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某某》
教学目的:
一、整体感知,深入领会词中表现出来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二、抓住关键词,细细品味诗词语言,理解词中描绘的形象,体会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三、反复诵读,背诵全词。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词中意象。
难点初步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训练诗词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教师课前提出预习要求,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小组互相检查识记、探究案完成情况。
2、教师检查课文注音、生字词掌握情况,点名分个人、小组朗读。
3.教师在检查的基础上归纳、补充相关内容。
(1)知人论世
(2)词的知识
二、导入新课,提出课时目标任务
【导语设计】
“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曾经对50位名人做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
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宏愿,都是他们在青少年时确立的志向。
立志是成才的动力。
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某某》,就是表现作者青年时的志向和抱负的艺术写照,这篇词作也经常被人们称为“某某志”。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自主学习——反复诵读、划分节奏(音读)。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
2、听X读,划分诗句的节奏;
3、组内听读,正音、订正节奏。
(二)合作探究
(1)上阕中作者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上阕通过寒江、霜天(气候)、万山(层林)、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在橘子洲头看到的一幅绚烂、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
(2)下阕中作者“忆”及的同学少年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哪些内容?有何用意?
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热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表现了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豪迈气概;作者意在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由“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意在抒发以天下为已任的伟大抱负。
四、精彩展示、师生评价
1、学生自行上黑板书写答案,其他组相互对照;
2、师生点评,确定评分;
五、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全词,体会诗歌的丰富情感。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明确目标
1、点名科组长说明本组背诵情况;
2、点名个别同学进行分段背诵,纠正背诵中存在的错误。
3、全班齐背,发现个别读不熟的,或没背下来的,再重新个别抽查,争取让学生都能背诵。
4、明确目标:品味本词的语言,赏析写法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布置问题:
(1)本词用词精当、传神、极富表现力,结合上阕写景简析其表达效果。
(2)本词在写法上有多个特点,请选择一个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见《完美课堂》)
三、精彩展示,师生点评
1、学生板演,科代表点评
2、指导学生阅读《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浪淘沙北戴河》,进一步体会毛诗词恢宏雄奇的意境、乐观豪迈的诗风。
四、布置作业,课后复习
1.小组间背诵、默写
2.本课训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