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鞋子》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鞋子》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5册,第3章节——《各种各样的鞋子》。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鞋子的种类、了
解鞋子的作用、探索鞋子的组成部分以及了解不同场合下鞋子的选择。

二、教学目标
1. 知道不同种类的鞋子以及它们的作用,能够分辨出生活中常见
的鞋子类型。

2. 了解鞋子的组成部分,掌握鞋子各部分的名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认识鞋子的种类、作用和组成部分。

难点:根据场合选择合适的鞋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各种类型的鞋子、PPT、挂图。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1)教师准备各种类型的鞋子,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鞋子?它们分别适用
于什么场合?
2. 新课导入(10分钟)
(1)教师展示PPT,介绍鞋子的种类、作用和组成部分。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掌握鞋子各部分的名称。

3. 例题讲解(10分钟)
(1)教师展示例题:如何根据场合选择合适的鞋子?
(2)学生分小组讨论,给出答案。

4. 随堂练习(10分钟)
(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展示成果,教师点评。

5. 巩固拓展(10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的鞋子?它们有什么作用?(2)学生分享所了解的特殊鞋子,进行交流。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各种各样的鞋子》
2. 内容:
(1)鞋子的种类:运动鞋、皮鞋、凉鞋、棉鞋等。

(2)鞋子的作用:保护脚部、防滑、保暖等。

(3)鞋子的组成部分:鞋面、鞋底、鞋带、鞋跟等。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请列举出你所了解的鞋子种类,并注明它们的作用。

(2)根据场合,选择合适的鞋子。

2. 答案:
(1)略。

(2)例如:去公园玩时,选择运动鞋;参加婚礼时,选择皮鞋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鞋子的种类和作用掌握较好,但在根
据场合选择合适鞋子的环节,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今后教学中,应
加强实际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鞋子文化。

(2)鼓励学生设计一款具有创意的鞋子,并进行展示。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
4. 巩固拓展环节的互动性;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
在教学设计中,明确鞋子的种类、作用和组成部分是重点,而根
据场合选择合适的鞋子是难点。

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教师应在教学
过程中多次强调场合与鞋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讲解和互动讨论,
让学生理解不同场合下鞋子的选择原则。

二、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教师可以准备一
些有趣的鞋子,如溜冰鞋、雨靴、增高鞋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鞋
子的多样性。

同时,设计一些互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鞋子与生活场
景的联系,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三、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
例题讲解环节,教师应详细阐述如何根据场合选择合适的鞋子。

例如,教师可以以参加婚礼为例,讲解为什么选择皮鞋而不是运动鞋。

详细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难点,掌握选择鞋子的方法。

四、巩固拓展环节的互动性
巩固拓展环节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
讨论,分享各自了解的特殊鞋子。

还可以设置一个“鞋子展示会”,
让学生将自己的鞋子带来展示,并介绍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这样
的互动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实践能力。

五、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
作业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除了列举鞋子种类和作用,还
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一场旅行或参加一个活动的鞋
子搭配方案。

这样的作业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
用能力。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课后反思环节,教师应深入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便
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突破难点。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了解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鞋子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同时,鼓励学
生设计具有创意的鞋子,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1.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增加学生对鞋子的直观感受,如触摸、
试穿等,使学生对鞋子有更深刻的认识。

2. 例题讲解时,采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如“户外探险时,为什么
选择登山鞋而不是凉鞋?”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场合与鞋子之间的
关系。

3. 在巩固拓展环节,设置互动游戏,如“鞋子搭配大赛”,让学
生在游戏中掌握选择鞋子的技巧。

4. 作业设计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参加运动会、
生日派对等,设计合适的鞋子搭配方案。

5. 课后反思中,关注学生对场合与鞋子选择的理解程度,针对性
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6. 拓展延伸环节,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
的鞋子文化,促进学生家庭与学校的互动。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要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语调要富有变化,注重抑扬顿挫,突出重点和难点。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约5分钟,确保学生对鞋子有直观认识。

2. 新课导入和例题讲解各约10分钟,详细阐述鞋子的种类、作
用和组成部分,以及场合与鞋子选择的技巧。

3. 随堂练习和巩固拓展各约10分钟,保证学生充分实践和互动。

三、课堂提问
1. 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提问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给予每个人回答的机会。

3. 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有趣的实物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生活场景,设计互动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场合与鞋子之间
的关系。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方面:是否涵盖了鞋子的种类、作用、组成部分和场
合选择等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

2. 教学方法方面:是否采用了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
习等多样化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互动性。

3. 课堂氛围方面:语言语调是否生动有趣,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课堂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情景导入是否吸引学生。

4. 学生参与度方面: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
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

5. 教学效果方面:学生是否掌握了鞋子的种类、作用和组成部分,能否根据场合选择合适的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