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精练:(9)纪念刘和珍君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精练
(9)纪念刘和珍君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小佳佳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甘之如饴地吃着奶, 一双小手不停地乱动,小脚还不时地蹬几下,那样子真是乖巧可爱。

②全省最大沃尔玛山姆会员店落户惠州,预计2018年9月开业,新闻一播报,惠州市民口耳相传这一喜讯。

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去哪儿玩比较省钱? 哪里既舒适又好玩?这些问题,大家讨论了好久,莫衷一是,最终也没有结果。

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直以来都是党和政府的作风。

成都市政府近年来安土重迁,拨给搬迁的农民一笔拆迁费,以使他们在建设新家园后,还有足够的生活费用。

⑤我认真阅读了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令人感到莫名激动的文字,以至让我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⑥官窑瓷器一般都是专门供给宫廷的御用品,存世量相当少,在民间更是凤毛麟角,有些收藏者动辄说自己收到了“官窑”,很让人怀疑。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②④⑤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白宫因颁布“移民禁令”而引发的风波持续发酵,美国及国际舆论反应强烈,这次风波已盖过了特朗普之前宣布修建美墨边境墙引发的争议。

B.作为世界上唯一一部“活形态”的史诗,格萨尔文化是我国乃至世界罕见的一种文化形态,其独特性、多样性、活态性特征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C.考古人员在新郑市郑韩故城遗址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布局清晰、保存完好的城门和瓮城,这对研究我国早期城市防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D.若不提升网游的内容品位,营造健康、绿色的网络,只是单纯强调减少游戏时间或者一味强调家长的教育引导,很难真正达到引导孩子健康上网的目的。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____①____离不开酒。

____②
____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____③____唐代文人之醉酒,____④____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____⑤____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_____⑥___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A.A
B.B
C.C
D.D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个人抵抗逆境的“精神资本”有多丰厚,①__________。

读书能够实现“灵魂之壮游”“智慧之攀登”,从而体会到一种超然忘我的乐趣。

读书的真正意义,②__________。

耶鲁大学教授布鲁姆认为,阅读最大的功用是帮助我们善用孤独和享受孤独。


确,③__________。

你需要的只是一本书和一盏灯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在本质上和骨子里是在阅读社会、阅读时代、阅读人生。

5、仔细观察下面这幅题为“鲁迅作品大撤退”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结合漫画标题和画面内容,谈谈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社会事件。

2.对于“鲁迅作品大撤退”的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表述出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难忘梅朵
罗达成
我加盟《文汇月刊》之后,发觉之前听到的“梅朵工作作风简单粗暴”的评价很不公道,梅朵是由百分之几的“暴风雨”与百分之九十几的“春风细雨”构成的,“金刚怒目”是偶发,“笑容可掏”则是常态。

陈祖芬曾在给《花城》写的一篇《暴风雨》中,形象而又深刻地勾勒出梅朵的“暴风骤雨”。

“你那稿子怎么样了?”梅朵在北京的旅馆里.清早起来便向各处挂电话,“什么恐怕不行? 一定要行!”出现在人们的视觉和听觉里的梅朵,往往是一种暴风雨的形象。

他一天可以跑五六个作者家里组稿。

可是中午怎么办?作家一般要午睡呵。

这有什么?上午的最后一家跑东郊,下午的第一家跑西郊。

中午正好在路上度过。

他中午在电车里.无力地斜靠在座椅上。

他那叱咤风云的气势哪儿去了?他原来是这样的瘦削与虚弱! 这是另一个梅朵——工作之余的、走出了人们视觉范围的梅朵。

外面的人没法躲,我们这些自己人就更不用说了。

1980年10月中旬,我这个上岗不久的报告文学编辑兼诗歌编辑,代表单位去福州参加“朦胧诗讨论会”。

11月初,回来没几天,就被梅朵逼着.要我赶快到北京“救场”!让我惊愕、不满的是,梅朵在事先没有任何征兆、也没跟我商量的情况下,给我订好当天去北京的机票,连五百元出差费用都让人替我到财务科借来了。

