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学生国防教育内容及形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大学生国防教育内容及形式
作者:冯坚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20期
摘要: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增强大学生的国防安全意识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等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高校国防教育和安全教育应有机结合,并注意在教育内容的拓展和经验形式的创新上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教育内容与形式研究
引言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的国防教育体系,高校理应发挥全民教育资源优势,担当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历史使命。

自1985年国家教委在部分大专院校开展学生军训试点以来,高校就把学生军训作为推进国防教育,培养国防后备力量的途径之一,不断探索。

但是,目前我国国防教育水平还不高,国防动员能力还不强,国防后备力量储备还不足,有关法律法规配套建设还不健全,国防教育实施情况远不如人意,运行机制也还不够合理,内容和形式还不够科学,大学生国防教育体系还有待完善。

一、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构成
我国大学生国防教育内容应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以爱国主义为灵魂,以意识形态教育为要点,以军队技能为关键,以向各领域渗透为目标,构建大学生国防教育内容体系,旨在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教育观念和提高大学生预备役后备人才,培养大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涵养大学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滋养大学生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恒养大学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鞠躬尽瘁死,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1.基础内容:以法律法规为基础
在大学生中加强法律法规教育,一方面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国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从而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切实做到依法行事、令行禁止。

另一方面认真履行兵役义务,崇尚习武精神,崇尚入伍光荣,崇尚守土卫国,捍卫国家尊严是每一个大学生最神圣之职责,矢志不移勤学苦练,增长本领,报效祖国。

2.核心内容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
和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的独立和统一。

树立民族自尊和自信心,树立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意志,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具体的实施途径为:第一,显性课程教育: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理论联系世情、国情、省情以及学生实际,增加学生体验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涵养学生个人价值目标与国家命运高度统一。

第二,隐性课程教育:充分挖掘所设课程中爱国主义元素,结合专业教育,涵养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报国之志。

第三,拓展第二、三课堂:采用渗透式教育,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文化和沟通,让学生热爱自己、感知他人之仁,学校之爱,国家之嗳,体验勤奋是人生发展之基,爱国是事业发展之本,增强对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3.主题内容:以国防教育为重点
意识形态是一种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哲学观念、艺术思想和经济主张等,支配着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群体的精神。

国防教育被视为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主阵地,强化大学生国防观念、国防知识和国家意识等教育。

第一,国防观念:简单说就是人们对待国防所持的根本观点,是人们对国防的理性认识,是与国防需要相适应,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为标志的群体观念。

第二,国防知识:简单就是公民为了履行国防义务就应当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

第三,国家意识:公民国家意识的强弱关系到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

强烈的国家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立的思想根基,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尊严的精神支撑。

培养大学生心系民族,情系祖国,历练本领的报国情怀。

4.专项内容:以军事技能为关键
大学生通过军事训练、军事体操、军事武术、军事体育、轻武器射击、军事地形、野外训练、军队条令、紧急疏散、防空袭、野外训练,模拟战地急救,防毒等相关知识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组织纪律,增强集体荣誉,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锻炼意志品质,有利益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事业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体验军旅生活,爱军习武,增强体魂,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

5.拓展内容:以向个领域渗透为目标
随着文化、经济、社会、科技的日新月异,大学生国防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与世界各国优秀国防教育体系借鉴相结合,培养大学生成为“责任公民”和“理性爱国者”。

二、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形式特点
第一,注重全面宣传,多样化效果好。

充分利用好媒体的力量。

第二,注重体验训练,多渠道能力强。

充分利用大学生国防教育研究室力量。

第三,注重大学生入伍,优化部队整体素质。

充分用好做实大学生入伍政策,凝聚此力量。

第四,注重大学生科学研究、后备役质量高。

充分利用大学功能,培养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主动积极地适应当今科技发展和国防建设,培育科学研究团队,科技创新小组,申报和参与综合性国防项目建设,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参与国防建设项目共建。

第五,注重现代教育平台搭建,网络教育广。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平台搭建,如校园网、微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红色网站等进行国防教育。

总结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大学生国防教育是公民国防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国防教育内容与形式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时俱进,从当今世界视野看我国国防教育,从新时代大学生实际对我国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促进大学生国防教育开展,增强大学生国家意识和国防观念,提高我国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作者简介:
冯坚(1985.11-),男四川内江人,内江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学士,研究实习员,单位:内江师范学院,研究方向: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学生心理和素质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