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孙武——个人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时期孙武——个人简介
孙武,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春秋时期孙武——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
个人简介
孙武(约公元前545-前470),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是吴国将领。
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今日在山东、江苏苏州等地,尚有祀奉孙武的庙宇,多谓之兵圣庙。
生平
孙武,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约公元前535-?),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
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3万打败60万楚国大军,攻入楚国郢都。
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贵族家世
精通军事的贵族家世
孙武的远祖是春秋时期陈国公子妫完的后代。
陈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领域包括今河南的东部及安徽的北部,国都在陈(今河南淮阳一带)。
始封之君是周武王的女婿妫满,他是舜的后代,父亲是周武王时负责执掌陶器制作的“陶正”(官名)。
周王朝建立后,建立了数百个诸侯国,以屏卫周王室。
姜子牙被周武王分封到齐地,建立齐国。
妫满则被周武王分封到了陈。
此后,妫满因封陈而称陈胡公,所建方国亦称陈国。
公元前707年,当陈国君位传至陈桓公时,陈国发生了内乱。
陈桓公的弟弟杀了兄长陈桓公,篡夺了君位,自立为王,史称陈厉公。
7
年以后,陈桓公的儿子陈林又杀死了他的叔父陈厉公自立为陈庄公。
庄公在位7年,死后由其弟弟接位为陈宣公。
陈宣公立其长公子御寇为太子。
公元前672年,陈宣公的宠妃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为讨好宠妃,陈宣公废嫡立庶,杀死了太子御寇,另立宠妃生的儿子为太子。
公子妫完(字敬仲,生于公元前705年)是陈厉公的长公子,又是太子御寇生前的知己好友。
他预感到大祸即将殃及自己,甚至有生命危险,于是决定逃离陈国。
离开陈国以后要投奔到什么地方,陈完早就有了打算。
他目睹在争霸中原的角逐中,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和自己有“一箭之仇”的管仲为相,君臣同心,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锐意改革,对外尊王攘夷,广纳人才。
于是,陈完毅然来到齐国。
陈完到达齐国后,齐桓公见他仪表堂堂,言谈不俗,颇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且陈完又是陈国公子,虞舜之后,于是齐桓公打算聘他为客卿,也就是当齐桓公非齐裔的高级幕僚。
陈完谦逊地谢绝了。
齐桓公就让他担任了管理百工(全国所有的手工制造业)的“工正”(官名)。
陈完在齐国,讲仁守义,办事得体,表现出很高的道德修养。
有一次陈完在白天招待齐桓公饮酒,当喝到兴头时,天已经黑下来了。
齐桓公说:“点上灯继续喝!”这时陈完很恭敬地站起来说:“臣只知道白天侍奉君主饮酒,不知道晚上陪饮,实在不敢奉命。
”后人评价陈完这种做法时说:“用酒来完成礼仪,不能无限度地继续下去,就是义;陪君主饮酒完成礼仪后便不再使君主过量过度,这就是仁。
