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四文化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必修四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四单元文化常识《望海潮》1高牙——
《望海潮》“千骑拥高牙”: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
2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3形胜:地理条件优越。
4.云树:茂盛如云的林木。
5重湖:这里指西湖,西湖以白堤为界,分为外湖、里湖,故称重湖。
6.叠巘(yǎn)):重叠的山峰。
7三秋:农历九月。
8.羌管弄晴:婉
转的羌笛声在晴空中飞舞。
笛子出自羌族,故称羌管。
这里泛指乐器。
9千骑拥高牙:千骑:形容州郡长宫出行时随从众多。
高牙:古代将军
旗竿用象牙装潢,故称牙旗。
这里指大官高扬的仪仗旗帜。
10.凤池:
即凤凰池。
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沼泽,多代指中书省,这里泛指朝廷。
《水龙吟》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
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南宋豪爽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2楚天-
---战国时期楚国据有南方大片土地,所以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为楚天。
3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和像海螺形状的发髻,这里用以比喻高矮和
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
4莼鲈之思----晋朝吴地人张翰,字季鹰。
《世
说新语》记载:他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故乡莼菜羹和鲈
鱼脍的美味,便立刻辞官回乡。
后来的文人将想念故乡、弃官归隐称为
莼鲈之思。
5建康——《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往事》”《枫桥
夜泊》:“苏州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春夜喜雨》:“晓
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6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年龄时期流行
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
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在众多文
学作品中,吴国的利器已经超出刀剑本身,上升成为一种骁勇善战、坚
毅坚强的精神符号。
7脍:把鱼、肉切细。
8刘郎才气:雄才大略的刘备。
9倩:请别人为自己做事。
10红巾翠袖:代指女子。
11揾:擦拭
眼泪。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一片神鸦社鼓:社日是古代农民
祭奠土地神的节日。
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
自宋代起,
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
主要是描画社日的欢乐场面。
2.封狼居胥: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
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用以指建立显要武功,成为中华
民族武将的荣誉之一。
3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4元嘉——“元嘉
草草”,年号(“元嘉”为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
汉初开始帝王
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样帝王遇登基、天降祥瑞、内讧外忧等大事,
都要更换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
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常用年号称皇帝,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5神鸦:
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
社鼓:祭奠时的鼓声。
整句话的意思是,到了
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供奉神祇的地方,而不知道它过
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醉花阴》瑞脑销金兽----瑞脑香在金兽炉中
燃烧着。
《念奴娇•赤壁怀古》1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
装扮。
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
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2酹——
“一尊还酹江月”,酹,以酒洒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3樯橹
(qiá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
种摇船的桨。
“《窦娥冤》1.缥缃:代指书籍。
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
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故以此
作为书籍的代称。
2.春榜: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
3.宫调: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变徵、羽、变宫七音,以其
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
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
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4.祗(zhī)候:比较
高级的衙役。
5.刷卷:上级官员考察下级衙门的刑狱案件。
6.下官:
做官的人对自己的谦称。
7.《本草》指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药书。
8.跖:传说是年龄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
颜渊,孔子
弟子,被推许为“贤人”。
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好人。
9.元杂
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1)
旦是女角,正旦是女主角,配角有小旦(少年女角色)、贴旦(丫环)、搽旦(不正直的女人)。
(2)末是男角,正末是男主角,配角有小末(少年男角色)、外末(老年男子)等。
冲末(男配角)。
(3)净,
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情、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一样扮演性情
卑劣、举动粗野的人物),如李逵、张飞。
净的次要角色称副净。
(4)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次要人物。
(注:元杂剧本来无“丑”的
行当,明刊版本中的丑是明人增改的)(元杂剧中无“生”之称,“末”即“生”也)(5)杂,杂角。
如: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洁(和尚)、驾(皇帝)、邦老(强盗)、徕儿(小厮、