那天,我一进办公室.梅朵就急切地对我说:“理由(作家)原先答应给我们写李谷一,因为有特殊原因说不写了。

而我们下一期刊有李谷一的封面已经在印,这篇配发文章12月5日一定要发稿。

现在,再另外找人顶替已经来不及,你去写吧!”梅朵让我下手头一切,下午就飞往北京,还说:“机票、出差费都替你弄好了,你回去拿点衣服,赶紧去机场。

”真应了北京一批名家所惊呼的“梅朵梅朵没法躲”!
见我毫无思想准备.且有怒气,他恳切地给我做工作:“你冷静想想, 能让版面开天窗吗?光有封面,里面没有配发文章.能行吗!你自己说, 明年第一期.报告文学要打响,没有这篇文章,就成哑炮了。

你说是不是?”我心头怒气渐渐散去,又很快被沉重的压力所占据。

我对梅朵叹息说:“我到你这里才两个月,怎么会这么倒霉呢?”梅朵知道,不彻底除去我的心病.这篇“救场”文章虽能够完工.但不可能打响。

他要激起我胸中的万丈豪情,去拼搏一场:“你想想看.你一直期盼有一天能在报告文学上有名气、有成就,但这一天不是等来的,是拼来的。

李谷一如今是争议人物,为读者所关注.这是个多好的题材。

你应该去.赶快去,放手一搏!”最终,梅朵逼出的这篇《你好!李谷一》刊发在1981年1月号上。

不过,梅朵能拿到那么多好稿,并非依仗“加急电报”,而是靠跟作家的交情和一片真情。

我的老朋友刘进元回忆道:
记不清是哪一年了,盛夏时节,梅朵到北京组稿,我到前门附近的一家旅馆去看他。

天气闷热难耐,老头儿上身只穿一件跨栏背心,斜靠在床头和我聊天。

当时说了些什么.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了;只记得我说起自己的编辑老师殷之慧当年曾经在《文汇报》工作时.老头儿说:“她呀,殷之慧,一个小姑娘,快人快语!”其实,老殷那年已经五十多岁了。

天太热,我怕影响老头儿休息,坐了一会儿就告辞走了。

大概一两天之后,是个星期天,外面下着大雨,我在家里写东西。

传来敲门声.起身开门,梅朵拎着雨伞站在门口,脚下是一摊水渍。

我忙把他让进家里.请他坐下, 刚要去沏茶.老头儿却说:“你不要忙,我马上就走。

”我愣住了。

他接着说:“我来只跟你说一件事,有了好的题材,要先跟我们打招呼,写了报告文学,要先给《文汇月刊》!”我点头答应了。

老头儿拿起雨伞要走,我忙拦住他。

他却说:“得走了,还要跑好几个地方呢。

刘进元呀,你也是做编辑的,告诉你一个组稿的诀窍,天气越不好越是要往作者那里跑,最好是刮风下雨,你往作者那里一站,好稿子就来了!人心都是肉长的嘛。

”说完,他狡黠地笑了起来。

梅朵在北京拜访那些名家时,没忘了看望这位成长中的后起之秀,这让性格豁达的刘进元感怀终身,后来成为《文汇月刊》最铁的作者和朋友之一。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
A.北京一批名家所说的“梅朵梅朵没法躲”,从侧面体现了梅朵约稿、索稿的执着精神,也印证了“梅朵工作作风简单粗暴”的评价。

B.在劝“我”到北京“救场”这一事件中,梅朵真可谓竭尽其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使得工作顺利完成。

C.刘进元回忆的那段文字,不仅再一次验证了梅朵“暴风雨”式的催稿作风,同时也体现了他“春风细雨”般呵护后生的品格。

D.本文在梅朵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不仅有正面描写,还有侧面烘托,更有反面的对比,充分表现了梅朵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该文首段的作用。