”这件事是陈完讲仁守义的很好体现。
陈完在担任“工正”期间,不仅帮助齐国完成了“工盖天下”、“器盖天下”的争霸目标,还组织人编定了《考工记》一书。
由于陈完出色的工作和绝佳的人品,齐桓公便赐给他一些田庄。
陈完一则为了隐姓避难,二则为了表示对齐桓公赐封田庄的感激,三则当时陈、田二字的读音差不多,故以田为姓,改陈完为田完。
田完后来娶齐大夫懿仲之女为妻,家世逐渐兴旺起来,富贵盈门,成为齐国的望族。
田完死后,谥号敬仲。
田敬仲完之子名穉孟夷。
田穉孟夷生湣孟庄。
田湣孟庄生文子须
无,事齐庄公。
田文子须无生桓子无宇,亦事齐庄公。
田无宇承田氏家族尚武遗风,以勇武著称,力大无比,受到齐庄公的宠爱和器重,官至大夫,并被封采于齐国的莒邑(孙武出生地)。
田无宇有三个儿子:田开(武子)、田乞(厘子)和田(孙)书。
田开没有官职,是平民布衣,其一生主要活动在柏寝台(今广饶在当时是齐国后花园),曾为齐景公登台而鼓琴,是齐国有名的“乐师”。
田乞为齐国大夫,先事齐景公,后为齐悼公之相。
其在政期间,向民众收取赋税时,故意用小斗;而在向民众放贷时,却故意用大斗,暗行德政于民,收取民心。
从此,田氏深得民众爱戴,“归之如流水”,田氏家族日益强盛。
田(孙)书即孙武的祖父,在景公朝官至大夫,后因景公赐姓孙氏,改姓名为孙书。
田(孙)书的儿子孙凭,即孙武的父亲,字起宗,在景公朝中为卿。
田无宇、田(孙)书、孙凭,祖孙三代同在朝中为官,且地位显赫,权倾一时。
孙武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祖辈都精通军事的世袭贵族家庭里。
少年孙武
孙武出生的当天晚上,同在朝中为官的孙武的祖父孙书和父亲孙凭都赶回家中。
全家上下自主人到仆人都沉浸在无比喜悦的氛围之中。
孙书望着襁褓中的孙儿,真希望他快快长大,继承和发扬将门武业,报效国家。
孙书决定给孙儿取名为“武”,孙凭完全赞同。
武的字形由“止”“戈”两字组成,能止戈才是武。
古兵书上说“武有七德”,即武力可以用来禁止强暴,消灭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功业,安定百姓,协和大众和丰富财物。
孙书还给孙儿取了个字,叫“长卿”。
“卿”在当时为朝中的大官,与大夫同列。
孙书为齐大夫,孙凭为齐卿。
他们希望孙儿将来也能象他们一样,在朝中为官,成为国家栋梁。
事情果真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随着孙武的长大,逐渐显现出对军事的爱好和特有的天赋。
也许是自幼受到将门家庭的熏陶,孙武自幼聪慧睿智,机敏过人,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富有创见,而且特别尚武。
每当孙书、孙凭自朝中回到家里,孙武总缠着他们,让他们给他讲故事。
他特别喜欢听打仗的故事,而且百听不厌。
时间一长,在一旁侍候孙武的奴仆、家丁也都学会了。
于是,当祖父和父亲不在家时,孙武就缠着他们给他讲。
除了听故事,孙武还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尤其是兵书。
孙家是一个祖祖辈辈都精通军事的贵族世家,家中收藏的兵书非常多。
《黄帝兵书》、《太公兵法》、《风后渥奇经》、《易经卜兵》、《军志》、《军政》、《军礼》、《令典》、《周书》、《老子兵录》、《尚书兵纪》、《管子兵法》及上自黄帝、夏、商、周,下到春秋早、中期有关战争的许多竹简,塞满了阁楼。
孙武就喜欢爬上阁楼,把写满字的竹简拿下来翻看。
有不明白的问题就请教家聘的老师,甚至直接找祖父、父亲问个明白。
有一次,孙武读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他就跑去问老师:“先生,祀是什么?戎是什么?”
老师想今天孙武问的问题倒是简单,于是随口说:“祀是祭祀,戎是兵戎。
”
孙武接着问:“祭祀是种精神的寄托,怎么能和兵戎相提并论为国家的大事呢?”