小男孩)等。
10.老身:老妇人自称。
11当垆:对着酒垆;在酒垆前卖酒。
垆,古代酒店前放酒瓮的土台子。
12绣闼:妇女的居室。
13短筹:*。
筹是古时计数和占卜用的工具,这里比喻寿数。
14恓惶:烦恼不安
的样子。
15市曹典刑:在闹市里实行死刑。
市曹:热烈市井。
典刑:按
法行刑。
16苌弘化碧:苌弘: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
朝廷,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其血化为碧玉。
17久旱:大旱,亢:极。
汗涔涔:汗水不停的留下。
《拿来主义》1冠冕:(1)指仕宦的代称。
《北史·寇洛等传论》:“冠冕之盛,当时莫与比焉。
”(2)指第一;首位。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
冠冕。
”钟嵘《诗品序》:“此皆五言之冠冕。
” (3)指体面。
《官
场现行记》第五十六回:“有些老一辈人见他话说得冠冕,都说,‘某
人虽有嗜好,尚还有自爱之心。
’”冕:古代帝王的礼帽。
2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恩赐。
炙:烤肉。
《廉颇蔺相如列传》1拜——“拜为上卿”,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为或官职。
常用官职
升迁词语:(1)授官:除拜(2)升官:迁擢(3)降官:谪左迁(4)免官:罢黜(5)招聘:征辟(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徙(7)大臣辞职:乞骸骨 2上卿:战国时德官阶。
3宦者令:宦官的头目。
4舍人:左右亲信或门客的通称。
5肉袒伏斧质:肉袒,把上身袒
露出来。
质: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5美人:妃嫔。
6斋戒——“今
大王亦宜斋戒五日”,斋戒:古人在祭奠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表示恳切致敬。
7列观----一样的宫殿,这里指章台。
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8有司——《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
图”:“有司”,官吏的通称。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
为“有司”9九宾——“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九宾:古代外
交上最郑重的礼节。
九宾,由傧相九人顺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10坚明
束缚:坚守契约。
坚明:坚决明确的。
束缚:遵照约定。
11严大国之
威以修敬也:严:尊重。
修敬:表示敬意。
修:整饰。
12.汤镬:古代
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
13上大夫:大夫中的官阶,比卿低一级。
14.
寿(为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15.位在廉颇之右:秦汉以前,以右为尊。
16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愿受责罚。
这是向对方请罪的一种方式。
17将军;年龄时以卿统军,因此卿统称将军。
战国时将军开始作为武官名。
《苏武传》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西汉的历史,作者班固。
2郎;官名,汉代专职皇帝的侍从官。
3.节:又称“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
4.假吏:暂时充任的官吏。
5.斥候:侦察兵。
6.阏氏:匈奴单于的配偶的
称号,如同王后。
7.蛮夷:古代用以指边远民族。
四夷:为对中国边区
文化较低各族之泛称也。
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8.奉车:
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
9.后土:地神,相对皇天而言。
10.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
11.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
的官。
12.上林、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
13.相坐:相连坐(治罪)。
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叫
“连坐”或“相坐”。
14.连累: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株,本指露
出地面的树根,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
15丈人——“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6爵通侯----爵位封为通侯。
通侯,爵位名,秦代制爵二十级,一级叫彻侯。
汉朝继承秦制,后因汉武帝名彻,避讳改为通侯,苏建封为平陵侯。
17太夫人:苏武的母亲。
18女弟:妹妹。
19保宫:汉代拘禁犯法官吏及其眷属的地方。
20列将:一
样将军的总称。
21斧钺:古代军法用以杀人的斧子。
《张衡传》1.《后
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东汉的历史,作者范晔。
2.三辅:汉朝以
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区为三辅,在今陕西西安邻近。
3.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学府。
4.五经:《诗》《书》《礼》《易》《年龄》五部经书。
5.六艺:说法有两种。
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
学生掌控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礼即礼节,
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
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说明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年龄》。
6.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
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
孝廉是
“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7.公府:太尉、司徒、司空三公的公署。
8.两都: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也称“二京”。
9.附会:文章的
组织、布局、命意、修辞,也作“附会”。
10.公车:汉代官署名,臣
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11.阉竖:对宦官的蔑称。
12.豪右:
豪族大户。
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13.下车:
官吏初到任。
14.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15.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
要求辞职,意为要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故乡去。
16.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
(《后汉书》)古代官员正常
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
职归家。
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