3.通读全文,概括梅朵的性格特征与精神品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①甘之如饴:感到像糖那样甜:形容甘愿承受艰难、痛苦:句子用来形容小婴儿吃奶的幸福样子,望文生义。

②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此处属望文生义,不能用来形容市民相互之间传递喜讯。

③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④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这里形容市政府注重搬迁工作.望文生义。

⑤拍案叫绝:用手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⑥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2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因白宫颁布‘移民禁令’而引发的风波持续发酵”。

B项偷换主语,“作为世界上唯一一部‘活形态’的史诗”的主语应该是《格萨尔》这部史诗,而不是“格萨尔文化”。

D项成分残缺,应改为“营造健康、绿色的网络(文化)环境”。

3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总是:副词,表示一直如此,经常如此、全是,都是。

都:副词,表示总括。

可是;连词,表转折、副词,真是,实在是。

却:连词,表转折。

①前后语境没有转折关系,排除C、D两项。

既然;连词,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常与“就”“也”“还”等配搭。

“如果”表假设关系,常与“那么”“就”等搭配。

②后有关联词“那么”,应选与之搭配的“如果”。

故选B。

4答案及解析:
答案:从他读过的书能看出来; 就在于提升自己的境界高度; 阅读是一种“独行”
解析:①处,前面说抵抗逆境的“精神资本”有多厚,后面讲“读书……”,可见此处应是紧承前一句,要说这种“丰厚”与读书的关系;
②处,是对“读书的真正意义”的阐释,根据后面“功用”的内容可以知道;
③处,根据前面的“孤独”及后面的“你需要的只是一本书和一盏灯而已”来填写。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反映了在新一轮的教材改革与编写中,鲁迅的很多文章不再被选入教材这一事件。

2.【示例一】赞同这种做法。

因为鲁迅的作品确实晦涩难懂,选入教材,反而增加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将鲁迅作品撤出中学教材未尝不可,等中学生阅历增加之后,再来读鲁迅的作品,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他的文章背后的现实意义。

【示例二】不赞同这种做法。

因为鲁迅的作品有着很深刻的社会与人文教育意义,他的作品意义深刻,是国民教育的脊梁。

鲁迅的文章能把中国几千年封建礼教这颗“毒瘤”对人的迫害一一展现出来,这在中国近现代文人当中无人可及。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从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三方面着手,尤其应看懂画面内容,然后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第1题,实际上是考查概括漫画的内容,本题中漫画的题目是“鲁迅作品大撤退”,通过画面可以看出是鲁迅的很多文章不再被教材收录。

第2题,要求谈谈对“鲁迅作品大撤退”现象的看法,解答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有理有据地加以阐述。

可以持赞同或不赞同两种不同的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6答案及解析:
答案: 1.B
2.首段开门见山地概括了梅朵的工作风格,有总领全文的作用;又运用一贬一褒、一抑一扬的矛盾式评价,有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

3.①从组稿、约稿的工作方式上,可看出梅朵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及不辞劳苦的敬业精神。

②从对“我”耐心疏导,做思想工作等,可看出梅朵待人诚恳、顾全大局。

③从冒雨到刘进元家中约稿及对刘进元的建议等,可看出梅朵平易近人、关心后辈。

解析: 1.A项印证了梅朵工作作风简单粗暴的评价,表述不正确,“简单粗暴”恰是作者否定的内容。

C项.梅朵到刘进元的住处并不是催稿。

D项,“更有反面的对比”于文无据=
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首段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话题的切入、内容的概括性、情感氛围的铺垫、形象刻画的引人入胜、行文结构的安排等。

解答该题目时,可从对梅朵工作风格的概括、行文结构的安排及运用矛盾性词语的辩证效果等方面来分析。

3.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分析梅朵的人物形象.可从以下三个角度作答:一是要联系梅朵的具体言行;二是要抓住旁观者对梅朵的评价;三是要联系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情感倾向。

结合这些进行综合概括、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