.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D.农业集约化经营
【答案】B
【解析】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实人类不恰当活动的结果。

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会严重破坏地表植被,导致地表缺少植被保护,土壤裸露,风力加大,荒漠化区域扩大。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是土地荒漠化的基础原因,并非主要原因,A项错误。

环境污染加剧与土地荒漠化没直接关系,C项错误。

农业集约化经营会加强土地
管理、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不至于加剧土地荒漠化,D项错误。

由此分析可知,B为正确选项。

【考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原因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5.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主要表现为森林破坏B.中游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
C.下游主要表现为河湖污染D.主要是大型工程建设造成的
【答案】C
【解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不同。

上游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主要表现为草原破坏、湿地萎缩,A项错误。

中游位于平原地区主要表现为洪涝灾害严重,B项错误。

下游平原广阔,人口城市众多,工农业规模大,主要表现为河湖污染,C项正确。

大型工程建设与长江流域大部分生态环境问题无关,D项错误。

【考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能力。

二、综合题
1.读“荒漠化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的是引起的荒漠化,乙图表示的是导的生态问题,最终导致。

【答案】过度开采地下水给水过多土壤盐渍化荒漠化
【解析】分析左上图可知,图中显示①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②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引起③植物枯死,并进一步引起④土地荒漠化。

分析右上图可知,图中显示①农田大水漫灌,给水过多,引起②地下水位抬升,导致干旱地区③地下水大量蒸发,盐类物质在地表析出,进一步引起④地表积盐,表层土壤由于盐类物质含量过高,土壤结构恶化,部分植物枯死,出现⑤植物稀疏状况。

两种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结果就是土地退化,出现荒漠化。

【考点】荒漠化成因类型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荒漠化成因类型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2】选择甲图或乙图,根据图中所示的原理,叙述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答案】甲图。

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土壤缺水而使植物枯死,土地荒漠化产生。

(乙图。

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经水分蒸发过程而在地表积累,使土地不适合植物生长而植被稀疏,土地荒漠化产生)
【解析】分析左上图可知,图中显示①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②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植物根系无法获得水资源供应,进而引起③植物枯死,由于缺少植物,土壤风化加强,退化严重,引起④土地荒漠化。

【考点】荒漠化形成过程原理
点评:该题难度中等,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荒漠化形成过程原理的认知能力。

2.分析下表中我国北方某粮食产区1970年和1980年有关资料统计情况,解答相应问题。

年内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长了约 %同时等土地面积明显减少。

【答案】10% 森林、草地
【解析】阅读分析上面表格可知,1970年耕地面积为4.0万公顷,1980年为4.4万公顷,增加10﹪(4.4-
4.0/4.0)。

同时,森林、草地覆盖率由18%下降到10%,面积减少明显。

【考点】土地利用构成的变化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土地利用构成的变化的认知能力。

【2】该地区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答案】森林覆盖率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河流含沙量增长两倍
【解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区域森林、草地覆盖率降低,森林、草原面积减小;气温年较差由33°C升高到38°C,增大明显;年降水量由430mm减小到370mm;河流含沙量增大,由1.5%升高到4.5%。

【考点】自然环境变化主要表现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该区域自然环境变化主要表现的认知能力。

【3】在这10年中,该地区每公顷平均产粮的变化及其原因,人均产粮的变化及其原因。

【答案】每公顷平均产粮下降了。

原因是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人均产粮减少。

人口增长快于粮食总产量的增长
【解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1970年耕地面积4万公顷,粮食总产量9600万千克,单产为2400kg/公顷;1980年耕地面积4.4万公顷,粮食总产量9900万千克,单产为2250kg/公顷。

可见,粮食单产降低了。

这与区域内森林、草原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土壤肥力降低,降水减少,环境恶化有关。

1970年30万人,人均粮食产量320kg/人,1980年为35万人,人均粮食产量283kg/人。

可见,人均产粮减少。

这与人口过快增长对粮食增长的抵消作用有关。

【考点】粮食单产和人均产量变化及其原因
点评:该题难度中等,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粮食单产和人均产量变化及其原因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4】坚持可持续发展,改善该地区环境状况急需采取的措施。

【答案】加强植树种草绿化工作,制止水土流失;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解析】改善该地区环境状况必须针对该区域出现的问题,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该区域由于盲目垦荒导致森林、草原覆盖率降低,引起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单位土地生产力水平降低。

针对于此,要积极植树种草,搞好绿化工作,防治水土流失。

同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种田的意识。

【考点】改善环境状况采取的措施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改善环境状况采取的措施的认知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