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怀远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X
我的家乡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 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简介
怀远县地处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始建于 1291年。怀远县为安徽省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 限试点县,国务院在中部地区26个老工业基地 城市实施增值税转型试点地区,享受国家西部大 开发优惠政策,享受国家振兴东北等地区老工业 基地优惠政策。
饮食文化
怀远地处我国南北文化的过渡带,河流纵横,山峦起伏,四季分明, 物产丰富,饮食文化南北汇萃,丰富多彩。地方著名特产有涂山烧全 鸡、怀远石榴、淮王鱼、芡河银鱼、四方湖螃蟹、白莲坡贡米、怀远 鲜桃、沙沟西瓜、高老庄黄瓜等。特色小吃有:生炸丸子、人生鱼、 烧杂鱼、农家圆子、小豆饼、玉兰酥、泡条馓子、龙亢糟鱼,河溜狗 肉汤等。
怀远概况
怀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唐虞时代,怀远就是涂山氏国
的聚居地,为淮河文化、大禹文化
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涂山——白乳
泉风景区现为安徽省重点旅游风景
区,拥有涂山、荆山、禹王宫、白
乳泉、四方湖风景区、启母石、卞
和洞等名胜古迹。民间艺术花鼓灯
蜚声海内外,素有“东方芭蕾”之
称。
怀远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 发达。县城坐落于荆山、涂山脚下, 涡河、淮河汇合处,距蚌埠机场仅 10余公里。津浦铁路从东侧经过, 206国道、307与225省道和合徐、 界阜蚌、蚌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淮河、涡河等九条河流并列其间, 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民俗文化
远古时期,涂山氏国的女娇在涂山南坡,吟唱出的“候人之歌”, 为中华民族的“南音”之始,被收入《周南》、《召南》、《吕氏 春秋》、《诗经》等典籍,对后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南音导其源, 楚辞盛其流,从南音到楚辞,再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脉 相承。
由涂山大禹文化、淮河文化和楚文化衍生出来的花鼓灯艺术,被周 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汉民族民间歌舞的代表,在国内外享 有较高的盛誉。改革开放以来,怀远花鼓灯曾代表国家出访西班牙、 摩洛哥、法国等西欧国家。2005年,花鼓灯艺术又被列入国家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
[1]
地处淮北平原南部,荆山海拔259米,涂山339米, 夹淮对峙,蔚为壮观。淮河流贯县境东南,涡河、芡河在 此入淮。北淝河、珪河流经北部,茨淮新河横贯南部。国 家商品粮基地。特产武昌鱼、怀远石榴。
206国道和蚌(埠)阜(阳)公路过境。淮河、涡河、 茨淮新河常年通航。民间盛行的花鼓灯,以锣鼓伴舞。名 胜古迹有白乳泉,卞和洞、望淮楼等。唐建禹王宫为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宗教文化
怀远县还是淮河流域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一条涡河, 将涡阳的老子、蒙城的庄子与怀远涂山道教紧密联系 在一起。唐代涂山禹王庙增建了“老子殿”、“三官 殿”、“拜厅”等建筑,初具道教宫观规模。唐江南 巡抚狄仁杰毁吴楚淫祠2700余座,各地“禹庙巍然独 存”。唐至清光绪十四年的一千二百多年间,涂山禹 王庙(宫),是淮河流域有较大影响的宫观。以祭祀 大禹为主要内容的涂山庙会,每年有农历六月六祭禹 诞辰,农历三月二十八庆祝禹治水成功的惊蛟盛会和 农历九月九登高怀古三次。一年三次庙会大约有2万、 10万和1万人,轰动整个淮河流域。另外,荆山的启 王庙会、怀远的三皇庙会和城隍庙会、龙亢的古庙会、 河溜古庙会等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旅游观光
观光农业
古代水利工程有马城
十二门塘灌区;当代治淮
成果有上桥闸水利枢纽工
程、怀洪新河何巷闸枢纽
工程、荆山湖上下口门进
退洪闸工程等。生态观光
农业有怀远万亩石榴园,
涂山万亩桃花园,鳗鲡池
荷菱鱼蟹立体养殖场和沿
涡沿淮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等。
旅游景区景点-涂山白乳泉风景区