老师顿觉奇异,一时答不出来。
孙武接着说:“只有兵,才是国家的大事,君臣不可不察的大事。
”
孙武长到8岁,被送进“庠序”(政府办的正规学校)接受系统的基础知识教育。
当时,“五教”、“六学”是“庠序”的主修课程。
“五教”是指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六学”是指六种基本科目的学习,即礼、乐、射、御、书、数。
少年孙武天资聪明,对那些艰涩繁杂的“五教”以及规定的文化基础课,看三两遍就能熟记于心。
往往其他同学还在埋头苦读,他早已记熟,跑到外面玩去了。
有一次,老师以为他贪玩,把他叫回去准备责罚一顿。
责罚是要有理由的,老师就把刚刚学过的一段课文向他提问,孙武对答如流。
老师找不出责罚的理由,只好作罢。
久而久之,老师感觉这孩子有不同常人的天赋,将来必成大器。
于是教育孙武也就更加用心了。
在所有的课程中,孙武最感兴趣的是“六学”中的“射”和“御”。
在“射”、“御”的第一节课上,老师先给学生讲解了
“射”、“御”的基本内容及学习“射”、“御”的意义。
“射”和“御”既是战场拼杀的基本技能,也是齐国社会竞技活动的主要项目。
在齐国,每年的九月,都要举办一次全民“射”、“御”逐赛,是国家选将取才的重要形式,也是有志之士展现自我,步入仕途的绝佳良机。
接下来,老师还重点讲解了齐国自古就有的“尚武”之风。
约在夏商之际,或更早一些,齐地的夷人就以善射而闻名遐迩。
夷人的“夷”字就是“大”(像正面伸臂的人形)的身上挎着“弓”组成的象形字。
神话传说中,东夷的英雄是羿。
他用弓箭驯服了十个太阳,同时射瞎了黄河(河伯)的眼睛。
他还射死封豕长蛇,并在青丘(古钜淀湖一带)把猛禽“大风”射死,为民除害。
人们尊称他为“后羿”。
殷商时期,齐地的英雄蜚廉“以才力事殷纣(《史记·秦本记》),一生非战即斗,最后战死在海边上(蜚廉冢在今广饶县城东)。
后来,姜子牙辅佐周文王灭商,被封于齐,建立齐国,尚武风俗得以承袭,并发扬光大。
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太公受封之日曾得到周王室赋予的征伐特权,可以代表周王室征讨其他国家,齐国推崇尚武习俗便成为必然。
据史记载,齐国曾多次对莱、杞、奄、阳、谭等小国用兵。
二是齐地有发展畜牧业尤其是养马的优越地理环境,养马业在诸侯国中捷足先登,这就为军事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自桓公时起,齐国就是各诸侯国中马匹最多的国家。
桓公时,一次赠予卫国良马就达300匹。
孙武家所处的青丘地区,就是齐国的养马基地。
由于受尚武精神的影响,齐国从国君到士兵,莫不以勇武为荣。
“射”和“御”,是齐人首练的武技,主要用于长距离的攻击,是军事活动的重要手段。
齐人向来以“射”术和“御”术的高低为荣辱,这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要想出仕入相,为国家重用,首先必须练好这两门科目。
在接下来的学习和训练中,孙武对“射”和“御”投入了比其他学生多数倍的努力。
孙武刻苦练习,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很快,孙武就成了掌握这两项技能的同辈贵族少年中的佼佼者。
孙武没有满足,没有就此止步,依旧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此
时,孙武心中朦朦胧胧有一个理想,那就是长大后要象他的祖父孙书、叔父田穰苴一样,成为一名驰骋疆场的大将军。
军旅生涯
孙武到了吴国,被伍子胥引荐给吴王阖闾,通过斩姬练兵,取得了吴王的赏识。
在伍子胥,孙武的治理下,吴国的内政和军事都大有起色。
吴王极为倚重二人,把他们两人视为左臂右膀。
吴王读过《孙子兵法》,也想深入讨论。
一天,吴王同孙武讨论起晋国的政事。
吴王问道:“晋国的大权掌握在范氏、中行氏、智氏和韩、魏、赵六家大夫手中,将军认为哪个家族能够强大起来呢?”
孙武回答说:“范氏,中行氏两家最先灭亡。
”
“为什么呢?”
“根据他们的亩制,收取租赋以及士卒多寡,官吏贪廉做出判断的。
以范氏、中行氏来说,他们以一百六十平方步为一亩。
六卿之中,这两家的田制最小,收取的租税最重,高达五分抽一。
公家赋敛无度,人民转死沟壑;官吏众多而又骄奢,军队庞大而又屡屡兴兵。
长此下去,必然众叛亲离,土崩瓦解!”
吴王见孙武的分析切中两家的要害,很有道理,就又接着问道:“范氏、中行氏败亡之后,又该轮到哪家呢?”
