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创新教案精选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创新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创新教案第【1】篇〗体积单位
教材分析
《体积单位》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大小的感知能力,也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同时,本课的学习也为以后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做好了铺垫,也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认识体积、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的实际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情况拟定的教学重点是:认识体积、容积单位。
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1米3、1分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探索数学规律,结论的过程,培养联想意识和探索意识,提升实践能力,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发展观察,比较归纳等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体积的意义及体积单位,感受1米3、1分米3、1厘米3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
课前准备
ppt、1厘米3和1分米3的正方体纸盒、橡皮泥、米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发思考
师: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
师:你们的回答很好。
那么什么是体积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单位,正确区分不同单位的意义,引起学生学习新单位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协作交流
1.感受1立方厘米。
师:(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教具)这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你们每组也有一个同样的正方体,观察模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分组观察测量、探究交流,汇报结果。
师: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1立方厘米的体积比较小,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
师:说得好。
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记作1厘米3(cm3)。
拿出你手中的橡皮泥做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吧!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师:看到同学们做得这么好,老师非常高兴。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拼一拼,分别拼出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
学生小组内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师: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cm3
生:1粒蚕豆、1粒花生的大小等。
【设计意图:感受1立方厘米的大小,加强学生对1立方厘米的认识】
2.感受1立方分米。
师:(出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教具)这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你能说出它的特征吗
生: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1立方分米的体积比1
立方厘米的体积大。
师:说得好。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记作1分米3(dm3)。
师:想一想,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dm3
生:1个魔方、1个粉笔盒等。
【设计意图:感受1立方分米的大小,加强学生对1立方分米的认识】
3.感受1立方米。
师:根据以上体积单位的推测,你认为1立方米有多大
生: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为1立方米。
师:回答正确。
它可以记作1米3(m3)。
下面请几个同学用你手中的米尺到教室的角落搭一搭,看看1立方米有多大。
学生到教室角落搭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空间。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评价。
师:刚才我们感受到了1立方米的大小,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m3
生:1个洗衣机包装箱、1吨水的体积等。
师:很好。
下面请同学们站在这个1立方米的空间中,看看可以占多少个人
学生纷纷参与活动,亲身体验1立方米的大小。
师:我们一起数一数一共站了多少人,哦,是12人。
【设计意图:感受1立方米的大小,加强学生对1立方米的认识】
4.感受容积单位。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了1吨水的体积,你知道容器内盛放液体的体积用什么作单位吗
生:我经常会在饮料瓶或者食用油的瓶壁外面看到标有500mL或2L的字样,我想计量液体的体积可能是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师:不错,容器内盛放液体的体积用升和毫升作单位,记作L和mL。
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的容积是1毫升,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积是1升。
师: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容器的容积或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升或1毫升呢
生:1个饭盒的容积大约是1升,20滴水的体积大约是1毫升。
【设计意图:认识容积单位,感受1升和1毫升的大小,了解单位间的联系】
三、总结提高
师:我们大家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后,你对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有了什么了解
生:体积是用来计量物体所占空间大小的单位,容积是用来计量容器所能容纳的液体的体积的单位,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
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记作1厘米3(cm3)。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记作1分米3(dm3)。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为1立方米,记作1米3(m3)。
容器内盛放液体的体积用升和毫升作单位,记作L和mL。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并正确了解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之间的联系。
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应该注意的是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创新教案第【2】篇〗
教学内容: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2、在探索体积单位进率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
教学重点: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归纳相邻体积单位间换算的方法。
课前准备:
正方体教法学法实践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引导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单位间的进率。
3、提问:(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猜想今天我们学习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二、引入新课
到底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验证一下。
猜想
1、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提问:体积是多少?
给一条棱涂色,提问:棱长多少厘米?(10厘米。
)
提问:体积是多少?
(101010=1000(立方厘米)。
)
教师:由此可知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教师:如果把刚才的图理解为棱长1米,即体积为1立方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请生说一说推导过程。
教师:能说一说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1000。
)
(3)完成课本34页表格,进一步区分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及进率。
2、体积单位的互化。
(1)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需要把体积单位进行转化,现在来学习这个问题。
出示例3: 3.8立方米是多少立方分米?