涂山,“古淮南道名山也”,为古涂山氏国所在地,
历史人物
怀远地灵人杰,英才辈出。禹之妻女娇,夏后帝启, 汉代经学大师、古代大教育家桓荣、桓郁父子,曹 魏四代辅臣蒋济,东晋三次北伐的名将大司马桓温, 代晋为楚自立为帝的桓玄,中华名将常遇春,清抚 远大将军年羹尧,清陕甘总督林之望,血染黄海的 清北洋水师将领黄祖莲,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 的宋玉琳、程良等都是怀远人。现代著名人物有中 国科学院张本仁院士和著名企业史玉柱。
从唐虞时代淮夷人聚族而居的涂山氏国,到南宋宝 祐五年设怀远军,元至元二十八年改怀远军为怀远 县,怀远县历史4000余年,县名沿用716年,悠 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积淀, 使怀远县有淮上明珠之美誉。
自然景观
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
以涂山为主体的“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
胜区。风景区由涂山、荆山、淮河、涡河、天河、芡河等自然景观天然构成,跨蚌埠市禹会区
和怀远县两地,总面积123平方公里。涂山、荆山夹淮对峙,具有“雄、奇、险、秀、幽、旷”
六大特色。山、峰、洞、涧、峡、泉、滩、河、林、树、禽等与湖光景色融为一体,既有北方
山地之雄浑,又有南国水乡之秀媚。明大学士宋濂游涂荆两山时赞誉:“临濠古迹,惟涂、荆
二山最著。”
涂山高338.7米,周23公里。自然景观有卧仙石、旷览石、台桑石、候人石、安邦定国石、
青龙白虎石、圣泉、灵泉、白狐洞等50余处。
荆山高258.4米,周8.5公里。自然景观有白乳泉、卞和洞、龟山、涡口、梅谷、眠羊石等
30余处。
大洪山有神山、仙人洞、挂石碑、仙人桥、莞泉、珍珠泉、石门瀑布、张果老泉等天然景
新城区。
怀远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区,年平均气温15.4℃,降雨量900mm左右,雨量充沛, 土壤肥沃,气候宜人。花岗岩、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 这里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安徽省杂交稻制种基地、全 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水产品生产基地,盛产优质水稻、 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蔬菜、淡水鱼、螃蟹、畜禽等。 怀远石榴、白莲坡贡米、纯王杂交稻种、雁湖面粉、高老 庄黄瓜、芡河螃蟹等名牌农产品享誉全国,倍受市场青睐。
观。
明龙山又名平阿山,有魏山、汪山、锥子山、马尾山、平山、洞山、庙山等山头,绵延十
余里,山峦起伏,群峰叠嶂,气压洪源。自然景观最为著名的是庙山石洞。
北淝河湿地,为国家一类水质休闲地;芡河湖亦是年前,大禹借助与涂山 氏女的联姻,劈山导淮、召会诸侯,娶妻生子,在怀 远留下了荆山峡、禹王宫、禹墟、上下洪等众多人文 遗迹。经四千多年的发展,怀远人文景观遍布城乡。 主要人文景观有:禹王庙、望夫石、启王庙、白乳泉、 圣灵泉、玉液泉、卞和洞、白狐洞、凤凰池、三皇庙 (今为三圣寺)、荆山古城遗址、四眼井、白龙井、 西岗古街、含美学堂古建筑群、三王墓、遇春园、常 遇春纪念馆、桓傅故里、新四军淮上办事处、君王汉 代古银杏林等。
位于怀远县城东南,淮河东岸。“双峰峻耸,瞰淮矗
立”,与荆山夹淮并峙为胜。涂山周23公里,高338.7
米。《尚书?皋陶谟》载:“禹曰:‘予娶于涂山’”。
《左传?哀公七年》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
国”。明文学家宋濂在《游涂荆二山记》中颂云:“临
濠古迹,惟涂荆二山最著”。
唐柳宗元在《涂山铭》中赞誉:
“涂山岩岩,界彼东国。惟禹之德,配天无极”。
宋黄庭坚揽胜于涂山赋诗:
涂山绝顶忆神功,亘古情形一览中。
启母石迎新月白,防风冢映夕阳红。
洪流匝地曾拘兽,老树参天欲化龙。
有径直通霄汉外,登临无不是仙踪。
历史文化
怀远县古为涂山氏国,四千年前,夏部落首领、治水英 雄大禹,曾在这里娶妻生子,劈山导淮,召会诸侯,留 下了“新婚三日而别,三过家门而不入”等佳话。经中 国先秦史学会研究论证,怀远县涂山为“禹娶禹会和夏 兴之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以涂山荆山为主体的 “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安徽省人 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此外,怀远还有平阿山、 大洪山、淮河、涡河、北淝河、芡河、荆山湖、四方湖、 孔津湖、龙女湖、鳗鲡池等自然风光,有禹王宫、白乳 泉、卞和洞、桓傅故里、遇春园、含美学堂古建筑群及 古城垒、古墓葬、古战场遗址等人文景观。秀山丽水和 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骚客前来采风 探古,曹丕、王粲、柳宗元、欧阳修、苏东坡、梅尧臣、 宋濂等留下了咏颂怀远的辞赋诗文。