孙武回答说:“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范氏、中行氏灭亡之后,就要轮到智氏了。
智氏家族的亩制,只比范氏、中行氏的亩制稍大一点,以一百八十平方步为一亩,租税却同样苛重,也是五分抽一。
智氏与范氏、中行氏的病根几乎完全一样:亩小,税重,公家富有,人民穷困,吏众兵多,主骄臣奢,又好大喜功,结果只能是重蹈范氏、中行氏的覆辙。
”
吴王继续追问:“智氏家族灭亡之后,又该轮到谁了呢?”
孙武说:“那就该轮到韩、魏两家了。
韩、魏两家以二百平方步为一亩,税率还是五分抽一。
他们两家仍是亩小,税重,公家聚敛,人民贫苦,官兵众多,急功数战。
只是因为其亩制稍大,人民负担相对较轻,所以能多残喘几天,亡在三家之后。
”
孙武不等吴王再开问,接着说:“至于赵氏家族的情况,和上述
五家大不一样。
六卿之中,赵氏的亩制最大,以二百四十平方步为一亩。
不仅如此,赵氏收取的租赋历来不重。
亩大,税轻,公家取民有度,官兵寡少,在上者不致过分骄奢,在下者尚可温饱。
苛政丧民,宽政得人。
赵氏必然兴旺发达,晋国的政权最终要落到赵氏的手中。
”
孙武论述晋国六卿兴亡的一番话,就像是给吴王献上了治国安民的良策。
吴王听了以后,深受启发,高兴地说道:“将军论说得很好。
寡人明白了,君王治国的正道,就是要爱惜民力,不失人心。
”
孙武与伍子胥共同辅佐阖闾经国治军,制定了以破楚为首务,继而南服越国,尔后进图中原的争霸方略;并实施分师扰楚、疲楚的作战方针,使吴取得与楚争雄的主动权。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吴王准备攻楚,孙武认为“民劳,未可。
”请再等待。
伍子胥则提出疲楚的战略,建议把部队分为三军,每次用一军去袭击楚国的边境,“彼出则归,彼归则出”,用这种“亟肆以疲之,多方以误之”的战法来疲惫楚军,消耗楚的实力。
阖闾采纳了这个意见,反复袭扰楚国达六年之久,使楚军疲于奔命,为大举攻楚创造了条件。
孙武和伍子胥还根据楚与唐、蔡交恶,楚国令尹子常生性贪婪,因索贿得不到满足而拘留蔡、唐国君,蔡、唐两国对楚极其怨恨的情况,献联合唐、蔡以袭楚之计。
蔡、唐虽是小国,但居于楚的侧背,这就为吴军避开楚军正面,从其侧背作深远战略迂回提供了有利条件。
公元前506年,吴国攻楚的条件已经成熟,孙武与伍子胥佐阖闾大举攻楚,直捣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
吴军要由今天的苏州进到江陵附近,进行千余里深远的战略奔袭。
孙武等人协助阖闾制定了一条出乎楚国意料的进军路线,即是从淮河逆流西上,然后在淮汭(今河南潢川西北)舍舟登陆,再乘楚军北部边境守备薄弱的空隙,从著名的义阳三关,即武阳关、九里关、平靖关,直插汉水。
吴军按照这一进军路线,顺利地达到汉水,进抵楚国腹地。
楚军沿汉水组织防御,同吴军隔水对阵。
由于楚军主帅令尹子常擅自改变预定的夹击吴军的作战计划,为了争功,单独率军渡过汉水进攻吴军,结果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北)战败。
吴军乘胜追击,5战5胜,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
吴国从此强盛起来,开始了讨伐越国的战争。
在一次与越国的战争中,阖闾受伤不久病死,由太子夫差继承王位,孙武和伍子胥整顿军备,以辅佐夫差完成报仇雪耻大业。
公元前494 年春天,越王勾践调集军队从水上向吴国进发,夫差率10万精兵迎战于夫椒(今江苏无锡马山),在孙武、伍子胥的策划下,吴军在夜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高举火把,在黑暗的夜幕中吴军乘势总攻,大败越军,勾践在吴军的追击下带着5000名残兵败将跑到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市东南)上的一个小城中凭险抵抗,由于吴军团团包围,勾践只得向吴屈辱求和,夫差不听伍子胥劝阻,同意了勾践的求和要求。
吴国的争霸活动在南方地区取得胜利后,便向北方中原地区进逼,公元前485年,夫差联合鲁国,大败齐军。
公元前482年,夫差又率领着数万精兵,由水路北上,到达黄池(今河南封丘县南),与晋、鲁等诸国君会盟。