教师:看一看问题是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如何计算?并说出这样计算的理由。
学生边讨论边试算。
然后归纳,老师:大化小,乘进率。
3.81000=3800立方分米
(2)2400立方厘米是多少立方分米?
生独自完成,集体订正,说明计算过程。
(3)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归纳,老师小结。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三、巩固提高
1、试解下面几题
①2米380立方分米=()立方米;
教师可作提示:哪部分需要转化?没转化的部分如何办?
②5.34立方分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课本做一做
总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作业布置课本P36练习八:1。
(写出转化过程)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创新教案第【3】篇〗《体积与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第五小节第一学时
教学内容:《体积与体积单位》
使用的学科应用名称:教育云平台的微课、“基础练习”、“课中讨论”、“问题解决”、“布置练习”
学科应用中对应该教学内容的资源及功能特点:
(1)导课环节通过学生观看教育云平台微课乌鸦喝水的情境,利用动画故事导入新课,激趣设疑。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同时也暗示了“体积”的概念。
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画中观察、思维、分析,理解,为理解体积概念做铺垫。
(2)新课探究环节,利用教育云服务平台微课演示体积及体积单位,充分运用学具、小实验操作以及巧妙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示知识形成过程,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建立清晰表象,从而理解新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利用教育云服务平台的“基础练习”、“课中讨论”、“问题解决”、“布置练习”,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互动,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提高课堂参与率。
同时学生答题后,平台立即给师生呈现出答题结果和习题解析过程,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这样做到了学练结合,堂堂清。
应用方式:
√学生课前学习
√辅助课堂教学
√学习课后巩固
√综合应用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设计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感受、理解概念、恢复概念来源于现实,又扎根于现实的本来面目。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
了解体积和体积单位,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
了解体积和体积单位,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微课、实物投影、量杯、水杯、土豆、梨、等。
【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设计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感受、理解概念、恢复概念来源于现实,又扎根于现实的本
来面目。
1.创设引入概念,设疑激趣。
2.引导学生探究,主动建构知识形成的过程。
本节课重视体积、体积单位概念的建立。
通过观察、描述、想象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体积概念及体积单位的构建过程。
3.注重渗透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如实验法,拼摆法,比较法。
4.重视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动手操作贯穿始终,强调多种感官同时参与。
5.充分运用学具、小实验操作以及巧妙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示知识形成过程,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建立清晰表象,从而理解新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媒体应用策略】
(1)导课环节通过学生观看教育云平台微课乌鸦喝水的情境,利用动画故事导入新课,激趣设疑。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同时也暗示了“体积”的概念。
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画中观察、思维、分析,理解,为理解体积概念做铺垫。
(2)新课探究环节,利用教育云服务平台微课演示体积及体积单位,充分运用学具、小实验操作以及巧妙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示知识形成过程,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建立清晰表象,从而理解新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利用教育云服务平台的“基础练习”、“课中讨论”、“问题解决”、“布置练习”,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互动,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
提高课堂参与率。
同时学生答题后,平台立即给师生呈现出答题结果和习题解析过程,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这样做到了学练结合,堂堂清。
【教学过程】
(一)动画故事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乌鸦喝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乌鸦喝水的动画故事,想看吗?(播放视频)
(多媒体应用策略与方法:学习教育云平台微课从开始到00:35,利用动画故事导入新课,激趣设疑。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同时也暗示了“体积”的概念。
)
提出问题:说说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为什么把石子放进瓶子里,水面就升高了呢?
揭示:石子占有一定的空间。
(二)探究新知,认识体积
1.物体占有空间
⑴、演示实验:出示装满水的杯子,把水倒在一边,在空杯子里放进一个墨水瓶,提问:刚才倒出的水还能装得下吗?把墨水瓶取出,换一块橡皮进去,结果又会怎样?
得出结论:墨水瓶占空间,橡皮也占空间。
⑵、引导学生得出:任何物体都要占空间。
(板书:物体占空间)
2. 物体占空间是有大小的,揭示体积概念
⑴、出示数学书和粉笔,学生观察,师提问:它们占有空间吗?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
⑵、揭示:物体不仅要占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板书大小)
⑶、举例说明教室中物体占空间也是有大有小的,引出体积一词。
⑷、师生实例描述体积的含义,再归纳物体的体积概念。
引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⑸、学生举生活中实例再次加深体积概念的理解。
⑹、质疑:有些物体的体积大小我们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而有些物体的体积我们用眼睛却一时难以分辨,出示形状差异明显的土豆和梨,感知谁的体积大?