我的家乡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 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简介
怀远县地处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始建于 1291年。怀远县为安徽省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 限试点县,国务院在中部地区26个老工业基地 城市实施增值税转型试点地区,享受国家西部大 开发优惠政策,享受国家振兴东北等地区老工业 基地优惠政策。
饮食文化
怀远地处我国南北文化的过渡带,河流纵横,山峦起伏,四季分明, 物产丰富,饮食文化南北汇萃,丰富多彩。地方著名特产有涂山烧全 鸡、怀远石榴、淮王鱼、芡河银鱼、四方湖螃蟹、白莲坡贡米、怀远 鲜桃、沙沟西瓜、高老庄黄瓜等。特色小吃有:生炸丸子、人生鱼、 烧杂鱼、农家圆子、小豆饼、玉兰酥、泡条馓子、龙亢糟鱼,河溜狗 肉汤等。
怀远概况
怀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唐虞时代,怀远就是涂山氏国
的聚居地,为淮河文化、大禹文化
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涂山——白乳
泉风景区现为安徽省重点旅游风景
区,拥有涂山、荆山、禹王宫、白
乳泉、四方湖风景区、启母石、卞
和洞等名胜古迹。民间艺术花鼓灯
蜚声海内外,素有“东方芭蕾”之
称。
怀远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 发达。县城坐落于荆山、涂山脚下, 涡河、淮河汇合处,距蚌埠机场仅 10余公里。津浦铁路从东侧经过, 206国道、307与225省道和合徐、 界阜蚌、蚌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淮河、涡河等九条河流并列其间, 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民俗文化
远古时期,涂山氏国的女娇在涂山南坡,吟唱出的“候人之歌”, 为中华民族的“南音”之始,被收入《周南》、《召南》、《吕氏 春秋》、《诗经》等典籍,对后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南音导其源, 楚辞盛其流,从南音到楚辞,再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脉 相承。
由涂山大禹文化、淮河文化和楚文化衍生出来的花鼓灯艺术,被周 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汉民族民间歌舞的代表,在国内外享 有较高的盛誉。改革开放以来,怀远花鼓灯曾代表国家出访西班牙、 摩洛哥、法国等西欧国家。2005年,花鼓灯艺术又被列入国家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
[1]
地处淮北平原南部,荆山海拔259米,涂山339米, 夹淮对峙,蔚为壮观。淮河流贯县境东南,涡河、芡河在 此入淮。北淝河、珪河流经北部,茨淮新河横贯南部。国 家商品粮基地。特产武昌鱼、怀远石榴。
206国道和蚌(埠)阜(阳)公路过境。淮河、涡河、 茨淮新河常年通航。民间盛行的花鼓灯,以锣鼓伴舞。名 胜古迹有白乳泉,卞和洞、望淮楼等。唐建禹王宫为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宗教文化
怀远县还是淮河流域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一条涡河, 将涡阳的老子、蒙城的庄子与怀远涂山道教紧密联系 在一起。唐代涂山禹王庙增建了“老子殿”、“三官 殿”、“拜厅”等建筑,初具道教宫观规模。唐江南 巡抚狄仁杰毁吴楚淫祠2700余座,各地“禹庙巍然独 存”。唐至清光绪十四年的一千二百多年间,涂山禹 王庙(宫),是淮河流域有较大影响的宫观。以祭祀 大禹为主要内容的涂山庙会,每年有农历六月六祭禹 诞辰,农历三月二十八庆祝禹治水成功的惊蛟盛会和 农历九月九登高怀古三次。一年三次庙会大约有2万、 10万和1万人,轰动整个淮河流域。另外,荆山的启 王庙会、怀远的三皇庙会和城隍庙会、龙亢的古庙会、 河溜古庙会等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旅游观光
观光农业
古代水利工程有马城
十二门塘灌区;当代治淮
成果有上桥闸水利枢纽工
程、怀洪新河何巷闸枢纽
工程、荆山湖上下口门进
退洪闸工程等。生态观光
农业有怀远万亩石榴园,
涂山万亩桃花园,鳗鲡池
荷菱鱼蟹立体养殖场和沿
涡沿淮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等。
旅游景区景点-涂山白乳泉风景区
涂山,“古淮南道名山也”,为古涂山氏国所在地,
历史人物