吴王夫差在这次盟会上,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争得霸主的地位。
随着吴国霸业的蒸蒸日上,夫差渐渐自以为是,不再像以前那样励精图治,对孙武、伍子胥这些功臣不再那么重视,反而重用奸臣伯嚭。
越王勾践为了消沉吴王斗志、迷惑夫差,达到灭吴目的,一方面自己亲侍吴王,卧薪偿胆;一方面选美女西施郑旦入吴。
西施入吴后,夫差大兴土木,建筑姑苏台,日日饮酒,夜夜笙歌,沉醉于酒色之中。
孙武、伍子胥认为:勾践被迫求和,一定还会想办法到以后报复,故必须彻底灭掉越国,绝不能姑息养奸,留下后患。
但夫差听了奸臣的挑拔,不理睬孙武、伍子胥的苦谏。
由于伍子胥一再进谏,夫差大怒,遂制造借口,逼其自尽,甚至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一只皮袋里,扔到江中,不给安葬。
伍子胥的死,给了孙武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的心完全冷了。
他意识到吴国已经不可救药。
孙武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于是便悄然归隐,息影深山,根据自己训练军队、指挥作战的经验,修订其兵法13篇,使其更臻完善。
孙武之子孙明被吴王封为富春侯,是为富春孙氏之始。
孙武墓目前主流看法是在苏州城北陆墓。
尉缭:“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
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
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
”
韩非:“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战者多,披甲者少也。
”
白圭:“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
”
司马迁:“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
”“非兵不强,非德不昌,黄帝、汤、武以兴,桀、纣、二世以崩,可不慎欤!《司马法》所从来尚矣,太公、孙、吴、王子能绍而明之,切近世,极人变。
”
班固:“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雄杰之士因势辅时,作为权诈以相倾覆,吴有孙武,齐有孙膑,魏有吴起,秦有商鞅,皆禽敌立胜,垂著篇籍。
当此之时,合纵连衡,转相攻伐,代为雌雄。
齐愍以技击强,魏惠以武卒奋,秦昭以锐士胜。
世方争于功利,而驰说者以孙、吴为宗。
时唯孙卿明于王道,而非之。
”
王充:“孙武、阖庐,世之善用兵者也。
知或学其法者,战必胜;不晓什伯之陈,不知击刺之术者,强使之军,军覆师败,无其法也。
”
曹操:“圣人之用兵,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
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孙子者齐人也,名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一十三篇,试之妇人,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
后百岁余有孙膑,是武之后也。
审计重举,明画深图,不可相诬。
而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况文烦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焉。
”
诸葛亮:“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
刘勰:“孙武兵经,辞如珠玉,岂以习武而不晓文也。
”
李世民:“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
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