(设计意图:当遇到用眼观察无法准确判断谁的体积大时,培养学生动脑积极思考,设法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
⑺、动手实验,验证猜测,解决问题。
揭示:物体的体积只与它所占空间的大小有关,与它的形状无关。
(三)合作交流,理解体积单位。
创设矛盾情境,(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的体积的大小,有的则不行。
下面有两个长方体,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吗?(课件出示两个体积相近的长方体比较大小,引出体积单位)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1)提出自学要求。
师:计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计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我们计量体积也需要体积单位。
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出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像图中这样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
请大家阅读教材,说一说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学生阅读后汇报。
①1立方厘米有多大?怎样记住它?请具体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出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哪些物体的体积比较适合用立方厘米作单位?(1立方厘米约一个手指尖的大小)
②1立方分米有多大?什么样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出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让学生感受其大小)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请用手势表示出1立方分米的大小。
(1立方分米约一个粉笔盒的大小)
③1立方米有多大?什么样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正方体框架,让学生看一看,具体感受一下1立方米的正方体大约有多大,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
再次感悟。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次感受一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大小,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多媒体应用策略与方法:学习教育云平台微课从开始到
01:20~03:46,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体积单位。
)
(四)拓展应用,巩固提升。
学生在电脑上完成教育云平台“课中讨论”第5、6题,分别请做错和做对的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图形是由9个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的,这个图形的体积是()。
甲、乙两个图形都是由4个体积是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甲的体积和图形乙的体积作比较,()。
(多媒体应用策略与方法:通过完成教育云平台“课中讨论”,交流讨论易错题型,达成正确理解的共识。
)
(五)当堂训练,达标检测。
学生在电脑独立完成教育云平台“基础练习”和“解决问题”剩余习题,当堂公布检测结果,学生根据“解题过程”和“重新学习”提示自我纠错。
1 (难度:★)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
2 (难度:★) 一个纸盒所占的空间是6()。
3 (难度:★) 一堆沙子的体积是19.5()。
4 (难度:★) 棱长1cm的正方体,体积是()。
5 (难度:★) 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6 (难度:★) 体积最接近的物体是()。
(多媒体应用策略与方法:通过教育云平台提供的习题,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这样做到了学练结合,堂堂清。
)
(五)课堂总结,评价体验
1、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小结:同学们,你们很善于总结。
可以看出大家的收获真不少。
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有关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而且还知道了认真观察、动手实践都是学习的好方法。
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好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
教学评价设计:
语言评价。
恰当准确的语言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小组评价。
通过小组加分方式,激励小组的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效果评价。
根据在平台上的答题正确率,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综合评价。
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等相结合,评出本节课的学习之星和优胜小组。
教学实施与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设计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感受、理解概念、恢复概念
来源于现实,又扎根于现实的本来面目。
1.创设引入概念,设疑激趣。
2.引导学生探究,主动建构知识形成的过程。
本节课重视体积、体积单位概念的建立。
首先利用一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实验,把土豆和一块小石块放入同样高水的两个杯中通过直观的水面上升高度不同的情况,由学生已有的"土豆占的地方大"生活经验,发展为"土豆占的空间大"接着让学生描述手机、铅笔盒、鞋盒等熟悉的物品,哪个占的空间大,把学生对物品大小的经验和占空间的大小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物体占空间大小的含义",然后再揭示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在教学1立方米时,让学生量一量,比一比1立方厘米大小,并找出生活中大约是1立方厘米的物品。
认识1立方分米时,用手比一比1立方分米有多大:认识1立方米时,用棱长1米长的正方体框架搭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等。
通过观察、描述、想象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体积概念及体积单位的构建过程。
3.注重渗透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如实验法,拼摆法,比较法。
4.重视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动手操作贯穿始终,强调多种感官同时参与。
5.充分运用学具、小实验操作以及巧妙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示知识形成过程,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建立清晰表象,从而理解新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本节课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
体会到获取新知的乐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