怀远地灵人杰,英才辈出。禹之妻女娇,夏后帝启, 汉代经学大师、古代大教育家桓荣、桓郁父子,曹 魏四代辅臣蒋济,东晋三次北伐的名将大司马桓温, 代晋为楚自立为帝的桓玄,中华名将常遇春,清抚 远大将军年羹尧,清陕甘总督林之望,血染黄海的 清北洋水师将领黄祖莲,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 的宋玉琳、程良等都是怀远人。现代著名人物有中 国科学院张本仁院士和著名企业史玉柱。
从唐虞时代淮夷人聚族而居的涂山氏国,到南宋宝 祐五年设怀远军,元至元二十八年改怀远军为怀远 县,怀远县历史4000余年,县名沿用716年,悠 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积淀, 使怀远县有淮上明珠之美誉。
自然景观
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
以涂山为主体的“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
胜区。风景区由涂山、荆山、淮河、涡河、天河、芡河等自然景观天然构成,跨蚌埠市禹会区
和怀远县两地,总面积123平方公里。涂山、荆山夹淮对峙,具有“雄、奇、险、秀、幽、旷”
六大特色。山、峰、洞、涧、峡、泉、滩、河、林、树、禽等与湖光景色融为一体,既有北方
山地之雄浑,又有南国水乡之秀媚。明大学士宋濂游涂荆两山时赞誉:“临濠古迹,惟涂、荆
二山最著。”
涂山高338.7米,周23公里。自然景观有卧仙石、旷览石、台桑石、候人石、安邦定国石、
青龙白虎石、圣泉、灵泉、白狐洞等50余处。
荆山高258.4米,周8.5公里。自然景观有白乳泉、卞和洞、龟山、涡口、梅谷、眠羊石等
30余处。
大洪山有神山、仙人洞、挂石碑、仙人桥、莞泉、珍珠泉、石门瀑布、张果老泉等天然景
新城区。
怀远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区,年平均气温15.4℃,降雨量900mm左右,雨量充沛, 土壤肥沃,气候宜人。花岗岩、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 这里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安徽省杂交稻制种基地、全 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水产品生产基地,盛产优质水稻、 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蔬菜、淡水鱼、螃蟹、畜禽等。 怀远石榴、白莲坡贡米、纯王杂交稻种、雁湖面粉、高老 庄黄瓜、芡河螃蟹等名牌农产品享誉全国,倍受市场青睐。
观。
明龙山又名平阿山,有魏山、汪山、锥子山、马尾山、平山、洞山、庙山等山头,绵延十
余里,山峦起伏,群峰叠嶂,气压洪源。自然景观最为著名的是庙山石洞。
北淝河湿地,为国家一类水质休闲地;芡河湖亦是年前,大禹借助与涂山 氏女的联姻,劈山导淮、召会诸侯,娶妻生子,在怀 远留下了荆山峡、禹王宫、禹墟、上下洪等众多人文 遗迹。经四千多年的发展,怀远人文景观遍布城乡。 主要人文景观有:禹王庙、望夫石、启王庙、白乳泉、 圣灵泉、玉液泉、卞和洞、白狐洞、凤凰池、三皇庙 (今为三圣寺)、荆山古城遗址、四眼井、白龙井、 西岗古街、含美学堂古建筑群、三王墓、遇春园、常 遇春纪念馆、桓傅故里、新四军淮上办事处、君王汉 代古银杏林等。
位于怀远县城东南,淮河东岸。“双峰峻耸,瞰淮矗
立”,与荆山夹淮并峙为胜。涂山周23公里,高338.7
米。《尚书?皋陶谟》载:“禹曰:‘予娶于涂山’”。
《左传?哀公七年》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
国”。明文学家宋濂在《游涂荆二山记》中颂云:“临
濠古迹,惟涂荆二山最著”。
唐柳宗元在《涂山铭》中赞誉:
“涂山岩岩,界彼东国。惟禹之德,配天无极”。
宋黄庭坚揽胜于涂山赋诗:
涂山绝顶忆神功,亘古情形一览中。
启母石迎新月白,防风冢映夕阳红。
洪流匝地曾拘兽,老树参天欲化龙。
有径直通霄汉外,登临无不是仙踪。
历史文化
怀远县古为涂山氏国,四千年前,夏部落首领、治水英 雄大禹,曾在这里娶妻生子,劈山导淮,召会诸侯,留 下了“新婚三日而别,三过家门而不入”等佳话。经中 国先秦史学会研究论证,怀远县涂山为“禹娶禹会和夏 兴之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以涂山荆山为主体的 “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安徽省人 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此外,怀远还有平阿山、 大洪山、淮河、涡河、北淝河、芡河、荆山湖、四方湖、 孔津湖、龙女湖、鳗鲡池等自然风光,有禹王宫、白乳 泉、卞和洞、桓傅故里、遇春园、含美学堂古建筑群及 古城垒、古墓葬、古战场遗址等人文景观。秀山丽水和 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骚客前来采风 探古,曹丕、王粲、柳宗元、欧阳修、苏东坡、梅尧臣、 宋濂等留下了咏颂怀远的辞赋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