”“吾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上也。
百战百胜者,中也。
深沟高垒以自守者,下也。
以是较量,孙武著书,
三等皆具焉。
”
李靖:“爱设于先,威设于后,不可反是也。
若威加于前,爱救于后,无益于事矣。
《尚书》所以慎戒其终,非所以作谋于始也。
故孙子之法,万代不刊。
”
司马贞:“孙子兵法,一十三篇。
美人既斩,良将得焉。
”
杜佑:“语有之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诚谓得兵术之要也。
以为孙武所著十三篇,旨极斯道。
故知往昔行师制胜,诚当皆精其理。
今辄捃摭与孙武书之义相协并颇相类者纂之,庶披卷足见成败在斯矣。
”
杜牧:“自古以兵著书列于后世、可以教于后生者,凡十数家,且百万言。
其孙子所著十三篇,自武死后凡千岁,将兵者有成者、有败者,勘其事迹,皆与武所著书一一相抵当,犹印圈模刻,一不差跌。
”
欧阳修:“武之书本于兵,兵之术非一,而以不穷为奇,宜其说者之多也。
”
苏洵:“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以为师。
然以吾评之,其言兵之雄乎!今其书,论奇权密机,出入神鬼,自古以兵著书者罕所及。
……吴起与武一体之人也,皆著书言兵,世称之孙吴。
然而吴起之言兵也,轻法制,草略无所统纪,不若武之书辞约而意尽,天下之兵说皆归其中。
”
苏轼:“古之言兵者,无出于孙子矣。
利害之相权,奇正之相生,战守攻围之法,盖以百数,虽欲加之而不知所以加之矣。
”
何去非:“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曹公。
武虽以兵为书,而不甚见于其所自用;韩信不自为书,曹公虽为而不见于后世,然而传称二人者之学皆出于武,是以能神于用而不穷。
窃尝究之,武之十三篇天下之学兵者所通诵也,使其皆知所以用之,则天下孰不为韩曹也?韩曹未有继于后世,则凡得武之书伏而读之者,未必皆能办于战也。
武之书、韩曹之术皆在焉,使武之书不传,则二人者之为兵,固不戾乎武之所欲言者;至其所以因事设奇,因而不穷者,虽武之言有所未能尽也。
驱市人白徒而置之死地,惟若韩信者然后能斩陈余;遏其归师与
之死地,惟若曹公者然后能克张绣。
此武之所以寓其妙,固有待乎韩曹之俦也。
”
陈直中:“自六经之道散而诸子作,盖各有所长,而知兵者未有过孙子者。
”
戴溪:“孙武之书十三篇,众家之说备矣。
奇正、虚实、强弱、众寡、饥饱、劳逸、彼己、主客之情状,与夫山泽、水陆之阵,战守攻围之法,无不尽也。
微妙深密,千变万化而不可穷。
用兵,从之者胜,违之者败,虽有智巧,必取则焉。
可谓善之善者矣。
然武操术,有余于权谋而不足于仁义;能克敌制胜为进取之图,而不能利国便民为长久之计;可以为春秋诸侯之将,而不可以为三代王者之佐也。
”
郑友贤:“求之而益深者,天下之备法也。
叩之而不穷者,天下之能言也。
为法立言,至于益深不穷,而后可以垂教于当时,而传诸后世矣。
儒家者流,惟苦《易》之为书,其道深远而不可穷。
学兵之士,尝患武之为说,微妙而不可究,则亦儒者之《易》乎!盖《易》之为言也,兼三才、备万物,以阴阳不测为神,是以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武之为法也,包四种、笼百家,以奇正相生为变,是以谋者见之谓之谋,巧者见之谓之巧,三军由之而莫能知之。
迨夫九师百氏之说兴,而益见大《易》之义,如日月星辰之神,徒推步期辉光之迹,而不能考其所以为神之深。
十家之注出,而愈见十三篇之法,如五声五色之变,惟详其耳目之所闻见,而不能悉其所以为变之妙。
”
朱元璋:“以朕观之,武之书杂出于古之权书,特未纯耳。
其曰‘不仁之至’、‘非胜之主’,此说极是。
若虚实变诈之说,则浅矣。
苟君如汤武,用兵行师,不待虚实变诈而自无不胜。
然虚实变诈之所以取胜者,特一时诡遇之术,非王者之师也,而其术终亦穷耳。
盖用仁者无敌,恃术者必亡,观武之言与其术亦有相悖。
盖武之书必有所授,而武之术则不能尽如其书也。
”
戚继光:“愚尝读孙武书,叹曰:兵法其武库乎!用兵其取诸库之器乎!兵法其药肆乎!用兵其取诸肆之材乎!及读诸将传又悟曰:此固善握器而妙用材者乎?学者欲求下手著实工夫之门,莫逾于此。
数年间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